「文史」毛泽东茶陵“湖口挽澜”全过程,这段历史你未必清楚~

茶陵县城以南有个小集镇叫湖口,1927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湖口处理了陈皓一伙叛徒,挽救了年幼的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史称“湖口挽澜”。

「文史」毛泽东茶陵“湖口挽澜”全过程,这段历史你未必清楚~

油画《湖口挽澜》诒颈记者 蒙志军 翻拍

陈皓一伙阴谋叛变不是偶然的。陈皓是黄埔军校一期生,曾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大队上校大队长。后投奔革命,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时,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上井冈山后,由于边界各县党组织遭受破坏,革命处于低潮,工农革命军的斗争和生活都很艰苦。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长陈皓、副团长韩昌剑、参谋长徐庶、和一营营长黄子吉等革命意志薄弱者,感到革命前途渺茫,情绪低落。

1927年11月18日,陈皓和党代表宛希先受毛泽东的委派,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部、第一营和特务连第二次攻下茶陵城。陈皓一伙进城后就滋长了资产阶级享乐思想,不做群众工作,专门派人向商会派款。还与妓女鬼混,侵吞部队没收的十多斤黄金。

面对陈皓一伙进城后的所作所为,宛希先向毛泽东写信汇报。毛泽东复信时,严厉地批评了陈皓一伙。陈皓一伙心怀不满,记恨在心。着手进行叛变阴谋活动,写密信派人送给驻扎在桂东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三军军长方鼎英,求援助和投靠。

「文史」毛泽东茶陵“湖口挽澜”全过程,这段历史你未必清楚~

毛泽东"湖口挽澜"旧址 图/茶陵政府网

12月25日,对在茶陵的部队放心不下的毛泽东带人从茅坪往茶陵而来。

12月26日,敌第八军吴尚云的一个加强团及几个县的挨户团大举进攻茶陵县城。因敌我力量悬殊,宛希先、张子清等人主张撤退。而陈皓一伙为了借敌之刀,消灭红军有生力量,极力反对撤退,还下令拆除城东门河上浮桥,以切断我军回井冈山的退路。经过一夜鏖战,我军实力难支,宛希先等坚持率部撤退,因东渡浮桥已材拆,部队只能南撤。

27日上午,部队撤退到湖口墟。湖口墟为岔路口,往东通井冈山,往南通酃县、桂东。部队何处何从,宛希先等同志与陈皓一伙展开激烈争执和斗争。宛等坚持率部东回井冈山,陈一伙则坚持撤往湘南,争论几个小时仍不能统一意见,于是陈皓以团长的架子强行命令部队南撤。

27日下午,毛泽东一行赶到了湖口墟,得知大部队已向酃县方向转移。立即派警卫员追赶部队,令部队返回湖口墟宿营。当晚,毛泽东在所住的王其生家里,召开营以上干部紧急会议。会上争论激烈,斗争尖锐。陈皓虽一直狡辩,但其叛变投敌的阴谋全部被证实。

28日上午,毛泽东在湖口墟东侧的一块稻田里,召开了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大会。在会上公布了陈皓一伙阴谋叛变的罪行,当场逮捕了这一伙叛徒,并宣布由张子清代理团长。毛泽东在会上讲话,主要阐述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和任务。会后又有两百多名赤卫队、游击队、纠察队队员和工农群众加入了工农红军。

大会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浩浩荡荡会师井冈山。又在宁冈砻市组成“前委”特别法庭,以八项罪状判处陈皓一伙叛徒死刑。

特约撰稿丨牛八

「文史」毛泽东茶陵“湖口挽澜”全过程,这段历史你未必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