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跌,原因在哪里?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跌,原因在哪里?

(一)现状: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率想象空间小

你可以不知道货币基金,但是你一定知道余额宝。

余额宝目前对接天弘余额宝、博时现金收益A、中欧滚钱宝A、华安日日鑫A、国泰利是宝、景顺景益货币A等多只货币基金,总规模已经达到1.93万亿。

具体数据为:截至2018年9月30日,最早接入余额宝的“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为1.32万亿。而中国货币基金总体规模为8.95万亿,也就是说,仅“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的规模相对于货币基金总规模的15%。

事实上,中国公募基金的规模为14万亿左右,货币基金规模为公募基金规模的64%。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主要有点在于:安全性高、门槛低、流动性强、收益预期稳定、固定充当“电子钱包”存取方便等方面。

当然,货币基金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货币基金相当于其他基金产品来说,基金收益率的“爆发力”差,基金收益率的想象空间过小。

余额宝收益率虽然相对于银行存款要高得多,但是相当于其他风险资产而言,收益率区间非常窄,缺乏想象空间。过去十几年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仅为2.6%左右,在市场流动性泛滥的时候,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更低。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跌,原因在哪里?

如2015-2016年间,由于实体经济萎靡,管理层为了刺激实体经济,不断通过降准降息、MLF等货币市场工具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造成市场流动性泛滥,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市场上出现大量配资行为,在实体经济一片惨淡的背景之下,股市却出现了杠杆“牛市”。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最不喜欢这种场景,市场上不缺钱,以银行间市场为主要标的的货币基金自然收益暴跌,如余额宝在这样一个时期收益率最低达到2.3%。

即使在2013-2014年国家收紧流动性,人为为货币基金营造了一个谋利的天堂,也就是货币基金最“牛气冲天”的时期,余额宝收益率也仅为6%左右(如下图画“圆圈”处),所以余额宝的收益率天花板非常明显。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跌,原因在哪里?

(二)原因: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受市场流动性影响极大

具体而言,货币基金收益率与“银行间市场拆放利率”成正比,拆放利率高,余额宝收益率就高,反之亦然。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跌,原因在哪里?

当经济过热、市场上到处需要资金来投入到生产,或经济过冷、市场上到处缺钱的时候,就是货币基金收益率最高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流动性最为紧张,市场利率自然上行,银行缺钱,货币基金在这样一个时期与银行“讨价还价”的主动性最强,收益率自然上行。

如2013-2014年的经济过热期,资产价格上涨,央行为了抑制过热的经济收紧流动性,造成市场上的“钱荒”,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一度达到6%以上;而在这个时期的股票与债券(如下图)受到流动性收缩的影响,收益率并不高;客观来说,这个时候配置货币基金比较理性。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跌,原因在哪里?

反之,当经济和通胀低迷,市场利率上行的时候,货币基金收益率就会受到冲击。从2014到2016年(如下图箭头标识处),由于经济与利率不断下行,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不断下行,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从4.5%左右一路下行到2.6%左右。

而且,在这个阶段由于流动性极度宽松,所以配置股票与债券等资产都会有不错的表现,投资货币基金的性价比就很低了。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跌,原因在哪里?

(三)未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可能将进入“寒冬”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跌,原因在哪里?

2018年,金融监管层采取的是“宽货币+紧信用”的货币政策,央行共计四次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但是这种“宽货币”政策是以“紧信用”为前提;用通俗的话说,市场上尽管不缺流动性,但并不是什么企业都可以得到这种流动性的,这些流动性不是“雨露均沾”,而是一种结构性、精准的流动性释放。

在央行的一系列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加上宏观审慎财政政策的配合之下,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期已经度过,金融改革的力度也越来越大,金融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多,我们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到来还是充满期待的,而“利率双轨制+市场上流动性紧缺”往往是货币基金收益率逐渐攀高的根本原因

总之,尽管货币基金是一款比银行收益率要高的类存款类投资品种,在经济过热或者经济滞胀的时候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品种,但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规范化并与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并轨,本来货币基金收益就面临着“天花板”,后期货币基金的可想象空间会更小。

尽管在经济过热或者是滞胀的时候,货币基金的相对收益较高,但是就中国经济现状来说,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出现过热或者滞胀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对于普通“屌丝”而言,平时在余额宝中放一部分零花钱,随用随取,也未尝不可。

个人以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寒冬”可能降至,各位货币基金投资者还需有个心理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