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巡展”舉行《如果國寶會說話》將播

“央视纪录片巡展”举行《如果国宝会说话》将播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6月28日,“夏紀”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2018年重點紀錄片巡展活動在山東煙臺舉行。這是紀錄頻道繼“春紀”珠海站之後的紀錄片巡展第二站,多部國內外頂級紀錄大片搶鮮亮相。備受觀眾期待的《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將於7月份播出,節目將精選25件國寶予以推出,讓沉靜的文物“活起來”。此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導演劉鴻彥將推出美食節目《餐桌上的節日》。

三部紀錄片打響上半年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節目管理部主任石世侖現場回顧了2018年上半年的重磅大片,分別是《如果國寶會說話》《創新中國》和《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豆瓣評分9.5分,是央視首次在網絡平臺推出的短視頻節目,播出後迅速走紅,很多學校還組織學生觀看學習”,石世侖介紹,“整季共100件國寶,以中國歷史紀年來建構百集國寶的順序,把中華歷史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大型紀錄片《創新中國》是中央電視臺2018年度的開年大片,雖然是一部科技屬性的紀錄片,但其內核充滿著溫暖的情懷。石世侖介紹,“《創新中國》使用人工智能模擬的是已逝著名配音藝術家李易的聲音”。李易曾為《環遊地球八十天》《肖申克的救贖》等影視劇以及紀錄片《再說長江》《大明宮》等配音。

如果說《如果國寶會說話》的內容是“活起來的文物”,那麼《創新中國》表達的則是“會說話的科技”,而《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則可以稱為“有味道的中國”。石世侖介紹,“第三季從器具、宴席、廚人、小吃、點心、時節、融合等切入,在器具部分,山東章丘的鐵鍋在朋友圈刷屏”。

兩大超級IP推出第二季

本次活動中,兩部超級IP《航拍中國》第二季和《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拉開了“夏紀——央視紀錄頻道2018重點紀錄片巡展”的序幕。石世侖介紹說,將在下半年播出的《航拍中國》第二季,“拍攝了四川、河北、甘肅、浙江、江蘇、廣東等地,衛星影像、一鏡到底、貼近性鏡頭等手法的運用,使全片的宏大敘事與細節展示完美融合”。

“叮,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在現場播放的推介片中,隨著一句提示語,“國寶們”打開了話匣子,從春秋到秦漢,戰國鷹頂金冠飾、秦朝裡耶秦簡、西漢錯金銅博山爐,東漢的擊鼓說唱陶俑等文物一一登場,帶領觀眾看見美好中華。

石世侖介紹說,《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將於7月播出,“第二季將精選25件國寶,每集用5分鐘進行講述,讓一件件沉睡幾千年的國寶‘活躍’起來”。在技術方面,該片採用熱傳感、3D掃描、全息影像、三維建模等製作新手段,展示文物的前世今生,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故事。

期待《我們的四十年》播出

除以上原創大片外,還有一些紀錄片正在緊鑼密鼓地製作中。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石世侖重點介紹了紀錄片《我們的四十年》,該片共六集,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度播出。《我們的四十年》通過記錄40餘位代表性人物的夢想故事,尋找他們曾經與現在的夢想。他們的故事將還原與拼接中國人共同的集體記憶和內心世界,用共同的語言來回憶和敘述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社會鉅變。

文化歷史類新片包括重新解讀中國武術的《藏著的武林》,細數中國節日文化的《餐桌上的節日》,解讀傳統器物背後文化價值的《玩古》等。值得一提的是,《餐桌上的節日》導演劉鴻彥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總導演、製片人,《餐桌上的節日》系列以中國傳統七大節日為時間節點,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為載體,展示傳統美食的地域文化內涵,目前已經推出了春節、清明、端午等,即將播出的是“七夕”。

自然地理類新片包括《花開中國》《藍色海洋》等;社會現實類新片有《世界上的另一個我》(南美季)、《城市24小時》等;國際聯合攝製紀錄片有《生活在世界屋脊》《人類溯源》《王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