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版來找茬:如何靠技術動作,就能分辨馬基夫與馬庫斯雙胞胎

馬基夫·莫里斯的右肩——與球衣上的耐克隊標對齊的地方——紋著一個“卑”字,左肩對稱的位置紋著一個“忠”字,作為使用了二十多年漢語的中國人,我並不理解紋這兩個字的意義,不過人總會做很多沒有意義的事情,或者說,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才能真正確定某個意義。

比馬基夫晚五分鐘出生的雙胞胎弟弟:馬庫斯·莫里斯可能也沒懂這兩個字的意義,但這並不妨礙他把這兩個字也紋在自己身上——和哥哥的位置絲毫不差,對他來說,這就是最大的意義。

和大部分球員一樣,兄弟倆的身上紋滿了紋身,“複製粘貼”的發明者Evelyn Berezin如果看到了這對兄弟,一定會深感欣慰:不只是記者寫手編輯碼農們在用“啃臭C、啃臭V”,連這對兄弟的臉龐、身形和紋身,都是幾乎原封不動的複製粘貼。


NBA版來找茬:如何靠技術動作,就能分辨馬基夫與馬庫斯雙胞胎


注:為什麼說“幾乎”?因為兄弟倆在外表上還是有那麼一點點不同的地方,比如馬基夫要稍微高那麼一點點,比如兄弟倆胸前紅色的“FOE”紋身:馬基夫的FOE更緊湊,而弟弟的FOE就鬆散一些。


NBA版來找茬:如何靠技術動作,就能分辨馬基夫與馬庫斯雙胞胎


說起莫里斯兄弟,我們總會津津樂道地用一些雙胞胎的慣用梗,比如相互替考、替賽(他倆還真的幹過這種事情),比如穿過同隊球衣、刷同一張卡、打同一個人(2015年兄弟倆在鳳凰城的娛樂中心門外,一起毆打了一個人,據透露,捱打的人在兄弟倆面前發了跟他們老媽有關的短信,嗯,這種事情換我也會炸),複製粘貼似乎貫徹了他們生活的一切.....

我不打算在這裡搬運太多的爛梗,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往往對雙胞胎充滿了羨慕和好奇,但莫里斯兄弟的生活並不值得我們羨慕。他們在費城北部長大,在那裡,一個眼神並不能遇到對的人,更大概率會遇到子彈:“我曾經見過有人被槍擊,就因為他坐錯了位置。我們被暴力和槍擊包圍,每天醒來都會問自己:我要怎麼自保?”

這可能是大部分黑人球員都會經歷的悲慘世界,詹姆斯從小就寄人籬下,迪昂·維特斯的四個兄弟死於社區暴力,莫里斯兄弟也不例外,他們的家毀於一場大火,6尺10寸的哥倆不得不在六尺高的屋頂下勉力生存。和詹姆斯一樣,莫里斯兄弟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在哪裡,他們的母親一手把他們拉扯大,讓他們能順利長到能打三四號位搖擺的體型,順便還能穿上趁腳的籃球鞋。

所以你就能理解他們冒著上法庭的風險也要合夥打人的原因了。


NBA版來找茬:如何靠技術動作,就能分辨馬基夫與馬庫斯雙胞胎


在“出門即戰場”的環境下,莫里斯兄弟結成了戰友一般的情誼,他們並肩出門,這樣就能大大降低被突襲和打劫的概率,他們像保命一般保護彼此,在林立的槍口和橫飛的拳頭中倖存下來。馬庫斯對此深表感觸:“馬基夫就是我的生命線,我們需要彼此

渡過難關,沒有他,我們就不能坐在這裡接受採訪。”

“無論我弟弟怎麼想,我也都是這麼想的。”馬基夫說道。

所以,莫里斯兄弟的情誼遠不止雙胞胎兄弟那麼簡單,穿過同一條褲子,滾過同一道戰壕,打過同一個人,你能想到的所有關於“兄弟”的事情,他們都一起經歷過。他們是真正的血親。

在這樣的背景下,你就能理解當年太陽出爾反爾交易馬庫斯的時候,馬基夫的憤怒:“我能確定的就是——我不會留在這裡,我TM才不在乎,我不會留在這裡,就是這樣。”


NBA版來找茬:如何靠技術動作,就能分辨馬基夫與馬庫斯雙胞胎


NBA到底是個商業聯盟,況且兄弟倆的身形和定位極為相似,他倆的場均基礎數據甚至都相仿(兩人的生涯場均時間都是26.4分鐘;命中率一個45.1%,一個43.2%;場均得分一個11.4,一個11.8),除了太陽,其他球隊一般不會說“我全都要”,因此馬基夫去了奇才,而馬庫斯則加盟了凱爾特人。

從籃球角度來說,莫里斯兄弟是比較幸運的那一批,在小球打法盛行之前,“三四號位搖擺”從來就不是什麼吃香的角色。但他們有一手還算不錯的三分,以及還算豐富的進攻選擇,莫里斯兄弟就成了球隊老大們的好搭檔——擋拆可外切可順下,單打可面框可背身,可接球投籃,可反擊轉換,雖然總體效率一般,但勝在全面。

上文我們說到莫里斯兄弟的不同,在籃球場上,他們還有一個更為明顯的不同——當然不是他們的球衣——馬庫斯的投籃出手速度,要比馬基夫快一些。

馬庫斯·莫里斯,本賽季三分命中率42.4%,馬基夫·莫里斯,本賽季三分命中率34.1%。

當然,馬庫斯本賽季就像磕了藥,接球投籃得分率高達1.32,超越了聯盟89%的球員。

作為凱爾特人三分最準的主力球員,這一球就是莫里斯利用投射調戲對方四號位的經典範例:弱側接球本來就是一個讓防守人非常頭大的事情——對方完全可以利用你補位的這個時間差輕鬆突破——更何況莫里斯還做了個投籃假動作,進退兩難的格里芬於是被釘在原地,望著莫里斯一騎絕塵地造了莊神犯規。

馬庫斯的投射威脅能拉扯對手的防線,他的擋拆順下同樣狡猾,馬庫斯每次擋拆順下可得到1.7分,這是一個極為誇張的數據,這意味著馬庫斯的擋拆順下已經無敵於聯盟,牢牢佔據了聯盟第一的寶座。如上圖所示,他的切入時機、終結能力,都被極大低估。

雖然在擋拆進攻中,歐文和羅齊爾都能迫使對手貼防,馬庫斯自然就有了充足的表現空間。但他的擋拆終結能力實在太強,以至於在很多時候,馬庫斯才是凱爾特人最穩定靠譜的得分點(這條觀點得到了史蒂文斯教練的官方認可)。

相比之下,馬基夫就有些不同,他的出手速度較慢,但沃爾和比爾都是能吸引防守的重點對象,因此擋拆外切的馬基夫有足夠的時間瞄準開火。另外馬基夫的背身能力極強,他本賽季的背身得分率高達1.1分,超越了聯盟86%的球員,當然也超越了自己的弟弟(另外據我的觀察,兄弟倆都很喜歡這招背轉身後仰跳投,而且得分率似乎都不低)。

兩支球隊的戰術側重點略有不同,奇才內線奇缺,馬基夫除了定點投射之外,更多地承擔起了背身單打的任務。而凱爾特人則更傾向於外線和團隊作戰,馬庫斯的單打戲份並不算多。

但是問題來了,就算內線奇缺,奇才依然只給了馬基夫26分鐘的出場時間。

同樣地,就算霍福德休戰,凱爾特人依然只給了馬庫斯27分鐘的出場時間。


NBA版來找茬:如何靠技術動作,就能分辨馬基夫與馬庫斯雙胞胎


問題在哪?在於防守。

翻開ESPN的真實防守正負值榜單,進入“大前鋒”頁面,直接跳到最後一頁,馬基夫倒數第四,馬庫斯倒數第七。

三四號位搖擺讓他們在進攻端得吃得喝,也讓他們在防守端束手束腳。雖然他們能保證換防彈性,腳步速度也不算慢,但“防三號位速度不夠快、防四號位力量不夠大”的問題依然困擾著他們。

除此以外,莫里斯兄弟的防守腳步都不算特別紮實,由於速度和力量的尷尬,他們在防守過程中很容易失位,然後在匆忙補位的過程中,被對手造了犯規。

馬基夫本賽季場均3.1犯,馬庫斯本賽季場均2.8犯,兩人都是各自隊伍裡的二號犯規手。

這一回合的馬庫斯在防守端走了個大寫的V字,他先是擔心對手的擋拆突破,往後縮了一步,然後看到對手擋拆後的大空位,又趕緊撲上去,結果撲得太兇,被對手打進了2+1。

這就是莫里斯們的尷尬。他們時刻都在“防突破”和“防投射”之間猶豫不決,這種猶豫反過來讓他們的防守更加進退失據,最後只能造福了對手。

在防守端,莫里斯兄弟一般都會在弱側蹲守,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球隊對他們的保護,但正因如此,這種“漏掉無球人”的行為就更加減分了。

莫里斯兄弟的特點就是如此鮮明,他們互相攙扶著走出混亂的北費城,他們同一年進入NBA,他們一起穿過同一色調的球衣,他們一起練著相仿的技能,然後在不同的球隊,扮演著相似的角色。他們都是三四號位搖擺人,他們都有著全能的技術和尷尬的防守,他們一起被世人銘記、調侃、嘲諷、尊敬,然後被各種寫手寫入各種文章。但在莫里斯兄弟的血親之情面前,任何雙胞胎段子和文字都顯得毫無意義。

然而就像文章開頭所說,這些沒有意義的東西,往往會真正確定某個意義。


NBA版來找茬:如何靠技術動作,就能分辨馬基夫與馬庫斯雙胞胎


最後用我最喜歡的雙胞胎段子作結:在11月初,馬基夫·莫里斯用手機觀看了他弟弟的比賽,到了比賽最後時刻,他的妻子打來了電話,馬基夫為了不錯過弟弟的最後一投,直接掛掉了電話。

“然後馬庫斯接球命中了,當時我感覺就像瘋了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