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何具有周期性?這可能與暗物質的存在有關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而在這顆普通的行星之上能夠誕生生命,的確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如今,在我們的眼中,地球上物種多樣,各式各樣的生物繁衍生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然而生命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和風平浪靜的,事實上地球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發生在距今4.4億年前,也就是奧陶紀末期。第二次發生在3.65億年以前,那個時期正好是泥盆紀晚期,我們比較熟悉的鄧氏魚就生活在泥盆紀。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而第四次則發生在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

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何具有周期性?這可能與暗物質的存在有關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恐龍大滅絕了,它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為什麼會發生生物大滅絕?對此,科學家們有很多假設,比如環境的突然改變、小行星的撞擊等等,諸如此類的設想是否正確其實並不重要,因為這些並不是問題的根本,真正有意義的是要弄清環境為什麼會突變?小行星為什麼會撞擊?難道只是因為運氣不好嗎?不然,因為只要回顧五次生物大滅絕的時間,就會發現五次生物大滅絕實際上是具有一定的週期性的。為什麼會具有周期性?這種週期性從何而來?這才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何具有周期性?這可能與暗物質的存在有關

顯然如此大尺度的週期與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沒有關係,而是要從星系的角度去考慮。我們都知道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實際上是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在運行的,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週所需要的時間是2.2億年,這個尺度的週期足夠了,那麼我們如何將整個太陽系的繞行和生物大滅絕聯繫起來呢?有一個東西,那就是暗物質。暗物質是什麼?暗物質與我們通常所說的物質不同,我們看不到它們,也摸不到它們,甚至於我們無法用任何觀測手段去找到它們。因為它們是不可見的,甚至於連電磁反應都沒有。

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何具有周期性?這可能與暗物質的存在有關

但是暗物質卻能夠參與引力作用。而在宇宙之中,暗物質的分佈是不均勻的,在銀河系中也是如此,試想,如果在一個區域,暗物質非常密集,那麼會發生什麼呢?那麼這一片區域就會存在著很強的引力作用。回過頭來再說我們的太陽系,我們的太陽系在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的過程中必然會經過暗物質稀疏的區域以及暗物質密集的區域,而在這些暗物質密集的區域,由於較強的引力作用,地球上的自然條件必然會發生變化,比如潮汐就是受引力影響最為直接的現象。而地球經過暗物質密集區域是有周期性的,所以生物大滅絕也就呈現出了週期性。

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何具有周期性?這可能與暗物質的存在有關

有的人可能會問了,那麼小行星撞擊呢?科學家不是說恐龍的滅絕有很大可能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引發的嗎?是的,但是小行星撞擊與暗物質導致生物週期性滅絕並不衝突。宇宙中的小行星很多,這些小行星的軌道實際上對於小行星的束縛並不牢固,當地球經過暗物質密集區域的時候,受到暗物質引力的影響,小行星就有更大的概率脫離原有軌道的束縛而轉頭向地球而來,所以小行星撞擊同樣也是穿越暗物質區域導致生物週期性滅絕的一部分。當然,我們必須承認,這些都是推測,因為現代科學還不能夠做出“暗物質確實存在”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