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困局:閉眼往裡沖和玩命往外逃的大佬們!


地產困局:閉眼往裡沖和玩命往外逃的大佬們!


“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

這是錢鍾書在所著的《圍城》中的名言。

最近地產界並不太平,眾多圍城內的企業大佬紛紛改名,撇清和地產的關聯性,讓不知內情的吃瓜群眾紛紛猜測地產界是不是要地震了。

還有一些和地產原本不沾邊的企業,比如小米/茅臺/華為這些大佬卻紛紛衝向圍城內,變著法的向地產靠攏。

今天姐夫就跟大家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昨天晚上姐夫在挑燈夜讀的時候,隔壁合租的老王賤次次跟我說姐夫你知道麼,雷布斯開始進軍房地產了。

我問哪個雷布斯,老王一臉鄙視:“雷軍啊,高仿蘋果的那個小米,姐夫你用的筆記本不就是小米的麼?你以為貼了個蘋果的標我就看不出來了?”

我:“……”

如老王所說,11月5號,小米和華潤置地手牽手以26.57億的資金在北京昌平區拿下一個地塊,地價面在19356元/㎡。

雷布斯3年來以來曾5次公開放言稱,絕不會進軍房地產,這次的“真香”事件啪啪打臉。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

其實早在2014年9月份,順為資本就投資了YOU+國際青年社區,1億元融資額度第一次讓長租公寓這個概念站到風口浪尖上。

順為資本的董事長,就是雷布斯。

2014-2015兩年內,雷布斯帶著順為資本到處大撒幣。

愛空間長租公寓6000萬A輪“小鏈家”愛屋及烏的C/D/E輪主打辦公租賃的優辦的天使輪和A輪寓見長租公寓可遇長租公寓……


大大小小10來個房產相關領域的項目。

另外還投資一百來個其他項目,主要涉及到智能家居和地產服務等方向。

姐夫琢磨,進軍房地產的原因是雷布斯大的戰略佈局,在之前以投資的方式把小米的智能家居和地產服務逐漸落地,時機成熟之後再投資房地產,從看房到買房到裝修家居,形成一條龍的生態鏈閉環。

再加上地產市場處在下行週期,是一個絕佳的入場時機,上述地塊才能以底價成交,完美!為雷布斯的機智啪啪鼓掌。

不過老王說他更期待的是雷布斯曾經放出的豪言壯語:“我曾想把房價幹到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說到這裡的老王激動的兩眼放光,雷布斯,能不能娶上媳婦就靠你了!你賣我半價房,我認你做大哥!

話說回來,姐夫掃了眼最近地產界的動靜,除了小米之外,茅臺和華為最近都低調的把手伸向了早就廝殺的血次呼啦的地產界,要大步跨界。

姐夫琢磨了一下,這步子邁的這麼大,不怕扯到蛋嗎?難道房地產風聲變了?街道居委會的大媽們也沒給通知啊?

就在上個月10月25號,有眼賊的媒體發現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業務發生變更。

茅臺除了原有的酒類業務之外,還加上了互聯網企業,房地產開發及租賃等。

發展互聯網什麼的不奇怪,畢竟茅臺早就與電商平臺合作銷售了,沾沾邊很正常。

不過你搞房地產姐夫就搞不懂了,作為國企在這個節骨眼上搞這樣的動作,很有可能被市場過分解讀,不看大形勢麼?

另外根據姐夫多年來深厚的失敗投資經驗,在國內,投資茅臺股票和買房成為人生逆襲的光明大道。

茅臺進軍房地產,這是有兩手都要抓,兩手都想硬的心。

其實茅臺進軍房地產也不是秘密,早在2011年茅臺原董事長袁仁國就說過,茅臺多元化發展,房地產也是目標之一。

話音剛落地,2012年就成立了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置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當年8月份就在三亞海棠灣以9.8億的資金投資了一個地塊蓋度假村,吭哧到現在還沒完事,官方稱明年6月會正式開張。

其實想想也對,做房地產的兩個核心要素,錢和關係,茅臺都不缺。國企背景加上上萬億資產的前提下,不做地產幹什麼?

學丁三石養豬還是投資賈布斯搞FF?

電商和新能源都是需要平臺和技術的。這不是投錢一兩天就可以搞定的。PS:賈布斯的技術需要加個引號。

只有房地產,簡單粗暴,給錢就上馬,馬上就掙錢。茅臺有啥?有錢,分分鐘幾百萬上下。

不過,應該叫什麼名字呢?

小米可以叫米家,茅臺難道要叫茅房?

華為拿地的消息很早就有,2012年至今,松山湖供應的11個人才配套住宅地塊中,10個都是被華為收入囊中。

而2018年拿到的地塊中,5宗作為科研用地,4宗作為工業用地,1宗作為倉儲用地,加上華為把大本營遷移到東莞的計劃來看,這些地塊作為企業搬遷的必要先決條件。

同為手機行業的領頭羊企業,華為和小米的路子不是一個方向。小米的員工福利房是租價比較低,華為直接賣給員工。

據華為內部員工消息,在周邊3萬左右的房價的前提下,華為內部員工房的單價僅為8500元/㎡。意味著一套80平240萬的房子,內部員工68萬就可以買下來。

這麼講,進了華為如同分了房子。並且當地政府承諾,華為內部員工不限購,可以酌情解決購房資質問題。

這也是強調“狼性”的華為如此大的壓力下,還是有大把前仆後繼進入華為工作的人。

聽到這的老王很認真想了想:那啥,姐夫你找關係問問華為缺不缺廚子?

“……” “我說真的姐夫你別走啊。”

任正非曾經公開講過:“華為不會碰房地產,因為那個錢來的太快,容易讓人眼紅,掙大錢容易死得快。華為的毛利潤還不如餐館高,也不如房地產高,一旦經濟形勢發生大變化,華為也不會垮到哪裡去。”

有其父不一定有其子。

任正非一兒一女,任平和孟曉周(隨母姓)。任正非曾經想要把兒子任平提升為董事會成員,但被高層否決。

更年輕的任平與父親的理念根本不同,2012年就和姐姐孟曉周成立了四川禾怡實業有限公司踏足房地產業,擔任董事長並投資3843萬開始建立成都禾怡酒店。

施工許可證僅用10天就批准下來。並於去年4月21日通過安全驗收,今年正式營業。

當然,血脈相連,2016年6月22日,華為旗下的子公司深圳惠通商務有限公司也成立了深圳安樸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未來華為會不會進軍房地產,誰也不知道。有句名言講:“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要看他做了什麼。 ”

所以,看吧。

圍城外的巨頭們想要撞城門進來,圍城內的房企大佬們卻紛紛改名去地產化。

1月份,朗詩綠色地產更名為朗詩綠色集團3月份,大連萬達商業地產更名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時代地產更名為時代中國7月份,龍湖地產改名為龍湖集團控股8月份,雅居樂地產更名為雅居樂集團9月份,保利地產更名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11月,奧園地產更名為奧園集團……

雖然扎堆把地產兩個字去掉,但各大地產公司的主營業務,90%以上還都是房地產相關,你以為換個馬甲就不認識你了?

姐夫分析,這是對未來發展的一個態度。

從1998年到2018年,二十年的房地產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即便沒有政策影響,轉型也是未來地產商不得不做的事。

事實上房地產企業的轉型一直都在做,比如穩坐業內頭把交椅的恆大,這麼多年一直在嘗試多元化的業務板塊延伸。什麼金融、礦泉水、糧油、保險等等。

當然,還有最近愛馬仕哥抹不掉的痛,投資賈布斯的新能源汽車FF。

非地產公司涉及地產行業的也不在少數,像做空調的美的地產,電商蘇寧地產、洗衣機海爾地產、羽絨服雅戈爾地產等等 ,早已經不是新鮮事。

比如老王你對外說自己是新媒體作家,私下不也學了一門好廚藝麼,萬一失業了也可以顛個勺混口飯吃不至於餓死。

老王說姐夫你說了這麼多,我最關心對房價有沒有影響?這一波大佬們進進出出的會不會是因為知道了我們不知道的內幕消息?好焦慮啊?

我說你把心放胃裡暖暖,彆著急心涼。

樓市進入冬天是個共識,不管是傳統房企大佬和新興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還是新興互聯網行業進入傳統房地產行業,都是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做出的分散風險行為,而不是製造新的風險。

“穩”不只是國家的當下首要目標,也是各大中企業的首要目標,多一條腿走路更穩。

所以這一次大佬們的各種變動,純粹是出於更健康的活下去的考慮,優化自身的業務板塊。不要看那麼多媒體咋咋呼呼的說房地產變天了,什麼樓市大結局,什麼地產大逃亡等汙人眼球的文章。

比如老王你要是有10萬塊錢,你會都放到銀行或者一個理財產品裡嗎?

“姐夫別鬧,我哪有10萬,上月信用卡還沒還清呢。你是故意想套我的底借錢吧?”

我:“……”

不過,這麼頻繁的動作,只能說明大佬們都在找各自的出路。貓有貓道狗有狗道。


老王我上次給你介紹的飯店你面試的咋樣了?


天兒是越來越冷了,小雪已過,冬雪雪冬小大寒,這個冬天才剛剛開始。

是該買件秋褲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