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民国大文人38岁才结婚,和发妻走完余生,去世45天妻子也病故了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恋爱,大多抱着可有可无的状态,恋爱、结婚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人生追求了,而在民国时有一个大文人在婚恋思想上可以说很超前,36岁没谈恋爱,也没结婚,这个年龄即便放到现在也属于大龄剩男了。


此民国大文人38岁才结婚,和发妻走完余生,去世45天妻子也病故了


这个文人就是陈寅恪,为什么他不恋爱,不结婚呢?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陈寅恪从小身子骨就比较弱,不想耽误了人家姑娘;二是就是陈寅恪是个搞学术的,常年沉浸在自己的事业上,对于儿女情长也不怎么上心。在他看来,男女之间在一起就是一种责任,不确定的情况不要随意招惹别人。

所以陈寅恪36年的生涯中,有20余年都在海外求学,专心学术,陈家父母急在心里,抓不到也无可奈何。好不容易等儿子回来了,陈寅恪去了清华教书,又一头扎进了教学生涯中,始终对婚事漫不经心,眼看着同辈的人孩子都满地跑了,他却始终没动静。陈家爸爸坐不住了,起初还好言相劝,可儿子全当耳边风。这下陈爸急了,放狠话,要是儿子再不结婚,那他就按着旧社会的习俗,为他做主了。陈寅恪看父亲急了,只得恳求父亲宽限些时日,陈爸也是讲理的人就答应了。


此民国大文人38岁才结婚,和发妻走完余生,去世45天妻子也病故了


之后陈寅恪继续自己的教书生活,找妻子这事仍旧保持随缘的性子。好在这次缘分真的就到了。当时陈寅恪和几位朋友闲聊,其中一个朋友请教陈寅恪“南注生”是何许人,是他朋友家中墙上挂着的一幅诗作的落款人。不问不知道,这一问倒成了陈寅恪的姻缘线。

原来“南注生”本名是南景崧,清末巡抚,是一位颇有气概之人,陈寅恪曾经读过他的佳作,对其有几分敬佩之意,那个时候文人听到或见到好的诗作,跟现在我们吃到喜欢吃的食物一样,必定是要亲自看看的。于是陈寅恪从朋友那里要来地址,想要亲自去拜访。


此民国大文人38岁才结婚,和发妻走完余生,去世45天妻子也病故了


没想到陈寅恪遇到了自己一生挚爱,唐筼,也是唐景崧的后人。陈寅恪和唐筼第一见面,两人聊得很开心。后来又在诸多好友的撮合下,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经过慎重考虑便决定结婚了。1928年7月在好友的见证下,38岁的陈寅恪和30岁的唐筼定下终身,同年8月在上海举办了婚礼。

婚后次月,陈寅恪返京上课,唐筼因为要打理母亲的丧事没有同行,只不过刚好赶在了中秋团聚之日,陈寅恪返回途中多多少少会有些失落。两人团聚后和大多数民国夫妇一样,男主外女主内,唐筼全面负责了陈寅恪的日常生活,不久两人的女儿也出生了,只是这次生产让唐筼留下了心脏病的病根,伴随了她整个后半生。


此民国大文人38岁才结婚,和发妻走完余生,去世45天妻子也病故了


​唐筼无论在家世还是学识上,都和陈寅恪十分般配,两人相处起来也舒服自在,尽管战乱年代,生活并不平静,甚至有些困难,但只要夫妻同心,再大的难关也能一起扛过去,两人也确实用行动证明着当时彼此的选择没有搓,不管是多么落魄,始终对彼此不离不弃,相守走完了一生。


此民国大文人38岁才结婚,和发妻走完余生,去世45天妻子也病故了


​1969年10月,陈寅恪因病逝世,和唐筼相守了41载,去世后唐筼平静地处理着丈夫的后世,似乎对生死看的很淡。但是仅45天,唐筼也跟着去了。我们之前说过唐筼生完第一个女儿后就一直被心脏病所折磨,需要靠药物来支撑,尤其到了晚年,停药几日就会危及生命,这不得不让我们猜测,也许在丈夫去世后,唐筼已经为自己想好了出路。

好的感情,好的婚姻,也许真的无所谓时间,等久也好短也罢,只要那个人是对的,一切也就值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