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反思”,才是“成長”的開始!

反思開啟成長之路

要想讓“反思”成為孩子的習慣,家長就要給孩子創設足夠的安全感。也就是在孩子失敗時,我們不要給孩子太多的責怪。你的責怪,只會讓孩子啟動防禦心理。一旦孩子啟動了防禦心理,就會把注意力都指向外界。他會用全部精力去保護自己,就不會去關注自己的內在問題,也不會去反思了。

很多孩子,在面臨失敗時,會條件反射地選擇逃避責任,這往往是我們成年人的批評和指責所導致的。我們家長要鼓勵孩子“自我反思”,這就是要我們家長和孩子,一起去接納孩子出現的所有的失敗和挫折。只有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更早地跳出孩子失敗的陰影,我們才有能量去鼓勵孩子“反思”。只要孩子開始對自己做過的事情進行了反思,我們就要積極的鼓勵他們。也許在最初階段,孩子還不能夠很準確和系統的反思。但是,只要具有了反思的意識,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也是成功的開始。

孩子會“反思”,才是“成長”的開始!

兒子的反思

接納兒子的行為

記得兒子5歲左右,帶他去超市購物。把兒子放在超市下面的遊樂場裡玩,我去買東西。等我回來時,看見兒子正哭呢。原來,是兒子和其中一個小朋友打了起來。我趕緊把他抱出來,批評他不該和小朋友打架。等到了車上,兒子一邊哭,一邊說:“你不是個好媽媽,人家媽媽都保護自己的孩子,你就知道批評我。我打別人,你讓我道歉。別人打了我,你說沒關係,不疼。你根本就不是個好媽媽。”聽了兒子的這番話,我很意外。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為,我一直認為,禮讓、友好是一種美德。我似乎也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又顧及面子,不好意思批評人家的孩子。但是想一想,其實兩個孩子吵架,應該一起批評。或者家長不參予,等待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我卻總是讓自己的孩子做出讓步,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好的。反思後,我對兒子說:“媽媽今天錯了,媽媽以後會問清楚原因的,不會再委屈寶貝了。”兒子聽後很開心,說:“媽媽,我也有錯,我在海洋球裡也使勁踢他了。”我突然發現,只要我能夠接納孩子的行為,孩子自己也會做出“反思”的。

【從那次以後,兒子再遇到問題時,我會更多的接受他的不好的行為。比如,考試沒有寫完作文,作業完成的不好,被老師批評等等。每件事的失敗,我都會欣然接受,而這時,孩子也會對自己做出反思。】

給兒子反思的機會

記得在小學四年級時,家裡來了我之前帶過的學生。這些學生,以前都陪伴過兒子。所以,兒子看到小哥哥們來家裡做客,開心的忘記了寫作業。等他們走後,才發現作業還沒寫呢。他又不想辛苦,說晚上睡覺,第二天一早起來補作業。結果,第二天早上也沒有寫上作業。到了學校,他以為老師不會那麼認真地檢查作業。結果,被老師發現沒完成作業,捱了批評。放學後還留下來補作業。

後來,他自己反思說:第一,學習上再也不能存在僥倖心理了。第二,家裡再有客人來,也不能太興奮了。

反思隨之而來的便是成長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關鍵是,要讓孩子們在遇到問題時,形成反思的習慣,這是至關重要的能力。

在兒子的成長中,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會和他一起去反思:哪些因素是可以改變?哪些因素是可以做得更好的?而且,無論他反思的是否徹底,我們都會欣然接受,不去糾正對錯。我們會鼓勵他去想辦法,去試一試。看看結果和你預期的是不是一樣。所以,經常會聽到兒子說:“媽媽,其實我之前那樣學習是有問題的;媽媽,我以為我這樣做是對的,結果不是我想的那樣;媽媽,我應該再努力些。我這次生物能考滿分,是因為自己反覆看了幾次提綱。地理我覺得自己學的好,我沒看提綱,所以就沒考滿分。你看,期末我在政治和歷史的複習上,我反覆背了幾次提綱,你看我就考了100分。所以,我應該再多努力一點。”總之,在兒子的成長中,我們更多的是鼓勵他自己承擔結果,不去過多的評價他的成敗。鼓勵他想一想今天做的怎麼樣?“反思”便不知不覺地成了他的一個思維習慣。

孩子會“反思”,才是“成長”的開始!

教學中學生的反思

在給學生做學習指導時,為了更好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每天都給學生留段時間,來反思自己的學習系統。在解題過程中,讓學生反思“解題的思維過程”。我們常常會問學生:“這道題你當時是怎麼想的?你是在哪個地方卡住了?你覺得自己沒做出來,是因為情緒的因素的制約,還是知識點不會,還是沒有思路?”等等。每天晚上,課程結束時,都鼓勵學生寫下自己的反思。我們並不去評價哪個同學寫的好,哪個學生寫的差。我們會把那些能夠深入的思考自身存在問題的內容,與大家分享。會保留每個孩子的隱私權,反思,是他們自己對自己的思考,無需去評判好壞,也無關別人的喜惡。這樣,給了學生們足夠多的安全感。同時,他們也會放下和別人盲目地對比,讓每個孩子都能夠真實地面對自己。

孩子會“反思”,才是“成長”的開始!

每一期的特訓營,孩子們都會留下一本自己的“反思錄”。每一份反思,都是從他們內心深處發出的聲音,所表達的內容都是勇敢地面對自己。並不是用來給他人看和為了好的評價。特訓營的孩子們回家後,也開始逐漸的自己寫反思。不知不覺中,很多孩子把反思當成了自己的一個習慣,成了他們的一種思維方式,生活狀態。

孩子會“反思”,才是“成長”的開始!

在孩子的成長中,只有我們充分地接納了孩子的各種表現,並不斷地鼓勵孩子思考自己的問題,孩子們才會願意去反思自己。我們家長還要接納孩子反思中出現的所有真實內容,不去過多的評判和糾正。相信孩子們都會不斷地在反思中去成長,去進步的。一個能夠不斷“自我反思”的孩子,無論遇到順境還是逆境,他都會欣然接納,而後,積極、努力地去做自我調整。這樣,人生路上,無論風雨彩虹,孩子的心中都會是雨過天晴,豔陽高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