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孩子的事情到底由谁来做主?

大小兔子都爱吃胡萝卜


孩子的监护权是父母,责任主体也是父母,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才是做主之人。


很多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总是才不正位置,甚至觉得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我怎么就不能管了,由此很多矛盾就出来了。我有个同学,她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公婆,尤其是公公,我听她跟我说,她公公和她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经常出现分歧,之前她都是默默地看着,然后把孩子带到一边教育,有一次孩子因为犯错,她把孩子带到房间里批评,孩子大哭,爷爷在外面敲门,我同学生气没开,后来她公公居然把门给踹开了要强行把孩子带走。我同学气的当天就带着她孩子回到娘家,然后就把自己以前没住的房子打扫好搬进去分开住了。用她的话说,讲不通道理,只能分开。我同学也是个有主见事业有成的人,虽然工作很忙,为了孩子她换了一份时间相对宽裕的工作。


总体来说,中国大部分的老年人很难做到理智对待孙子辈的教育问题,他们总觉得孩子小,等大了再教,只关心孩子的吃和穿,而不关心孩子情商智商的发育,还有就是太过娇纵。老人又比较固执,你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他们不仅不接受,还会变相抵抗。

我家也有这样的问题。自从有了大宝,爷爷奶奶就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因为我们还需要上班。他们帮忙带带孩子可是我婆婆有些做法真的很不好,但是我怎么说她就是改不了,还会偷偷的阳奉阴违。比如我跟她说,一岁前不能吃盐,她在大宝九个月的时候就会偷偷的在大宝的辅食里加盐,我刚开始不知道,后来有次我下班回家早了就给大宝做饭,可是怎么都不吃,我婆婆就说你放点盐就好了,我这才知道她早就放盐了。当时那个气啊!后来我就每天上班前做好辅食让她喂,但是她还会偷偷放,唉!没辙啊!

现在大宝和二宝经常因为争宠打架,我的态度是只有她们不过分,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可是我公婆他们就受不了,一定要去说这个护那个,就会使得问题更大,跟他们说过无数次还是不改。

为此我也经常生气,大宝现在吃饭就是个大问题。但是因为要工作孩子没人带,只能忍受这些。问题出现可以一点点解决,婆媳矛盾也可以化解,希望每家都能和谐相处。


思锐娘亲


首先,肯定也是必须的孩子的事情孩子的父母来做主,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说隔断教育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说说我堂姐的故事,我堂姐只是负责生了一下他的儿子,这么说一点都不为过,之后她上班,她儿子一直就由她的婆婆带,包括每天晚上也不和我堂姐一起睡,她婆婆对待孙子尽心尽力,同时也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一直和堂姐争夺孩子,为此,堂姐经常郁闷纠结,旁人总是说:

“你多么幸福啊,生了儿子都不用自己管,想去哪就去哪,放心好了,孩子永远都会和自己的妈妈亲……”

后来的情况就是,她儿子永远和奶奶最亲,和自己的父母就像中间隔着玻璃,无法拥抱、无法触碰,看的见,无法走进。

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这样说:

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母亲是孩子早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生命最初的几年是人生的黄金期,几乎奠定了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让妈妈们专门辞职在家带孩子或者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带孩子,更不是否定隔断教育、否定爷爷奶奶的付出,有老人的帮助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是何其的幸运。



我们需要的是老人的“隔代帮忙”,而不是“隔断教育”,自己对孩子什么事情都不管,做甩手掌柜,做现成的父母。

从“隔代教育”到“隔代帮忙”其实也很简单,父母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可以正常接触,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成长规律,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任,孩子获得的滋养就够正常成长了。


丁妈亲子时光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生、父母养,孩子的事情当然是由父母来做主,这本就该是父母的责任。而隔代教育可以从旁辅助,却不能成为主导。只不过现在很多人年轻人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老人,甚至可以说是对孩子不操心。

前几天带孩子去玩,就有一个老人跟我抱怨,说她儿媳妇从来都不管孩子,没有给孩子洗一件衣服,孩子的吃喝也不管,只管自己。这位老人跟我好一通抱怨,还说现在孩子大了,跑都追不上,天天累死了。我当时就戏笑着说她:你把你儿媳妇该做的事都做了,她当然就不用做了。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如今很普遍,相信很多家庭都是如此的。

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而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只能说起到辅助的功效,永远不可能成为主导。


甜宝爱学习


邻居家大妈一儿一女,儿子初中毕业,女儿硕士。在有了孙子后,儿子儿媳出外打工,抚养孙子的责任自然落到了这位大妈身上。这位大妈很知道处理和媳妇的关系。媳妇在家的时候,媳妇教育孩子,她能不插手的就尽量不插手,因为她觉得那些都是小事当妈的做主就行了。当然看不惯媳妇太过宠爱或太过严厉的行为,这位大妈也尽量克制。在媳妇打工后,大妈再一一纠正孩子的小毛病。但是比如遇到孩子是不是应该报特长班这种问题的时候,媳妇拿不定主意,大妈就给儿子儿媳建议,说,现在的孩子都有特长,挺好的。而且孙子平时也喜欢自己画画,按照孩子的兴趣来吧。还有就是儿子儿媳因为能力有限辅导不了孩子的作业的时候,大妈却可以,她总是跟着小孩子或是年轻人学习最新潮的知识,跟着孙子上课,就算自己不懂,她也会去找比孙子年纪大的孩子学习,学完再回来教给孙子,而且她还有过教育硕士女儿的经验,懂得让孩子劳逸集合,该严格管教的时候就严格,该让孩子玩耍的时候就让孩子痛快玩。

所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看出,在隔代教育问题上,最好老人和年轻人摆正自己的位置。孩子的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有绝对的决定权。但是他们也不应该完全拒绝老人善意的建议。老人要懂得放手,孩子的事情你可以做决定,但是孩子的孩子就让孩子的父母决定就行。如果年轻人拿不定主意,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供合理的建议,至于年轻人采纳不采纳那就不能强求了。

最怕遇到强势的老人不肯放权,强势的儿子不想让老人插手,这样的话,强强相对都不妥协的话,只能激化家庭矛盾。所以还是要看双方处理问题的能力,是硬碰硬,还是采取迂回战略。表面上听从老人的意思,但是具体操作还是自己做主,毕竟孩子的事还是自己的父母承担责任。

老年人也要想清楚,教育孩子虽然重要,但是凡事也是要负责任的。不能说是有问题就插手,出问题就躲起来。所以怕担责任的话,还是由年轻人自己为孩子做主好了。


芃妈百草园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大事,我认为应该由年轻的父母作主。因为年轻人有朝气有活力,精力充沛,能在不断学习中掌握较科学的育儿方法,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由于年轻,没有多大代沟,易于沟通交流,亲子关系融洽,家庭和谐。有资料显示由父母自己带大的的孩子阳光乐观有爱心。

隔代教育,老人容易过分顺从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错误的要求都一律满足。比如我认识的有好几位小朋友,不把手机上的动画片放起看,就不吃饭,你看这惯的!但老人还总说:"管他的,他还小。”这样过分的顺从满足孩子,孩子没有是非观念不说,长期下去,孩子就会自私任性,不懂得珍惜,更谈不上爱别人,因为心中只有他自己。




隔代教育,老人容易包办替代。小孩子用完玩具,扔得满屋都是,老人跟在后边捡边归位。孩子本来可以独立吃饭,但老人总喜欢喂,为了吃顿饭,有时要追几条街。有时孩子要到外面去玩,走不了几步,都是老人背着或用车载着。上下学帮拿书包就是普遍现象……老人认为这就是爱孩子,殊不如,这样的大包大揽,导致孩子动作发展迟缓,独立能力差,遇事不会动脑,遇一点点困难就没有信心,只会哭喊发脾气,等待别人来帮助。



隔代教育,老人容易当面袒护孩子。我曾偶遇这样一个事件:傍晚时分,不少老人爱带着小孩在外面玩,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走在一起了,你拉我一下,我扯你一下,不久就大打出手,其中一个孩子的奶奶冲上去,第一句话就是对对方孩子说“你看你多厉害,把我们这个都打得有伤,以后不要打人了哈。”首先是指责批评别人的孩子,充当自己孩子的“保护伞”。孩子在老人的过分保护下,时间久了,胆子会越来越多,有些都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就连父母批评几句,都不会接受,觉得受不了,哭喊着去告爷爷奶奶,这也易造成家庭矛盾,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当然,年轻父母缺少育儿经验,有什么问题,还是应该多向老人请教。年轻的父母既要工作,又要承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做老人的也要适当分担些家务,协助年轻人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共建和谐美好家庭。


此心安处是吾乡


就中国目前的国情而言,大部分家庭,都得正视隔代教育的问题。那么隔代教育,孩子的事情到底由谁来做主?答案当然是谁是孩子的父母,谁做主。


老话说“一辈不管二辈事。”老年人要过得舒心,就别操太多心。人老了,子女都要上班,帮忙看看孙辈,一可以解决子女的燃眉之急,二可以打发无聊的日子,享受含贻弄孙的天伦之乐,两全其美的事情。所以孩子的吃穿住行教育,以子女的意见为主,该当甩手掌柜就当,别倚老卖老。要知道社会不断在前进,必须得承认老了的事实,别指手划脚总是想刷存在感。

子女呢?更要珍惜自己的父母。要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老人帮忙看孩子,是多么幸福的事。他们不计报酬,不辞辛苦,毫无保留的爱孩子。与老人在育儿方面,如果是小的无关紧要的分歧,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人家的确也是那样带大你的呀。

总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大家都要相互体谅,否则不是谁作主的问题,而是孩子难道要被晾起来的问题。


青春妈妈


先亮观点,孩子教育的主要负责人是父母!!!

隔代教育其实也有不同,它分为父母和老人一起养育孩子,比如:父母上班,老人带,父母下班后自己带;还有一种是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带。

关于教育问题,我的观点是能自己带就自己带,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将孩子给老人带。


不管是哪种隔代教育的方式,我有这样几个建议:


01 找准定位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分工,每个家庭的家庭成员也有自己的位置,只有明确了分工,才能一起有效合作。


关于教育问题,我对于家庭成员的分工建议是:父母为主,老人为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在于父母,父母应该努力承担起这份责任,而不是将孩子给老人之后就不管不问。特别提醒的是,有些父母在外工作,孩子不在身边的家庭,很多父母在这时候就几乎退出了孩子的教育,其实在现代通讯手段如此丰富的时候,距离早已不该成为问题,有心的父母不会因此退出孩子的教育。


明确分工后,家庭成员间达成约定,比如,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老人不多加干涉,甚至唱反调。


02 年轻父母加强学习

很多年轻人在自己并未完全准备好时就成为了父母,很多事情需要老人的指导,但如果年轻父母不能加强学习,迅速成长,那么老人很可能就此成为了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


因此,年轻父母一定要努力学习,尽快成长为合格的父母,老人也应该给予新手爸妈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03 尊重和理解老人

我一直认为,老人是没有义务帮忙带孩子的,在有老人帮忙的时候我们应该心存感恩,老人不帮忙也是理所应当。


很多老人本来应该在老年有自己的生活,可以好好休息,却更加的劳累。建议出现问题时好好沟通,相信多数老人是愿意沟通的,年轻父母不要因为成见而拒绝沟通。


总之,我认为这世界上并没有隔代教育的最佳方案,在孩子问题上,即使不能自己带孩子,也一定要以自己为主参与孩子的教育。


正面管教拂景


隔代教育,孩子的事情到底有谁来做主,这个问题连想都不用想的。因为即是隔代教育,年轻父母不在身边,自然是老人做主。不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还是跟谁生活就会模仿谁的言行。这就是“鞭长莫及”最好的表达方式。


隔代教育的利弊

隔代教育的有利地方在于“三代共同生活中隔代教育”,而单纯的留守式隔代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家长们要考虑清楚,尽可能的避免留守式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家长视而不见的原因很简单,为了生活没办法,等将来生活条件好了就不再留守了,可是那个时候孩子也大了,独立了。


怎样避免隔教育带来的伤害

避免隔代教育带来的伤害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父母之爱无人替代。唯有尽可能的减轻这种伤害,首先就是关心老人,培养老人的爱好,减轻老人的无奈。

其次沟通交流是王道。不但孩子需要照顾,老人也同样是弱势群体,需要照顾关爱。多与老人谈心,描绘理想和蓝图(现实的生活规划和目标实现安排),给予老人希望的力量。

最后有机会相聚时候,多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处理事情,嘴甜腿勤,让老人也感觉生活是有奔头的。多向老人请教,给予老人尊重和安全感。



说真心话,生活生活,生容易,活着不容易;生活生活,生活不容易。大家彼此理解,互相关爱,为了共同目标大家一起活下去。

豆妈亲子阅读


两方面看这个问题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我坚决认为应该父母自己做主。

第一,亲子关系决定着孩子的安全感。这将影响孩子一生。

如果什么事情都是老人做主,那么父母的缺位,必定会让孩子心理上有所缺失。爱需要更多的一起面对。所以,不管遇到多么强硬的老人,父母都要争夺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的决定权。

第二,因为老人已经离开了这个社会的主流,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所以她的教育思想,和现代这个社会毕竟是相对于父母来说是有一点疏远的。当下的孩子,应该在当下的环境下培养。时代不同了,不能用老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当下的孩子。

其次,如果父母没有时间,经济压力过大,需要求助老人来辅助,那么也奉劝,父母们不要做甩手掌柜。即使再忙,条件再艰苦,也要尽量让孩子和自己在一个家里生活。可以选择三代同堂。

但是,对于教育孩子的决定权上,你要清晰认识到,你到底了解不了解孩子的情况。

如果你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如老人,那么,请考虑周全,决策权给你,对孩子好吗?

所以说这个事情要看具体家庭的具体情况。

比如,父母频繁出差,即使不出差,也经常基本都是孩子都睡下才回来。那么孩子的事情,你无暇顾及,老人又很用心的再替你分担,那你就把决策权交给老人吧。但,你一定会为无暇顾及孩子,而将来后悔。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就这么几年,错过了就赶不上了。

我就是之前因为经常出差,每天加班到孩子睡着。为了不错过孩子的成长关键期,而辞职做了全职妈妈。

其实,我婆婆是一直主张要把孩子带到她家。我坚决不同意。

好的员工,领导随时可以找到,但是妈妈,没人能替代。

总之,父母如果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就必须牢牢抓住孩子的决策权。

如果反之,父母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全权交给了老人,那决策权就要给老人。因为老人比你更懂你自己的孩子。


公主去哪儿



对于隔代教育的问题都存在各项吐槽,但事实存在着很多存在的必然!对隔代教育就像是本来自己深恶痛绝但却因为自己能力不允许又不能不去用的一个奢侈品!特别是在现在放开二孩政策的社会,本来已进入不惑之年的两个人因为政策原因,在圆自己二孩梦的同时,不得不面临隔代教育的问题!也就是整个二孩,因为自己的原因,只能放给老人来照料!这是一个摆脱不了的事实。


所以,对于孩子的事情谁做主这个问题,还存在一个条件满足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因为自己条件的不允许,只能将照料和教育的责任转嫁到老人身上,人为的制造了隔代教育的问题!试想在一定阶段连生活都是问题的情况下,又何足去考量教育的问题?所以,隔代教育孩子事情,在一定情况下是由自己所具有的条件决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