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的知識界開始反思自己的民主制度?

獨孤客54


一、最應該反思的不只是美國的知識界,各國政府和理論家更應該反思。對於民主的形式與作用到底是什麼?只有淺顯的表述,從來沒有嚴密論證,更缺乏哲學基礎,西方人說好,因其發達,其餘國家也跟著說好 ,併為此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死了不可計數的人,摧毀了大量財產。



二、民主是一套相對公平的規則,目的是通過這些規則,保證競選、任職權利的範圍,並進行約束。其本質是調整不同利益集團對國家管理權的訴求,因為和平形式,而受到世界各國的推崇。是合乎工業化時代的生產力要求的,它使政權更替社會成本最小化,僅此而已。與國家的興旺發達基本上沒有關係。


三、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真的與民主制度是正相關嗎?這是多少年以來的誤解。民主制度是選拔領導人的方式,目的是選拔出一位可領導國民走向繁榮富強的國家最高級領導人。試想,如果選拔的領導人十分優秀,為啥還限制任期長短和次數呢?因為阻礙了利益的均衡。根本不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需要。羅斯福任了4屆總統,反而十分偉大,沒人否定,也沒什麼不好。朴正熙,李光耀,馬哈蒂爾都是政治常青樹,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國家富強,民眾安居樂業,這是能人治國。相反,如果選一個庸才治國,當一天總統都是多餘的。對於治理國家而言,民主只是外在形式。


四、對於國家的興旺發達,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各項方針政策的科學性。方針政策適合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能夠調動人們生產、創造的積極性,國家就能興旺發達,它與專制民主沒有一毛關係。後起之秀的日本,政治上從來就沒有徹底民主化,阻礙日本的崛起沒有?

五、簡單的模仿或不成熟的民主制度反而犧牲了行政效率。比如印度和中國同時修一段高速公路,中國的已經建成通車二年,印度的修路圖紙還在保險櫃裡睡大覺。為了小團體的利益,可以無限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再協商,最終擱置,鎖保險櫃又何妨?民主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互相監督,特別是司法監督比較好。但國家的根本,不是矛盾的協調為主,而是保證大政方針的正確,實施的堅強有力,效率高。這是政治之本。民主制度往往本末倒置。



一葉扁舟l


沒必要想太多,事實上美國知識界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反思自己的民主制度,而正是因為他們自己的不斷反思,所以美國的民主制度才得以不斷地完善,才最終有了現在這個繁榮富強的美國。
(美國憲法簽署現場)


如果你在美國聽一場關於美國製度的辯論,那你肯定會聽到很多關於美國民主制度缺陷的言論,美國人總是能夠不斷地給自己的制度挑出一堆的毛病,而實際上這正是美國的先進之處,能夠自由探討,敢於發現不足所以能夠不斷進步。

但是很多人卻很容易憑藉非常狹窄和片面的信息得出非常主觀的結論。比如,如果你在國內遇到一個美國人,然後你問他覺得美國怎麼樣,他可能會說一點都不好,我在那過得一點都不開心。因為自己並不瞭解美國,所以聽到這樣的話的時候,大多數人就很容易對美國形成一個糟糕的刻板印象,他會認為美國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國家。我們對美國的印象更主要地當然還是由社會輿論引導形成的。
(三權分立)


李姓先生想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謬誤,我們不能憑藉一兩個人的觀點就對一個國家下定論。瞭解一個國家必須要站在歷史和世界的高度去看待,你需要了解很多的歷史事實,看很多的書,而不是光憑別人的一兩句話就可以看到一個國家。大多數時候,跑到中國的美國人並沒有興趣跟你誇讚他的國家有多好,除非你們之間有深交,可以坐下來邊喝茶邊聊聊兩國之間的差異。

美國的很多學者經常會抨擊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他們也會罵特朗普是傻瓜,他們會說美國國內有很多矛盾,難道你就真的因此認為美國病入膏肓了嗎?經常說自己有問題的國家往往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這就好比一個學霸每次考完試之後都會說自己這次考得又不好,自己這考好那沒考好,但實際上他每次都能考90分以上(滿分100)。


真正有問題的往往是那些看似從來都沒有問題的國家,因為他們從來都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問題。所以當一群美國學者坐在一起反思美國的民主制度,請不要大驚小怪,以為美國的制度出了大問題了,不行了!

明天起來你會發現,美國依然還是這個世界的老大。


李姓先生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民主與專制是工業國發展過程中,及發達後,由歐美國家總結各國國家體制,而提出的兩個政治概念。

簡而言之,言而簡之:

多政黨選民制,其核心,而大張其揚的,就是公民選舉權,參政權……等。

這是西方認為的最佳治國方式。

但社會是變化的,世界是複雜的。

一國在一定歷史條件與環境下,為解決當時杜會矛盾,確立相的政治理念,毫無疑問,是當時優秀政治家的政治智慧。

然而:

西式民主,是在西方工業化早期基礎上建立起來。

它的優點在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就是資本主義的發展。

但致命之處也在於,他不可預見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後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社會的,經濟的,寡頭的,壟斷的,貪婪的…!

問題的交集,而又無根本的改變:

使其,虛有其表,實則無所做為。

學其選舉,參眾兩院配置的國家,有何做為?

西式民主發源地的美國,現在也不知何去何從:

小到控槍,大到國債…!

專制,是西方打壓世界的政治武器!


西湖側傍有我家




民主政體自古希臘以來,實施時間前後加起來大約為四個世紀。古雅典的經典民主:清爽、乾淨、純粹,但180年中制度的缺點也一覽無餘。現代民主有很大不同,每個國家的民主又有其特點,其問題卻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僅在二十世紀,民主就經歷了數次嚴重危機,從而知識界出現過數次深刻的反思。

在二十世紀初,一戰的炮火使人們開始嚴肅思考他們那種初級階段的民主,並由此引發了對民主制度的絕望,乃至對西方文明的極度悲觀。這種悲觀思潮在德國學者斯本格勒Oswald Spengler的名著《西方的衰落》中得到了詳細的表述。



民主更為嚴重的危機是在國家獨立此起彼伏,民主國家急劇減少的五十年代。這一強烈的危機感可以從美國不顧一切地投入越南戰爭見其一斑。不論從自身的經濟利益還是戰略意義上講,美國都沒有自陷於越南戰場的必要,然而民主的危機卻使美國不得不去填法國人的空。

他們為此發明了所謂的“多米諾骨牌理論”,即如果讓民主陣營失去了越南,然後就是香港、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那麼就真是民主的終結了。所以從艾森豪維爾在1954年四月五日的記者會上首次公開提出這一理論開始,此後的歷屆總統都不同程度地堅持了這一理論。直到1975年越南統一後,其他亞洲國家並未相繼“變色”的事實才使骨牌理論徹底不攻破。



“多米諾骨牌理論”的被現實否定並未解除民主的危機。尤其是前蘇聯的日益強大及其陣營的迅速發展,使六十年代後期開始再一次出現了民主危機的浪潮。許多學者研究民主的短弱之處,連亨廷頓都給中請局的官員專講民主在第三世界的不妙前景。他還和另外兩個民主理論專家,一個研究歐州,一個研究日本,共同寫了一本專論民主理論與美、歐、日民主政治現狀的書,取名就是《民主的危機》,於1975年出版。



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歷史性鉅變的前夕,西方許多學者還都著書立說探討民主的問題,多表達了程度不同的悲觀傾向。大多數西方人則深信民主的末日已經不遠了,但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發生了。由此,美國的一切就成了榜樣,民主就成了“歷史的終結”,成了“世界潮流”。

政體制度不是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專制,要麼民主,已存在的政體更不是百分之百的民主或百分之百的專制。所謂的專制制度有其多面性,否則這個制度不會在世界各地存在幾十個世紀,而且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的輝煌。所謂的民主制度也有諸多問題,不然無法解釋歐美近兩個世紀中層出不窮的各種戰爭和各類災難。 因此,歐美國家週期性出現一些知識分子,分析民主的問題,是社會自我完善的初始階段,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無中生有hz


這種話題完全是一種無稽之談,難道美國知識分子嚮往獨裁專制?嚮往這種制度的畢竟是絕少數,在美國,恐怕只有像特朗普這種掌權的知識分子希望獨裁專制,大權獨攬,就像奴隸主永遠維護奴隸社會一樣,奴隸是不希望奴隸社會存在的,舉目遠眺世界潮流,看看當今世界主流是什麼就知道了。


用戶6036361705


因為西方模式已經終結,中國模式已經啟動!

西方模式與中國模式

一、 西方模式的基本特徵

1、政治選舉化

政治選舉化,極端的民意與罪惡的金錢操控總統選舉,必然導致缺德少才的政治素人、庸人、蠢人治國理政。

美國84%的選民認為如今的美國選舉中流入了“太多的金錢” ,使西方標榜的一人一票的民主普選制淪為金錢操控的錢主 。美國前總統卡特說:“無限制的政治賄賂成為提名總統侯選人或當選總統的主要因素”。從英國脫歐公投到特朗普當選總統都表現出反全球化、反精英、反移民的民粹主義傾向。

2、經濟私有化

經濟私有化,資本寡頭與金融寡頭操控國家經濟,必然導致社會貧富兩極分化。

美國不僅社會經濟被少數資本寡頭掌控,而且連美元發行也被美聯儲幾個金融寡頭掌握。

美國80%的社會財富掌握在5%的社會階層手裡。 美國1%的最富家庭佔有美國家庭淨資產的三分之一,因此,美國被人們形容為“1%社會”:

1%的人擁有;

1%的人治理;

1%的人享受。

3、管理市場化

管理市場化,市場調節絕對化與政府調控薄弱化,必然導致資本家唯利是圖。

由於西方國家經濟完全私有化,導致公共設施、教育以及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管理完全市場化,國家宏觀管理弱化,國家宏觀調控虛化,市場這個無形的手,為所欲為,肆意妄為、唯利是圖。美國槍枝氾濫,每年造成3萬多人倒在槍口下,就是最好的證明。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幾次流淚禁槍,最後都不了了之。因為槍枝給製造商、經銷商、步槍協會帶來滾滾財源,誰也禁不了!!!

二、中國模式的基本特徵

1、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就是把選舉與選拔有機結合,既考慮民意,也注重能力,讓德才兼備的政治精英治國理政;

2、經濟公有化

經濟公有化,就是把效率與公平有機結合,既考慮經濟發展效率,也注重收入分配公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3、管理科學化

管理科學化,就是把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有機結合,既考慮微觀經濟搞活,也注重宏觀經濟調控,真正實現科學管理。


董海發


這週末我在英國《金融時報》週末版Life & Arts的圖書版面上看到了該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Gideon Rachman撰寫的一篇書評叫”Fear and freedom“(恐懼與自由)。該文的開頭是這樣的:

”民主可能在美國陷入死亡嗎?威權主義的新浪潮會蔓延全世界嗎?”

該文評論的三本書分別是哈佛大學的政治學教授Yascha Mounk寫的“ The People vs. Democracy:Why Our Freedom is in Danger and How to Save it?(公民VS民主:為什麼我們的自由陷入危機,又如何拯救它?)";耶魯大學的歷史學教授Timothy Snyder寫的 "The Road to Unfreedom: Russia, Europe, America(通往不自由之路:俄羅斯、歐洲、美國)";以及布魯斯金研究所研究員William Galston寫的 "Anti-Pluralism: The Populist Threat to Liberal Democracy(反多元主義:民粹主義者威脅自由民主)。

書評作者Rachman在文章中總結說”這三本書的作者寫作的出發點是堅信美國民主制度正在遭遇威脅這一點,而且認為美國所面臨的情況是更加廣泛的,全球危機的一部分”,並在書評結尾總結出:“Snyder、Mounk和Galston都通過各自不同的方式折射出的那樣,特朗普確實正在威脅一直以來讓美國真正變得更加偉大的很多價值觀和成果”。

好了,其實我這個局外人不用說什麼了。堅信讀者朋友們從以上文字能夠產生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自從特朗普總統上臺前後和以來,美國知識分子反思美國民主制度和價值觀、民粹主義對一國社會和未來的侵蝕、美國政治危機與國際形勢的關聯等思潮和現象早就鋪天蓋地。他們也反思自身作為知識分子為什麼沒能阻止這些情況的發生和蔓延,以及在今天這樣的危機局面下能做什麼,該做什麼。

一篇文章、一檔節目、一期專題、一本圖書、一場演講、一次遊行...我從美國知識分子、公民社會等眼神、表情、行為、狀態等能感覺到他們對祖國現狀和未來的危機意識,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在行使自己所相信的行動。

問題是,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呢?我的回答很明確:因為他們和她們愛國,愛這個國家,愛這個國民,希望美國越來越好,美國人越走越好,而非相反。他們面對國旗和國歌時的眼神和表情如此地強烈和純真,她們對公權力的批評和監督卻如此地尖刻和徹底。為什麼?我還是想以這六個字形容其中的理由:愛而批,批而愛。

這些知識分子、公民社會,以及促使這些行為體和因素能夠充分、自由、開放地發揮對公權力的制衡機制實實在在地存在著,也發揮著作用,只要如此,我絕不認為美國會輕易衰退。

而且,回到事情的本來面貌,倘若知識分子不本著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反思本國的制度和問題,並把它用各種方式和途徑進行獨立表達,以便制衡權力和啟蒙公民,知識分子這一群體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呢?毫無疑問,一國的知識分子首要、最大的任務和功能是反思本國,而非他國的制度和問題。在這個意義上,美國的知識分子就是該幹嘛就幹嘛而已,不值得放大和誇獎。


加藤嘉一


民主制度絕不完美!沒有一種制度是完美的!民主制度並不優於其它制度,這在古希臘時代已經被反覆證明。

民主制度的設計有一個前提假設:所有的選民都是理智的,而且在投票表決時也能保持著理智,可以理智的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事實上,各個民主國家早已經證實,選民的理智並沒有完全體現在手中的選票上。尤其是,當執政黨沒有兌現它的承諾,選民選舉時推翻它,但在野黨也沒有兌現自己選舉時的承諾,選民該如何選擇?是依然相信這個騙了自己的黨,還是相信那個曾經騙了自己的黨?

在民主制度下,執政理念無非偏左或偏右兩種,因此主要爭奪執政權的黨派也只會是趨同的兩個,還沒有第三種理念出現,也就沒有第三個黨派參與選舉。兩黨輪替的結果,最可能的結果就是,誰說的都不算數,選民依然要從其中選出一個執政。那就要看雙方誰更能編織美妙的謊言了。

民主的確是目前的趨勢,但它已經漏洞百出地顯現在人們眼前了。還沒有民主的國家不要希望,一旦民主了就會如何如何的美好,已經民主的國家則必須反省,在現有條件下,自己的出路又在哪裡。

我並不知道美國的知識界正在反省什麼,只是想提醒中國的知識界,不要把某種民主制度美化,更不要理想化民主後的生活。


何處是家鄉


這問題就叫無厘頭。

首先,我從來沒聽說過美國知識分子這個階層,更不會有一種聲音代表所謂的知識分子。如果按照中國人的理解,擁有高等學歷並且專門從事研究及教育的美國人為知識分子的話,那麼他們的聲音可是多種多樣。有的對美國製度加以肯定,如芝加哥大學物理教師弗里曼,有對美國製度否定至極的,如伯克利分校的查伊爾教授,他本人就是捷克移民。

其次,美國什麼人都可以表露自己的政治觀點,當然不能公開鼓吹宗族歧視以及違法內容。加之媒體發達,稍有名望的人說過的言論,只要有新聞價值,就會被引用。所以外界看來,美國的聲音是及其龐雜,似乎今天一個花明天一個朵,由此說美國人的意願或者美國人如何如何,都是不全面的,只能說在美國有的人觀念是這樣。

最後,美國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與其政治體制無不關係,美國大多數人深以自己的制度而自豪,這也是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制度指手劃腳的原因之一。

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美國的對外政策,是否還能擔當起世界秩序的維護者,是否一切以美國利益至上而罔顧他人利益,這一點,要不斷修正。


花錢無缺


美國人反思民主制度,不是否認民主制度,而是完善民主制度!

而有些垃圾精英們不喜歡看到"窮人過年",所以總是千方百計地歪曲與誹謗民主制度,每當找到一丁點民主社會的壞現象,便加倍放大到否認整個民主制度,其用心險惡又下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