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篇17:央行—資產負債表—其他負債

“聊聊財經數據”頭條號,聚焦財經數據的查詢和分析,每篇文章都公佈數據來源。

央行每一次貨幣政策的實行,都會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有所體現。

負債端,主要是央行發行的貨幣、各機構存款等相關負債。

本文將講述央行資產負債表下“負債端”的第九項:“其他負債”

一、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端”項目結構

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端”主要有以下項目:

數據分析篇17:央行—資產負債表—其他負債

中國人民銀行“負債端”的組成項目

二、央行“資產負債表”下的“其他負債”

央行“資產負債表”下的“其他負債”,主要包含兩項內容

1、正回購金額;

2、金融機構以外匯形式繳存的法定準備金

正回購,​是指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收回資金,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

正回購,是央行回籠基礎貨幣的操作,在資產負債表中,主要體現為負債端下“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減少和負債端下的“其他負債”的增加

在2007年,央行要求金融機構以外匯形式繳存準備金,在資產負債表中,主要體現為

資產端下“其他國外資產”的增加和負債端下的“其他負債”的增加

如下圖所示,是“其他負債”在1999年1月到2018年1月的金額和佔總負債的比例變化圖:

數據分析篇17:央行—資產負債表—其他負債

1999年到2018年其他負債金額變化圖

數據分析篇17:央行—資產負債表—其他負債

1999年到2018年其他負債佔總負債比例的變化圖

在2005年到2010年,“其他負債”的金額從2,290億元增加到1.81萬億元

在2007年前,主要是因為貨幣政策正回購的影響,到2007年,“其他負債”金額增加到了1.07萬億元;

在2007年後,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以外匯形式繳存準備金,導致“其他負債”金額增加到了1.81萬億元。

“其他負債”佔總負債的比例在2011年前變動較大,尤其是在2010年前後,達到了約10%;而在2011年後,該比例較穩定,基本在1%~2%之間,不過在2018年,貨幣政策的實施,該比例從2018年1月的1.79%增加到了2018年10月的3.37%。

總體上來說,“其他負債”佔總負債的比例較小


本文主要結論:

1、央行“資產負債表”下的“其他負債”,主要包含兩項內容:正回購金額,金融機構以外匯形式繳存的法定準備金

2、正回購,是央行回籠基礎貨幣的操作

,在資產負債表中,主要體現為負債端下“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減少和負債端下的“其他負債”的增加

3、在2005年到2010年,“其他負債”的金額從2,290億元增加到1.81萬億元,在2007年前,主要是因貨幣政策正回購的影響導致“其他負債”的增加,在2007年後,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以外匯形式繳存準備金導致“其他負債”的增加;

4、總體上來說,“其他負債”佔總負債的比例較小

注:關於央行資產負債表各項目數據的查詢,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進行了詳實的介紹,本文就不再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