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叛變曹氏家族後,為何曹操當年老部下都坐視不管呢?

非夢王子


啥叫不管呢?不僅管了,還幫了司馬懿的大忙!典型的給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手兒

講道理,老曹家還是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舊臣的。只可惜曹爽太作、司馬懿太能裝,最後搞了一波扮豬吃老虎,幹掉了曹爽不說,還給老曹家都一鍋端了

不得不佩服司馬懿的人生哲學——等靠!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個一把手,又熬死了曹真、曹休、曹洪三個政治對手,當然也成功避開了曹家所有能打的人(李典、樂進、于禁、張郃...)

如果你不能成功擊敗你的對手,哪怕一生都不能,那就等,等他死了,你就贏了——這就是冢虎司馬懿的人生信條


專權蠻橫的曹爽,並不是只知道享樂的富二代

作為曹真的接班人,曹爽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上位之後三下五除二就收攬了全部大權,把仍在世且有頗有威信的N朝老臣全部架空,比如司馬大都督就被逼的裝瘋賣傻,回家撒歡去了。而高柔、蔣濟也只能在那兒充個數,扮演路人甲、宋兵乙

一心想要成為改革家的曹爽,不僅對外臣動刀,連老曹家的貴族們也不放過。這可就點了火藥桶了!這些個公子哥兒雖然沒啥大本事,可爭權奪利方面都是一頂一的高手,眼看著曹爽要一家獨大、一枝獨秀,自然是心中不滿,試圖抱團取暖、為大家夥兒(自己個)謀點福利。只不過有賊心沒賊膽,一時間還不成氣候

好大喜功的曹爽同志以為自己天下無敵,逐漸膨脹了起來,先是偷偷的納了先帝曹叡的幾個小老婆供自己享樂,又給自己整的牌面十足,無論是衣食住行都要和皇帝標榜一下子,這可就過分了!倒不說這樣是欺君罔上,其他姓曹的看了不眼紅才怪呢!

司馬懿瞄準這個機會,準備借勢撈一把,畢竟愛拼才會贏嘛,以小博大從來都不是什麼虧本買賣

孫子裝的差不多,是時候該雄起一波了!

裝病裝的深入骨髓的司馬懿,成功的讓曹爽放下戒備心,不得不說冢虎的演技還是很可以的,估摸著讀過《論演員的自我修養》,將傻子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一副分分鐘就要撒手歸西的姿態。待到曹爽派來的探子一走,便立刻整理好儀容儀表,摸出戰略地0圖、叫上兒子們就開始研究政變計劃,可謂是無縫銜接

時機成熟了!少帝曹芳攜曹氏三兄弟前往高平陵拜竭先祖,司馬懿立刻起兵,以三千死士為基礎、假借郭太后名義下令關閉城門,隨後奪取武庫、派兵據守洛水;隨後派高柔代大將軍職佔據曹爽營地,一時間好像搞的風風火火,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可司馬懿比誰都清楚,雖然曹爽暫時離開老巢,但憑藉他的實力,組織大部隊反攻是不在話下的,如果到時候變成拉鋸戰,且天子尚在曹爽手中,自己將處於下風。所以他派出陳泰等人前往曹爽營中進行勸降

也不說曹爽三兄弟,真是個個草包,因貪戀家眷子女尚在京城,竟然選擇放棄抵抗,相信司馬懿的鬼話,只是革職不會殺頭。猶豫不決的曹爽最終發出感嘆“但為富家翁矣”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司馬懿背棄承諾,問罪並誅殺了曹爽全族,自此魏國大權盡在司馬懿手中

反應需要時間,等到司馬懿原形畢露,已經為時已晚了

曹爽就這樣被幹掉了,司馬懿這場賭博大獲全勝,並在短期內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畢竟在部分人眼裡,他是掃除佞臣的忠臣。只是時間不長,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

早在政變尚未結束之時,司馬懿的行為已經讓部分人有所戒備,那就是司馬懿不顧其他重臣的建議,直接選擇殺掉曹爽。無論是高柔還是蔣濟都不接受這一行為,畢竟曹爽為曹家宗室,縱使有過但過不致死,司馬懿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在宣佈自己的奪權計劃已經全面展開

王凌第一個站了出來,作為司徒王允的侄子,曾受曹家大恩的忠臣,他義無反顧的揭竿而起反抗司馬懿,只可惜此時的司馬懿已成氣候,隨著他被司馬懿出兵剿滅,曹氏宗族、夏侯宗族再也沒人能夠和司馬懿抗衡

當初和司馬懿一同起事的高柔蔣濟二人,雖為曹魏重臣,卻因無權無兵只能作罷,眼看無力迴天,高柔選擇了妥協,最終以90歲高齡善終;而蔣濟則心灰意冷,最後鬱鬱而終

如若當初沒有此二人的支持,司馬懿斷不能夠如此輕易的控制京城!只可惜這二人忠於魏室、卻因為一時之恨而誤入歧途

司馬懿是一個成功的投機者,他前半生也有高光時刻,只可惜身邊盡是人中龍鳳,他只能低調的前進以求明哲保身。後半生積蓄力量,數次起落皆能勵精圖治,最終大權在握走上人生巔峰

不得不說,他識人、善任,無論是在軍事上與西蜀進行對抗,還是在朝內左右逢源、拉幫結夥;作為一個外臣來說,他能做到這一切已經很是不容易了

借力自始至終都是司馬懿成功的不二法寶。當然了,活的久也是他成功的最大因素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僅用了 三千死士,幾天時間便成功擊敗曹爽 ,奪取了曹魏最高政權。 因此,許多人就有疑問,司馬懿發動政變時,曹操當年那些老部下呢?難道就沒有人出來管一下嗎?有,而且還很多。那麼為什麼司馬懿還會成功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搞清楚一個問題,司馬懿發動政變時,曹家的皇室宗親哪裡去了?那些各地的藩王為什麼沒有動靜呢?其實他們是想有作為, 但是卻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沒有實力。而造成他們沒有實力的罪魁禍首是曹丕

曹丕初登大位就頒佈一條詔令, 讓各地藩王返回駐地,無事不得進入京師洛陽。而且對各藩王的管理相當嚴峻,每位藩王配備一名監國使者 ,使者負責監視藩王的舉動。嚴格到什麼程度呢?

當時任城王曹爽暴薨,曹丕諸兄弟齊聚洛陽為曹爽發喪。事畢後曹植因為和曹彪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了,想多說兩句話,即使這樣,監國使者也不讓,催促曹植趕快走。

任城王暴薨。諸王既懷友于之痛。植及白馬王彪還國,欲同路東歸,以敘隔闊之思,而監國使者不聽。

當時的曹氏諸藩王,名為藩王,其實連大臣都不如。

他們的親兵不能超過三百人,而且這三百人還都是老弱殘兵,沒有一點戰鬥力。所配備的吏從也都是一些無能之輩。這樣的實力,朝中發生任何大事,基本上都和他們沒有什麼關係了。

曹操直系宗親沒有力量,那麼他那些大臣呢?我列了一個表,可以對比一下當時大臣們的情況。看上圖,高平陵政變發生在公元249年,那時曹操的五大重要謀士及五大良將都早已經死了。其中賈詡活到了公元 223年,武將張郃活的最長,活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公元 231年死去,死去原因是被司馬懿故意陷害的。

(司馬懿強制張郃追擊諸葛亮,諸葛亮設伏,射殺張郃)

曹操時期重要大臣不起作用,那麼曹丕時期的呢?曹丕時期有四位顧命大臣,分別是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其中曹休死的最早,公元228年去世。曹真其次,公元231年去世。陳群最後,公元 237年去世,即使這樣,離高平陵政變還有12年之久,因此他們也都無能為力。

曹操、曹丕時期重要大臣都不起作用,難道就沒有人能管得了司馬懿了嗎?不是的,司馬懿雖然活的時間長,但是還有跟他一樣高壽的人,而且資歷也很老,足以抗衡他。那麼這些人是誰呢?他們就是橫跨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的魏氏五大元老,分別是滿寵、司馬懿、高柔、王凌和蔣濟。

首先說滿寵,曹家對滿寵有大恩。曹操早期任命他為許縣縣令,後滿寵歷任奮威將軍、楊武將軍,鎮東將軍,負責鎮守江淮一代。滿寵在任期間,多次阻擋了東吳的進攻。那麼司馬懿發動政變時他在幹什麼呢?很可惜,

曹芳當政後不久,滿寵就去世了。如果滿寵不去世,結果未可知。

再說高柔和蔣濟,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高柔為司空,蔣濟為太尉而他們兩個選擇支持司馬懿,那麼既然司馬懿是謀權篡國,他們為什麼還要支持他呢?說來說去,都是曹爽的錯。

曹叡死後,任命蔣濟為領軍將軍,統領所有的禁軍,位高權重。當曹爽成為託孤大臣後,他為了排擠蔣濟,架空蔣濟為太尉,廢除領軍將軍一職。任命自己的弟弟曹羲中領軍曹訓武衛將軍,表弟夏侯玄中護軍。共同把持了所有的禁軍。這讓蔣濟氣憤不已,所以蔣濟支持司馬懿。那麼高柔為什麼支持司馬懿呢?

曹爽不僅僅搶了蔣濟的權利,他連尚書檯也不放過。當時宮中有兩個地方權利最重,一個是禁兵,負責皇帝的安全。一個是尚書檯,負責處理朝中的實務。曹爽霸佔禁兵後,開始把手伸向尚書檯。

他任命何晏、鄧颺、丁謐為尚書,畢軌為司隸校尉,其中何晏主管選舉官吏,那些溜鬚拍馬的人都受到重用,對何晏有意見的人都被罷免。何晏還給曹爽出主意,將郭太后軟禁至永寧宮。然後曹爽開始以權臣的姿態肆意妄為。

曹爽對於皇家府庫的寶器珍玩可以任意支取,武庫裡的武器可以隨意調用。曹爽又私納了先帝曹叡的七八個才人,用於滿足私慾。還大張旗鼓的 搞排場,吹拉彈唱的人達到三十多人。這一切都被高柔和蔣濟看到眼裡,他們意識到一個即將謀權篡國的佞臣出現了。

爽飲食車服,擬於乘輿;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後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詐作詔書,發才人五十七人送鄴臺,使先帝婕妤教習為伎。擅取太樂樂器,武庫禁兵。作窟室,綺疏四周,數與晏等會其中,飲酒作樂。

而此時的皇帝曹芳,幾乎成為了擺設。曹爽把司馬懿踩在腳下後,沒有人再能夠撼動他的位置。為什麼呢?

禁兵被曹家兄弟掌握,大臣們都換成了何晏喜歡的人,而曹爽只剩一步,那就是廢了皇帝,自己上位。因此,出於保全皇室、去除奸臣的願望,蔣濟和高柔站在了司馬懿這一邊。那麼王凌呢?

王凌說起來是受了曹操大恩的,王凌是王允(計殺董卓那個司徒王允)的侄子,王允被殺后王凌逃跑,被曹操所救。曹操對王凌很好,王凌後來官至揚州刺史,取代了滿寵的位置,鎮守揚州及淮河一代。

王凌對曹爽是沒有好感的,但是他對司馬懿也沒有好感。況且王凌屬於地方長官,因此,他無法參與高平陵政變。後司馬懿取代曹爽後,王凌看到司馬懿專權,欺負皇室,於是他舉起了叛旗。

王凌聯合自己的侄子令狐愚,企圖扶植曹彪(曹操之子)為皇帝,後被司馬懿及時察覺,然後司馬懿快速率軍達到淮南,親手捉住了王凌。至此,所有與司馬懿能夠抗衡的元老都失去了效力,司馬家族再也沒有什麼大的阻礙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曹操手底下的五大良將和五大謀士都早已經死去,就連曹丕留下的三位輔政大臣都也早已死去。由此可見,司馬懿活得久是多麼的重要。雖然有蔣濟、高柔、王凌等人還在世,但是蔣濟和高柔出於對曹爽的憎惡而選擇了支持司馬懿,王凌在看透司馬懿的嘴臉後舉起叛旗,最後被司馬懿所擒。實力有時候很重要,但有時候時間更重要,司馬懿就是這樣勝利的,你說呢?

多說一句,蔣濟後來看到司馬懿要霸權,於是質問司馬懿為什麼不兌現承諾,不殺曹爽。司馬懿將責任推給了廷尉,曹爽被公開審理,最後被誅殺。蔣濟看透司馬懿真正嘴臉後很失望,最後鬱鬱而終。而高柔則聰明的多,他活了九十歲,善終。


每日趣評


曹操和司馬懿是兩代人,曹孟德比司馬仲達整整大了24歲。司馬懿這廝還賊能活,他發動高平陵政變的時候,自己都已經70歲了,跟他斗的曹爽是晚輩。司馬懿不僅成功的熬死了曹操這輩人,連跟他平輩的曹丕、曹真、曹休這輩人也被他熬死了。


高平陵之變發生於公元249年,很多人對年份沒有概念。簡單的說兩句:

高平陵政變時,曹操已經去世29年了;

高平陵政變後,16年不到,曹魏滅亡。

用我們現在2018年為中軸線,去套漢末三國的時間線,是這樣的。

司馬懿去世(公元252年)是2021年

高平陵之變(公元249年)是2018年

曹孟德去世(公元220年)是1989年

曹孟德起兵(公元189年)是1958年

司馬懿出生(公元179年)是1948年


曹孟德出生(公元155年)是1924年

看明白了嗎?用我們現在的時間線來說。曹操生於北洋軍閥時期,冷戰時期開始起兵,死於海灣戰爭前夕。曹操如果活到高平陵政變,他會有94歲。那些跟曹操同輩打天下的兄弟,哪個不得80歲了?很多人可能會說,活到八九十歲也不算什麼呀。

但是別忘了,三國時期的人,平均壽命還不到30歲,曹操活了65歲,這就已經是很能活的人了。跟曹操平輩的對手,除了劉備以外,全部都被他熬死了!

司馬懿比曹操更能熬,他把曹操的孫子輩都熬死了,自己又活了十幾年才嚥氣。服不服?


亂世,活著就是王道。

曹操時期的功臣,要是能活到高平陵之變。就拿最小的郭嘉來說,他也有79歲了。三國時期能活這麼大歲數的人,掰著指頭都數的過來。

縱觀司馬懿的一生,與日本的德川家康頗有相似之處。極其的能隱忍,活的又比別人長,把比自己能力強的人都熬死了,自己就能稱霸了。


Mer86


這有個時間節點,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滅了曹爽一黨三族,司馬懿一家的野心才暴露了。而且,就司馬懿本人而言,當時有不少人還是相信他是忠於曹魏的(司馬懿弟弟司馬浮就很浮誇地對天賭誓:“永為魏臣!”騙了不少人),是曹爽自己太作死了,得罪了滿朝的老臣。

魏明帝曹睿病危時,以司馬懿和曹爽為託孤大臣。後曹爽為收攏權力,架空了司馬懿以及一幫前朝老臣,引起普遍不滿。

高平陵之變爆發時,就有侍中許充、尚書陳泰等紛紛為司馬懿作保,表示只要曹爽投降,保證其人身安全,不失為“富家子”。本來就是曹氏宗親的大將軍曹爽雖然可能對司馬懿不大放心,但面對一幫老臣的作保,他覺得安全了,於是選擇了投降。

然而,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嘿嘿,出賣了所有老朋友!咔咔咔咔,血腥清洗了曹爽等曹魏宗親勢力!那些作保的老臣雖大跌眼鏡,但也只能痛哭而去,毫無辦法。因為司馬懿掌握了軍隊,也控制了朝政!

倒也不是沒有“老部下”反對,從老臣王凌開始的淮南三叛就是典型,耗死了司馬懿、司馬師,到司馬昭時,反叛勢力才基本被鎮壓下去。

回到問題,司馬懿一家叛變曹氏後,朝中老臣是管不了(他們開始是幫兇,後來成了豬羊),外面的老臣想管的,但錯失了時機(王凌兩年後才起兵),且實力不足。


嗜史獸


司馬懿是通過發動“高平陵政變”奪取曹魏江山的,是一代梟雄,司馬懿政變能夠成功歸根於以下原因:

1,司馬懿資歷老,是魏國的四朝元老,活了73歲。從魏武帝曹操,再到魏文帝曹丕,再到魏明帝曹睿,最後魏少帝曹芳。

2,位高權重,身居要職,全傾朝野。先後任職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等要職。

3,羽翼豐滿,朝中親信眾多。反觀朝野,除了曹爽以外,沒有幾個還真心輔助曹魏的。

4,功高震主,最後一統江山。司馬懿為大魏江山做出了巨大貢獻。輔政平亂,抗蜀北伐,明帝託孤,退敵徵吳。
到了魏少帝的時候,司馬懿已經是三國末期最偉大的政治人物,集智謀,權謀,人脈於一身,自然發動政變,水到渠成,無人能敵。


微影星播客


司馬懿發動政變不僅曹操老部下不反對,甚至還大部分支持,尤其是得到當時的魏太后支持的。因為當時的曹爽狼子野心想要篡位,已經把曹氏家族的人徹底排貶,司馬懿發動政變抓殺曹爽反而被認為是忠義行為,只是大家沒想到走了一頭狼反來一隻虎。

當時的曹爽是魏國重臣曹真的兒子,而曹真是曹操的養子,算起來曹爽也是曹氏家族的人,他同樣也得管曹操叫爺爺,只是沒有繼承權而已,這一也是他能夠被曹丕曹睿當成心腹與託孤重臣的主因。但是呢,曹真是忠臣不代表曹爽也是,曹真死後曹真的權力由曹爽掌控,曹爽一直有想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曹爽排斥所有曹魏重臣,甚至軟禁魏明帝曹睿的皇后魏明後,把所有支持曹魏勢力的人全部放逐,安插自己的心腹,只要時機成熟就將取而代之。

就司馬懿而言,現在看來他並沒有那麼可惡。司馬懿在朝中當官累計被貶三次,也算是三起三落。司馬懿在當時既是曹睿託孤重臣之一也是曹爽排擠對象之一,當時的司馬懿已經被曹爽貶職。如果他沒有反抗的話,那麼死的人可能反過來變成他了,他代表著廣大被曹爽排貶的所有曹氏子孫的利益,比如司馬懿發動高陵政變的時候提前入宮請旨魏明後並取得魏明後的聖旨,這是他能夠政變成功的主因。至於他大權獨攬並由他的孫子篡位那是後話了。


優己


(這張劇照有問題,看上去顯得曹操跟司馬懿差不多大,其實曹操大二十四歲呢。照片上的事件發生時,司馬懿不過三十五歲,幹嘛請個老頭來演?)

我的天哪,司馬懿搞高平陵之變,準備換天下時,曹操哪還有什麼老部下啊。

司馬懿已經屬於曹操後期的謀士了,等於是給曹丕用的。而司馬懿又活得特別久,尤其是發動高平陵之變時,他已經七十多了。這時候,曹操的創業一代團隊,基本都死光了。剩下的,都是像曹爽這樣的二世主。

不過,倒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曹家二代,或者曹集團二代沒有反對呢?

這其中一個原因,都怪曹丕這小子,對自家兄弟防得太死啦,曹丕因為是爭位上來的,而且有點逆襲的味道,所以對兄弟防得特別嚴,後世總結曹家被司馬家取代,就是曹家王爺沒實權,連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因為朝中派有監視的,哪個王爺做了什麼事,比如曹植抱著嫂子的枕頭流眼淚了,馬上就上報了。沒有親兄弟幫助,那當然倒得快,就是有反對,也是有心無力。

而到了司馬家族,倒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司馬家當皇帝后,總共封的王爺差不離快三位數了吧,而且全都是有實權的,最終是導致了八王之亂。

而曹家不重視親族其實到了魏明帝已經有所改正,魏明帝那當然是比曹丕要高明啦,他意識到了帝族力量太弱,可能會有影響,在臨終時,他託孤的原本是燕王曹宇,可掛掉前,又臨時改了主意,把曹宇換了,讓曹爽上,然後又讓司馬懿入了局,這一下,局勢再無更改的可能。

第二個,曹家人不行,非曹家的為什麼也不反對呢?

這要兩面看,曹操創業團隊有兩大派,一是以曹家人夏侯家為主的老鄉派,也就是沛譙集團,一個是穎川士族為龍頭的穎川派,司馬家是河內人,他們是穎川外圍。兩派中,前者是寒門,他們需要天下大亂來改變自己的階級,而士族則是保天下,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利益所得者,曹操的出現,頂多是幫助他們保住地位,而無法增進。所以,前者更拼命,後者更保守,高平陵之變,就是後者對前者,士族對寒門的大勝利。

那高平陵之變,士族基本是站在了司馬懿這一邊。因為他們是一夥的啊。而寒門,也就是沛譙派,以曹爽為主,他們有個特點,基本是愣頭青,玩政治是外行,玩軍事,沒有父輩們的智慧跟拼勁,就剩一張嘴吹牛皮啦,更沒有膽子,比如夏侯玄,老老實實交出了兵馬。後繼無人啊。

最後,也不是完全沒反對的,淮南三叛就是啦,但他們主要是怕被司馬家族收拾,有多少為曹家出頭的心就難說了。


腦洞歷史觀


高平陵政變時,司馬懿僅僅用三千死士控制了洛陽城,以此來看他確實佔據著弱勢地位。但司馬懿對時局的把控能力超過了常人的分析,最終在政變之後,大部分原來擁護曹氏的人都選擇了坐視不管。



首先說一下,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是在公元249年,此時距離曹操去世已經過了29年。當年曹操提拔的大部分將領和謀士早已經去世,所以他們根本無法維護曹氏的政權。

先說說曹操的班底

最出名的就是荀彧了,他早在公元212年便去世了。其長子荀惲後來娶了曹操的女兒,和曹植走的非常近,導致了曹丕的不滿。最終曹丕繼位後,曹丕把荀彧的後人被排擠除了權力中樞。雖然曹丕比較喜歡荀惲的兒子,但荀惲的兒子也和司馬家族走的很近,第三代的荀霬[yì]還娶了司馬懿的女兒。也因此荀氏家族實際上已經投靠了司馬氏家族。



程昱活的歲數很大,比司馬懿還要長。不過他出生的太早了,公元141年出生,曹操去世的那一年去世,一共活了80歲。他的後人基本泯然眾人,孫子程曉只是一個郡守。

賈詡在公元223年去世,之後的子孫混的也不是很理想,長子賈穆繼承了賈詡的爵位,但一直都是郡守的職位。



五子良將之中,樂進死的最早,於公元218年便去世了。于禁因為投降關羽,所以被曹丕羞辱至死。張郃是他們五人之中死的最晚的,在公元231年,司馬懿強迫張郃追擊諸葛亮,導致了木門道被諸葛亮射死。

五子良將職中大部分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所以他們死後,由於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後人都比較一般。



曹丕篡漢建立魏國後

對待宗親打壓過度

曹丕建立魏國後,大部分的權力已經集中在了曹氏宗親的手中。但這時的曹丕感覺到了宗親們對政權的威脅,所以對宗親開始極力打壓。

首先曹丕對宗親們封王,但不賜給任何的權力,他們只有爵位。因此封地內的官員任免,士兵調配,財政支出都是由中央進行管控。

其次,曹丕對待宗親非常嚴厲,諸侯王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不得離開封地,如果在封地內犯法的話,懲罰也是相當嚴重,而且即便入朝,也有各種限制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宗室的權力非常有限,根本無法和支援朝廷。



九品中正制

曹操時代非常喜歡用寒門子弟和宗親,所以庶族出身的人才和宗親人才輩出。而到了曹丕時代,他拋棄了曹操的用人方針,選擇以九品中正制保證門閥士族的權力,這樣一來,國家的人才政策完全倒向了士族階層。諸多士族大家崛起,掌握了大部分的朝廷權力。



高平陵政變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這時的曹氏力量已經日薄西山,而以司馬懿為首士族力量已經非常強大。但曹爽卻一直看不清形勢,極力的打壓排擠朝中老臣,最後就連高柔、蔣濟、陳泰這些老臣也轉而投向了司馬懿陣營。

當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曹氏掌權者已經後繼無人了。曹爽身為第三代中的中流砥柱,如果聽了桓範的建議,挾天子去許昌,估計曹爽自己都不用動手,僅洛陽城內部的亂軍,就有可能將司馬懿殺死。也難怪曹爽選擇交出權力之時,桓範大罵曹爽是一頭豬了。



綜合來說,在曹操去世後的29年中發生了太多的事情,首先是寒門子弟被拋棄,曹氏政權失去了最大的人才來源地。其次曹丕又極力的打壓宗親,導致了曹氏宗親無權無勢,根本無法抗衡司馬懿。

最後在寒門子弟和宗親被拋棄的情況下,曹丕又過度依賴世家大族,最終在司馬懿這個世家大族篡權時,根本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抗衡。即便是淮南三叛也輕鬆被鎮壓。


我是越關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之後,魏國的軍政大權已經完全落入司馬家族的手中,曹操曾經重用的文武老臣們年事已高,已然無法阻止司馬家族的陰謀了

曹操當年手下的文武重臣有誰呢?

武有許褚、張遼、曹仁,文有荀彧、程昱、陳群,司馬懿活的時間太久太長,等到他詐病賺曹爽時,這些文武重臣老的老、死的死,根本沒有和司馬懿一較高下的實力,當時的魏國可以說完全掌控在司馬懿手中。

並且司馬家族一直都是北方的名門望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只要司馬懿出征,所有的將士必為其誓死效忠,司馬懿多年帶領魏軍對抗諸葛亮的精神也感動了很多魏國將士,他們覺得他們根本不是為了魏國而戰,而是為了司馬懿而戰,所以那些曹操的老部下想要奪兵權也是極難的,因為士兵們根本就不相信老臣們,只相信司馬懿!


互聯網大咖會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高平陵之變發生在公元249年,而曹魏元老,尤其是早年跟隨曹操的那幫人,絕大部分都下去陪先帝了。

而且在當時,曹魏宗室其實只有曹爽一支獨大,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間,採用九品中正制選官,大力提拔士族,極力打壓原來的曹魏宗室和勳貴。到了魏明帝以後,朝堂之上勢力對比已經發生了變化,由九品中正制選上來的士族人才已經漸漸成為了朝堂的中堅力量,作為士族代表的司馬懿更是德高望重,倍受推崇。



其二,曹爽實在不得人心

魏明帝死後,曹爽和司馬懿二人是顧命大臣。但是曹爽不斷排擠司馬懿,重用親信,獨攬大權,行事專橫,引起滿朝文武的不滿。

曹爽倒行逆施,人心盡失,司馬懿則韜光養晦,收攏人心,而且一直以受欺負的元勳形象示人,自然能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曹爽當時已經產生篡位謀逆之心了,在滿朝文武百官看來,曹爽就是一個挾持皇帝,把持朝政,大權獨攬的權奸。司馬懿則是一個忠於曹魏,倍受欺負的老臣。高平陵之變,以太尉蔣濟為首的碩果僅存的曹魏元老都站在司馬懿這邊,原因就是他們認為曹爽才是威脅曹魏天下的人,而司馬懿則是一個力挽狂瀾,救國護君的忠臣。



那些曹魏宗室,一來經過多年的打壓實力大為削弱,二來從當時的形式看,曹爽才是那個打算篡權之人,曹爽從血脈上來說可不能算是宗室,他爹曹真是曹操養子,和曹操是出了五服的親戚。再加上曹爽弄權,大肆任用自己的兄弟和親信,對於曹魏宗室勳貴家族連搭理都懶得搭理。那些曹魏宗室勳貴們於情於理都不會幫曹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