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如果黛玉不死,贾家被抄时黛玉会被抓吗?为什么?

sjfsong


在《红楼梦》中,如果黛玉不死,贾家被抄时黛玉会被抓吗?为什么?

  高鹗续的内容里,贾府被抄时,林黛玉已经香消玉殒了,幸免于被抄家时受的折磨。题主问,如果黛玉不死,贾家被抄时黛玉会被抓吗?

  我的看法是理论上不会,实际上会。

  《红楼梦》后四十回里的抄家是怎么样的?如高鹗写的,来旺来了传话让姑娘们太太们回避……王邢二夫人等听得,俱魂飞天外,不知怎样才好。独不见凤姐先前圆睁两眼听着,后来便一仰身栽到地下死了。贾母没有听完,便吓得涕泪交流,连话也说不出来。然后就是王爷来安抚,说了一大套官话,但无论怎么看,都很客气。

  ——西府是这样的。

  后来贾政见着焦大,焦大号天蹈地的哭道:“我天天劝,这些不长进的爷们,倒拿我当作冤家!连爷还不知道焦大跟着太爷受的苦!今朝弄到这个田地!珍大爷蓉哥儿都叫什么王爷拿了去了,里头女主儿们都被什么府里衙役抢得披头散发擉在一处空房里,那些不成材料的狗男女却像猪狗似的拦起来了。所有的都抄出来搁着,木器钉得破烂,磁器打得粉碎。他们还要把我拴起来。我活了八九十岁,只有跟着太爷捆人的,那里倒叫人捆起来!我便说我是西府里,就跑出来。那些人不依,押到这里,不想这里也是那么着。我如今也不要命了,和那些人拚了罢!”

  ——东府是这样的。

  在论罪之前,抄家的情形大致是一样的,看看西府,再对比焦大讲的,哪一个更象真的?很明显。既然已经到了要抄家的境地,说明跟皇帝老儿的交情也已经到头了,官场上的那些油子,没一个是好说话的,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都是常态。

  罪臣犯事,欺君谋反,株连几族随皇帝高兴。因为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不一样,咱也不知道到底是贾府犯了多大的事,如果是参与谋反,那株连的范围相当大,从上到下,不会放过任何一人。家主,家庭成员,包括家奴,从小到大,一个不留。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林黛玉做为贾府一分子,即便姓林,也一样会被算在里面。或许林如海有人脉,但林如海身死,人走茶凉,人家犯不着为个孤女和皇帝对着干。或许皇帝老儿要作秀,但现官不如现管,行刑和释放,这中间有个时间差,刀下留人的事情,只有电视里才会有。

  如果贾府不是谋反,那也有可能是流放。涉事的主要犯人砍头,其他流放。流放的地方,不会有多好,路途遥远,路上的事情谁也说不上,娇生惯养着的人们,奔波劳累,重病死亡的,多了去了,尤其是姑娘们,长得漂亮了惹人爱,受不了凌辱的多了去了。流放的对象,一般限于贾家人及家奴,林黛玉不是贾家人,极有可能不需要流放,且不说抄家时的无差别抓人,官差们的凶神恶煞,就是待审期间,她的病弱身子受得了吗?

  如果皇帝念及旧情,那就来一份抄家的罪好了。抄家,只是籍没家产,处置一些重要人犯,罪不用妻孥,如果贾府是这么一种情况,林黛玉的日子会好过些,可是抄家灭族时,人性阴暗面会被无限激发。林黛玉虽不是贾家人,但是她在贾府的规格,是和宝玉一样的。贾府繁荣昌盛时,人们最多只是眼红,可是贾家落难,人性的恶也就显示出来了——这会儿不能只有我惨,还得拖个人,比我更惨点,我才能安心,于是那么一些平时看她不顺眼的人,被她瞧不起的人,顺便咬一咬,把这个可怜孤女牢牢绑在贾府的战车上,林黛玉也绝无生还之理。

  抄家原本是必须谨慎的一件事,一般小百姓,想抄家还不够格,得有重量级才行。一般流程是由皇帝老儿下令,相关级别的人员带队查抄,所涉及的户籍与财产地租之类,都必须由户部官员进行负责登记——但是,理论归理论,抄家时乱哄哄的,谁说得清,个别宝贝、地契房契之类的进了人家口袋,个别人不小心消失,又有谁会真正在意?林黛玉是贾府的亲戚没错,但是谁管那么多呢?住在贾府的,就是贾府的人,要不就是主子,要不就是家奴,总之,都是获罪之身,不是贾府的人不知情,贾府的人知情说了也没人听,想来想去,谁有闲心替一个外姓孤女说话?

  贾府被抄时,林黛玉如果还活着,等待她的是被抓后必死的结局。灭族,流放,发配或流落烟花之地,都不是一件好事,想想还是高鹗笔下留了情,让她早早地就走了,完成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愿望,也是仁心了。(文/宛如清扬)

  电视剧,只能展现一部分,真正的抄家,残酷之极,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相关史实(比如说张廷玉的事)。


宛如清扬


贾府只是抄家并不是株连九族的杀头大罪,要杀头的也只是主犯,一般情况下犯了大罪的话女眷会发配为官奴或者卖出去做小妾。外嫁女不诛连,再说了黛玉不姓贾,她是侯府千金,其父如海是死在任上,属于功臣之后。就算抄家,黛玉的嫁妆和财产都不会牵连都是属于她的私人财产。像李纨她最后为什么兰桂齐芳做了诰命夫人没有受牵连,很可能事发之前其父已经得到消息把她母子提前接回家里与贾府断了关系,这样也不会受牵连,不然的话她的财产不可能能保留,也不会落下见死不救的骂名了。黛玉如果嫁给了宝玉就是贾府的人了,就一定会受牵连,所以黛玉一定是早早的就魂归离恨天了,曹公不忍她受此荼毒,还不如质本洁来还洁去。她若不死,看到宝玉受罪,她也活不下去,所以她是等不到贾府抄家的一天了。谁也救不了贾府,有本事的早早离去自立门户,像贾芸这样的,有爱情的像贾蔷可能早早的把龄官弄出去小日子去了。探春远嫁就算是藩王妃,她也救不了自己的母族。本人倒是觉得黛玉的归宿最好,她带着父母的疼爱来到人世,走时带走了宝玉的爱,贾母的心碎。不像迎春,从小没有母亲父亲不爱继母苛待,仆人欺主,亲人漠视,被没有爱的丈夫折磨而死。


可可177954905


贾家被抄,黛玉不死,下场有两种可能。



一,被抓被卖成为官奴。林黛玉如果不死,一定住在贾府。林家早已没有嫡枝近派,除了贾府,黛玉无处可去。只要住在贾府,贾家抄家时,黛玉等同于贾家人。如果贾家人被抓,林黛玉也不能独善其身。



有人会说,黛玉不是贾家人,不应该被抓,但是,如果没有人出面指明这一点,以黛玉孤家寡人,孤立无缘的情况,上位者会清正廉明到把黛玉放出,把贾敏的嫁妆归还黛玉吗?

二,被释放,孤苦伶仃的死去。贾家被抄,林黛玉被抓是一定的,但是如果有人为林黛玉求情。皇帝会看在林如海的面子上,对林黛玉网开一面。



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毕竟林家也曾四代列候,应有些世交,有些余荫,林如海做事谨慎周到,也应帮过一些文人学子,也应该为女儿留下后路。虽然很多人可能会如贾雨村一样忘恩负义,置恩人女儿于不顾,也应该有侠义心肠,侠肝义胆,敢于直言的道德君子。


萍风竹雨123


如果黛玉不死,贾家被抄时,黛玉是会被抓的,因为,官兵先去抓人,肯定是逢人就抓,之后审理时,才会分主仆客居。如果贾家的罪不是株连九族的罪,黛玉是一定会被放掉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李纨母子,他们都是逃出生天,并且贾兰后来还中兴贾府,所以我们可知,黛玉是不会受到牵连的。

我们推断李纨母子所以被放过,是因为贾珠早亡,而李纨母子没有恶行,所以被放了。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的是,贾府被抄的原因,是贾家父子恶行被告。如贾珍,实在是可数的罪很多,而贾赦父子就更不用说了,除了贾琏罪轻之外,凤姐也是犯了不少事的。


但是贾政却没有什么恶,而宝玉就更不用说了,他还是个没功名的孩子,如果还没与宝钗在元妃丧事间成亲这段的话,宝玉也是无罪的,当然皇帝下旨的话,是不看这些的。只看是否有人救他出来。

黛玉如没有贾家的重罪相累,她只是一个外人,而且林如海在朝为官也是清廉之辈,所以皇帝一定会赦她的罪,而不是会被抓之后流放,或者是被官媒卖掉的。她应该是平安无事的,只是贾府被抄,她又有病,林家也无所依,还真的是不如早些逝世,免了面对贾府被抄的惨境。


荷唯洛之恋


红楼未完,但从前八十回很多线索我们可知贾家最后被抄家。如元春省亲时点的四出戏,其中一出《一捧雪》脂批伏贾家之败,这出戏讲的是嘉靖年间权臣严嵩之子严世蕃为一个玉器打死平民,后该平民儿子报仇得沉冤昭雪的故事。此事与贾赦为二十罢扇子害死石呆子的性命如出一辙,贾府最后大抵因此而败。

更有王熙凤多次以贾琏之名行谋财害命之事,仗贾家之势放高利贷违法之勾当;元春宫中失势等,都可以推测贾家之败。而直接参考的是此书为作者家族亡史,曹家显赫一时最后却被抄家,以致做后最后落得“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窘迫境地。



根据书中对黛玉的描写,这位下凡的仙子我想大多是在贾家被抄前死的,因为作者太过真爱这位女主人公,她一生纯洁美好,目下无尘,来时无声无息,去世更踪迹难寻。所谓的“质本洁来还洁去”,抄家这等痛苦又腌臜的经历,作者是不舍得让黛玉经历的。

那么如果黛玉没死在抄家前呢?我想她的结局会有以下可能:

首先,在抄家时,为了避免有漏网之鱼,抄家者一时分辨不出贾家人,黛玉是要一起被抓拿起来的。等到清查完毕,如发现黛玉是寄居贾府的林家人,就会放回。毕竟贾芸这种五服内的贾家子孙都可以得逃其咎,黛玉当然不会坐牢。



那么回来后呢?贾家此时一败涂地,完全找不到主心骨,黛玉能投奔哪里呢?我想以林如海当年爱礼贤下士,毕竟结交不少官场之人,贾雨村这种当然不能指望,但总有如林如海一般品行高洁的朋友。这些朋友念老友的恩情,大抵会出手帮助这个林家遗孤。

如没有人帮助呢?在走投无路下,黛玉肯定回被官媒卖与他人做奴婢小妾。古代有官媒一职,专合法买卖妇女,银钱充入官中。这在《金瓶梅》随处可见。

细细细想,黛玉如经历贾家抄家,实在是惨不忍闻,所以,真爱黛玉的作者,怎舍得她受此侮辱?在黛玉还尽眼泪那一刻,她便魂归离恨天了。


微影悼红


以对贾家的处理来看。只处罚了宁国府和荣国府两家本家。连像贾芸这样的未出五服的贾氏子孙都没有波及,可见给贾家定的罪过,尚在可控范围内,还并不是殃及九族的最最重大的罪过。(普及一下:所谓九族,指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加起来总共九族。)

既然如此,连贾家的远一点的宗亲都没涉及。也就是说连父四族这边都没涉及完,更别说涉及到母族、妻族了。林黛玉姓林并不姓贾,又没嫁入贾家,根本就是别家人。荣国府的罪过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不过是寄住在贾家的外姓人罢了。

到时候,最多将她遣回原籍,送回姑苏林家罢了。



墨竹秀林


我的问题是:如果黛玉没有死,宝钗这时候有没有跟宝玉结婚呢?

如果薛宝钗此时还没有嫁入贾府,那么贾府被抄亲戚们还可能有幸免的机会,黛玉还有可能被薛家收留。

如果此时薛蟠并没有结婚,或者也没有犯事。林黛玉真有可能会嫁给薛蟠,总比流落街头要强得多吧?
当然黛玉仍然可能为宝玉守节,宝玉如果因为是未成年人没有犯过事被放出来,也只能投奔薛家寄人篱下了。

这样薛家还得供养着“两个玉儿”。

如果薛家完了,黛玉真的不知道还能够去哪里呀……


阿丹151014015


首先,黛玉肯定不会被抓,因为她在被抄家时已经上吊自尽。

其次,黛玉上吊的原因在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它犹如一面“风月宝鉴”,正面是宝黛钗的爱情纠葛和贾府的盛衰,背面则是朱明王朝这一红色楼阁的昨日一梦。也就是说,红楼梦绝不是如胡适所最早提出的这是江宁织造曹寅及其家族的故事,而是如蔡元培所说的明清更替的国事。林黛玉这一女主角影射的便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

最后,红楼梦第五回林黛玉的判词也预示了这一点“玉带林中挂”,林黛玉不是如高鹗所写的病死,而是上吊自杀,以身殉“家”。


江上神思者


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林黛玉虽然不是贾家人,但是很难独善其身。

-01-

贾府被抄,应该是步江南甄家的后尘。

甄家被抄没之前毫无征兆。在被抄家之前甄家依然浑浑噩噩,好端端的自己家里玩抄家的戏码,在贾母八旬之庆,还千里迢迢送来《满床笏》的缂丝大屏风,可礼物到京没多久,便传来甄家被抄家的消息了。而贾府被抄没也是一夜之间祸从天降。根本来不及疏散妙玉、薛家母子主仆等无关人员。倘若黛玉不死,风暴来时必然被牵连其中,饱受惊吓囚禁之举。

-02-

被抄家,不仅房屋地产金银细软全部充公,罪犯家眷人丁也被沦为奴籍。

李纨因为年轻守节,是当时社会的活贞烈牌坊,又不问政事家事所以被法外开恩,归还财产,母子主仆尚可相依为命。

若林黛玉未死,在清点人口花名册之时,即便查明她并非贾府的人,仅是客居于此,即便被法外施恩无罪释放,但柔弱之躯孤苦无依,必然生不如死。以黛玉才貌,很难不会引发觊觎之心,后果不堪想象,而且黛玉性洁孤傲,抛头露面任人采割评点,她又怎么忍受得了呢?

可以说,在贾府被抄没之前而流散消亡的那些女儿,其实是作者格外偏爱的人,如果不死,后果比死亡更可可怕。


那小子曰


红楼梦故事中的盛与衰,与人生,与社会,甚至与一个皇朝兴衰的警示录?艺术无国界,它可以使人快乐,幸福,健康,长寿。本民间艺术雕塑画家创作的《红楼梦十二金钗》请敬大家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