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纷纷劝曹操称帝,曹操却不肯,难道真是怕刘备的报复吗?

张春财


曹操不肯称帝,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愿意。当时的曹操已经不会怕谁了,更不怕刘备,因为他知道刘备不会报复他,刘备也正暗地里盼着曹操称帝呢!曹操不称帝,刘备咋自立为帝啊!只要汉家江山还在,刘备就是把头发愁白了也不敢称帝。

很多人认为曹操不称帝应该是怕点什么,其实以曹操的实力和地位,他谁都不怕,他就是不想称帝。

因为他心里最怕的就是“身后的骂名”,他不想背上“篡汉自立”的骂名,他也没必要背上这个骂名。那个“皇帝”的名声他真的不需要。

曹操一生还是很对得起汉室的。他一直为汉室的“存在”而努力。尽管这个汉室其实早就在董卓进京之后就“名存实亡”,“匡扶汉室”已经变成了各路诸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高举着的一个幌子,其中,刘备这个大耳贼举得最高,也最具欺骗性,因为这个N姓家奴姓刘。

曹操为了汉室能够存在,杀董卓,举义兵讨董贼,迎汉献帝以及跟随汉献帝的那些“吃货”大臣,并且在许昌把他们供起来,养起来。而曹操也就是做了一个“丞相”,朝堂之上赏了个座位。

当汉献帝被董卓的部下李淮、郭汜追的狼狈不堪连口热汤都喝不上的时候,汉献帝向所有的食汉禄的诸侯发出了救驾的诏书,可是结果呢?没一个愿意搭理汉献帝和那帮蠢猪一样的大臣。

实力最强的袁绍甚至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诱惑都不多看一眼。其实也就看明白了一件事,除了曹操,都在琢磨着找机会“自立为帝”呢!谁愿意把一个什么作用都没有的破皇帝弄到自己身边供着?多耽误事儿啊!

果然,不久袁术不就等不及称帝了吗?袁绍不也已经快称帝了吗?

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昌,让许昌成为汉朝的国都。汉室算是保下来了,但那帮刚吃了没两天包饭的所谓汉臣们就开始翻脸,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帽子扣到曹操脑袋上。

曹操得有多冤啊!

曹操说:如果不是我曹操,早就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话绝对不假。

袁术称帝,他就灭了袁术,袁绍和他抢天下,他也灭了袁绍。大体上和汉室作对的地方诸侯,他都给灭了。

曹操统一了北方,保住了汉室。

其实,曹操本人并不是一点称帝的意思也没有,只不过在他看来已经垂垂老矣的他,也就没有必要再趟这趟浑水了。他并不是真的害怕什么朝中的大臣身边的谋士,甚至是外面的刘备孙权。

曹操的儿子曹丕倒是真的逼着汉献帝禅让了,难道曹丕的本事比曹操大吗?他怎么什么都不怕啊!


步武堂


谢悟空!曹操不肯称帝,与害怕刘备报复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曹操一直在追打刘备,直到汉中进攻难以取胜,不得已才班师许昌,他压根就没怕过刘备。



其实曹操刚开始确实在一心为汉,表现在曹操孤身到董府去杀董卓,后参与十八路兵马讨伐董卓,曹操一直冲在前头,只可惜十八路兵马总盟主是董卓,导致曹操追赶董卓中了吕布埋伏,被吕布杀得大败,他率残兵败将回到总盟后,其他十几路兵马却按兵不动,意在保存各自实力,这把曹操气个半死,当即训斥袁绍、袁术等人讨董贼,兴汉室是假,给自己拉人马、壮大势力是真,曹操的大败不但没有得到袁氏兄弟等人的安慰,反遭他们讥笑,说曹操急于救驾,贪功心切,才招致此次大败,曹操气得骂到,本应除掉董贼有很多机会,只因尔等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肯发兵,这次如有兵马跟上追赶董贼,必后发制人,大获全胜,只因你们鼠目寸光,都为各自考虑,才让机会再次失去,尔等匹夫小人之心,不足以与之为谋,告辞!



这件事情后,曹操对世事有了充分认识,大家都表面上说为了匡复汉室,其实各自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没有几个人真正在为兴复汉室尽力,从此曹操的思想也受到了启发,发生了改变,他也从这件事情上学到了圆滑与奸诈,心中开始多长了几个心眼。



由于曹操个人能力相对非常突出,有政治远见,人又足智多谋,善于领兵打仗,很快又拉起了自己的一帮人马,而且势力越来越大,文有荀彧、郭嘉,武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虽然兵马不足十万,但兵精将勇,更兼有荀彧、郭嘉等高人辅佐,一下子曹操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朝丞相,凭借这个政治优势,曹操败吕布,灭袁术,破袁绍,平马超,战刘备,收荆州,一路所向披靡,很快就统一了北方,势力越来越大,手下可谓是雄兵百万,谋士云集,战将千员。



有人让曹操趁机取汉室而代之,但曹操没有采纳,至于原因,我觉得:

一是曹操不想背汉贼之名。毕竟曹操刚开始本来就是为了匡复汉室,他才举兵反对董卓,他当了丞相后,刘备等人骂他明为汉相,实为汉贼,如果他真的称帝,岂不应了刘备等人的责骂?

二是曹操不想图皇帝虚名。作为丞相,他统揽天下军国大事,虽然没有皇帝之明,但却有皇帝权力之实,连汉献帝都听他的,做不做皇帝已对他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三是曹操已经为子孙后代继承权利铺平了道路。没有称帝,但不代表他就不为子孙后代着想,为了能世袭他的官位和权力,曹操暗地里叫人让汉献帝给自己晋魏公加九锡,这样一来和称帝就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帝王,下来就是王公,王公就有自己的国家和社稷,也有自个的政权和组织,而且世代可以继承。

全汉朝仅有两人封了王公,一个是王莽,另一个就是曹操,这一封,汉献帝整个就成了徒有虚名,而曹氏却拥有文臣武将和军队,作为曹操,一方面给子孙后代办了实事,另一个方面还没有被真正骂成汉之奸贼,这也许才是曹操最高明之处。


知未是也


在孙权和群臣劝谏曹操称帝的时候,刘备还在成都喝着小酒儿,听着小曲儿呢,难道曹操会怕远在千里之外的刘备摸着空气来报复他吗?

曹操终其一生都不敢称帝自有他的苦衷,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原因。


内部原因

这也是主要原因,群臣上谏表的时候曹操已经六十多岁了,就算真的称帝又能享受几天呢?更何况当时的朝廷内部是十分不稳定的。

在曹操死前几年,朝廷里就发生了不少大事,“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二十四年九月,相国钟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

这几件事看似不相关,但其实是有关联的,吉本,耿纪等都是皇帝心腹,属于帝党;侯音所占据的南阳就离许都不远;魏讽是荆州名士,是特意在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密谋攻取邺城。

曹操知道,献帝的影响力还在,许都周围还有很多忠于他的力量,尤其是早年封魏公时候荀彧自杀,封魏王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大名士崔琰。朝廷内部根本就还没稳定过,真的称帝的话,已经快油尽灯枯的曹操根本就没有精力来处理这些事情,所以他只能寄希望在年轻力壮的曹丕身上。



外部原因

主要就在刘备和孙权身上,曹操知道这两人也是同床异梦,迟早会翻脸的。要是自己贸然称帝的话,朝廷的实力也没办法同时两边开战,万一又把他们逼到赤壁那个时候怎么办?所以说称帝不就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吗?还会被烤得外焦里嫩的。

曹操到了这个时候也无所谓称不称帝,他已经把所有的事交托给了辅政大臣和曹丕了。在他咽气前,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豪情状语,反而是“分香卖履”之类的家长里短。曹操潇洒了一辈子,到死了也还保持着他那洒脱的真性情。


那只胖狐狸


♥确确实实是曹操自己真心实意不愿称帝!根本谈不上怕刘备报复。


♥曹操自196年芒砀山迎献帝归许昌截止208年赤壁大战,除潼关以西关中道的马超和河西韩遂以外,平定了北方所有军阀,其权利和地位引起忠君正统思想的怀疑。赤壁之战大败后,钱粮兵马损失严重,国内人心不稳,忠君反曹力量蠢蠢欲动。针对这一状况,建安15年(210年),曹操注力推广屯田,休养生息,下《求贤令》招募人才,同年12月,颁布《让县自明本志令》,叙述自己辗转征战的经历及许多内心活动,表明自己守义为国,并无取代汉室之意,为明此志,决定让出所封的阳夏、柘、苦三县,以解除朝野的误会。在《令》中,告诫妻妾们他死后无论改嫁到哪里,都要对世人言明自己绝无叛汉之心。还说他之所以不放弃兵权,“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这也是“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魏书.武帝纪》对这些有详细记载。历代史学家在记述历史时,夹杂个人思想,如史学家卢弼在《三国志集解》里说这是“奸雄欺人之语”。从曹操内心反映来看,曹操确实是真心实意不想称帝的!

♥曹操从来都没怕过刘备,只不过是孙刘联盟对曹操统一江南及川蜀造成极大掣肘。有一次天赐良机,曹操没有一举拿下川蜀,后悔终生。建安二十年(215年)3月,曹操率军征讨汉中张鲁,7月突破要道阳平关,张鲁逃走巴西,曹操进驻南郑,尽得其钱粮军辎,11月,张鲁无望从巴西返回投降,曹操将汉中纳入版图。此时,军师刘晔看到军机,和司马懿谏言,刘备刚刚取得四川,立足未稳,应乘机南下,一鼓作气消灭刘备,收复四川,当时曹操没有同意。时隔不久,曹操就后悔了。


灵山禅师


当然不是怕刘备。他一代枭雄怎么会怕刘备呢!只是他做汉臣时间长,情感上来说他对汉还是有感情的,这是其一。其二是他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就算登基为帝也不会太长时间了,他已经位高权重,位极人臣,帝王这个名号,他早已经看透,他不重虚名!其三,他还是觉得国家并没有统一,当前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对付刘备,孙权等等!其四,他觉得他的手下人等,社会各界还有很多人情感上对“汉”不舍。总的来说,曹操他不是普通人,不是对登基称帝,三呼万岁很痴迷的人,他站得高,想得远,他的目标是开创一个长久的曹氏大魏王朝,而不是个人的一点“名声”!当然最后他达成了心愿,大魏王朝却不并不长久!


陈敖之


不是不肯,是不能。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义上是汉臣,曹操常被调侃“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名声虽不好听,但至少,他还是汉的丞相。

在天下未曾一统的时候,大家至少还会以汉献帝为正统,他这个丞相,分量就重了。



古人凡事都讲个师出有名,曹操打着汉献帝的名号,征伐不臣,是占了很大便宜的。

如果曹操称帝,那基本不用想,他就是第二个袁术。

他的称帝,只会授人口实,让诸侯联合起来,进犯许昌。

诸侯的联合自然不是为了这个名存实亡的汉朝,他们要的是在各种机会中,找到壮大自己实力的办法。

董卓乱汉,十八路诸侯直逼长安,袁绍就成了领军人物,四世三公,名重天下。

孙坚作为先锋,杀入宫内,夺取了玉玺,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毫不犹豫撤兵,为了在江东图谋大事。

他们本是一盘散沙,一个借口,就让这些人联合在了一起。

很明显,曹操或有称帝之心,但在天下没有一统的时候,他并不愿意重演这些悲剧。


浮沉于史


泻药,说两点。

1.根本不怕,魏蜀对垒多年,曹魏什么时候吃过大亏。实力差距太远了,各路正史都是承认魏国才是继承汉朝的朝代!

2.老曹自己不想。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生定语,也是一生的框架。曹操年轻时是以能臣为终身奋斗目标,从孟津大会可以看出。可是热血几次后发现,太容易死了。于是认清现实转换目标,开始乱世争霸之路。

如果能够一统天下,老曹是不介意篡了大汉的。可是赤壁之后,三分之势明显。加上自己年龄上来,他也认识到有生之年恐怕不能成就大业了。

给自己留了一点面子,也给后辈儿孙留点功绩。在最后也没下手,终其一生,都为汉臣。


咸鱼眼看世界


曹操,三国魏国丞相。易中天品三国说是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重臣纷纷建议曹操称帝,曹操拒绝是刘备的原因吗?建安25年,曹操与众臣商量军机,一个士兵呈上了吴国的一封奏疏,还送来一只木匣。曹操看罢,不由大吃一惊。原来,在这段时间,被汉中王刘备封为前将军的关羽,还以逼人的姿态举兵北向襄阳,又利用汉水暴涨之机大败曹军,使大将于禁投降,庞德被杀,威震华夏。曹操为了躲避其锋,还曾一度准备迁都。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却被吴国吕蒙杀死了。

事实是,在关羽北征期间,吴国大将吕蒙乘机占领了关羽的后方阵地,关羽无奈,只好南撤退走麦城,最后在漳乡被杀害。曹操非常敬佩关羽,他不忍心看关羽的首级,先拆开孙权的信。在信中,孙权自称为臣希望曹操早日称帝。曹操看罢,不禁冷笑一声,一面传令用诸侯的葬礼将关羽的首级葬于洛阳城南,一面把孙权的信交给在坐的群臣,说:“孙权想把我放到炉火上去烤啊!”其实孙权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刘备把矛头转向曹操。

后来很多朝臣劝曹操称帝,不过曹操希望自己能够统一三国后在考虑称帝,不过后来他的儿子称帝,追封他为

乱世中,曹操力挽狂澜,结束了中原北国长期分裂的状态,并为实现全国统一而坚持不懈地斗争,他是奸雄,一点也没错!




伟人杂谈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曹操在三国时期后期势力是最强的,拥青、冀、幽、并、凉、兖等州,人口最多,马匹丰富,但是曹操一生都未称帝,是有以下几个原因的:

1、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总体战略方针是不能改变的,这个方针的制定大大加快了曹操实力的增长,通过控制天子,所有政令全部通过曹操发出,在政治行政上大大占据主动,尤其后期还有较大的蜀、吴势力,这种战略方针是不能改变的。

2、当时需要贵族的支持,普遍的贵族都以汉为正统,接受不了别的国统,前期需要贵族的支持,维护自身势力的稳定是最关键的。

3、毕竟有刘备在西蜀称汉,假如曹操称帝,另立国号,势必给了刘备一个恢复汉统的名号,届时刘备师出有名,舆论上对曹操更不利。

4、曹操本为汉臣,从自身来说曹操也不愿背上一个篡汉的骂名,毁了自己一世的名节,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综上所述,曹操终其一生,也未称帝。


荒野三镖客


世人都说魏武帝曹操是奸雄,这种认知恐怕是受小说《三国演义》之影响。在正史《三国志》中,曹操却是一位雄才大略、气度恢廓、胸藏奇志的不凡人物。

史载,曹操精于兵法,在长期的率兵征战过程中,他还潜心著述,著有《孟德新书》、《孙子略解》等兵书,并且能征善战,屡建奇功。公元184年,曹操率部讨伐黄巾军,后来董卓领西凉军入洛阳,他立刻加入了反董阵营,并逐步扩充自己的实力,占有了陈留等地。随着东汉衰微、群雄割据时代的到来,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十多年的东征西讨,南伐北战中,曹操广纳英才,先后战胜了西凉军阀、陶谦、吕布、称霸淮南的袁术,逼降了割据宛城的张绣。曹操足智多谋,数次以寡击众,以少胜多。在兖州迫降黄巾三十万众,让他名声大噪,这也是他平生干大事业的开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戴汉献帝刘协,用几年的时间攻取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势力逐渐强盛起来。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再次以少胜多击败了实力雄厚、兵多将广的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辉煌胜利,一举统一了北方。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曹操的能耐由此可见一斑。

客观的说,汉室衰微,原来的君主因种种原因不能捍卫国家、保护人民,而另一个人有这种能力,则废黜掉旧主而自立,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这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然而曹操如日中天时,却始终不肯废汉自立,可见传统的封建道德对他影响很深,对于腐朽没落的东汉朝廷来说,这已算很够意思的了。

后人之所以认为曹操要篡汉自立,恐怕和以下几件事有关: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该进爵为“公”,就和荀彧商量此事,荀彧说:“魏武帝本来兴起义兵,是为匡扶汉室的,不宜如此”。曹操因此心不能平,恼恨荀彧,荀因之忧惧而死。荀彧死后的第二年(建安十八年),曹操就加封为魏公了。其实,这段记载有些牵强附会。曹操真要篡汉自立,还会怕区区荀彧吗?况且进爵为魏公,和篡汉有关系吗?直接废汉称帝不就行了?后来他不是还被封为魏王了吗?

《三国志》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夏侯惇对曹操说:“自古以来,能够为民除害,为民心所向的人,就是万民之主。您的功劳和德行都很大,该做皇帝,又有什么可疑心的呢”?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他先后好几次以齐桓公、周文王、晋文公来比喻自己,可见他无意篡汉。

后来很多史家都说他以周文王自诩,是暗示他的儿子代汉自立,这岂不是痴人说梦?曹操要篡汉本来算不得什么罪名,正大光明去做就行了,他何必多此一举?

曹操始终恪守臣节,绝不篡汉,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德。他不肯篡汉称帝,还有以下几个明证:

《三国志·郭嘉传》记载:郭嘉死后,曹操去吊丧,悲恸异常。他对荀攸等人说:“各位的年龄都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奉孝年纪最小。我想等天下平定之后,把大事托付给他,想不到他英年早逝。这真是命啊”!可见他的本意是功成身退,后来却无法抽身,亦属身不由己,决不是他的初心,至于说他想当皇帝,亦或是为其子做皇帝铺平道路,都是子虚乌有的事。至于什么他不敢废汉称帝,是因为害怕刘备报复,更是小说家的说辞了,不值一驳。

曹操曾坦荡荡地说:“我现在不能失去兵权,怕因此祸及子孙,不得不为子孙之计”。但他又怕兵多而气盛,所以又不愿多招兵。

曹操承认,他很想使三个儿子受封,作为自己的帮手、外援。历来多少英雄豪杰,有几个能够如此坦白,惟有内心光明的人,说话才能如此直白。哪有吞吐宇内的盖世英雄,他的志愿只为自己为子孙的道理?这样说曹操的人,自己一定是个龌鹾小人。还有一点:曹操如果有心篡汉,为何还先后将自己的几个女儿嫁给被汉献帝刘协为妻呢?

封建时代,是有很多黑暗面的,但也有不容忽视的光明一面。光明面在哪里呢?公忠体国、拼死力谏的文臣,马革裹尸、舍身忘死的武将,就是光明面的代表。这两种美德,魏武帝曹操都具备了。他文武兼具,德才兼备,魏武军机让他所向披靡,他的威名足以让所有的对手都闻风丧胆,同时他对汉室也是忠心不贰、毋庸置疑的。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