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張若昀要求《霍去病》符合自己人設,導致被罵篡改歷史的行為?

電影基本法




霍去病是西漢歷史上天神一樣的戰將和英雄,他好像是專門為抗擊匈奴而生,在基本完成這項大業後,就消失在歷史的天幕中。

霍去病從小就被自己的姨父漢武帝接進宮中,由自己親自培養。漢武帝讓霍去病學習兵書,他認為真正的將領是根據戰場形勢變化而變化,不必拘泥兵法套路。


稍稍年長,霍去病就跟隨自己的舅舅衛青遠征大漠,與匈奴作戰。他很快就掌握了匈奴的作戰規律和特點,因而制定了相對應的戰術。

霍去病的戰術就是快速機動,長途奔襲,迂迴縱橫,穿插包圍,最後就是尋找匈奴人的薄弱環節,發起最後一擊。



現在聽到小鮮肉要求電視劇本也要符合自己的人設,模仿電子遊戲裡打怪升級的節奏,讓霍去病從小兵當起,一步步升為將軍。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在中國歷史上,年紀再小也要十五六歲才能當兵,然而霍去病死去的那年也只有24歲。

就算你讓霍去病少年從軍,他也是坐著火箭的速度向上升的。一步一步打怪升級,這是正常將軍的成長路線。霍去病是軍事天才,他永遠都不走尋常路。

要求一個人設早已確定的英雄人物,來附和一個小鮮肉的人設。這麼多年來,我還是第一次聽到。簡直是狂妄的沒邊,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霍去病二代。



用小鮮肉拍成的《笑傲江湖》一地雞毛,用小鮮肉拍的《新亮劍》還沒上映就被罵成一片,這邊又有一個小鮮肉不僅扮演了霍去病,還要修改人設。你這不是找抽,就是找罵!

架空歷史的人物很多,被人們喜歡的沒有幾個。放在很多年前,沒有人能看到真實的歷史資料。隨便你戲說,都有市場,現在的觀眾沒那麼好忽悠了。


霍去病僅僅活了24歲,就被拍了90集的電視連續劇。這肯定又是一部注水劇,什麼狗血劇情都可能出現。聽說原計劃在第三季度上演,現在第四季度也快過完了,還沒見露面。

歷史劇就是歷史劇,尊重歷史就是尊重觀眾,隨意的改寫歷史,就是侮辱觀眾的認知。觀眾並不傻,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像這樣的狗血劇,收視率肯定非常慘淡,直接亮瞎編劇、導演和演員的狗眼!


新知傳習閣


張若昀新劇《霍去病》被罵篡改歷史,這還是張若昀本人親自改的劇本?這次張若昀是飄了嗎?


張健(張若昀父親)打著還原歷史的旗幟拍攝的這部《霍去病》,然而近期被爆出這部《霍去病》是被改了味道的《霍去病》,本應身世顯赫的霍去病被構架成一個“草根”,並且按照一路逆襲的發展趨勢來斬獲成“戰神”。

據網上爆出的消息,劇情中霍去病被俘虜了正在靜等女俠來救,好吧!這兒女情長的戲份永遠少不了,只是這打著歷史劇的旗號來演著萬年的瑪麗蘇偶像劇真的好嗎?明明說是高度還原歷史人物的,現在這樣打臉不?



如果適當的加入一些藝術的戲份,那麼也可以理解,畢竟純粹的歷史劇確實沒有什麼市場價值可言,但是惡意篡改和詆譭就是你的不對了,“天神戰神”難以讓人信服,難道只有“草根階級奮鬥史”才是真理嗎?顯然張若昀只想到順應現在的市場需求。而忘記了我們也需要一個真正的歷史。


歷史上的“霍去病”少年英雄,身世顯赫,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十幾歲之時隨舅舅衛青出征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官至驃騎大將軍,封其冠軍侯,在24歲之時英年早逝,縱觀霍去病的一生驍勇善戰,謀略相當,說是“天生戰神”並不為過。

而張若昀此次的行為無疑給自己以及該劇帶來更多的詬病和罵聲。

你認為張若昀此次要求出於什麼目的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娛樂昕說


沒有劉徹,衛青、霍去病你的身份證上民族那一欄還不知道填什麼啊,姓張的多半是匈奴人


低調195219953


張若昀,你有點飄了!

張若昀,在當今社會無往不利的一枚小鮮肉,居然挑戰2000年前的中華戰神、民族英雄,這次踢到了鐵板上。

霍去病17歲隨舅舅衛青出兵,帶領800多騎兵深入匈奴數百里,殺得匈奴人四下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帶領騎兵進行戰略大迂迴,在匈奴後方發動奇襲,把整個河西走廊收入囊中,自此,中國有了一個新的生存空間那就是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

霍去病人生的巔峰,是在漠北之戰中,這一戰,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最終在狼居胥山進行祭天封禮。漠北之戰中,漢軍兵峰直至貝加爾湖,匈奴被打垮,和漢朝求和。

但是,霍去病的人生也有黑點,讓我給你數一數:

1,霍去病不是草根出身,是外戚出身,而且還和漢武帝有特殊關係。

霍去病之所以得到漢武帝的重用,主要原因在於他和漢武帝的裙帶關係。首先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妹妹,霍去病的舅舅衛青也是國防部長之類的高官。自小在漢朝宮廷中長大的霍去病,自然少不了被重用的機會。在某些史料中,霍去病還是漢武帝的男寵,兩人的關係有點汙。

這樣的出身,在電視劇中是沒有流量支撐的,這些別說張若昀,張紀中都想改一改!

2,霍去病是私生子,沒有家族支撐。

衛少兒生霍去病的時候,還是平陽公主府中的一個奴婢,出生很下賤。正是這樣低賤的出身,勾搭上縣衙的小吏霍仲儒,才有了私生子。霍仲儒有家有室,不可能給衛少兒這個小三和霍去病這個私生子一個名分。更重要的是霍仲儒一開始不承認衛少兒覺得她地位低,後來又覺得她地位太高高不可攀,更不敢相認。直到後來,霍去病功成名就後才認祖歸宗,但霍仲孺從不敢以父親自居。

這對於電視劇編劇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這樣的家庭關係,如果處理的有溫情,實在是太難了。對於演技尚不成熟的張若昀,這臺有挑戰了。

3,霍去病沒有愛兵如子,反而虐待士兵。

和我們一貫宣揚的“愛兵如子”的儒將不同,霍去病對士兵們來說就是活閻王,士兵們見到霍去病就像老鼠見了貓,十分害怕。史料記載,霍去病吃肉剩下的,寧可扔掉也不捨得賞賜給部下。當然,還有人編出了霍去病倒酒到河水中形成“酒泉”的故事,這就是民間的發明創造了。

張若昀表示,那個霍去病才是真的?

4,霍去病一生未婚,愛情上乏善可陳。

霍去病說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話是對漢武帝說的。既然沒打算結婚,那談戀愛恐怕也沒有。更何況,霍去病還和漢武帝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霍去病24歲死的時候,身邊一個女人都沒有!

這對於小鮮肉張若昀來說,不讓他搞對象,你讓他能幹啥?

5,霍去病射殺部將李敢,屬於殘害忠良。

霍去病一生中做的最讓人譴責的事情就是射殺了部將李敢,而且是故意的。李敢是李廣的小兒子,李廣雖然號稱飛將軍,卻基本沒有打過勝仗。李廣人生最後一戰,當後衛還給迷路,衛青如實上報,李廣畏罪自殺。李敢認為衛青進讒言害死李廣,就找衛青報仇,打了衛青一頓。衛青宅心仁厚沒有聲張,但跋扈的霍去病直接借打獵的機會一箭射死了李敢,為舅舅報了仇。

霍去病如果要美化霍去病,恐怕就要得罪李廣家族及其粉絲,怎麼改?張若昀表示很麻爪。

霍去病是西漢第一名將,黑材料那麼多,張若昀如果有勇氣搞定霍去病,估計以後一線明星是沒跑了。


歷史知事


其實被罵也挺正常的,在此之前有一部電視劇《風中奇緣》改編自小說《大漠謠》,在當中就對霍去病進行了大段大段的改編,雖然小說沒有遭到質疑,但是拍成電視劇的時候很多觀眾反對,主要是電視劇和小說的傳播範圍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對於一個大英雄這樣隨意篡改,很多人覺得不太恰當,所以最後這部劇頂不住壓力,直接改名字,架空了人物,不再以霍去病的名義了,所以才得以播出。

張若昀這次,其實作為一個演員,他當然有從自己的經驗去質疑的權利,但是也要知道,作為演員其實是不會對編劇更瞭解人物的,尤其對於一個這樣的年輕演員來說。如果張若昀的質疑是建立在完全瞭解霍去病的人物經歷和歷史,並且對他本人很瞭解的程度的話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張若昀的質疑其實沒有什麼依據,也不瞭解這個人物,只是純粹覺得這樣一個千古名將人生這麼逆天太不真實了。

這樣的質疑毫無根據也完全不能立足,當然會受到網友的質疑,實際人物就是如此,你不認可不代表不存在,加上之前一直有演員出來加戲改劇本等行為,所以很多網友很反感這樣不專業的人來插手劇本了,才這樣罵張若昀的。


顏公子看劇


霍去病;“不是我吹牛,能和我比家世的,別說兩漢四百年,就是華夏五千年,都找不出幾個。我父親那邊雖然不咋地,可我母親孃家人牛啊!我小姨丈是“秦皇漢武”中的漢武大帝。我小姨是漢武大帝的正妻,大漢王朝的皇后衛子夫。我舅舅是大漢王朝大將軍大司馬衛青,衛家一門五侯,家世顯赫到不行。還有我舅媽,乃是漢武大帝的嫡親姐姐,平陽長公主。後來聽說我弟弟霍光成了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漢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而我自己,光是頭銜就多得我自己都數不過來,隨便一個都是天下武將為之奮鬥終身的目標。我就想問“還有誰””。


英仙座2


講的嚴重一點,對歷史缺乏敬畏之心。如果要宣傳英雄,那就真實一些,不要給英雄加那些本來不屬於他的東西。否則就乾脆完全虛構一個人物吧。


霍去病是什麼樣的人物?是戰無不勝的罕見將才,是英年早逝的少年英雄。他身上當然有珍貴的品質,值得被拍成影視劇。霍去病的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激勵了無數仁人義士,為國效忠,抵抗外敵。這是他的閃光品質,只要能把這些拍好,那就是一部正能量,宣傳英雄的電視劇,不需要去增加別的什麼。


但是,據說這部《霍去病》居然把霍去病描寫成了在邊疆從小兵一步步做到將軍,可能他們以為因為外戚的身份被皇帝信任委以兵權“不勵志“,可能他們覺得一個沒有當過兵的人用兵如神“不合理”。但事實就是事實。霍去病和他的舅舅衛青一樣,都是天生的戰神,他們的才能就是天生的,你寫他從小兵做起,就是罔顧歷史,就是一種極度的傲慢。加上了這種經歷,這也就不是霍去病了。如果要宣傳英雄,難道要去宣傳一個虛假的嗎?如果覺得從小兵做到將軍才是勵志的,那你不要拍霍去病,你去拍狄青啊,不是一樣嗎?狄青才是從小兵做到將軍立下大功的。把狄青的事情加在霍去病身上,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嗎?

(《宰相劉羅鍋


》片頭寫明“不是歷史”)

其實我從來不認為歷史劇一定要百分百跟歷史一樣,那是不現實的,而且完全真是的歷史難免有些枯燥,大體三種歷史類影視劇的虛構情況我覺得完全可以接受。第一種是不影響主線的人物情節,比如給主角加幾個朋友,加兩段感情戲。畢竟這的確是市場需求,可以理解,只要不顛覆主線就沒什麼不能接受;第二種就是純粹的戲說,比如《戲說乾隆》,題目就告訴你這是戲說,比如《宰相劉羅鍋》,開篇四個大字“不是歷史”。那就沒問題,因為人家說了這個不是歷史。第三種,主題故事是虛構的,歷史人物只是作為配角出現。這問題也不大,比如金庸的武俠劇,裡面的各種歷史人物確實不必當真,因為基本這個故事與他們無關。而如果一部歷史劇寫明瞭就是講某個歷史人物,而且是歌頌一個正面的歷史人物,你還要去虛構一些他根本沒有的經歷,還要去“迎合市場”而造假,那就非常可悲了。


伊耆角木


以知名歷史人物拍電視劇,我還是覺得對於歷史還是要有基本的敬畏之心。

電視劇《霍去病》以知名的歷史人物霍去病為背景,然而為了符合主演的人設,強行把一些不屬於霍去病的元素硬塞在霍去病身上。

據說劇中的霍去病是從一個小兵一步一步做起,最終到了勇冠三軍的將軍,活脫脫的草根逆襲的故事,確實很勵志。

然而,歷史上的霍青病,是一個不出世的戰神,從小就跟在自己的舅舅衛青身邊耳濡目染,第一次上戰場就是獨領一軍,率領800驍騎深入大漠,大破匈奴,斬首2000餘人,勇奪冠軍侯。可以說,霍去病出道即為巔峰。

從小兵一步步崛起,那不屬於霍去病的故事,那是屬於狄青的故事。

不過既然拍的是霍去病,就要尊重歷史 ,要還原真實的歷史。小的細節可以盡情的發揮,但是大的主線還是要尊重的歷史事實。

其實這次的事情不是孤例。早幾年播出的《陸貞傳奇》也算是黑白顛倒的高手,陸貞的原型陸令萱在歷史上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卑鄙之人,以北齊後主高緯乳孃的身份操縱朝政,殘害大臣,和電視劇中的陸貞完全不是一碼事。不過好歹編劇還知道改一下名字,沒有用陸令萱這個真名。



更早播出的《康熙王朝》,裡面蘇麻喇姑竟然和康熙年齡相仿,從小和康熙一起張大,青梅竹馬,兩情相悅。這不是扯嗎?歷史上的蘇麻喇姑是孝莊太后的侍女,年齡比孝莊小不了幾歲,說到底蘇麻喇姑屬於康熙奶奶輩的人。


其實以拍歷史劇並沒有什麼不好,能向大眾宣傳這些歷史人物,但是請尊重歷史,不要誤導世人。


胡史亂翔


近日,由張若昀主演的電視劇《霍去病》遭到歷史粉抵制,原因是歷史粉在觀看該劇片花時覺得劇情與歷史有很大出入,而針對歷史粉的質疑,電視劇《霍去病》的官微特發說明澄清事實。

其實,這並不是《霍去病》第一次遭受質疑,早在網友們發現該劇的劇情中設定霍去病曾當過小兵,就被諷為明明是天生的戰神卻要拍成草根成長,歷史上霍去病英年早逝,電視劇卻拍出了七十集,讓不少人懷疑是否要從霍去病開襠褲時期開始拍起。

按理說,電視劇《霍去病》與其他講述歷史人物的電視劇並無不同,為什麼《大漢天子》、《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訪記》等電視劇同樣對歷史人物發生事件進行編造,卻成了經典,而《霍去病》就要慘遭罵聲?互聯網的普及讓觀眾有了更多的發聲機會,早期電視劇或許也有質疑聲,但是由於信息交流的閉塞以及時間的美化,電視劇本身存在的缺點也就被大大弱化。

但現在和以往不一樣,早期的電視劇戲說與歷史界限分明,很少有電視劇標榜自己符合真實歷史,能夠成為歷史劇的電視劇都是在極大程度的還原歷史,確保歷史的嚴肅性。但現在對於電視劇的分類並沒有那麼嚴格,武俠劇、歷史劇、架空劇等統一被稱為古裝劇,沒有更明確的分類,以至於直至今日仍有人將《甄嬛傳》當歷史,一聽說乾隆就想起他娘是甄嬛,在網上這種言論絕不是少數,但若是有人進行科普說明,又會被人嘲諷吹毛求疵,他們只不過是說笑而已。

現在的歷史劇戲說劇也是如此,近年來基本上沒有出現過一部合格的歷史劇,備受好評的《琅琊榜》也不是,本來就是架空小說《甄嬛傳》是由於電視劇改編不允許存在架空題材的情況下而強行扯進雍正時代,但在網上它卻成了歷史。這種現象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也實在讓人害怕。電視劇分類都是如此,更何況是一個歷史人物,能夠被影視改編的歷史人物基本上都是正面形象,通過現代資料傳播都有了幾分“道德楷模”的味道,在這種情況下,歷史人物的影視化便更容易遭受質疑。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對歷史人物的改編是否合理化,《三國演義》、唐伯虎點秋香等並不符合真實歷史,但由於經受了千百年的檢驗,他們如今早已成為了另一種歷史,胡編亂造也就變成了合理。

但是社會對於歷史文化的傳播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影視劇又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導向作用,歷史人物改編如果不能符合歷史,那麼很容易提高後續普及的難度,例如早些年播出的《烏龍闖情關》,歷史上許平君與劉詢貧寒夫妻,一生恩愛,在電視劇中卻成為了女二,甚至於男主的愛情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別人的。

又例如已經被影視化過無數次的秦始皇,在早期的電視劇中,秦始皇的形象相對符合歷史,殘暴睿智,但是在《秦時明月麗人心》中他是能接受自己戴綠帽的霸道總裁般的霸道皇帝,在《巴清傳》中他是和寡婦展開一段虐戀的深情皇帝,並且歷史上對方比他大六十多歲。從早期電視劇和現在電視劇的形象做一個對比的話,能夠發現或許在這些電視劇中,秦始皇的功績過失或許沒有被抹滅,但是電視劇傳達給觀眾的印象已經有很大不同,其他電視劇講的是秦始皇,眼裡是整個天下,但是在這兩部電視劇中,秦始皇的形象從一統六國變成沉溺於情愛,皇帝的身份成了類似於“高富帥”的象徵。

這種現象在現在的古裝劇中非常常見,歷史本身具備一種大格局的效果,電視劇卻一再縮小,變成了家長裡短,變成了兒女情長,又如《思美人》中馬可所詮釋的屈原實在不能讓人想到歷史上的屈原。

《霍去病》被質疑正常,辯駁也正常,歷史人物從來都不是哪部電視劇裡可以被任意塗抹的角色,如果它是戲說,無可厚非,如果它認為自己講述的是歷史,那自然要按照歷史劇的要求來。歷史粉對於電視劇的要求也不是吹毛求疵,尤其在塑造歷史人物形象這一塊,因為稍微不注意,歷史人物就成了電視劇的小丑,以裝點聖誕樹的方式,面目全非。

是戲說還是歷史,不論是誰,都需要鑑定清楚。文/早安和晚安


影視口碑榜


《霍去病》這部電視劇不看好,其一,演員沒選對,不管歷史上霍去病長相如何,在老百姓的想象中應該是一個高大威武,英氣勃勃的人。讓人一看就有一種攝人魂魄的強大精神力量的一個英雄。張若昀的小三角眼在氣質上不搭。其二,是個傲氣十足且非常有個性的人,否則也入不了漢武帝的法眼。其三,張不瞭解歷史也在演技上需要打磨。張要該寫劇本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