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为嘲笑纪晓岚 绞尽脑汁出了个上联 纪晓岚下联把太监气的吐血

乾隆十二年,二十三岁的纪晓岚参加乡试,轻而易举地考了第一名,也就是所谓的解元,很快就成为家乡的名人。许多读书人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学问,甚至还有人找他签名,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场面相当的壮观,纪晓岚也是非常的开心,被人追捧的感觉太爽了。

次年的春天,刚好赶上三年一次的会试,纪晓岚带上几件衣服,装了一些干粮及银两,自信满满地踏上去京城的旅途。由于他老家是河北沧州的是,距离北京不是太远,没多久就到了地方,觉得离考试还有好几天,就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以前没有来过京城,而且纪晓岚觉得,以自己现有的水平,就算考不中前三甲,金榜题名也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不需要再复习功课了,于是决定到繁华大街上溜达一圈,顺便开阔一下眼界。几天后,纪晓岚在考试之前,因恃才傲物得罪了主考官,然后就被赶了出去,还未摸到试卷就落榜了。

太监为嘲笑纪晓岚 绞尽脑汁出了个上联 纪晓岚下联把太监气的吐血

经历过这件事情,纪晓岚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太过高调,否则会吃大亏,忍一时才能风平浪静,从此逐渐变得十分低调。此后的6年当中,因为父母的去世,需要在家守孝,纪晓岚错过了两次会试机会,但并没有丝毫的懈怠,一直在埋头苦读,终于在三十一岁时金榜题名。

不仅如此,他还在殿试中考取了二甲第四名的好成绩,在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中位居第七,因此直接被皇帝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可别小看了翰林院庶吉士,虽然同为进士,其他人很可能会派到外地做官,而翰林院庶吉士基本上是留在京城,一旦才华被皇帝所赏识,仕途之路肯定极为通畅,成为朝廷重臣指日可待。

太监为嘲笑纪晓岚 绞尽脑汁出了个上联 纪晓岚下联把太监气的吐血

此后的几年当中,纪晓岚一直在翰林院工作,虽然工作比较稳定,但纪晓岚过得并不开心,不想让才华被埋没。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在乾隆皇帝五十大寿时,纪晓岚的一副对联让皇帝龙颜大悦,不久后就得到了升迁,而且还跟着乾隆一起南巡。

当时乾隆身边有一位老太监,他曾经读过一些书,头脑比较灵活,办事也还算靠谱,乾隆也比较信任他,一些不是太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来办。一年的冬天,乾隆让纪晓岚起草一份奏折,然后就派太监去找纪晓岚,看他有没有完成,太监屁颠屁颠地去了。

结果太监却看到纪晓身穿厚厚的大红棉衣,看着一本破书,而且手里的扇子摇来摇去,不是一般的能装,就决定嘲笑一下纪晓岚,绞尽脑汁想出一上联,并大声念出:“小书生,穿冬衣,执夏扇,一本春秋曾读否?”纪晓岚是何等的聪明,一下就听出了太监的意图,大笑着对着太监喊出一个下联:“老太监,生南方,走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乎?”太监气的脸都绿了,差点气吐血,以后见到纪晓岚都不敢抬头。

太监为嘲笑纪晓岚 绞尽脑汁出了个上联 纪晓岚下联把太监气的吐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