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僅傷亡2萬多人,損失沿海幾個城市,為何會求和?

無涯在旅途


當時政府內部確實有不同的意見,以林則徐為主的主戰派和以琦善為主的主和派。道光帝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先是重用林則徐,後來又派琦善前去議和。之後又對結果不滿,罷黜了琦善。

以前普遍對於琦善的評價很低,認為他出賣國家利益。不過現在有一些歷史學家開始較為客觀公正的看待當時的情況,認為他的觀點在當時也是有合理性的。

首先,求和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清政府的軍事實力不濟。這一點實際上林則徐也有充分認識。不過林則徐認為英國勞師遠征,中國佔有地利,做好充分準備,應該還有一戰的可能。當時林則徐出任兩廣總督,在兩廣地區海防上做了較為充分的準備。英國人也掌握了這個情報,因此直接掉頭駛向長江,兩江地區準備不足,損失慘重。這就充分說明了當時清政府的軍事準備是不足的。持續作戰情況也不會發生改觀。

其次,琦善主張求和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也意識到了清政府當時外厲內荏,整個管理機制十分落後,不能應對已經進入近代體制的英國。琦善是滿人官員當中比較早的接觸西方國家,並對西方有較深刻認識的少數成員之一。他之所以認定不能打,是因為他知道英國和很多當時官員所認為的蠻夷不能混為一談。英國的新式武器,讓琦善非常驚歎。他從直觀的物質層面就意識到了兩者之間的差距,所以他極力反對戰爭。

最後,琦善對於外交的認識相對而言在那個時代是比較領先的。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乃至於現代,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以較小的讓步避免更大的損失,實際上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妥協是外交的重要內容。何況作為滿清貴族的一員,他們時刻要考慮的事,如果戰爭擴大之後,形成全面的國家動員,是否會危及滿清貴族的統治?付出一定的經濟成本,維持國家穩定是他們可以接受的結果。政治成本,只要在可接受範圍之內也沒有問題。

實際上,琦善曾經兩次和英國議和。第一次是在廣東,雙方簽訂了一個草約。但是由於沒有得到上級的批准,這個協約沒有生效。第二次簽約就是在南京靜海寺簽訂的南京條約。兩個條約進行比較,可以發現草約所求的戰爭賠款要遠比南京條約來得少,對於政治特權的訴求也遠不及南京條約。這說明琦善本人曾經努力爭取過更少的損失,但最後戰爭局勢的擴大,使得其個人外交努力沒有成功。

以上是從琦善這個當時議和官員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南京條約的簽訂。他的觀點從現代角度來看,不完全合理。但是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來看,是可以接受的。

從當代角度來看,如果不議和,戰爭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優勢清廷的賦稅重地,那麼除了戰爭賠款之外,因為戰爭而導致的間接損失可能更為嚴重。這是清政府要極力避免的。第一次議和未能成功,不得不在第二次當中做出重大讓步,自然也就使得清政府不願意進一步擴大戰爭,避免發生第三次議和,作出更大的讓步。從後人角度來看,清政府當時基於自身利益考慮,以重大讓步的方式停止了戰爭。而如果不停止戰爭,可能會導致清政府的損失更為慘重,有可能使得清政府更早被顛覆。至於堅持戰爭就可以戰勝英國這種說法,沒有任何依據可言,是不可能發生的。


zyb38537240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清朝最後會投降完全是由於道光皇帝的軟弱造成的。

在開戰之前,清朝以天朝上國自居,把英國看做蠻夷,除了林則徐的廣東海防,其他地方完全都沒有做準備,而英國海軍在廣東遇阻後一路向上,連克廈門,定海,鎮江,每到一處,由於各處清軍基本上就是毫無準備,清軍損失慘重,基本就是毫無還手之力。這種情形深深的震撼了道光皇帝,當英國海軍艦隊到達天津大沽海岸時,道光皇帝就向英軍求和,革除了對英軍威脅最大的林則徐,而全權委任滿族貴族琦善與英軍談判,而當時的清朝朝廷裡除了林則徐對英軍有較多瞭解並有應對之策外,其他人特別是滿族貴族完全就是以快速了事,欺下瞞上的態度和英軍進行接觸,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形式不斷向著對清朝不利的態勢發展,而道光皇帝在看到清軍在英軍面前一次一次的失敗後終於投降認輸,和英國簽下了屈辱的南京條約,而清朝在這次事件後也並沒有清醒過來,最終走向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不歸路。


獨特視角看古今


  鴉片戰爭是我國曆史上最恥辱的戰爭,沒有之一。4000餘英軍,千里奔襲還能把10萬附近的清軍打得落花流水,這場因為一個小事件引發的戰爭,演變為一場軍事報復。幾次戰鬥下來,英軍看到了東方大國的脆弱,一個大國如此不堪一擊。

讓我們看看鴉片戰爭中雙方的對比:

一,軍事對比:當時清軍總兵力大約85萬附近,其中包括八旗兵和綠營兵。鴉片戰爭中清軍調集的兵力大約在12萬附近;而英軍最初派出4000人,後來增加到2萬餘。然而軍事上的人數優勢並不是決定戰爭的決定因素。英軍憑藉船堅炮利,牢牢的掌握制海權,進攻的主動權也在英軍手裡;


二,武器對比:鴉片戰爭中,清軍使用的武器是仿造明朝引進的武器,就形式而言,這些屬於老式武器,在武器上,英軍完勝;

三,海軍對比:鴉片戰爭早期,英軍參戰的有軍艦16艘,運輸艦,武裝汽船若干,火炮500餘門。艦隊人數大約萬餘人附近;而清軍的水師主要是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他們最多隻能近海防禦,至於進攻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清軍多年來閉關鎖國,武器落後,軍艦也是基本沒有,與英軍強大的海軍相比,清軍根本無力抵抗,從而陷入被動局面;

史載:林則徐曾經談過中西差距在於“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內地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後,須輾轉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無他深巧耳。不此之務,既遠調百萬貔貅,恐只供臨敵之一鬨。”清軍武器落後,統帥也是迷信,視軍事如兒戲。結果一經作戰便一敗塗地。

據統計:中英鴉片戰爭清軍與英軍傷亡比為600:1,鴉片戰爭幾次戰鬥下來,清軍傷亡人數高達22790,而英軍只有523,雙方傷亡對比之大,令人咋舌。

清軍之所以一敗塗地,主要原因是:長期的閉關鎖國和缺乏憂患意識,加上國家長期沒有戰爭,導致軍事落後,清政府為了強化統治,又束縛人們的思想,人們尚武精神的缺失,導致十萬清軍被幾千洋人打得落花流水,四億人口的大國被迫打開了國門,實在是我國曆史的莫大恥辱。局勢與人心向來都是瞬息萬變的,清廷屢戰屢敗,於是又轉向求和,可是還有點不甘心。為了逼清廷就範,英軍艦隊順著長江一直開到南京。南京是東南七省的中心,而東南七省是中國最為富庶的地方,對清政府的意義不次於直隸京畿。清政府見長江天險輕而易舉的就被英國軍隊所控制,這一下徹底怕了,只好屈辱投降。其實英國軍隊當時也就佔了幾個小島和沿海幾座城市,根本沒有力量佔領和控制更多的地方,而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就求饒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落後就要捱打,我們要永遠記住。如果你喜歡,歡迎評論 留言 關注 “軍中曲奇”。


軍中曲奇


清政府腐敗的原因!



周貳浮世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館。(喪失貿易主權)


寧波岱宗茶道創始人


因為英軍陳兵南京城下,漕運就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