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人生一世,雜事挺多。

要工作,要吃喝,要遠方,要詩歌。沒一件事是好搞的。

誰都不喜歡麻煩,但要是太怕麻煩以致於該乾的事都不想幹、不敢幹,那就有點問題了。

今天的文章,來自書單團隊的薦書人菲也。她要推薦的這本書,專門寫給那些太怕麻煩的人,沒準,你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書單君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怎麼那麼多麻煩事啊!

你有過這種感覺嗎:

對集體活動不感興趣,總是糾結著不想去。一旦去了,在人堆連話都插不上,尷尬到想人間蒸發。

不信任對方能接受全部的自己。一旦異性有點主動,自己就慫到想逃跑,可又希望有人能陪自己聊聊天。

客戶要求的方案改了好幾遍,心理防線就要崩潰,甚至想要辭職,不敢面對上級。

反正,我都有。真是服了自己。

因為類似的這些表現,我得到過“不合群”、“冷漠”之類的評價,也曾認為自己是社交恐懼或情商低。直到我讀了日本心理學家的這本《把不安當作朋友》,才意識到,原來我這種情況還有個專門的心理學名詞:

迴避型人格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看書名,以為它是本雞湯,可打開書讀了幾頁,竟有種如遇知音的感覺。

作者岡本尊司說的“迴避型人格障礙”,可以這麼簡單地描述:

內心渴望與人交往,卻因為自卑、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低,而逃避工作、交往、親密關係等現實問題的人,他們總是蜷縮在自己的角落裡。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這類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怕麻煩。覺得與人接觸很麻煩、被人期待很麻煩、走上社會很麻煩、結婚生子很麻煩……

你可能要說,這些概括聽起來象星座學一樣,太泛泛了,好像跟“社交恐懼症”、“抑鬱症”都有點像啊。

那咱們就看看這個:

在國際極具影響力的美國《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給出了迴避型人格特徵的權威定義,只要滿足其中的四項,即可診斷為迴避型人格——

  • 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
  • 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
  • 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願捲入他人事務之中。
  • 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儘量逃避。
  • 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怕回答不出問題。
  • 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
  • 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

不知道“書米”們對照完是什麼感受。反正我心裡有種很難說的滋味,因為這七條,我全中。

相信你也很想知道,這回避型人格到底咋來的,難道我們是天生廢柴嗎?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為什麼我們那麼想逃避?

在《把不安當作朋友》中,岡田尊司不僅詳細介紹了“迴避型人格”的特徵,還剖析了它的成因。

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然後慢慢爆發的過程。

書中提到,經研究表明,“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形成,遺傳因素佔比高達六成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則僅佔三分之一。但就是這三分之一,卻往往是障礙形成的關鍵因素。

而環境因素中,家庭影響比重很大。

岡本尊司指出,家長否定式教育和孩子個體被剝奪的經歷,是“迴避型人格障礙”的重要成因。

所謂否定式教育,就是父母始終就孩子的失敗或缺點進行指責。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回憶一下你的爸媽是不是說過類似的話:

“笨死得了,你到底是不是我親生的?”

“98分就滿意了?咋不想想還有100分的呢?”

在“迴避型”人的記憶中,他們似乎從未被表揚過。恥辱感和羞恥心也由此生出,漸漸地,面對攻擊性的評價,為了自我保護,他們會把一些情感封閉起來。後來,就算是被蔑視、被嫌棄,也只會表現得很無奈。

而我的“迴避型人格”的形成,則是典型的由於個體被剝奪的經歷。

被剝奪的是什麼呢?選擇權、決定權。

從小到大,我的所有決定,幾乎都是爸媽替我做的。甚至我要跟誰玩,穿什麼衣服,他們都會幫我安排好。

高中文理分班,我要選文科,結果被他們一票否決。本來物理化就吃力,高考分數不理想也當然在意料之中。

大學的專業,爸媽替我做主選的電科。結果,實操很弱的我,學到懷疑自己的智商。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工作之後,有一回同事讓我幫忙插主機線,這麼一點點的小事,我的第一反應卻是非常抗拒。拿著主機線對著插孔的瞬間,我的手竟然在抖,抖,抖。

因為我一下子想到了大學裡操作電路的實驗,而當年我每次走進實驗室,腦袋都會一片空白。

從小到大,爸媽對我的期待,讓我在考了好成績之後不但沒有欣喜感,反而覺得十分麻煩。總想著:要是下一次考不好,該怎麼辦?

決定不能自己做,學習又不好,這不僅讓我怕生,還讓我在人群中抬不起頭。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有“迴避型人格”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與我類似的經歷。

正因為把自己看的十分卑微、一無是處,所以他們害怕面對對方的視線和評價,因此會想要避免與人對面接觸,更不要說,充分暴露自己去建立一份親密關係了。

除了家庭因素外,《把不安當作朋友》中也提到,學校、社會經歷,也會觸發“迴避型人格”。

輕一點的是在學校受到嘲諷和學業的打擊,嚴重一點的是遭受過欺凌、謾罵,心理受到創傷,從而讓人謹小慎微,膽戰心驚,為了避免別人異樣的目光,恨不得躲起來才好。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過為你自己而活的人生

如果問“迴避型”的人:“你知道敞開心扉,做真實的自己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嗎?”

他們可能會像沒吃過糖那樣回問:“那是啥意思?”

在《把不安當作朋友》中,岡田尊司告訴我們,迴避型人格是可以緩解並克服的。

一旦他們恢復到正常狀態,常常會表現出和以前判若兩人的變化。他們會特別珍惜眼下的時間,身上“麻煩”的感覺消失不見,完全為自己而活。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聽起來是不是特別令人嚮往?


在書中,岡田尊司沒有勸“迴避型”的人像“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一樣,面對種種麻煩梗著脖子硬上,而是建議迴避型人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重塑自信。

比如,在職業選擇上,他建議選擇自主性強或偏穩定的職業。

那些按自己的節奏來自由安排工作,或是每天在固定場所從事固定內容的工作都適合。

比如,公務員、研究性的職業、自由職業、法務······這類工作可以避免過分的刺激和情緒化的爭論。

當然,這也並不是絕對的。無論做什麼,重要的是要能獲得成就感。

比如我吧,喜歡寫些東西,第一份工作是記者。

工作場所不固定,內容也不固定,還要天天和人打交道,似乎有點違背“迴避型人格”的“本性”。

但別忘了,“迴避型”的人內心是渴望與別人交流的,他們只是害怕被人拒絕後的失落感,而採取迴避。如果對方很溫和,“迴避型”的人會慢慢敞開心扉。

特別幸運,做記者的時候,我遇到了很多健談、隨和的採訪對象。這重塑了我的認知,陌生人並沒有想象中的可怕,與他們的接觸會帶給生活很多驚喜。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另外,記者還有個別稱叫“衛冕之王”。當看到平時很嚴肅的政府領導,在鏡頭和話筒下也會緊張到結巴的時候,我就會想,多大的領導都是普通人嘛。

如果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自己的工作該怎麼辦?

《把不安當作朋友》中建議,首先抓住眼前的機會,然後嘗試做出改變,哪怕只是一點點。

也就是兩句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積跬步以至千里”。

如果總是拘泥於自己的理想,這樣一旦感到有什麼不對的話,自己的注意力就會只集中到這種違和感上,結果是一事無成,陷入“迴避”的惡性循環中。

“迴避型”的人可以嘗試慢慢做出改變,從接受別人的邀請開始、自己做一次小決定開始。

與其迷茫,不如現在就開始。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

從學術價值來講,這本《把不安當作朋友》也許遠談不上出色。

但對於我這樣並不清楚自己迴避型人格的讀者來說,它的通俗和易讀,卻實實在在給了我啟示和幫助。

最後和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

兩年的記者生涯,讓我改變了太多。而我一個工科女之所以能走進傳媒行業,其實是從一次我主動向別人“伸出手”開始的。

當年大四畢業時,我每一個腳趾都十分抗拒走上社會,每一根汗毛都怕跟社會上的人接觸,拖黃了求職季,只能回家待業,喪到懷疑人生。

直到有一天,我在老鄉群裡隨便問了一句,有報社招實習生嗎。

結果沒想到,一位素未謀面的群友,竟很上心地給我介紹了實習。

而在工作中遇到的同事、領導,更是給了我想不到的寬容。

“迴避型”人格之所以迴避,歸根結底就是自卑,對他人不信任。

所以我想說,當你主動向外伸出手的時候,要相信一定會有另一雙手回握。

而曾經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過,你也會想著回饋他人以善意。


那個在人群中不敢說話的你,看起來真的很尷尬


你也是迴避型的人嗎?你做出過哪些改變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