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坚决反对父母给孩子检查作业

为什么我坚决反对父母给孩子检查作业

摄影:李晶

每当我说"学习是孩子的事,不要给孩子检查作业"时,有些父母觉得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有些父母嘴上同意、心里认同,行动上却依然故我。

父母坚持给孩子检查作业的主要原因有:督促孩子认真学习、担心作业错误太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老师要求父母检查作业等。

这些理由每条看似都很有道理,但为什么我仍然坚持反对呢?

一、学习是孩子的事,不是父母的事

学习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并能在社会中立足的必经之路。孩子小时候未必能真切地体会到其中的本质,所以父母有责任让他懂得这一点。而把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孩子,让他在整个过程中做自己的主人,就是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有人觉得只有学习主动的孩子,父母才敢于放手。但事实是,父母敢于相信孩子、敢于放手,孩子才会主动学习。

如果父母总是觉得不督促孩子、不给他检查作业、不帮助他解决难题,他就不可能掌握知识,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卸下自己的压力,而把责任转移到比自己更积极、更上心的父母身上。这种习惯一旦养成,父母想要脱身就非常困难了,也就会出现"看着不学,不看着就更不学"的情况。

依赖心理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所有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是个独立的、有责任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其中当然包括学习。

二、在学习上,老师比父母更有影响力

父母帮孩子检查作业,与老师批改的最大不同,是孩子更怕老师打的"红叉子"。因为这份畏惧,他在学习时会更专心、写作业时会更用心。

父母检查作业时发现了错误或漏洞,无疑会批评孩子,并让他修改。但无论怎么批评,孩子都能摸到父母的底线,心里也就没有了畏惧。

然而,如果被老师发现了错误,孩子就会担心老师对自己产生不好的看法,或者在同学面前丢脸。为了这份自尊心和荣誉,他也会在学习上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因此,老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还有与其身份相伴随的权威。只要运用得当,孩子一定会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激励和动力。这是再高明的父母也无法取代的。

三、不赞成老师要求父母检查作业

我可以理解有些老师希望通过要求父母检查作业,督促他们关心孩子的学习。但如果希望借此减轻自己批改作业的负担,这就存在问题了。

几乎所有教师都受过专业培训,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给学生留作业,并通过批改作业发现知识漏洞,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批改作业的环节由父母替代,老师又从哪里得知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呢?

更何况父母至多只能做到让孩子改正错误,却不能对出现错误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和辅导。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漏洞得不到及时补救,以后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

所以,老师可以要求父母检查孩子是否完成了某项作业,但不能要求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正确率承担责任。

还有些老师在微信群中将作业告诉家长,并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这种做法对孩子独立性和责任心的培养非常不利。

学习归根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可以帮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学习的习惯、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但切不可将孩子的学习变成自己的任务,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