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個小縣令,他的陵墓規模比萬曆皇帝的還大

明朝有一個小縣令,他的陵墓規模比萬曆皇帝的還大

有時候並不是官大死後的待遇就一定好,有的小官員因為自己在世時做過很多有利於百姓的事情,可能百姓們對他的擁戴完全不亞於當朝最高統治者。明代山東的郭四維就是這樣一個很受百姓們愛戴的人。

明朝有一個小縣令,他的陵墓規模比萬曆皇帝的還大

山東不僅是孔子和孟子的家鄉,這裡獨特的地理位置與風土人情也使這裡出了很多其他出名的人物。在山東的一個縣裡,就有一個當地人們都熟知的一個人物,雖然他並沒有流傳後世,像孔孟那樣有名,可是他做的貢獻可一點都不亞於別人。他就是明隆慶年間的郭四維,據說他的出身並不高,父母都只是普通農民,但是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學習,而且他善於動腦,思維比較敏捷,甚至當時他的老師們都覺得自己比不上他。也由於這個原因,當時潘龍也很欣賞他,就毫不猶豫就讓他做了自己的弟子來親自教他。嘉靖年間,僅僅20歲的他去參加考試,一次就通過了,後來又中了進士,這樣就開始了自己做官的生活。在他當官後,很長時間一直是在基層當地方縣令,他不怕辛苦,愛戴人民,所以也一直受到大家的支持,就升官到了督察院的副御史。

明朝有一個小縣令,他的陵墓規模比萬曆皇帝的還大

這大概就是他的做官生平,後來記載他在萬曆年間去世,屍體被送回老家,可是這麼幾百年過去了,具體他的陵墓在哪也沒人知道。一直到幾年前,夏津縣某工地上工作的人無意間發現了他的墓葬,而人們都知道他是個官,在利益的驅使下,便毫不猶豫的進去把一些認為值錢的東西都搶走了。後來考古專家急忙趕到,看到被破壞的墓,也是特別無奈,後來經過仔細檢查,墓碑上確實是寫著明朝督察院副都御史郭四維之墓,而且還有寫著他妻子的另一個墓,因而確定這就是他的墓。但是因為破壞的比較嚴重,只有一個石頭棺材,專家經過測量,發現它比一般大臣的墓還要大,又經過史料對比,它比萬曆的墓還要大一些,而他只是一個三品的官啊,怎麼敢用比天子大的墓?

明朝有一個小縣令,他的陵墓規模比萬曆皇帝的還大

後來經過查閱才知道由於他平時作為好,隆慶特地為他建造的。看來就算是官階比較小,死後的待遇也不一定小啊,而且他的墓超了皇帝。由此可以看出隆慶是對他多麼的重視和愛戴,這肯定是因為他在世前為國家和百姓做了很多貢獻,之後才能得到重視和百姓的愛戴,看來還是好人最終有好的結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