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科总是反相对论?

卓友翰


首先界定清楚“民科”绝非民间爱好科学的人士,是一种社会想象。

这种现象不分“官科”和“民间”都有,大学教授、体制内名人都有堕落为民科之人,他们的实质是反智反科学,宣扬假科学伪科学。

国际国内的“民科”研究者给民科画了一张像,大致是:民科的本质是幻想着不需要学习,只凭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就能够推翻几百年科学家前赴后继建立起来的科学大厦,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科学问题或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建立一种庞大的理论体系。

民科实际上是一种被忽视的精神疾患,他们也感觉不到自己有行骗的主观故意,并且自己被自己说服,坚信自己的妄想。所以又叫“妄人科学家”。

知道了民科这种属性,就应该会明白他们为什么老喜欢拿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说事了。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一道,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基础科学,没有之一。这两项理论正在引领人类走向对世界更深刻的认识,现代所有的重大应用科学和创造发明几乎都与这两个基础理论有关,是在这两个基础理论指导下实现的。

根据上面所说的民科画像之本质,相对论当然符合他们要推翻的重大理论,因此他们就很喜欢拿相对论来说事了。与此同时,他们在反对相对论基础上,妄想建立自己宏大的“理论体系”,比如什么“统一理论”、“光速系+引力波+运动波”、“光粒学说”等等。这些狗屁不通的东西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明白,更别说有什么数理建模和实验观测数据了。

他们喜欢用爱因斯坦说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位科学大师的理论被社会广为知道,影响面极大,而且似乎可以用简单的逻辑来形容。

比如广义相对论提出的时空弯曲理论,他们就可以说这完全是随意的想象,谁能见到时空弯曲?对狭义相对论的光速限制和极限理论,随便就可以推翻:光速那么快怎么测量?坐着火车向前方射手电不就超过光速了?由此就会获得一部分吃瓜群众的喝彩声。

社会绝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相对论的实质内容,而且也不具备理解能力。这与整个社会科学素养缺失有关,这也是民科能够有一定市场,更容易造谣撞骗的基础。

在我们宇宙,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都有其特殊的运动规律,不通过学习和专业的训练,我们是难以窥探其中奥秘的。而民科和普通民众只知道看得见摸得着得一些生活逻辑,民科用这些人们熟知的事物去类比解释这些特殊得运动规律,就能够迷惑很多人。

这也是民科们喜欢大谈量子力学得原因。

他们可以用原子代表宇宙,来谈宇宙,也可以用看的见摸得着的运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说的似是而非,吃瓜群众为他们频频点头,为他们被科学界冷遇而打抱不平。

这就是民科们为啥喜欢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事的原因。

要减少民科这个毒瘤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只有不断普及提升整个社会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并不一定要人人都懂得相对论,而是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能够用科学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民科的假冒伪劣招摇撞骗就会少一些市场。

没有了市场,也可让这些有精神妄想症的人能够清醒一些,或许还会使他们摆脱病态过上正常人生活,也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

时空通讯观点,欢迎点评讨论。


时空通讯


民科之所以反对相对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别说相对论了,牛顿力学也遭遇了“毒手”……)

第一个原因,相对论名气太大。爱因斯坦的“招牌菜”,就是大名鼎鼎的相对论。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每一种都是那样的美妙,被无数学人所崇拜。可以说,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上的一个崭新的世代,是现代物理学大厦的基石之一,即使把20世纪说成是“相对论时代”都不为过。

一些科学史著作对相对论极尽赞美,还有一些传说轶闻,给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增添神奇色彩。比如,有一则故事,有记者问天文学家爱丁顿爵士,据说世界上只有3个人懂相对论,据说您是这3个人之中的一个?爱丁顿听了,默默的说道:我也在想,那3个人到底是谁呢。这些故事,都极大的增加了爱因斯坦的知名度,让他和他的相对论理论名扬四海,做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而这样的“名利好事”,让民科们非常羡慕。说穿了,民科们所追求的,本质上不过就是追名逐利罢了。

第二个原因,相对论看起来“容易理解”,又“违背常识”。相对论用几何来解释时空,非常直观,民科们看了,以为相对论很“容易”,以为“不过如此”,但他们又觉得相对论与常理不符。民科就会想,这样简单的理论,我也可以创造。所以,民科非常热衷于推翻相对论。


怀疑探索者


对于科学的发展,民科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科学研究、科学进步就是去打倒权威,推翻已经认识的科学规律。在他们看来,伽利略发现大球和小球同时落地是打倒了亚里士多德;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打倒了上帝造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推翻了牛顿力学。受这种认识的影响,民科会认为现有的科学理论以后也会被新的理论推翻,推翻了原有的科学理论就会成为大科学家。

科学研究不是以打倒权威为己任,也不会推翻科学规律。科学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在伽利略那里,他将实验及逻辑推理、数学演算等结合了起来,得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这一切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没有,所以亚里士多德的重物比轻物下落快不是科学。

相对论的诞生也并不是推翻了牛顿力学,相对论是人类的认识领域拓宽后的必然产物。相对论涵盖了牛顿力学,相对论只是给出了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并没有否定或者推翻牛顿力学。

爱因斯坦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几位科学家之一,而且他的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如此显眼的科学成就,自然成了一些民科眼中的靶子。在很多民科的眼里,任何一项科学成就将来都不会逃脱被推翻的命运,他们自己充当了推翻相对论的先行人。殊不知相对论的建立完全遵循了科学的思路,有基本假设,有数学计算,有实验验证,也有理论预言。100多年来,相对论经受住了严格的实验检验,而且相对论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应用。相对论已经永远不会被推翻,如果以后还能有更基本的涵盖更广范围的理论,也不会推翻相对论,只能是给相对论界定出适用范围。

民科其实不仅仅是反对相对论,几乎所有的重大理论成就都有民科去反,而且反对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很多人曾设想过一个情景,两个民科若是争论了起来该是怎样的情景?虽然网络上可以轻松抓出一大把民科,但很少能够见到民科掐架。或许是他们觉得对方名气不如爱因斯坦的大,不值得自己去争论,也可能是因为共同的遭遇让他们惺惺相惜。更关键的原因是民科大多没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连个公式都不会写,只能从自己的认识境界中去否定这否定那。

民科动不动就打倒了这推翻了那的根源在于自己有问题,有一种叫做夸大妄想的正状与民科的所作所为非常符合。民科是一群可怜的群体。


刁博


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之一,在民科看来,推翻相对论就能推翻物理学,然后建立起所谓的新物理体系。

之所以相对论总是成为民科的攻击目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相对论的很多推论违反了生活经验,民科不能接受,所以当然要反对。例如,在相对论看来,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光速是绝对的并且是最快的速度,引力是时空弯曲造成的。这些相对论效应与民科的认知严重不符,例如,民科认为无法超越光速是人类还没有达到那个能力。

但事实上,相对论效应都已经通过精密实验的严格测试,这表明相对论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理论。不过,民科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实验充耳不闻,选择在那里闭门造车。

相比起另一大基础物理学理论——量子力学,相对论更偏向于经典物理学。因此,只要上过高中,哪怕是初中,都能扯上两句相对论。而量子力学往往与前沿物理学相关,这是民科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此外,相比起涉及到微分几何的广义相对论,只涉及中学数学的狭义相对论更是民科的主要攻击目标,这个原因当然就是民科不懂张量。


火星一号


民科总是反相对论,是因为他们根本看不懂相对论!

这是一个黑板上的写的和相对论有关的一些公式,民科们都出来,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意思。或者你说你不会,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求导数,这是高等数学里面最简单的概念了。如果你还是不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汽车上坡要挂低档位?如果这都不会,就是物理学的门外汉,凭什么你能评论相对论?就像你连类似小麦和韭菜这样的农作物你都分不清,你还说你可以成为优秀的农民,谁信呢?

所以,我奉劝民科,想讨论科学问题,就从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学起,甚至要从小学学起。科学一座大楼,你想去100层楼的90层,看相对论的景色,必须从1、2、3这样的阿拉伯数字的一楼,慢慢爬。否则,连个机械能守恒、动量定理都不懂,空谈相对论,实在是极其可笑的!


地震博士


民科总是反相对论,是因为相对论描述的现象,容易被民科理解。

比如相对论中有所谓的尺缩效应,说的是在一个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中,一个物体的长度会比在静止参考系总要短一些。这本来是相对论的基本推论,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到了民间科学家那里,他们会觉得这是无法理解的谬论。民科可能会提出反问,比如说“如果这个物体是无限刚性的,无法收缩,那怎么办?”从这个描述中,很明显就是使用了不合理的假设,首先不存在无限刚性的物体,而且相对论的这个收缩与物体的刚性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涉及到的是空间本身的收缩。空间都收缩了,生活在空间之上的物体当然也会跟着收缩——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空间本身并不是一个绝对不变量,而是依赖于观察者的。

另外,在相对论中还有著名的双胞胎悖论,也是很容易听懂的,所以民间科学家也会在这里问题上争论。他们争论的时候,其主要问题在于不理解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在双胞胎悖论中,姐姐的时间等于姐姐的世界线的长度,而妹妹的时间等于妹妹的世界线的长度,所以时间是有几何意义的,而且是可以相互比较的。民间科学家往往不知道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私有的,所以会陷入逻辑混乱中。在双胞胎悖论中,妹妹因为离开地球去了外太空,等她回来的时候必须调头,所以妹妹的世界线不是测地线,所以妹妹会比姐姐年轻。

大部分民间科学家喜欢科学,但因为文化大革命或者其他原因的耽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因此他们无法理解量子力学的数学,比如矩阵或者微分方程他们都没有学过,所以他们不反对量子力学,因为实在是理解不了。


作家张轩中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作为他的招牌,树大招风尤其是招民科的风


相对论最开始被爱因斯坦提出来的时候,全世界没几个人能看懂,再加上相对论在当时太过颠覆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而且当时也没有条件验证相对论的正确性,直到几十年后的原子弹证明了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相当,直到最近几年才发现了广义相对论在一百多年前就预测过的引力波。

相对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物理学的基石理论几十年来出了很多成果,日常生活中的卫星定位就是用的广义相对论中的时间膨胀应,如果相对论是错的,那么我们现在用的很多东西岂不是都错了。相对论是一个理论,如果理论都错了那么成果肯定也是错的,可相对论的成果都是对的。


民科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民科为了利益或者搏眼球总是不遗余力的推翻现有科学理论,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种树大招风的理论更是民科们的最爱,恨不得明天推翻相对论后天领诺奖。

不只是相对论被民科反对,更古老的牛顿力学也被民科反对,至于量子力学这种反直觉的理论更是被民科们狂轰滥炸的对象。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原创思想,只有民科反对相对论,只能是科学的悲哀,每当本人在网上看到一个理工男煞有介事,鹦鹉学舌地在汽车(即所谓的惯性参照系)上推导相对论时,就不由得感叹,想不到,天下竟然还有如此愚蠢的理工男!难道他们就从来没有抬头看看天空,看看有没有所谓的惯性参照系?而只知道一张纸,一支笔在做与宇宙的实在毫不相干的数学游戏?更可笑的是,他们还傲慢得不行,甚至还干脆起个`惯性参照系’的大名,可迄今为止,没有哪怕是一个人敢于直面事实,回答:1.宇宙中有没有惯性参照系?2.在宇宙中唯一存在的引力系统(如太阳系)中引力质量是否与惯性质量等效?3.爱氏假设真空中光速恒定,可宇宙中有真空吗?本人敢肯定的是,这些问了N次问题,砖家,学者们仍会全体保持沉默,因为他们无言以对!所以,砖家们,别怪本人小瞧了你们。


孤猴78345271


就跟现在某些老人碰瓷找有钱人老实人碰瓷一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被民科们当做自己咸鱼翻身的契机



民科们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好大喜功,绝大部分民科都是为了哗众取宠博人眼球而进行民科活动的。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民科们寻找“猎物”的时候喜欢寻找一些影响大而且纯理论的东西(因为民科没有实验室)

而爱因斯坦这位基本上全人类都知道的物理学家就成了民科们心中的“软柿子”,凭借着自己的小学文凭在脑子里对相对论大肆批判乱扣帽子(民科因为没上过学所以只能在脑子里瞎想)然后生生造出来的矛盾,最后沾沾自喜的逢人就说自己干掉了爱因斯坦,全人类都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民科们不只是反相对论,事实上除了化学(因为民科们不敢做化学实验,怕死)之外的科学领域,几乎所有的学科的科学巨匠都被民科们拿来推翻。

事实上民科的猖獗也恰恰说明了我国老百姓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而且人均教育水平也跟不上,虽然每年都有百万大学生,但是我国的本科人数只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而民科们肯定是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六。

我国的科普之路还很漫长啊。

所以就很容易造成民科在满嘴喷粪的同时还能收获一大堆信徒


我是未来探索菌,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喔。


未来探索菌


关于“民科总是反对相对论”,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什么叫“民科”,第二个方面是“反对相对论”。

第一方面,什么叫“民科”,。

严格来说,现代的“民科”,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类人,而是一群人。这是一群在政府扶持的科技媒体之外的各种各样的媒体上发表的涉及科技言论。严格来说,没有人知道这类人是谁,到底是什么身份,到底发表了哪些言论,到底是反对相对论,还是支持相对论,或者一会儿反对相对论一会儿支持相对论。

当然,如果动用国家安全机构、黑客、人肉搜索和信息交易等手段,还是可以调查清楚。即使如此,国家也不会公布所有的细节和数据。所以,没有人知道,所有民科的背景,他们可能是工人,也可能是教授。

民科的言论,参差不齐,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既不能看到正确,就说所有的民科言论都是正确的。也不能看到民科有错误的言论,就否定所有的民科言论。甚至,政府扶持的科技刊物上也有抄袭的论文,也有错误观念的论文。显然,言论的正确和错误都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方面,反对相对论。

在中国的目前,还只是民科在反对相对论,政府扶持的科技刊物上还没有反对相对论的,说明中国政府扶持的科技刊物仍然崇拜着相对论。甚至,政府扶持的科技刊物拒绝发表反对相对论的言论。看看网络上关于论文发表的信息,什么凭借权力和关系出版论文,什么花钱出论文,甚至花钱购买抢手,购买论文,购买版权。就不多说了,否则就要触犯法律法规。如果真的有很多论文等待着发表,为什么不扩大科技刊物的版面呢?也许就涉及到钱学森杨振宁说过的,中国科技的教育、用人、论文出版,限制了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发育、成长、论文发表、成功评定。

我是反对相对论,但是,我不是全面反对相对论。爱因斯坦是想把相对论打造成一种统一理论,所以,相对论中的内容比较庞杂,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

第一,我认为,爱因斯坦在侠义相对论中没有讨论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只是讨论了时钟与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没有讨论“时慢现象”,只是讨论了“钟慢现象”。爱因斯坦的时钟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即“钟慢现象”,是否正确,仍然需要科学实验。

我认为,时间与时钟不是相等的关系。

即 时间≠时钟 。钟慢现象≠时慢现象

时间是无形的,我们看不见时间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时间是无味的,我们尝不到时间的味道。排除文学的词汇,时间没有酸甜苦辣咸。

时间是没有气味的,我们的鼻子闻不到时间的香臭气味。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我们的耳朵听不到时间的声响。

同样,我们的手和身体无法感受到时间的冷暖。

时钟是有形的,甚至可以触摸到时钟。时钟,只是我们将宇宙物质中挑选出一种物质当作时钟。地球的自传一周,就是一天。地球的公转一周,就是一年。地球自转一周的二十四分子一就是一小时。随后,我们制造了机械钟,电子钟,原子钟。

钟,就是一种物质,是有形的物质。

我们,只是用时钟来描述时间,而不是用时钟来测量时间。

时间和时钟,是两个不同概念的东西。

第二,如果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的论述是正确的,那么在不同的运动速度的物体中观察同一个目标的结果是不相同的。所以,在不同的参考系中,观察同一个目标的结果可能不相同。

说明,相对论开始的洛伦兹转换是不成立的。

洛伦兹转换,是有限的,是有条件的,不是无限的任意变换,只能在相对近似条件的参考系间转换。

第三,侠义相对论经常举的例子就是英国伦敦的大笨钟,在一个高速运动的物体上看伦敦的大笨钟的读数就会变慢,运动速度越快,伦敦的大笨钟就会变得越慢。

如果这是真实的,也不能说时间就一定变慢。

侠义相对论一直讨论时钟变慢。直到前几年,百科百度仍然是“钟慢现象”,并不是直接说“时慢现象”。

相对论的时间变慢,不存在论述前提。

也没有人知道,我们所处的时间的快慢,更不知道我们所处时间到底是在变快、变慢、还是在保持不变的状态。

第四,有好事者,做了一个实验,想论证相对论的正确。将原子钟搭载到宇宙飞船上,验证时钟变慢。当然,现代许许多多的航天器,卫星,都搭载者原子钟。

即使原子钟验证了相对论的真实科学,也只是验证了时钟与物体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即物体的振动频率与物体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振动频率越低。

宇宙飞船上原子钟的变慢,并不表示时间的变慢。

第五,粒子加速器中关于粒子的运动时间小于理论数值,并不表示时间变化,可能是粒子的运动速度加快,粒子的振动频率变慢,所需时间减少,也可能我们没有完全认识粒子高速运动的理论。

第六,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方程式,是一种假设。直到现在,我们没有完全认识宇宙,也就不可能有描述宇宙的方程式。

第七,关于光的弯曲问题。爱因斯坦修改了牛顿关于光经过太阳时的弯曲的理论,只表示爱因斯坦提出的光与太阳的关系,比牛顿更进一步,并不表示爱因斯坦的光与太阳的关系就是终极正确的理论。这种理论可能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间。

也许,爱因斯坦,只是和大家开了一个伦敦大笨钟的科学玩笑。

选择了错误理论,就是选错了研究方向,必将前功尽弃,劳而无功。

回头是岸!

霍金的《时间简史》,应该翻译成《宇宙的时钟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