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宋軍佔據絕對優勢,但還是跟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你怎麼看?

孫華藝




漫談.澶淵




景德之役宋遼達成和議,稱為澶淵之盟

表面關鍵人物:宋真宗、寇準、李繼隆;遼聖宗、蕭太后,蕭撻凜

隱藏關鍵人物:王超,王繼忠




1.王繼忠

王繼忠是“真宗宮邸攀附者”,原任宋軍殿前都虞侯領雲州觀察使,駐防定州。鹹平六年(1003年)四月在望都之戰中因王超、桑贊畏縮退師而被遼軍俘獲。

遼國蕭太后久聞王繼忠之名,“授戶部使,以康默記族女女之”。~《遼史》卷八十一.王繼忠

王繼忠軍敗的消息傳回,宋“真宗聞之震悼,初謂已死,優詔贈大同軍節度,賵賻加等,官其四子”。~《宋史》卷二百七十九.王繼忠

王繼忠被俘後在遼國出任高官,重新成了家。真宗以為自己的嫡系將領一定已經戰死,甚為悲痛






2.請和.WHO?



王繼忠在宋遼雙方都有傳,他在澶淵之盟中起到的作用記載卻有區別

景德初,契丹請和,令繼忠奏章,乃知其尚在。朝廷從之~《宋史》王繼忠

景德元年閏九月,契丹駐陽城澱,因王繼忠致書於莫州石普以講和……十月癸卯,保、莫州、威虜、岢嵐軍及北平砦皆擊敗契丹。既而王繼忠上言契丹請和……十一月庚午,車駕北巡……丙子,帝次澶州。渡河,幸北砦,御城北樓~《宋史》卷七.真宗二

從宋史看,從景德元年閏九月起遼國數次請和都被宋朝拒絕了,卻在射死遼國統兵大將蕭撻凜,真宗親征到澶州,宋軍士氣正旺時,雙方意外地正式達成和議



(統和)二十二年,宋使來聘……詔繼忠與宋使相見,仍許講和

~《遼史》王繼忠

(統和)二十二年十一月丁卯,南院大王善補奏,宋遣人遺王繼忠弓矢,密請求和。詔繼忠與使會,許和。庚午,攻破德清軍。壬申,次澶淵。蕭撻凜中伏弩死……丁丑,宋遣祟儀副使曹利用請和,即遣飛龍使韓杞持書報聘……戊子,宋遣李繼昌請和,以太后為叔母,願歲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許之~《遼史》卷十四.聖宗五

按遼史記載,宋方十一月向遼求和,看在真宗誠心認蕭太后為叔母,願意每年納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份上,遼聖宗同意了宋朝求和



宋方不知道王繼忠活著,自然不會主動去找一個死人聯絡求和事宜;

宋方記載遼方通過王繼忠求和是在閏九月,而遼方記載宋方通過王繼忠求和是在十一月,與宋方數次拒絕遼方求和相吻合

宋使曹利用一到遼營,遼方馬上作出了積極回應,“即遣韓杞持書報聘”

遼聖宗和蕭太后親征的目的是

以戰促和,遼方超額達成了目的





3.坑爹戰神之.王超

王超長得儀表堂堂,“弱冠高七尺”,是宋太宗潛邸老人,“太宗尹京,招置麾下”,在太宗朝就混上了河西軍節度使、殿前都虞侯的位置

作為太宗留下的實力遺產,真宗即位后王超便“以翊戴功加檢校太傅,領天平軍節度”,再加“鎮、定、高陽關三路都部署”,領兵數十萬

鹹平六年望都之戰,“(王)繼忠弛前與契丹戰,超、贊遂旋師,繼忠孤軍沒焉”。真宗追究了鎮州副部署李福和拱聖軍都指揮使王升“當戰先旋”的責任,王超和桑贊仍然安安穩穩地做著官


然而,王超這坑貨終於把真宗坑了一把大的


景德初,上親巡澶淵,召超赴行在,復緩師期,契丹遂深入。

~《宋史》王超


冬十月乙未,詔王超等率兵赴行在。《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十八

先是,詔王超等率兵赴行在,逾月不至。寇益南侵,上駐蹕韋城,群臣復有以金陵之謀告上宜避其銳者,上意稍惑,乃召寇準問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十八.十一月壬申條

王超不聽詔,又沒有出擊攔截遼軍,只在唐河築柵,窩在定州。這讓真宗有些慌神了,要不是寇準連哄帶嚇“若回輦數步,則萬眾瓦解,敵乘其勢,金陵亦不可得而至矣”,再發動禁軍將領向真宗表白,估計不用打,嚇也被嚇成南宋了





4.要怕一起怕


宋真宗知道王超不聽詔;遼聖宗卻在擔心前有堅城,側後有宋軍王超重兵集團,後路又被楊延朗抄了

遼聖宗知道蕭撻凜被李繼隆的部下以伏弩射死了;宋真宗卻在擔心“撻凜乃于越之儔也,于越舊樂野戰,頗難制,撻凜之勇不在其下。而(吾軍)多務城守,此所以不及也

既然雙方都怕,議和就成了必然選擇





5.誰更怕


十二月庚申朔,是日,德、博州並言契丹已移寨,由東北去。而前兩天曹利用去契丹軍營議和還“議未決”。剛進入正式談判,契丹人怕議和不成被包了餃子,草草收拾了一下行李就跑了

十二月壬午,具言撻凜中矢死,其夕侯騎自澶州繼至,寇聞駕起衛南,皆相顧失色,復有馳騎往來傳報,擊鼓歡噪,悉遁去。蕭撻凜死了,宋軍開封援軍到了,真宗親征澶州了,一個個噩耗讓契丹人相顧失色。雙方開始正式議和的消息傳來,大夥好比過年一樣敲鑼打鼓地高高興興跑路了

十二月乙未,李繼昌至敵帳,群情大感悅,館設之禮益厚,即遣其西上閣門使丁振奉誓書來。看到宋朝和平天使李繼昌來了,契丹人笑得嘴都合不上,殷勤地款待了李繼昌,並馬上派丁振帶著誓書出使宋朝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十八





6.意義VS轉折


北宋滅亡後,大家才知道澶淵之盟的意義是

景德不戰而和,欲和者敵也,遂使靖康坐視寇之深入,而獨意和好之可久

景德既和,詔邊郡無邀其歸路,所以示大信也,遂使靖康敵人議割吾三鎮,而猶縱之不追

其守不足以為謀,其和不足以為信,其縱不足以為德,準之言,至是驗也

澶淵之盟開了一個雖勝猶敗,寄希望於敵的壞頭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十八



宋仁宗慶曆初宋夏開戰,遼國“趁擊聚兵幽燕,聲言南下”恫嚇宋朝,索要關南十縣。仁宗派富弼出使遼國

富弼面對遼國提出要宋朝割地(關南十縣)、嫁公主(公主才五歲)、賠款(對西夏和遼)等無理要求大動肝火,猛懟:

“北朝忘章聖皇帝之大德乎?澶淵之役,若從諸將之言,北兵無得脫者!

遼興宗默認了富弼的說法,要的錢卻沒少一個銅子,北宋增給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史稱“重熙增幣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六



傳至真宗,內則升中告成之事舉,外則和戎安邊之事滋,由是食貨之議,日盛一日

仁宗之世,契丹增幣,夏國增賜,養兵兩陲,費累百萬

澶淵之盟是宋朝財政進入困境的開始

~《宋史》卷一百七十三.食貨上一



澶淵之盟並未換來真正的和平

宋軍在澶淵之盟後不斷擴編,(慶曆年間)中外禁、廂軍總一百二十五萬,視國初為最多

就如皇祐七年韓琦所說:“今二邊雖號通好,而西、北屯邊之兵,常若待敵之至,故竭天下之力而不能給”。

按《文獻通考》所載,皇祐年間宋軍已增長到140萬。養兵的費用和真金白銀的歲幣,成為最讓宋朝頭疼的兩大開支

~《宋史》卷一百八十七.兵一




為國釣魚


從宋朝以來,朝廷都是重文輕武,這樣的後果就是軍隊很弱,即使再龐大的軍隊也很難打勝仗。原因就是軍隊裡的將軍和士兵脫節,平時欠缺溝通,戰時交流不暢,不能相互理解對方的意思,最終導致指揮失調,一敗再敗。遼國也好,金國也好,蒙元也好,滿清也好,漢族王朝幾乎都是被這些少數遊牧部落打敗甚至滅國的,這些遊牧民族和平時期各自放牧打獵,戰時聚集一起就是士兵,他們的統領平時也是他們的首領,這樣長期在一起生活的將領和士兵比較互相理解。

而漢族的王朝一般都是生怕將軍推翻自己,於是不是殺了有功的大將就是奪了將軍的兵權,要麼頻繁的讓將軍更換防地,讓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這樣的軍隊怎麼能打贏戰爭。


喬治85744078


既然佔據絕對優勢但又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只能說明宋朝君主沒有雄心壯志,只能苟且偷安看家護院而己,永遠也強大不起來。


8910用戶


重文輕武所導致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