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王朝的死亡原因,大家知道嗎?

韓雨虹


歷史學專業的學生很少討論王朝滅亡原因之類的大問題,因為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不過私底下,我們也會瞎聊天,我的金史專業的同事就常常會說:哎,金朝就是運氣太差了。

按說金朝南渡到滅亡期間,制度還是相當穩定完善,社會矛盾也並不尖銳,沒有出現特別過分的昏君和暴君,也基本沒有長期把持朝政的權臣。說到底就是外敵實力太強。這麼強大的外敵為什麼就首先盯上了金朝呢?說起來還是因為金朝出現了一個比較弱的衛紹王,被成吉思汗輕視,招惹這樣一場禍事。

話說金世宗在位近三十年,勤勉清明,太子也相當賢明,只可惜早逝。金世宗為了貫徹漢式的嫡子繼承製,立嫡長孫為繼承人,是為金章宗。章宗在位近二十年,國家政治也沒有出什麼大問題。雖然有幾位叔叔謀反被殺,又寵愛李師兒導致外戚勢力坐大,但總的來說政治還算清明。可是章宗沒有子嗣,於是他決定立一個軟弱無能的叔叔為繼承人,就是衛紹王。

金章宗

衛紹王還身為親王的時候,曾經到淨州接受蒙古的貢物,因為他非常無能,成吉思汗對他頗為不敬,他深以為恥,原本想要回朝後請兵進攻蒙古,沒想到不久之後章宗去世,他成了皇帝,即位的詔書傳到蒙古,要求蒙古首領下拜接詔,成吉思汗問金朝使者:“新皇帝是誰?”金使回答說是衛王。成吉思汗朝南面唾曰:“我謂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為之耶,何以拜為!”然後就騎著馬往北方絕塵而去。因此蒙古輕視金朝,從此不再進貢,並且次年就舉兵南伐。

衛紹王

按說繼承人懦弱無能,在中國古代各朝中的大部分時間,原本不是什麼大事兒,在父死子繼的情況下,天子作為最高統治者能力也許不會非常超群,這也都是制度設計時考慮在內的,有完善的決策機構和行政機構,天子本人的能力並不一定是決定性的。但是這個懦弱的天子在即位之前居然讓強橫的外敵給看到了,可以說真的是運氣很差了……


pku小動物


這個問題比較沉重!

從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到1234年金哀宗完顏守緒和金末帝完顏承麟身死蔡州城金國滅亡,女真族建立的帝國最終謝幕。

在五千年的中華歷史中,很多少數民族都進行了建國的嘗試,魏晉南北朝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建國的第一個高峰。在眼花繚亂的少數民族政權中,基本都是百年的國祚,很少有像清朝這樣能夠統治將近三個世紀的。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曾在《諭中原檄》中指出“胡虜無百年國運”!

而在所有的少數民族政權中,金國的盛衰速度可謂是獨一無二。短短百年時間,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大金帝國就在蒙古鐵蹄的踐踏下走向滅亡。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一切如此之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誰該為金國的速興速亡負責?

朱元璋的讖語絕對不是金朝的詛咒,“靜Yes”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全盤漢化過猶不及

492年,北魏孝文帝力主改革,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開啟了北魏中原漢化的歷史性進程。然而,不到50年,這個令南朝忌憚的強大政權就灰飛煙滅了。

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面對比自己多出百倍千倍的漢族人口,如想建立統治,主動進行漢化無疑是一個好的方法。

但是,就像談戀愛一樣,既然接受了這個人,就要學著接受這個人的種種不足。所以北魏在進行漢化改革時,按照漢人的形態將鮮卑族武裝起來,實現了社會階段的跨越。但是,漢化後引進的弊政也毫無疑問在鮮卑族內生根發芽,導致北魏帝國很快崩塌。700多年後,女真再次走上了漢化之路,可惜,女真人沒有吸取教訓。

以前在東北時,條件比較艱苦,大了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打仗分到戰利品也人人有份。可是進入中原後不一樣了,按照漢族體制,有了階級等級,平均主義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神話,上級再也不能夠和下層士兵同甘共苦,所以統治階級逐漸失去下層擁護。

進入中原後,學著漢人貴族的樣子,娶三妻四妾,當有餘糧的地主。以前遇到打仗拼命,無不躍躍欲試,以求多搶多拿。而如今,上陣前和家人哭哭啼啼,一步三回頭,早已沒有了開國初期的銳意進取之心。

既然入主中原,成為漢人的代表。之前女真那落後的文明自然是要堅決拋棄的,所以金國對母語進行了徹底地毀滅,導致王朝後期皇帝都不認識女真文字。同時,為了表明自己不是來自山溝的屌絲,女真貴族開始處處跟南宋的“時尚”學習。這種學習上到皇帝,下到百官,導致了奢靡世風很快盛行起來。

至於“當家作主”後,女真人成為寄生民族,也是歷史必然。很快,女真人不識刀兵,在遭受外在打擊時,這幫女真人連最基本的自立能力都丟得一乾二淨。

2、兩線作戰疲於奔命

德國輸了兩次世界大戰,很多人認為是由於兩線作戰。本來兵力就不足,還要應付兩邊疲於奔命,這是最令人痛苦的事。

金國也遇到了。

消滅遼國北宋後,女真人被南方宋朝的富庶閃瞎了眼,如果能夠徹底消滅南宋,佔據南方,不久可以一夜之間富甲天下了嗎?

所以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奉行“幹掉南宋、一統中國”的原則,可惜南宋的韌性超乎了金國的想象。拉鋸戰幾十年,金國功敗垂成。

就在宋金在南方死磕時,蒙古部落逐漸崛起,成為金國的威脅。為消滅威脅,從金世宗開始,每隔三年,金國就深入草原腹地給蒙古來一場“減丁運動”,即屠殺強大的蒙古族部落。減丁運動使蒙金的仇恨不共戴天。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國,開始成為金國的心腹大患。由於蒙金世仇,成吉思汗將仇恨的大刀首先砍向金國。1211年,野狐嶺一戰,金國在長城以北的幾十萬精銳灰飛煙滅,華北地區無險可守,金國只好遷都汴梁。隨即,蒙古佔領黃河以北地區,金國的迴旋空間被壓縮。

但匪夷所思的是,此時的金國,想到了“北失南補”,就是說自己在蒙古手中丟掉的土地,要從南宋手裡奪回來,主動開闢了“第二戰場”。金國一向瞧不起南宋,但是他們佔領四川的企圖被南宋狠狠教訓了一把。這時的金哀宗才想起“唇亡齒寒”的著名道理,但是有什麼用呢?南北都是世仇,消滅金國,宋蒙成為了兄弟和盟友。

1234年的蔡州城,成為金國的末日!如果沒有兩線作戰,也許金國可以多堅持一段時間。

3、報復屠殺民族融合

一直以來,金國以滅亡南宋為目標,被南宋視為水火不容的宿敵。而金國對少數民族的高壓也“成就”了與少數民族的世仇。

除了對敵人蠻,對自己的人民,金國也“一視同仁”。特別是對北方漢人,金國的壓迫是空前絕後的。這把彈簧,已經壓到了底!

作死是什麼後果?

成吉思汗大舉伐金時,來自山東、河北的人民組織起反抗金國統治的隊伍,這就是“紅襖軍”,

鑑於女真的壓迫太過嚴重,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紅襖軍對關內女真人展開了報復性的屠殺。加上成吉思汗對金國長城以北女真人的屠殺,女真人大量減少。此時的女真人對紅襖軍畏懼至極,為了躲避紅襖軍的屠殺,大量女真人選擇隱姓埋名,混入漢族當中。

如果說金國漢化有什麼好處的話,那麼此時的好處就是漢化的女真人已經與漢人無異,改名換姓,一般人發現不了。從此,女真開始了和漢族的民族融合之路。

紅襖軍對女真人的報復性屠殺是對女真族的毀滅性打擊。大量女真人被殺,從此再也不能作為統治階級作威作福。女真人為主的政權也就隨之迅速敗落。

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金國的宿命,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看了以上一些答主的回答,發現大家有爭議的是漢化的問題。那麼我就先基於此點說些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最早大規模實行漢化政策的金熙宗統治時期,金國境內的漢人人口是遠遠多於女真人口的。在金初的2800多萬人口中漢人就佔據了2000萬,在1183年的人口統計中,女真人大概只佔據10%,在1207年的統計中,佔據了大概14.3%。所以說,金政權的漢化政策是被動的,不得不為之的。

在當時的背景下,金熙宗的漢化改革是穩固統治的必須手段。


畢竟文化基礎和文明劣勢擺在那裡,只有效仿漢模式建立一個高度中央集權和官僚體制的國家才能進一步提升國力,建立穩固統治。金熙宗的這些漢化改革在我看來也沒有過度的嫌疑。
比如廢除女真貴族舊有的執政體制,勃極烈制,促進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轉移。而漢化程度更輕的元帝國,遵循著蒙古傳統舊俗,將國家視作成吉思汗子孫的共同財產,將大量錢財用於打賞宗王,結果蒙古貴族內部不還是派系鬥爭,驕橫奢侈,有著覬覦皇權的野心,最後甚至不用外敵,內部漢農民起義就將其推翻了。所以舊貴族階層和皇權的矛盾並不是因為所謂漢化官僚改革帶來的。過於強大和獨立的門閥宗族勢力甚至會對皇權造成威脅,從而給整個國家的政治格局帶來動盪。
(金熙宗即位初期暗流洶湧的政治格局)

再來說說所謂漢化使彪悍民風喪失,貴族戰鬥力衰退的說法。這更加過於牽強了。與其說是漢化帶來的戰鬥力削弱,倒不如說是相對和平狀態下帶來的戰鬥力削弱。所謂女真貴族貪圖享樂,不熟弓馬,將操練的時間用在吟詩作賦上,都只是和平狀態下選擇的表現。正是由於戰爭機會的缺失才使得女真的猛安謀克戶們趨向於農事生產和與漢化文明的進一步接觸。

所謂彪悍的民風也並不是軍事強國的必須因素,不然蠻族人早就滅掉羅馬了,商鞅變法後相對有禮溫和的民風下的秦國難道不是比變法前更強大嘛?

基於以上論述,漢化政策實際上是助長了金帝國走向國力巔峰的,它肯定會帶來一點弊端,然而這個弊端卻是為了最重要的穩固統治而做出的犧牲,就像一場為了防止癌細胞擴散而進行的器官切除手術,器官的殘缺會使得病人免疫力下降,但我們能將病人最後的死亡原因歸咎於這場手術嗎?很明顯。所以說漢化政策在我看來太牽強了。

那麼大金王朝的滅亡究竟是哪些原因呢?

第一,自然就是蒙古帝國的迅速崛起了,蒙古帝國的崛起迅速打破了東亞政治實力的平衡。蒙古和金之間也算是有著世仇。金人時不時地派出軍隊去蒙古草原上屠殺實行所謂“減丁”政策,這無疑會給草原部落留下日後仇恨的嫌隙。不光是對金人,鐵木真對和金人合作的塔塔爾部也進行了可怕的報復,金人將俺巴孩汗釘死在木驢上的恥辱是必須要報的。


第二,就是金朝和西夏鷸蚌相爭的戰爭進一步削弱了國力,儘管兩國後來終於達成了和解但為時已晚,這為蒙古的進攻提供了便利。在1211年的野狐嶺之戰後,金人也喪失了抵抗蒙古鐵騎的能力,順勢引發了國內政治的動盪。


第三,就是南宋的落井下石了。隨著戰爭態勢的發展,金國的財政儲備越來越緊縮。在這種關鍵時刻,南宋不僅撤銷了上貢給金國的歲幣,還出兵襲擾金國南方邊境,儘管對南宋的反擊戰爭取得了勝利,但是也進一步削弱了金國的有生力量。同時金朝試圖進攻宋淮河邊境來挽回北方領土損失的做法也被證實是愚蠢的。

第四,就是一個不怎麼被人注意的問題了,那就是金朝13世紀時頻繁的自然災害。在其120多年的時間中發生了284次自然災害。其中作為金國人口重心的燕京地區,由於黃河氾濫決堤的水災,或決或塞,遷徙無定。因為黃河治理不當而引發的水患在金朝爆發的週期越來越短。同時金朝的旱災也十分頻繁,這與西北氣候趨向寒冷以及水資源的減少有關。乾旱破壞了土壤活性,也約束了人民的生產力。伴隨著環境的惡化,存糧的有限,大量的饑荒也在金後期集中爆發。


大唐安西節度使


金國快速滅亡,是先天不足,又自己作死所致。

首先是金國長期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內部民族矛盾極為尖銳。金國國策是以女真為本,壓迫其他民族。金國內部除女真人外,還有漢人,契丹人,奚人,渤海人等民族。在金國早期,依靠反抗契丹壓迫的口號,金國成功的拉攏了渤海人。在滅遼後,金國一方面壓迫和防範契丹人,一方面徵發契丹人南下侵略宋朝,由於有著侵略宋朝,大肆掠奪的戰爭紅利,這一時期女真人和契丹人的關係還可以。

但是在宋金議和以後,女真和契丹的關係就走向惡化。完顏亮南侵時,北方契丹人發動了大規模的民族起義,這次起義徹底打亂了金國在蒙古草原上的統治秩序,使得金國北方邊防體系崩潰,並且再也沒有恢復。這次起義也極大惡化了契丹和女真的關係,此後金國不敢信任契丹人,對契丹人的防範大大加強,而這又反過來導致契丹人反金復遼的思想更加強烈。

到了蒙古攻金時,金國害怕契丹投附蒙古,竟然下令邊境地區以兩戶女真夾一戶契丹,結果反而激起契丹人大規模起義,金國內部以契丹和其他邊境遊牧民族為主組成的軍隊全都叛變,遼國皇族後裔耶律留哥建立東遼。東遼切斷了金國與東北的聯繫,金國北方大片地區的統治因此迅速崩潰。

對於漢人,金國壓迫更是嚴重,金國曾強制漢人從女真習俗,大肆掠奪漢人土地給遷入中原的女真人。到了蒙古攻金時,漢人趁機大規模起義,起義的紅襖軍控制了山東,殺光當地女真人,投向南宋。金國的地盤很快收縮到只有河南及陝西部分地區。

其次是金國國家戰略嚴重失誤。長期以來,金國一直以南宋為主要的攻擊對象,對北方蒙古草原較為忽視。而從金國地圖可以看出,它是由中原和東北兩大板塊所構成的,中間的連接部分十分脆弱,一旦草原勢力強大,就可以將金國切為兩段,使其迅速崩潰。這正是蒙古崛起後發生的事情。失掉與東北老家的聯繫,金國就喪失了戰馬和精兵的來源。

金國長期蔑視南宋,同時對北方草原民族內心畏懼,無意像遼國一樣對其建立統治,最終導致對草原失控,成吉思汗得以崛起。

而到了金國被蒙古打的落花流水時,它想到的竟然不是連宋抗蒙,而是南下侵宋,北方損失南邊補。這種完全是自取滅亡的國家戰略,加速了金國的滅亡。


談史說事


金王朝在1234年的亡國,頗有些悲壯感。不願當亡國之君的金哀宗在傳位給金末帝完顏承麟後便自殺,而完顏承麟在僅僅當了一個時辰的皇帝后便死於亂軍之中。

關於金王朝的亡國,學界內外最喜歡強調的是女真人的漢化,全民族尚武精神和騎射技能的大幅退化,戰鬥力已不復建國之初的那種無敵氣勢。“漢化說”自然沒什麼錯誤,不僅是金帝國,遼帝國的滅亡,晚清八旗的衰亡,乃至大元帝國的衰亡,都可以部分套用這一解釋框架。

但我仍然認為,金王朝的亡國,最大的原因並不是“內因”。而這個內因呢,既包括女真人的漢化,也包括金王朝外交政策的失策(比如不僅僅不去謀求與南宋結盟,反而主動與南宋開戰)。

金王朝亡國最大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蒙古人太強大了,太無解了,用《三體》的名言來說就是,“我毀滅你,與你無關”。

也就是說,即使金王朝的實力再強一些,女真人的戰鬥力依然驍勇,金王朝政府也不犯那些莫名其妙的外交錯誤,仍然逃脫不了王國的命運。因為,金王朝和蒙古人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太大了。

你說金帝國衰落了,蒙古人勝之不武,那好,蒙古人在征服花剌子模的時候,正是花剌子模最強盛的時期,武功赫赫,威震中亞,那又怎麼樣,碰到蒙古大軍照樣不經打,你強也好弱也好,碰見武力超出你幾個等級的蒙古大軍,並沒有太大區別。

雖然金王朝亡於1234年,但如果蒙古人認真的想滅金,金王朝早就被滅了,可能在1217年前後就被成吉思汗親自滅掉了。

成吉思汗滅金滅了一半,突然興趣發生轉移,帶領主力發動西征,僅僅留下了一支一兩萬人的偏師,以及一些降軍,全權委任木華黎對付金國。可就是這樣,號稱大帝國的金國還是打不過,基本每戰必潰,除了能守住幾個重點城市以外,蒙古騎兵在金國境內予取予奪,如入無人之境。

如果金國再強一些,再經打一些,或許成吉思汗他老人家“興趣”就上來了,親自帶主力全力對付金國,那樣的話,金國可能亡的更早,敗的更慘。

遇見一個在人類古代歷史上戰鬥力排名很可能是第一的軍隊以及征服帝國,你強一些也好弱一些也好,都是無謂的掙扎吧。這就好比,讓一個輕量級拳王(鄒市明)去打重量級拳王(泰森),這樣一個碾壓式的戰鬥,怎麼打都沒有希望啊,這個時候你非要強調鄒市明狀態不好,沒有吃飽,最近訓練不繫統,都沒有啥意義吧。


張明揚不說話


金國之所以滅亡,其根源在於金章宗時期的大規模漢化。金國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其戰勝宋朝,所依靠的就是一股尚武的精神和在彪悍的戰鬥力。金國的第一代(完顏阿骨打),第二代(完顏吳乞買,完顏宗翰,完顏宗弼)時期,金國攜秋風掃落葉之勢頭,一鼓作氣消滅了東亞兩大帝國(北宋帝國和遼帝國),就是得益於彪悍的民風和超高的戰鬥力。


然而,在金國徹底搞定中原之後,其角色從破壞者轉向建設者。由於南宋有長江天險,且出了一批名將(岳飛韓世忠等人),此時,金國統治者已然看清局勢,滅掉南宋幾乎無可能,所以其重點轉向了治理已佔領區域。其實從完顏吳乞買後期女真已經開始漢化,到了金世宗完顏雍即位,女真漢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了。

金世宗本人也意識到了漢化帶來的問題 他認為遼國的滅亡就是由於漢化嚴重導致。因此,他自己在推行漢儒學的同時,也大力弘揚女真文化,開設女真太學,下令官員必須學習女真文字等,禁止女真貴族穿宋人裝束,並且提倡騎射。這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女真人戰鬥力的退化。


但是他的繼任者,也就是他的孫子金章宗,則是一位漢文化的絕對擁護者,在他的任內,實際上廢止了金世宗的女真化運動,大規模修建孔廟等,儒家化程度比之南宋,有過之而無不及。久之,女真人立國之本騎射已然被拋棄,女真人也以騎射為粗鄙之行,而攻於詩書等雅行。

事實上漢化對於少數民族的影響,呂思勉先生在《中國通史》中有所解釋

其實他們驕奢淫逸的物質條件,是中國人供給它的,驕奢淫逸的意志,卻是他們自己所有;而這種意志,又是與其侵略事業,同時並存的,因為他們的侵略,就是他們的生產。

通俗來講,即,其強大的戰鬥力和戰鬥慾望來自於對劫掠物品來滿足自己的渴望,當他們佔領中原後,由於漢文明的生產水平先進,可以提供給他們足夠的物質享受,因此,支撐其戰鬥的精神力量便不復存在,故而其武運走向衰落是必然的

基於此原因,金國武運不振,在面對新興的草原民族蒙古族時,其自然也佔不得上風。

從實際而言,女真族的戰鬥力和蒙古人相比,本身就稍遜,因為女真人是漁獵民族,而蒙古則為遊牧民族,從生存條件而言蒙古人更加艱苦,和“彪悍”程度而言 ,蒙古人勝於女真。而之前的蒙古,由於分裂的緣故,被女真壓制,在成吉思汗統一之後,蒙古人強大的戰鬥力便被釋放,而此時金國的戰鬥力則在下降,二者此消彼長,差距愈加擴大。

還有一個原因,宋金之間一直處於明爭暗鬥。當蒙古軍隊數次打敗金國後,金國想到的居然是通過進攻南宋來彌補自己的戰爭損耗。如此一來,金國徹底和南宋撕破臉。而金國,正是在宋蒙聯合攻擊下,最終滅國。

【歡迎諸位交流討論!】


庭州行者


遼金都是一樣的王朝,一樣的興起,一樣的滅亡。

他們的國家組成很複雜,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政策上面也是一國多制。

以遼國為例,領土包括燕雲地區、渤海國地區、女真部落地區、蒙古高原、契丹國故地,還有很多零碎的小民族組成,不同地區不同政策,對契丹故地統治最穩定,燕雲地區也比較穩定,而渤海國地區,算是加盟的,半獨立狀態,而女真部落地區,基本自治,只是派個政委過去,讓他們酋長統治當地,拉攏酋長就可以了

金國的建立者,完顏阿骨打就是女真一個部落的酋長,算是遼國的臣子,一邊是部落酋長,一邊是遼國在女真部落的代言人。

而遼國本土地區,也就是中央政府,並不是團結一致的,也是由八個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典型的貴族政治,臣子不是現代的官僚,不是打工仔,而是股東,是加盟過來的。皇帝很多時候拿那些大佬沒辦法,皇權衰弱。

像這種貴族政治,不會讓皇帝獨大的,因為皇帝獨大,必然會打擊其他部落首領,加強皇權,所以就會出現雙頭政治或三頭政治。從耶律阿保機時代開始,就一直是這樣,從沒有哪個皇帝可以獨裁,阿保機就受制於皇后述律平和兒子耶律倍。

這樣的政治很容易發生內訌,到了天祚帝時代,國家已經很鬆散了,內部非常不穩定。這個時候完顏阿骨打就乘機統一了女真部落,然後發動叛亂。天祚帝率軍攻打,在攻打前夕,自己的副元帥倒戈,回去攻打都城,天祚帝只有回師,阿骨打就追擊,打敗天祚帝的軍隊。

之後其他民族也分分福利,渤海國地區也獨立。天祚帝於是只有放棄這些地區,搞好內部,可是內部叛亂的太多了。遼國於是滅亡了。

金國其實也差不多,他們佔領了原遼國的地盤,民族分佈和國家組成也差不多。遼國存在的問題,他同樣也存在。敗亡原因也差不多。


南朝四百八十寺


遊牧民族,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遊牧民族,一旦讓其發展壯大,其力量是無法遏制阻擋的。

契丹建立的遼朝何其強大,在完顏阿骨打率領的女真人攻擊下如紙糊的一樣,十幾萬都打不過幾千人。北宋一樣,在金人面前根本不是菜。

同樣的,金的兵力也佔絕對優勢,卻被蒙古人摧枯拉朽般擊敗。

為什麼遼金亡得這麼快?

我認為主要在軍隊意志品質上,對比遼金的驕奢淫逸,缺乏鬥志,對手金和蒙古吃苦耐勞,鬥志昂揚。

當遊牧民族過上了定居生活,新的遊牧民族就會來打他,然後再變成定居。

所以成吉思汗遺訓,不允許蒙古人過定居生活,一定要堅持遊牧本色不變。就是怕蒙古人定居之後只知享樂不知戰鬥。

可惜成吉思汗的子孫並沒有聽從成吉思汗教誨,進了花花中原,也墜入驕奢淫逸,不到百年就被趕回草原。


滴水載舟


由於南宋是金國的附屬國,他們之間是侄子和叔叔的關係,因此,金國就漸漸對南宋放鬆了警惕,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而卑劣的南宋國,試圖改變代代皇帝都需要大金國冊封的附屬國地位,同時也為了瓜分到金國的燕雲十六州,於是就聯合了後崛起的蒙古國,滅掉了金國,又違背盟約,不遵守以淮河為界的約定,導致了南宋跟蒙古國的戰爭,最後被蒙古國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