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良鏞的遺憾

查良镛的遗憾

文|荊欣雨

糾結

香港殯儀館外,人人黑衣肅穆。從下午3時開始,專門負責的花店忙碌一週製作出的160多個花圈排滿了整條街道,靈堂入口處是大朵盛開的荷蘭牡丹,裡面佈滿了逝者生前最愛的鈴蘭花。

國家領導人送來的花圈赫然在目。鈴蘭花中央是逝者的遺像,上方的橫額是由倪匡提出,好友蔡瀾在日本紙上親筆寫就的「一覽眾生」。

11月12日的傍晚悶熱,查良鏞的告別儀式遵從了他的遺願,只邀請親友出席,不採用任何宗教儀式,也沒有設置致辭悼念環節,一切從簡。

但規模浩大的名流都來悼念金庸——查良鏞的幾個身份之一。馬雲來了,第二天出殯又來了一次,並送上了「一人江湖,江湖一人」的對子,兩任楊過的扮演者劉德華和黃曉明也來了。來客覆蓋了兩岸三地,遍及全球華人社會的文化、娛樂和政治圈。

五湖四海的讀者也來到位於新界的香港文化博物館悼念金庸。他們在排隊時談論《天龍八部》中的武林恩怨,轉角處隨時可以與壁畫上的令狐沖、袁承志和張翠山打個照面。館內花費數年蒐集來的陳設是金庸武俠世界的完整呈現,15部武俠小說和由此衍生的無數譯本、影視劇、漫畫和周邊產品。出口處的牆上粘貼著來訪者的留言,有一張紙上寫著,「先生:天下無人不識君。」

查良鏞於10月30日去世。大眾悼念的武俠小說家金庸,只是查良鏞的一個身份,他還是一名報人、時評者和政治家。同事和好友則稱他為查先生。也只有相熟的人才知道,一生在多個身份中轉換的查先生的矛盾與糾結。

葬禮幾天後的一個下午,查良鏞的生前好友、60歲的香港專欄作家陶傑坐在海逸君綽酒店的咖啡廳裡感慨,「其實,我不覺得他這輩子非常地開心。」

查良镛的遗憾

生病

1995年3月21日早上,香港下了暴雨。

剛辭去《明報月刊》主編的潘耀明心煩意亂地開著車,烏黑的天空壓下來,令人喘不過氣。前一天晚上,他接到查良鏞太太的電話,說查先生要做個心臟搭橋手術。

潘耀明在養和醫院的走廊裡焦急地等待了8個小時。手術不太成功,淤血進入腦部,查良鏞甚至一度喪失了語言能力,「講不出話來,對他打擊蠻大的。後來他們通過找的三個香港最有名的腦科專家會診,清理了,元氣大傷。」潘耀明回憶。

他擔心,查良鏞此前的一系列計劃無法再實施了。這一年,查良鏞71歲,全部武俠小說的修訂已完成20年之久,他沒有再寫的意願;《明報》賣出去了,全部職務都辭掉了,儘管接班人不那麼盡如人意。他該向前看,做些一直以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查良鏞早就有了打算,意外進手術室半年前,他讓秘書一週給潘耀明打兩次電話,叫他來位於香港北角的辦公室聊天。伴著威士忌和窗外港口的海風,他構建了藍圖:創辦一本歷史文化雜誌,從創刊號開始獨家連載他即將創作的歷史小說,再找些對歷史有研究的名家來寫專欄;他名下的明河出版集團也希望可以出版一些金庸著作之外的書目。

查良鏞對潘耀明在《明報月刊》的工作賞識,又知道對方在紐約唸的是出版管理和雜誌學,就邀請他來做總編輯和總經理。

兩個人都很興奮。潘耀明願意繼續追隨查良鏞,不止是因為一簽五年的合同和更加優厚的待遇,還因為他相信查良鏞的創作要邁向一個新的階段,「他對明清史和隋唐史都瞭解頗多。你看他的小說很有歷史感,《書劍恩仇錄》是歷史的大架構,就在清朝嘛,《鹿鼎記》也是。而且我覺得他的文字是很純粹的,繼承明清文風,可讀性很高。」

好友陶傑也肯定了查良鏞一直以來對於歷史的興趣。那個化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家總試圖夾帶點私貨:《碧血劍》最後附上袁崇煥的評傳;對蒙古史感興趣,《射鵰英雄傳》的附錄一併考證了成吉思汗家族;《鹿鼎記》一開始是想寫成歷史小說的,只不過後來「走樣了」。

查良鏞還曾拜訪過《張居正》的作者、湖北作家熊召政,雙方談了很多對明史的看法。他去世後,潘耀明從倪匡口中得知,早在上世紀70年代,查良鏞就有過寫歷史小說的想法,那時他想寫黑旗軍——清末的一支地方武裝軍。潘耀明才領悟,寫歷史小說不是當年突然的興致,而是「本身人生的一個願望」。

23年前的那個4月1日,按照早先的計劃,潘耀明帶著秘書入職了,即便此時查良鏞的手術已過去10天。令他沒想到的是,查良鏞在醫院住了大半年,出來時的身體狀態大不如從前,辦公室不再天天去了,一週只能去個一兩次,歷史小說,很難有精力再寫了。

「因為(寫)歷史小說要找很多資料,不是武俠小說嘛,天馬行空。寫歷史小說,你要做很多研究,甚至還要(實地)考究,需要大量的精力來還原歷史,他寫不出來。」潘耀明認為這是查良鏞晚年的一大遺憾。

辦雜誌的事,也就「意興闌珊」了,彷彿文人間的默契,查良鏞再沒提過。在潘耀明看來,這是因為查良鏞的個性很強,一張嘴,一支筆都十分謹慎,總是經過計算才肯表達觀點。晚年整理社評,耐心好得很,不到一切置辦完美絕不出版。就連在家裡與友人玩梭哈(一種撲克遊戲),也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肯下注。他做不到的事情,便從此不會再提。

新工作迅速變成了閒職,沒什麼事情做,潘耀明就幫查良鏞回覆些讀者來信,整理文件,「熬著」,他形容,「那個局面非常尷尬,他很難過,我也很難過。」一年後,他不好意思繼續待下去,回到了《明報月刊》。

查良镛的遗憾

心結

身體恢復了幾年後,有一天,查良鏞向一位好友請教,內地有大學邀請他去教授歷史,該不該去?這位好友勸他,何不去教中文寫作或新聞傳播,中國歷史很多人都懂得,你畢竟是個寫小說出身的。

他聽了沒說話。1999年,查良鏞進入浙江大學,出任人文學院院長,並擔任博士生導師,招收「歷史和文學」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查良鏞對做學者的執念,或許與他的武俠小說屢遭批評有關。胡適曾在1959年臺北一次主題為「新聞記者的修養」演講中說,「現在有許多報刊都刊武俠小說,許多人也看武俠小說,其實武俠小說實在是最下流的。偵探小說是提倡科學精神的,沒有一篇偵探小說,不是用一種科學的方法去求證一件事實的真相的。」查良鏞隨即在《明報》發表社評《最下流之胡適之》,此後一生未提過胡適。狂人李敖也曾嘲笑金庸武俠品格低下,並抨擊其做人「偽善」。王朔則說過金庸小說十分媚俗,「讀了一天實在讀不下去……情節重複,行文囉嗦。」

所有批評過查良鏞寫武俠小說不入流的人,他都記在了心裡。他有著民國文人的那種隱忍,從不反駁,但在他心裡會記著,君子報仇,幾十年都不算晚,也正因於此,浙江大學的邀約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過了千禧年,身為浙大博導的他,開始頻繁向媒體提及自己的另外一項工程浩大的計劃:用白話文和小說體寫一部《中國通史》。

他的自信和雄心在那些年的採訪中隨處可見,「如果你將來看完了我寫的《中國通史》,你就會了解我的歷史觀了。我試圖採用一種新的觀點,以中華民族的角度和觀點去寫歷史,以前的歷史書都是從漢族人的觀點和角度出發。我認為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的偉大恰恰在於團結。」

「他一直比較遺憾的是,他做不了一個專業的歷史學者。他跟柏楊非常的好,柏楊死以前,他還到臺灣去看他,因為柏楊寫過《中國通史》,他是很佩服的。」陶傑說。

浙江大學的博導之旅很快演變成一場紛爭。查良鏞的博士生和社會輿論都對他感到失望,不滿其教學方式,質疑其學術資格。《成都商報》當年的報道指出,「作為導師的金庸極少過問學生們的學業,除了帶他們參加過『華山論劍』、『南湖論劍』這樣的活動外,師生雙方一個學期只見一次面,每次聊幾個鐘頭,而正規的授課則從來沒有過。」而學術界不少人則指出,查良鏞沒有正規博士學位,不具備指導博士生的能力。

2004年,深圳的一次採訪,查良鏞賭氣般地說道,「我在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收了幾個博士生,不夠好,我現在也不教了,還把院長的官辭了。我這個人當官,不行。拜師,我很願意;讓我教別人,我就不願意,也教不來。」

在之前勸過他的朋友眼裡,這種結局是意料之中的,也強化了他心中對於學者夢的遺憾。人生信條是「做人要爭氣」的查良鏞在第二年遠赴劍橋大學讀歷史,很快他就獲得了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碩博論文都是關於唐朝的皇位繼承製度。

80歲高齡去國外讀書,在另一位朋友看來,這是屬於查良鏞的糾結。「因為你放不下,你才去追求嘛……我們當時都勸他了,我說查先生,博士生街上到處都是,金庸只有一個。」

陶傑則更為直接,「他有一個心結,早年寫武俠小說,被許多學者看不起。60年代,伯克利比較文學教授陳世驤作為一個學者,寫信說喜歡看《天龍八部》,後來書再版的時候,他(特意)把信附在書後面,那是一個情結。」

「他去帶博士生吃了虧以後,(心想)『死活都要在劍橋念個博士回來,給你們這幫王八蛋看,你說我不懂。』這是一口氣,這也是他看不開的地方。」陶傑說。

查良镛的遗憾

金庸劍橋留學

報人

查良鏞晚年的另一個遺憾,是由他一手創辦的明報集團,在他離開後,很多方面都背離了他的理想,明報集團員工張紹元說,「《明報》後來在香港的立場,是他所痛恨的。」

一個經常被忽視的事實是,查良鏞的主要身份是報人,其次才是武俠小說家,財富積累主要靠辦報紙,而不是收武俠小說版稅。

1959年,查良鏞與中學同學沈寶新合夥創辦《明報》,加上後來《明報晚報》總編潘粵生做助手。為了在香港激烈的報業市場中生存下去,查良鏞起早貪黑,不斷創作武俠小說在副刊上連載以吸引眼球,又以不同化名發表社論時評,才支撐報社勉強生存。1962年,大批內地難民湧進香港,《明報》成為香港為數不多的報道媒體,因此獲得了一大批讀者。《明報》逐步以知識分子作為目標讀者進行改版,1963年達到了日均銷量5萬份,徹底脫離了早期的財政困境。

在《明報》上發表的社論時評,多為對內地和國際局勢的觀察,寄託了查良鏞的家國情懷和政治傾向。他有民族主義情懷,但不狂熱,又重視少數民族,總希望可以在政治中找到一個平衡。對此,常有香港左派攻擊他為「牆頭草」,還曾一度到《明報》辦公室放火,逼得他去新加坡避難了一陣。

1996年,《亞洲週刊》主編邱立本和幾位同事去查良鏞家裡做採訪,談香港即將回歸的種種事宜。那一天,查良鏞很堅定地認為北京不會「搞垮香港」,也不會做任何傷害香港的事。前香港媒體人張寶華也記得與查良鏞討論過香港問題,「今天看來,他當時對香港的很多看法都很有遠見。」

查良鏞有他自己的處世之道。他常跟下屬說,不要拼命,有些犧牲是不必要的。辦報紙要學會「天氣冷了多加一件衣服,天氣熱了就脫掉,原則不能變,但表達的方式可以變」。

那些曾追隨過他的員工們喜歡憶起他在《明報》時的往事。「他把我叫到辦公室,親自寫一份聘書給我。」潘耀明在還未辭去三聯書店職務的情況下就接下這份聘書;查良鏞不善言辭,在電梯裡遇見人都羞於打招呼,對待下屬,他總希望下屬可以自己發現問題,來向他反映,而不是由他指出。假設問題實在嚴重到不行了,他便會遞一張紙條:某某兄,這個可否考慮這樣。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浙江大學的博士生無法適應他的「指導方式」。他不喜歡人家寫文章用成語,常講「用你自己的方式,淺白,不要故弄玄虛」。

1991年,明報企業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1992年,傳媒業頹勢已現,查良鏞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他決定找一個理想的接班人,便將明報集團控股權轉讓給商人于品海,套現了10億,辭去了明報企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的職務。他希望繼續參與公司決策,在明報大樓仍保有辦公室,但到了1994年1月1日,他辭去了名譽主席,徹底切斷了與明報的聯繫。

「後來(明報)有很多事情,查先生已經控制不了了。幾乎可以說是被架空了。他乾脆辭掉了,那麼對他心理上打擊也是蠻大的。」潘耀明回憶。離開了查良鏞的《明報》,從文字的水平、評論的角度,到新聞的採編水平,都變了味道,副刊更是不堪入目。陶傑指出,明報是個品牌,就像星巴克、迪士尼,這其中的秘方只有查良鏞會調。更重要的是,《明報》作為查良鏞政治觀點的輸出平臺,如今與他的政治理想背道而馳,這令他感到失望。

大概10年前,張曉卿(明報現董事長)提到把明報交回給查良鏞來主導,查良鏞提出了一些嚴苛的條件,雙方沒有談妥。一位前下屬認為張曉卿做了錯誤的決策,因為查良鏞「懂得用人,會用人,懂得政治,他能夠妥協,而不出賣一些原則」。

「他成就是不得了,憑一隻筆寫出了一個武俠王國,而且還成就了一張報紙。一個人一輩子能夠幹好一件事已經很了不起了,他幹成了兩件,而且都留下很深遠的影響。武俠小說是他一個人能夠控制的,明報非得要幾百人來工作不可,所以那個保不了。」陶傑說。

「雙駕馬車,最後只有一駕馬車,一匹馬活著,另外一個沒了。這是命,就像他的兩個兒子,死了一個,剩了一個。我估計他後來也算了,得相信命運吧。」陶傑說。

生命最後的十幾年裡,查良鏞從來不看《明報》。

查良镛的遗憾

1989年金庸在明報大廈辦公室

放下

查良鏞去世一週前,陶傑到醫院去探望他。人過九十,查良鏞想念家鄉,喜歡與幾個朋友講上海話,陶傑當時就用上海話,跟他彙報今天是幾月幾日,中美領導人最近的動向,貿易戰的最新形勢。喪失語言能力一年多,但聽到這些,查良鏞的眼神是亮的,「他非常關心的,嘴巴說不了,所以很慘。這麼有思想的人,想象力這麼豐富的人,到最後說不了話。」

陶傑感到很難過。近幾年,查良鏞的第三任夫人林樂怡擋掉了大部分訪客,朋友圈僅限於陶傑、倪匡、蔡瀾、李純恩和張敏儀等人。大家在一起,有時聊京劇,有時講上海話,聊《大公報》的往事、逝去的梁羽生、正宗的杭州菜——查良鏞不喜歡吃小餛飩,認為那是給以前大戶人家的下人吃的。

他仍喜歡看書,即使住院時也會看著書入睡。去電影公司看了《色·戒》,他很喜歡,也希望李安能來拍他的武俠。可惜,李安少年時代的臺灣,金庸小說仍是禁書,等到他拍過《臥虎藏龍》,也未再透露出拍武俠的想法,「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有緣無份,失之交臂。」陶傑說。

最常談論的,還是時政。查良鏞一直關心中國在發生什麼,一年多前,他還叫友人帶來政論的雜誌。年輕時,他也有過從政的願望,也曾在1950年北上,試圖到外交部謀一份差事,但碰了壁,被喬冠華指出「應去讀人民大學的幹部培訓班」。這才使他意識到自己香港式的思想行為,恐怕入黨都很困難。

從政失敗,他回到香港,友人總結他真正的政治觀點,「露在水面上的只不過一成,水底下的有九成。」可以明確知曉的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世界並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樣發展,甚至令他感到失望至極。

終其一生,查良鏞的本質是個熱愛自由的人,他不喜歡被人家管,但是熱愛自由的同時也一定要生存,因為不生存就沒法談自由。於是他學會了跟現實妥協,以極大的純真對現實抱有期待。

少年喪父,中年喪子,可人死已不能復生。他非常有錢,也很有地位,儘管擁有了這些,他骨子裡仍是個士大夫,愛人民、土地和文化,心繫廟堂。「他的痛苦就在這兒……他覺得西方的民主不適合中國,但是有什麼辦法,他又想不出來(別的)。」陶傑說。

他看重生存和身段,能忍,年輕時會把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寫進小說中:現實世界中,辦報紙被香港左派圍攻的孤獨和憤慨演變成《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被八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和《天龍八部》中喬峰蕭峰契丹漢人兩面不是。

一位友人說:「楊過、張無忌、喬峰、令狐沖、韋小寶都是他的不同的人格的折射,或者他理想的,他追求的……他怕人家看他的小說中毒,每個人都要做郭靖,所以弄出個韋小寶來,有時他又覺得這樣不太好,他自己也不確定,內心很多徘徊,掙扎。」

晚年時,種種遺憾湧上來,沒有寫成歷史小說,在浙江大學沒有當好博士生導師,在許多人眼裡仍算不上一個學者,一生的心血《明報》最後背離了自己的初衷。查良鏞如何與這些遺憾自處?在朋友們的描述裡,他很糾結,一會兒是「他放不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一會兒是「很多都看破了,老實說看破了」,尋不到答案時,「就信佛啊」。

上世紀70年代,查良鏞曾虧本辦過一本佛教刊物《內明》,沒什麼人看,也不了了之了。但他的小說中隨處可見佛教的影響,晚年也與星雲大師有過會面。他倒不是真的皈依佛門,一生都喜歡漂亮的姑娘,他只是在某些事情上,試圖看破,才會向佛祖尋求一個答案。

與陶傑的聊天在傍晚時分結束,他不斷感慨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很多人都走了,夏夢去世了,沒敢跟查先生講,怕他會傷感,李敖去世了,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了)應該挺開心」,陶傑笑了。

「這個人有很多缺點,不能把他神化,但是他在那兒,他就是民國堡壘留下最後的那一壘。」陶傑說,「他那種修養,跟人說話的那種形態,都是現在看不到的……現在你問我……你知道嗎,沒意思。」

在位於柴灣的明報工業大樓的一間辦公室中,掛著查良鏞的一幅字,字體乾淨利落:看破、放下、自在。人我心,得失心,譭譽心,寵辱心,皆似過眼雲煙,輕輕放下可也。

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查良鏞還有一件放不下的事,他希望可以在老家海寧去世,但沒能如願,他也想過死後可以安葬在澳洲,後來那裡的房產被賣掉了,也不成。

11月13日,他的遺體在寶蓮寺火化,那裡用的是柴火,整個過程要花8個小時。蔡瀾在給亦舒的信中寫道,「燃燒時發出濃煙,我們各得檀香木一塊,排隊走過火葬爐,把檀木扔進洞中。張敏儀因眼疾,要不斷滴眼藥水,這次也不顧煙燻痛楚,將整個禮儀行完。」

查良鏞的骨灰被夫人帶回了家中。生前的種種遺憾,也隨著他一同離去了。查良鏞的遺憾

查良镛的遗憾

熱門閱讀

查良镛的遗憾查良镛的遗憾

沒看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