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號“平天大聖”,七大聖之首大力牛魔王!

牛魔王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角色,翠雲山和積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鐵扇公主,兒子是紅孩兒。首次出現於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之後,後出現於孫悟空與火焰山這一篇故事中,在書中稱他為大力王,自號平天大聖(為七大聖之首)。

在全書妖魔中,是一位為數不多可以以自身武力不靠法寶與孫悟空匹敵的角色,深知牛魔王、孫悟空本領的火焰山土地稱:“牛魔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正是孫大聖的敵手!”,牛魔王似乎並沒有強大的後臺、主人,牛魔王有弟弟如意真仙、兒子紅孩兒,可推測牛魔王來自一個頗為興旺的妖怪家族,另外牛魔王交友廣泛,名氣頗大,在妖怪中可算一位名副其實的絕世梟雄。

自號“平天大聖”,七大聖之首大力牛魔王!

外貌:頭上戴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上貫一副絨穿錦繡黃金甲,足下踏一雙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間束一條攢絲三股獅蠻帶。一雙眼光如明鏡,兩道眉豔似紅霓。口若血盆,齒排銅板。吼聲響震山神怕,行動威風惡鬼慌。四海有名稱混世,西方大力號魔王。

兵器:混鐵棍,後來還曾用過鐵扇公主的雙劍與孫悟空大戰。

法力:七十二變,牛魔王也有七十二變,武藝也與孫悟空一般,只是身子狼剁些,欠鑽疾,不活達些。

自號“平天大聖”,七大聖之首大力牛魔王!

牛魔王初登場於《西遊記》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孫悟空得到金箍棒以後,“眾猴駭然叫道:“大王!還拿出來耍耍!”猴王真個去耳朵裡拿出,託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鬥來粗細,二丈長短。他弄到歡喜處,跳上橋,走出洞外,將寶貝擅在手中,使一個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聲:“長!”他就長的高萬丈,頭如泰山,腰如峻嶺,眼如閃電,口似血盆,牙如劍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把些虎豹狼蟲,滿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頭禮拜,戰兢兢魄散魂飛,霎時收了法象,將寶貝還變做個繡花針兒,藏在耳內,復歸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來參賀。

此時遂大開旗鼓,響振銅鑼,廣設珍饈百味,滿斟椰液萄漿,與眾飲宴多時。卻又依前教演。猴王將那四個老猴封為健將,將兩個赤尻馬猴喚做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喚做崩、芭二將軍。將那安營下寨,賞罰諸事,都付與四健將維持。他放下心,日逐騰雲駕霧,遨遊四海,行樂千山。施武藝,遍訪英豪;弄神通,廣交賢友。此時又會了個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連自家美猴王七個。日逐講文論武,走摐傳觴,絃歌吹舞,朝去暮回,無般兒不樂。把那萬里之遙,只當庭闈之路,所謂點頭

徑過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餘程。”後來孫悟空受天庭招安,又因嫌弼馬溫官小,反出天宮,在獨角鬼王建議下自稱為齊天大聖,於是牛魔王就自稱做平天大聖,其他五大魔王也都各稱大聖,並稱七大聖。

自號“平天大聖”,七大聖之首大力牛魔王!

牛魔王再次登場已經是五百年以後,此時的牛魔王已經娶了鐵扇公主為妻,二人有一子紅孩兒,又納了玉面公主為妾,得到萬歲狐王萬貫家產。

紅孩兒鎮守火雲洞,為了吃唐僧肉與孫悟空大戰,孫悟空因唐僧與八戒被擒入洞中,於是變作牛魔王的樣子入洞哄騙紅孩兒,雙方几經鬥智鬥勇,紅孩子最終被觀音菩薩收為善財童子,孫悟空也與牛魔王開始結怨。但是牛魔王是沒有計較紅孩兒得了正果的。

後來在女兒國,為了取落胎泉水,孫悟空又與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發生衝突。

自號“平天大聖”,七大聖之首大力牛魔王!

後來唐僧師徒路阻火焰山,得知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扇滅火後才能通過。孫悟空把師父安排好,前往芭蕉洞找鐵扇公主。鐵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紅孩兒之母。因上次紅孩兒想吃唐僧肉與悟空結下了冤仇,羅剎女哪裡肯借。悟空初次借扇,打個手平,羅剎女用芭蕉扇扇它到五萬四千裡外。靈吉菩薩得知實情,給他一粒“定風丹”再去借扇。公主又用扇扇他,悟空口含定風丹,一動不動。公主害怕忙回了洞府,閉門不出。悟空變作一隻小蟲,飛入洞中,鑽在茶沫之下,隨茶水被公主喝入肚腹之中,拳打腳踢,來回翻騰,公主腹中疼難忍,答應借扇,但給的是一把假扇。孫悟空無耐,只得前往積雷山向牛魔王求助,但在路上即與玉面公主發生衝突,牛魔王因怒孫悟空既欺鐵扇公主又追趕玉面公主,遂與孫悟空展開大戰,二人大戰百十回合,不分勝負。正在難解難分之際,正巧碧波潭萬聖龍王宴請牛魔王,牛魔王於是罷戰,騎著避水金晶獸赴宴。乘著牛魔王喝酒的機會,孫悟空變成牛魔王的樣子騎著避水金晶獸前往芭蕉洞,騙取芭蕉扇。

牛魔王在碧波潭底與眾精散了筵席,不見了闢水金睛獸。心知是孫悟空作怪,於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變成豬八戒的樣子從孫悟空手中重新奪回了芭蕉扇,雙方再次大戰,鬥得難捨難分,正巧唐僧派豬八戒前來助戰,牛魔王不敵二人聯手,敗退積雷山。孫悟空、豬八戒追至,雙方又展開激鬥。牛魔王奮勇爭強,且行且鬥,鬥了一夜,不分上下。打到天明,玉面公主命積雷山大小頭目來助戰,牛魔王小勝一場,但隨後孫悟空豬八戒率領土地陰兵前來,攻破摩雲洞,牛王再次與行者八戒二人展開廝殺,不敵二人聯手,變成天鵝逃走,孫悟空看破後展開追擊。玉面公主被豬八戒打死。牛魔王用七十二變與孫悟空大斗神通,二人不分伯仲,牛魔王隨即現出原身——“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嶺,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餘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孫悟空也長得身高萬丈,頭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門扇,與之抵敵。

自號“平天大聖”,七大聖之首大力牛魔王!

二人大展神通,在半山中賭鬥,驚動過往虛空一切神眾與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都來圍困魔王,牛魔王架不住人多再次敗走,投芭蕉洞去。孫悟空和眾神兵把翠雲山圍了個水洩不通,正要上門攻打,豬八戒和土地陰兵紛紛趕來。八戒打破洞門,牛王奮怒,又選兩口寶劍,出門再次展開廝殺。牛王拼命捐軀,鬥了五十餘合,抵敵不住,敗走逃生。遇受佛旨前來擒拿牛王的四大金剛率領佛兵四面攔截。四大金剛佈下天羅地網,讓牛魔王牛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牛王欲從上方突圍,玉皇大帝命李靖並哪吒太子率天兵天將來圍剿。

面對諸路神佛,牛魔王再次現出本相大白牛,使兩隻鐵角去觸李天王,天王使刀來砍,接著哪吒變作三頭六臂,飛身跳在牛王背上,使斬妖劍望頸項上一揮,把牛魔王牛頭斬落。牛王腔子裡又鑽出一個頭來,口吐黑氣,眼放金光。被哪吒又砍一劍,頭落處,又鑽出一個頭來。一連砍了十數劍,隨即長出十數個頭。最後哪吒取出火輪兒掛在那老牛的角上,吹真火,把牛王燒得張狂哮吼,托塔天王將照妖鏡照住牛魔王本象,使之騰那不動,無計逃生,無奈之下,鐵扇公主交出芭蕉扇,扇滅火焰山大火,而牛魔王則被李靖、哪吒拿回西天。

自號“平天大聖”,七大聖之首大力牛魔王!

澹漪子評價曰:牛魔與行者,原有兄弟之好,想其神力亦相為伯仲,故此處三調之役,驚天動地,勞師動眾,而後乃几几得之,豈非西方路上第一勃敵乎?或曰:行者之意,原在滅火,而不在伏魔,何必極力與老牛為仇?曰:非伏魔不能得扇,非得扇不得滅火,事變相激,勢使之然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