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故事大白话之《鲁国争权叔杀侄,宋国夺艳文害武》

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地。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兄弟。武王夺得天下以后,统治了3年就生病死了。成王接位以后,周公旦一直在朝廷里辅佐周成王。旦的儿子伯禽成了鲁国的第一代国君。封为侯爵。

传到鲁惠公的时候,已经有好多代了。惠公的原配夫人还没有生孩子就死去了。多年以后,才娶宋国的女子为夫人,生了个儿子,取名轨,立为世子。到惠公死的时候,世子轨才满3岁。这给大臣们出了道难题。立个3岁的娃娃当国君,等于没有君主。立其他嫔妃所生的儿子,又于礼不合。

当时,大夫中势力较强的两个人,文官是相国姬康,武将是大司马姬辉。他们都是惠公的叔伯兄弟。经过两人的互相商量,最后选定年岁最大的那个公子来代理。因为不是正式的君主,所以后人称他为隐公。

鲁隐公为人忠厚老实,他想着自己是偏房所生,以后迟早要让位给世子轨,所以在他执政期间,基本上保留了父亲在位时候的大臣,自己从来就没有作过任何人事变动(跟卫国的州吁截然不同)。而大司马姬辉则依仗着是惠公的堂弟,手中又掌握着兵权,为人很是霸道。

这一年,鲁国的相国姬康死了,姬辉想独揽大权,就去找隐公疏通关系。隐公说:“鲁国是世子轨的,小侄只不过是代理摄政罢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不便作主。世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等他接替了君主的位置,叔叔自己去跟他说吧。”姬辉以为是隐公防着自己,就奉承隐公说:“主公接位11年来,国人信服,地位牢固,就没想过千秋万代之后传给自己的子孙吗?”隐公说:“你说得倒好,那轨怎么办。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怎样面对他?”姬辉说:“这好办,我找人替主公把他除了,不就了事了吗。”隐公一听吓得浑身打抖,说:“叔叔不是在说胡话吧?小侄从来就没有什么非分之想,正想找个合适的时间让位给世子呢。”姬辉自知失言,不好意思地退了出去。

姬辉回到家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万一隐公把今天的谈话告诉给世子,一旦轨接位,他不治我的罪才怪呢。他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来个反间计,先除了隐公再说。于是就连夜去见世子轨,对他说:“主公看着世子一天天长大了,怕你去夺他的位置,今晚把我召进宫去,授意要我暗中把你除掉。我心里不是滋味,不想干这昧着良心的事情,所以才来告诉您。您说这事怎么办?”世子轨毕竟才有14岁,听了十分害怕,怯生生地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请叔叔救我。”姬辉说:“现在的情况明摆着,你不杀他,他说杀你。为今之计,世子要想保住性命的话,只有杀了他。”轨哭丧着脸说:“他深居在宫中,怎么杀得了他?再说了,他向来深得民心,杀了他国人不服怎么办?”姬辉安慰他说:“这国君的位置本来就是您的呀,您才是正真的主子。有我在,谁敢不服。到时候我会全力辅佐你的。至于这么杀他,这不用世子操心,老臣自有办法对付他。”世子说:“全凭叔叔作主。”

世子轨人幼心急,被坏人利用。隐公要杀他,早几年就杀了,还能等到现在?

隐公多年来一直有个习惯,每年冬至都要到城外去祭奠神灵,然后就在寪大夫家住上一夜。这些年,年年如此。

等到了冬至这天,隐公果然出城祭神,姬辉选了一名高手混入寪大夫家里,晚上趁隐公熟睡的时候杀了他,然后再把罪名推到寪大夫的头上。寪大夫没有办法洗清罪名,当了个替罪羊。

隐公在位11年,处处小心谨慎,从来没有非分之想,结果还是被奸人所害,不得善终。

隐公死后,世子轨接位做了新主子,称鲁桓公,姬辉如愿当上了相国,文臣武将一起管。国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害怕姬辉大将军的权势,谁也不敢说些什么。

当鲁国的事情传到郑国的时候,郑庄公问大臣们:“对于鲁国发生的变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对我们有利呢?”考叔为人正派,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他说:“姬辉以下犯上,杀君篡权,实为乱臣贼子。我们应该声张正义为隐公报仇。”祭足老成世故,善于审时度势,却说:“不然,姬辉曾多次领兵协助我们讨伐,作战勇猛,功勋显著,我们不应该和他作对。何况一旦讨伐,又要兴师动众,对谁都不利。”

正当郑国的君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鲁国的使臣带着礼物已经来到了郑国。庄公传使臣进见,使臣说,鲁国的新君接位,特来修邦交之好。并且转达鲁桓公的邀请,约庄公来年4月中旬相会。庄公一看鲁国已经主动来拉关系,就决定和鲁国友好相处。

第二年4月间,郑庄公与鲁桓公在越地相会,歃血立誓,永结同盟。从此两国友好往来,关系越加密切。

在这个时期,诸侯国中统治者内部的矛盾逐步激化,兵变屡屡发生,兄弟相争,杀君篡位的事情屡见不鲜。

周桓王10年,宋国的相国华督又利用兵变杀了宋殇公,准备迎接公子冯回国接位。

这年春天,风和日丽,山青水秀,柳色如烟,花光似锦,正是踏青游春的好时节。一天,宋国的相国华督带领心腹家眷到郊外游玩,但见一顶彩轿从面前经过,帘子掀起,露出一个绝代佳人,美艳非常。华督看见,馋得垂涎三尺,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轿子消失在树林里。

回来后,他日夜思念,魂魄具销。心想,自己身为相国,是宋国数一数二的权贵,也够风光的了,如果能有这样一个美人陪伴下半生,那就再没有什么可求的了。他派人一打听,才知道是大司马孔父嘉的继室魏氏,于是就产生了谋害孔父嘉的想法。

他的心思被一个家奴看出了。这个人原先是公子冯的家奴,周平王末年,宋殇公接位,公子冯逃到了郑国,他就投在华督的门下。他对主子很忠诚,对殇公不满,总想着让公子冯回来接位。他看出了相国的心思以后,就对他说:“孔父嘉身为大司马,连年鼓动主公用兵打仗,光讨伐郑国就已经是三次了,老百姓真是被他害苦了,现在全国上下都对大司马有意见呢。前久,他又自作主张,私自讨伐戴国,惨遭全军覆没,孔父嘉罪不可赦。”华督听他这么一说,受到了启发,就私下派人散布谣言:“殇公不体惜百姓,屡屡用兵,害得国人妻离子散,这都是大司马的主意。相国劝说了许多次,但殇公都听不进去。”

有时候,舆论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传播小道消息,又是人们的一大喜好。说的人越多,国人就以为真是那么回事。

华督暗暗高兴。

过了一段时间,孔父嘉检阅军队的训练情况,声势还比较大。华督拿准是个很好的机会,又使心腹人士在队伍中散布谣言:“司马又要起兵伐郑了,昨天约相国商量,已经定下来了。”士兵们人人恐惧,三三两两地在议论。阅兵过后,士兵们都到相国府上来求情,希望他能出面制止。华督故意把大门紧闭,又派人往门缝中好言相劝。众将士求见心切,人越聚越多,并且都带着兵器。看看天色将晚,见不到相国,就呐喊起来。

华督的欲擒故纵运用得很到位。

他一看时机成熟,就披甲佩剑,传令开门,走出来对众将士说:“请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孔司马主张用兵,祸害百姓,我已经多次劝说了,但主公听不进去。三日之后,又要大举进攻郑国。宋国的老百姓有什么错,为什么偏偏要遭这个亡夫喪子的罪呢。”听相国大人这么一鼓动,兵士们更是人人咬牙切齿,个个振臂跺脚,大声喊:“杀了孔父嘉!杀了大司马!”

华督假装劝说:“这话可说不得,司马是主公的心腹,要是被主公听到了,那是死罪呀。”兵士们说:“郑强宋弱,到战场上也是送死,不如杀了大司马,到落得个为民除害。”说着说着,有的人竟然跪下来拽住华督的袍袖苦苦哀求。华督一抖擞精神说:“既然大家信得过我,老夫就为大家作这个主吧!”于是登上战车,一路呼啸直奔司马府而来。

眼看就快要到了,华督挥手对众人说:“你们不要喧哗,免得惊动了司马,等我过去叫开大门,大伙便乘机冲杀进去。”兵士们便安静下来,华督派人上前叩门。此时天色已经黄昏,孔父嘉正在家中喝酒,听得有人敲门,就使人来问。敲门的人说:“相国有机密事情要找司马商量。”孔父嘉慌忙整理衣冠出堂迎接。

家奴刚一开门,华督大喊一声:“害民贼在此,还不动手!”众将士一声呐喊,蜂拥而进,孔父嘉一看势头不对,刚要转身,早被众人推倒在地,乱刀砍成烂泥。华督带着自己的心腹家奴直入后堂,抢了魏氏登车而去。

宋殇公听到了司马被杀的消息以后,急得一时手足无措。听说是相国带的头,大怒,便派人去召华督来问罪。华督装病不去见殇公。

殇公传唤下人备车,要亲自到司马府去吊丧。探子马上回来报告华督,他就把带头闹事的小头领召来对他们说:“孔父嘉是主公的宠臣,现在被你等杀害了,主公肯定是饶不了你们的。”小头领们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躲也是躲不掉的,我们听相国的,您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华督说,先君穆公把君主的位置传给了殇公,殇公却以德报怨,把穆公的儿子冯逼得流落他乡。殇公还是不放过,三番五次地去讨伐郑国,目的就是要除掉公子冯。这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大的灾难。为今日之计,不如废了殇公,另立新主。只有这样才能转祸为福,“不知你们可有这个胆量?”小头领们说:“相国说得有理,我们听您老人家的就是。”

华督就招集了一批军士抢先埋伏在司马府内的厢房里,殇公一到,小头目一声吆喝,众军士群出而攻之,宫廷的侍卫阻挡不主,殇公不明不白地就上了黄泉路。

华督得到报告,穿上孝服赶到司马府来为殇公吊孝。然后连夜赶到朝堂,击鼓把文武大臣召来,从叛乱的人员中胡乱找了一两个替罪羊杀了了事。

华督对众人说:“国不能一日无君。我们应该把公子冯请回来接位,以便保留穆公的一支血脉。”众大臣不明真相,一时不好表态。

天亮以后,华督就派人到郑国去,一方面报丧,另一方面迎公子冯回国。随后,把国库中贵重的东西拿出来行贿相邻的诸侯各国。

迎接公子冯的使臣到了郑国,说明了来意,郑庄公也满心欢喜。他派人准备好车辆,让考叔护送公子冯回归宋国。能有郑兵护送,宋国的使臣表示感谢。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公子冯的心理防线一下就崩塌了,10年来压抑的情感就象破堤的洪水,一下子迸发出来。他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临行的时候,他拜倒在地上说:“我苟延残喘能够活到今天,全仰仗伯爵大人的大恩大德,没想到还有归国继位的这一天。我做了国君以后,情愿臣服于上国,决不敢有二心。”庄公看着公子冯红肿的眼睛,也为之伤心掉泪。他把公子冯扶起来,安慰他说:“公子放心回国吧。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今后有什么难处,派人来说一声,寡人绝不会不管的。”

公子冯回到宋国接位,称为宋庄公,仍然任命华督为相国。

当年夏天,郑庄公邀请鲁桓公、齐僖公到稷地会盟。确定宋庄公的合法地位。同时建立4国的友好联盟。

东周故事大白话之《鲁国争权叔杀侄,宋国夺艳文害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