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关注我们,观察世界

真实星球

国际 | 人文 | 历史 | 影评 | 问答


美国工业之父萨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按照能否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标准来说,并不能算是一个地道美国人。反而恰恰是美国的前宗主国,十七世纪的最大竞争对手英国的治下之民。

时值独立战争方才结束,大洋西岸百废待兴,美利坚开国诸贤很清楚,想要真正的独立下去,只有完成工业国家转型。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殖民初期,由本土移民组成的北美诸州是英国最为放心的殖民地,没有谁能想到这个由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新教徒组成的新大陆殖民地会成为未来数百年间,唯一成功在联合王国治下独立的国家,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欧陆废墟之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霸业”。

因此,为了降低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加快殖民地的社会发展,以成为英国新的市场,英国政府一度鼓励技术工匠移民到新大陆。但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夕,英国贸易委会察觉到了不对劲,本来“人设”只是倾销市场的北美诸州,反而有从本土赚钱的趋势,为此英国推出了《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说是航海,其实干的却是限制技术转让的活计,除了严禁钢铁、纺织品等物品,最关键的是严格限制了纺织业者跟技术工人前往已经独立的美国。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在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产业有很多,但在十八世纪最引人注目,并被美国开国诸贤视为赶英超法的制胜法宝的则是纺织业。面对英国的《航海条例》,美国政府表示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间谍盗取、游说工匠、秘密在街头陋巷张贴广告...

而在日后为美国带去纺织技术,被称为美国工业之父的萨缪尔·斯莱特正是在警察无法顾及到的隐秘陋巷里,无意之中看到了美国对英的“投敌宣传”。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在宣传中,美国悬赏“任何能够透露英国纺织技术机密的人,都将获得100镑的奖励。”

而事实证明,缺少市貌管理员,是英国政府的重要败笔。

一百英镑在当时可是一笔大钱,折合人民币接近五万元,相当于萨缪尔·斯莱特当时两年的工资,英国农民全家三年的收入,也相当于大清王朝一户小自耕农五年的收入。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斯莱特出生于1768年,这一年正是工业革命的转折之年,更是英国就此奠定未来二百年全球霸业的肇始。

斯莱特虽然出身在农户家庭,可羊吃人的时代里,每一个农民都不确定自己有一天是否会成为失地大军中的一员,最后沦落到大都市里的贫民区里,昼日劳累在工业社会的最底层。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所以在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下,斯莱特被父母寄以“后望”,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虽然这个出发点是当失去土地之后,他们能避免阶层的向下跃迁...

到了14岁,斯莱特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让他有幸了成为阿克莱特爵士棉纺厂的学徒,这位爵士正是发明水力纺纱机的巨擘,其技术在当时全球的纺织行业里可谓顶尖。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斯莱特有幸能以学徒的身份在此工作了7年,掌握了阿克莱特纺织机从设计到操作的几乎所有细节。

1789年,结束了学徒生涯的斯莱特准备自行创业,而恰巧在此时,美国在独立战争结束了六年之后,正全心投入国内发展,准备转为工业国家,正用尽手段的攒集着人才跟知识储备。

事实上,美国政府将在两年之后发布《制造业报告》。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美国开国元老,时任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在《制造业报告》之中露骨的指出:“奖励那些从别处带给我们‘改善和非凡价值的秘密’的人”。

除此以外,这篇《制造业报告》之中写满了保护主义以及拿来主义,一个新崛起国家的野心,可谓昭然若揭。

可美国开国众贤无一有异词,因为美国一个从殖民地里独立的落后国家,他们心知想要快速完成技术积累,从农业国家转为工业国家,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这个巨人,全世界当时只有一家,那就是英国。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在报告发布之前,美国从官方到私人,其实已经全面铺开对英窃密计划,所以斯莱特虽然是在无意之中,于街头陋巷里翻看到了那一张写着悬赏一百英镑的“美国报纸”,并决定投向曾经大英帝国的敌人。但实际上,以他在阿克莱特工厂的工作经历,或早或晚都将面对美国人的诱动。

在他决心“叛国”之前,早在结束独立战争的1983年就有一个叫本杰明的美国商人前往英国窃取商业机密,他冒充英国纺织商人,购买了三台纺织机,然后秘密将纺织机拆成零件秘密运回美国,可到了美国之后,由于英国严密的管控,缺少说明书的纺织机在美国,却无人能够组装...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正是这一事件,促使了美国不择手段鼓动英国技术工人“叛国”,同时也由此催生了“航海条例”的诞生,可以说英美两国在十八世纪的知识产权大战上,正是从此拉开了帷幕。

真正促使斯莱特投向美国的原因,并不是一百英镑,而是英美两国之间,巨大的机会差异。此时的英国正被重商主义重重包围,而“民主制度”虽然已经缔造,可国家权利不过是由封建领主转到了资本商人手里,进步意义虽然重大,但跟现代却还相差甚远,一旦斯莱特将脑袋里的纺织机复制出来,阿克莱特光是用司法手段,都能让他锒铛入狱。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可美国不同,聪明的斯莱特很快的意识到自己脑袋里的纺织技术或许在美国奇货可居,毕竟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后,英国独占鳌头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相对欧陆战乱不定,拥有辽阔腹地跟相对安全地缘环境的美国无疑更利于他发展。

然而美国乃至欧陆各国对英国技术的孜孜以求,英国政府自然心知肚明,除了《航海条例》以外,随后又推出了《旅行法》,势要保护自己的技术优势,而各大行业之中,又以纺织业为重中之重,英国政府给予了更苛细的保护。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根据《旅行法》规定,所有纺织从业者都不准离开英国,而携带纺织机器图纸出洋的人更会被判至少十二年的有期徒刑,甚至于最高死刑的刑罚!

知识有多贵?在当时的英国首相眼里,至少比纺织工人的生命贵得多!

人生而平等,当时的英国可不认。

偷渡到美国的英国纺织工人不止斯莱特一个,但能成为美国工业之父的原因,是因为他不需要像其他同样一样,要冒着被抓的风险,携带图纸隐蔽的藏在角落里,才能前往美国——比如藏在酒桶里。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英国最先进的阿克莱特纺织机的一切技术都在他的脑海里,所以他在扮成了一个农民,将技工证件贴身缝好以兹证明后,就能在舒适的环境下登船前往美国。在经过了六十六天的航行后,一身朴素英国农民打扮的斯莱特踏上了纽约的土地,而在当时,没人知道他脑子里的纺织图纸,将是美国在十八世纪收到的远迈金山银海一般的知识财富。

抵达美国之后的斯莱特跟罗德岛的一个棉纺商人合作,迅速的将阿克莱特纺织机和生产流程全部复刻出来,在此之上他们一起建立了美国的第一家纺织厂。


美国如何完成对英国的弯道超车?美国工业之父竟是“拐”来的!

而在他的带动之下,美国纺织业迅速崛起,在1807年美国已经能对英国发起纺织贸易禁运,而到了1835年斯莱特去世之后,整个纺织业能为美国带来八千万英镑的贸易产值,而这是大清王朝康乾盛世时两年的岁入!

斯莱特由此被冠以美国工业之父的名号,而美国将他挖来的代价,仅仅是一百英镑。

但在这背后,是整个美国从上到下的“不择手段”,所以至今美国人都很清楚弯道超车的戏码,而当有后来者想要用他们的故技时候,所要面对的,自然不再是如英国对美国一般墨守陈规般的盘内招数。



- END -

更多内容请关注 真实星球

每一次点赞、转发、评论都是最美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