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裡為什麼要帶一個看似不吉利的“病”字?

國史春秋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古代取名給你帶個病字,不是咒你生病,恰恰是希望你以後無病無災。

古代最有名的帶“病”字的兩個人物,一個叫霍去病,一個叫劉病已。


現在在頭條上經常有老頭老太太摸霍去病雕像上的去病二字,大家都嘲笑他們。實際上他們這麼做是有道理的,霍去病的“去病”二字,本就代表著遠離病痛,而且這兩個字還得到過漢武帝的祝福,雖然後來發生的事有點不盡人意了。

古代衛生條件底下,醫療水平不到位,得病而死的人不計其數,無論是“去病”,還是“病已”都代表著遠離疾病,無病無災,都是很好的祝福。

還有一點,說實話,是上一位答主給的靈感,不過守仁君不敢苟同。

施耐庵的水滸傳裡給不少人起過帶“病”字的綽號。施耐庵也是古人,他的這個病字,守仁君認為這個病是超過的意思。

病尉遲就是超過尉遲恭。病大蟲一方面表示這個人比大蟲(老虎)厲害,另一方面薛永以賣藥為生,擅使槍棒,給個病大蟲的綽號也是非常恰當。


還有一個可能,這個“病”,其實是方言,施耐庵是江蘇興化縣人。現在江蘇某地方言把“比”稱“病”。

古代可沒有什麼官方話,《水滸傳》也不是用文言文寫的,很有可能這個“病”就是“比”的意思。就是“和什麼什麼並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字除了他本身的意義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用語裡也會有不同的意思。對於《水滸傳》來說,守仁君還是傾向於第二種說法的。


守仁看劇


古人名字裡帶“病”字的也不少,比如漢武帝的得力干將、衛青的外甥——冠軍侯霍去病,有興趣的朋友可查一下漢朝時的花名冊,你會發現名字帶“病”字的很多,霍去病只是最著名的一個人物,比如漢朝的王去病,李去病,馬去病等……



▲霍去病

後來的皇帝名字中也帶“病”字。漢朝第十個皇帝漢宣帝劉詢原來叫劉病已。從他以後,李病已、牛病已、馬病已等名字比比皆是。

我發現漢朝帶“病”字的名字很多,這和高官顯貴及皇上名字帶“病”字有關,可以說是一種時尚吧!

到了宋朝,《水滸傳》中的人物病關索——楊雄;還有病尉遲——孫立;病大蟲——薛永。宋朝的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疾、病相同)。當然,有辛棄疾做榜樣,王、李、馬、劉等棄疾的名字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

我所知道的就這些,親們有知道的請補充一下吧!



▲劉病已


秉燭讀春秋


“病”字,非常不吉利,《水滸傳》裡面,有幾個英雄綽號用“病”字開頭,漢代還有名字中帶“病”字的,如霍去病,劉病已等,這是為何呢?

先看《水滸傳》綽號帶“病”字是怎麼回事?

病關索楊雄,病尉遲孫立和病大蟲薛永,字面理解,似乎是指這三個英雄無精打采,病殃殃的,真是這樣的嗎?

還有另一種解釋說“病”是個動詞,是使之發愁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超過或者超越的意思,病關索就是超越關索,關索是關羽的兒子;病尉遲就是超過尉遲恭。

哪種解釋正確呢?讓我們探究一番!

且看《水滸傳》中關於孫立的外貌描寫:



孫提轄下了馬入門來,端的好條大漢,淡黃皮膚,絡腮鬍須,八尺以上身材,姓孫名立,綽號病尉遲。

再看楊雄。



那人生的好表人物,露出藍靛般一身花繡,兩眉入鬢,鳳眼朝天,淡黃麵皮。

可見,兩個人外貌都有“面黃”二字,其他英雄沒有如此面容,可見這個“病”確實是指面色不好,無精打采,病殃殃的,似乎是有肝病!

《水滸傳》中沒有薛永的外貌描寫,他排名靠後,武藝平平,“病大蟲”應該是指病殃殃的老虎,如果他武藝超群,生龍活虎的話,應該叫“賽大蟲”才對!

至於霍去病、劉病已中“病”字,應該也是指疾病的意思,去病可能是父母最樸素的願望,希望孩子健健康康,遠離疾病。



關於霍去病名字由來,還有個傳說。

衛子夫的姐姐,有一天抱著不滿一歲的霍去病,去皇宮探望妹妹衛子夫,而此時漢武帝身體不適,正臥床休息,姊妹倆輕聲細語,生怕吵醒漢武帝,這時候熟睡中的霍去病突然哇的一聲哭了,漢武帝猛的驚出一身冷汗,病竟然奇蹟般的好了!看到虎頭虎腦的娃娃,問孩子是否取了名字,衛子夫說:“沒有!”漢武帝笑著說:“這娃兒一哭,我的病竟然好了,取名叫霍去病吧!”霍去病因此得名!


一半秋色


中國歷史上帶“病”的人太多了!

不過,他們都是名字上帶病,不希望身體上帶病。

1,霍去病。


霍去病是漢武帝時期的名將,是為中華民族開拓生存空間的大英雄。霍去病17歲參軍,第一戰就帶病800深入匈奴腹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讓匈奴人聞之色變。漠北之戰中,他封狼居胥,飲馬瀚海,把大漢疆土擴展到了貝加爾湖,開創了長途奔襲戰的範例。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長途迂迴快速殲滅敵人,成就了冷兵器時代的閃電戰,河西走廊成為農耕民族的樂園。

2,劉病已。

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開創昭宣之治的明君。劉病已的爺爺是戾太子劉據,因為造反被殺,家屬全部坐牢。劉病已母親在獄中生下他這個遺腹子,在獄卒保護下得以活下來。

劉病已後來被霍光選去當皇帝,封了貧賤出身的許平君當皇后,有了南園遺愛故劍情深的典故佳話。劉病已還開創了為功臣畫像表彰的先例,他的麒麟閣11功臣成為雲臺28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先河。

3,辛棄疾。

辛棄疾是南宋朝文武雙全的詞人,他寫的很多詩詞入選語文課本,辛棄疾還曾帶領50人衝進敵營捉拿叛徒後全身而退。

4,馮去疾。

馮去疾是秦朝的丞相,當時李斯是左丞相,馮去疾是右丞相,兩人地位差不多,名義上馮去疾還要地位高。史記中介紹,漢朝的馮唐馮奉世都是他的後人。

5,樗裡疾。


樗裡疾是戰國秦人,秦惠文王的異母弟弟,在秦國,他長期當政,提拔了白起魏冉等人,開創了秦國崛起的新時代。因為一開始封地在嚴,所以也叫嚴君疾,後來封地在樗裡,人稱樗裡子,是風水堪輿學的祖師爺。

與疾病相似的字,還有一個就是“鞅”,這個字同“怏”,病怏怏,就是病的很嚴重,悶悶不樂。

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字做名字居然很流行,除了人們熟悉的改革家商鞅,還有趙襄子趙鞅,他頒佈了春秋第一部成文法律,被孔子罵的狗血淋頭。還有範鞅,這個人是晉國六卿之一範卿的首領,在晉國朝堂活躍50年之久,他死後僅4年範氏被滅族。

中國古代那麼多人在名字裡面帶了疾病之類的字,實際上代表著父母對孩子的美好期待,希望他能健健康康活下去。

知事很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他的名字居然是無憂無慮的意思,那這個人就是趙國的開創者趙襄子趙無恤。

恤,在漢語中有憂慮的意思,趙無恤的名字,就是無憂無慮的意思。

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字,不光有把難產,廁所,當名字的,也有那麼多有愛的名字。


歷史知事


帶“病”字的古人其實並不多,知名的也就劉病已、霍去病,再加一個辛棄疾。

古往今來,沒有人喜歡“病”,更別說名字裡帶“病”了,但古人的聰明在於把“病”和其他字搭配起來,造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1,漢宣帝劉詢,漢武帝的曾孫,又名劉病已,“已”是停止、消除的意思,“病已”就是疾病消除、不得病的意思,父母為他取名時,一定是希望兒子健健康康,祛除百病。

(▲ 漢宣帝劉病已劇照)

2,名將霍去病,名將衛青的外甥,名字裡的“去”是遠離的意思,“去病”就是遠離疾病的意思,名字寓意遠離疾病,健康長壽。

關於霍去病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漢武帝劉徹取名。當初漢武帝寵幸衛子夫,霍去病的母親是衛子夫的姐姐,霍去病很小的時候還沒取名,霍媽媽抱著她到皇宮探望妹妹。當時漢武帝臥病在床,渾渾噩噩,無精打采,宮裡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說話,沒想到小小的霍去病突然"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昏睡的漢武帝受到驚嚇,猛然醒來,出了一身冷汗,頓覺暢快舒爽,病痾瞬間消除,他一高興下就賜給這個小娃娃一個名字——去病。(▲ 名將霍去病劇照)

一說是算命先生取名。據說霍去病的父母找了一個算命先生給孩子算命,算命先生說此子命中有富貴,年紀輕輕就能當大將軍,不過23歲時會有一場大病,關乎生死,取名“去病”才有可能避過這場大災,霍去病因此得名,但霍去病沒能躲過命運,23歲便英年早逝。

3,抗金名將、宋詞大家辛棄疾,辛棄疾的祖父辛贊崇拜名將霍去病,希望孫子將來能成大將之才,像霍去病一樣為國家建功立業,因此模仿“去病”給孫子取名“棄疾”,意思完全一樣,與霍去病、劉病已的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人把“去病”、“病已”、“棄疾”解釋為賤名長命,顯然驢唇不對馬嘴。

賤名是真賤,比如給男孩取名貓、狗、牛等,給女孩取名屎、豬等,而且大多是稱呼乳名,絕不可能用賤名稱呼大名,但“去病”、“病已”、“棄疾”卻是人家正兒八經的大名,意思是正面、積極的,完全不是“賤名”。

以詞組入名,在古代並不少見,往往用來傳達美好的願望和寓意,比如有些夫婦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很想生一個男孩,但事與願違,總是生女兒,為了生一個男孩,往往給女兒取名盼娣、招娣、念娣、引娣、連娣等,又盼、又念、又引、又招,想兒子都想瘋了。

(▲ 名將霍去病雕像)

由此可見,“去病”、“病已”、“棄疾”都是祈望孩子健康的好名,不是賤名。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飲關注我!


狄飛驚


古人的名和字是不同的。取"病"為名似乎不太吉利,不過漢文化豐富多彩,一個姓名中有病,也很趣。

比如大名鼎鼎的漢將軍霍去病,既名"去病”,想來病去身強了,才有日後封狼居胥的威武之軀。應當是小時候體弱多疾,父母擔心健康怕養不好,故取此名。

同樣漢宣帝劉病己,因為"巫蠱之禍",作為衛太子孫子的他,尚在襁褓之中,就被曾祖漢武帝投入大牢。牢中嬰兒能活下來,全靠好心的邴吉令女犯餵奶。只是生活條件太差,小犯人常常生病,眼看就要沒希望了,邴吉於是給取了"病己"為名,希望留住劉據唯一的血脈。

也許名字取得誠心,日後劉病己被霍光選為劉賀替補為帝。作為天子有"病”為名,史無前例,於國事不吉,改名就必須的。霍光便藉口漢帝皆單字為名,為尊祖制,劉病己變成了劉詢。

霍去病為啥沒改呢,因為小時去己病,長大了立志要去漢帝國心腹之病——匈奴禍患,如此也就留下千古最有名的"病"名了

既然皇家貴族都有此舉,民間亦流行開來。大詩人辛棄疾,"棄疾”也是"去病"的書面語言。父母將美好的願望寄託在孩子名字中,也就成了中華文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民間取名"狗剩""板凳”"菜花""石頭"等賤名,大抵以名賤好養活。《紅樓夢》中,賈寶玉這樣的嬌貴公子哥兒,老太太也讓各大丫頭直呼為"寶玉”,鳳姐採用劉姥姥以毒攻毒之意,以避生辰不吉,為女兒取名巧兒,也是一樣的道理。

有不少有男性取女性名字,也有男尊女卑,女娃好養活之意。至於累見不鮮的"招弟""盼弟""帶弟",大家也心知肚明哈。


元元的天下


一個人的名字雖說是符號,代號,但也不可小瞧,這飽含著父母心中一種殷切地希望和美好的祝願。比如幾十年前,x國,建國,衛國。再比如漢景帝為兒子劉彘改名為劉徹,徹,通也,通的是帝王聖賢的智慧,劉啟這是希望他達聖德。



但一些父母取名常帶著不吉利的字,“病”字,或者“疾”字。比如在歷史上說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霍去病;巫蠱之亂自戕的劉據之孫、大漢的天子漢宣帝劉病已;北宋詞中之龍、一把大刀斬金人的辛棄疾。

還有,秦始皇之右相馮去疾,秦惠文王的弟弟贏疾,他又名樗裡疾,樗裡是他的居住地。等等,為什麼會在名字之中取一個如此不吉利的字?


從孃胎下來,打小體弱多病,那時,醫療條件落後,生產力低下,夭折率極為的拔高,父母便希望他們健康平安長大,祈求蒼天不要帶走他們的命,長壽安康。

去病,去疾,棄疾,遠離纏身的疾病,而病已,願景病已經好了。

一些平常之家,還會取賤名“狗蛋”,以期望自己的孩子命硬,挺下難關。

另,直接取“病”,取“疾”,也是一種物極必反的道理。霍去病除掉匈奴,千古留名;劉病已當上皇帝,將大漢帶入新的高度,超越漢武帝;辛棄疾被譽為詞中之龍……

不管怎樣,最終地目的父母祈求自己的孩子安康!


非常茴香豆


帶不吉利的“病”字不假,但不是都給否定了嘛!

最為有名的人物,帶“病”和“疾”的,就是霍去病和辛棄疾了。你看,“去病”、“棄疾”,不是把病和疾,都去掉了、棄掉了嘛,所以也沒什麼不妥啊!

就說文青們最愛的辛棄疾吧,他大名是“棄疾”,字是“幼安”,一看就是一體的啊,希望他自小就平平安安,遠離疾病,永保健康。滿滿都是祝福,所以有不好的字眼怕什麼,給你否了就是好的意思了。

而霍去病呢,據說還是漢武大帝親自給取的名字。話說漢武帝的皇后是衛子夫,衛子夫的姐姐叫衛少兒。由於衛子夫很得寵,同胞兄弟衛青又是大將軍,所以姐姐衛少兒也經常可以出入深宮。

有一天,衛少兒抱著霍去病去宮裡看妹妹衛子夫,恰巧漢武帝生病,大家出入都靜悄悄的,怕打擾到大帝休息。結果霍去病一下子大哭,驚得漢武帝出了一身冷汗,但出了冷汗之後,反而感覺輕鬆自在了,病見好。漢武帝就問,是誰帶的孩子哭,一看是衛少兒的,就賜坐,抱過孩子一逗弄,咯咯樂,就很喜歡。大帝說了,孩子這一哭啊,讓我發了汗,這病就給去了,以後就叫“去病”吧,所以就有了霍去病。而且這姓也好,姓霍,有突然、迅即的意思,連在一起,意思就更好了!除了去病、棄疾,還有“病已”之類的,“已”就是結束了、好了的意思,起名的用意都是一樣的。而鄉野民間呢,走得比這些貴族還極端,歷朝歷代各種賤名從沒斷絕過,都是因為孩子成活率低,希望好養活。那些賤名,可比“去病、棄疾、病已”辣眼睛多了~


不入流的大劉


劉病已是漢朝人,漢朝時期中國的起名文化還沒有像宋明清時期儒家影響那麼大,都是什麼忠君愛國、仁義禮智信等等,像是王守仁、于謙什麼的。也不像我們現在取名都是深受言情劇荼毒,都是類似於瓊瑤劇的畫風。比如大行其道的紫萱、雨軒等等。也不像是我們父輩的建軍、建國,充滿了時代的紅色氣息。前期大家起名多少是帶有一定的紀念意義,比如鄭伯克段於鄢裡的鄭莊公寤生,他的名字由來於他母親生他的時候是倒著生出來的,取名寤生。晉成公名字叫黑臀、齊桓公姜小白、還有姬發的弟弟周公單名一個旦字,也就是姬旦。這些名字都帶有當時的時代氣息。對取名字也沒什麼忌諱,名字嘛代號而已。

說到劉病已,想到了辛棄疾,兩個人名字雖然都帶著疾病二字,但是另一個字都恰好中和了。

大家以後給孩子起名可以嘗試不拘一格,成為花名冊上的一股清流。



甜而不膩小阿騏


一提到有“病”字的名,想必大家都會想到霍去病,劉病已,辛棄疾,“去病”和棄疾都是把病痛去掉了,人自然就健健康康了,這名字並無不妥。但像劉病已這樣的似乎很不吉利,古人為什麼起這樣的名呢?

其實不只古人,在我們粵西,上世紀還很多人取特別難聽的名字,據說是那時候小孩夭折率高,而取難聽,賤的名字,就可以平平安安快高長大。比如《白鹿原》裡孝文,孝武,孝義小時候就叫“馬駒”,“驢駒”“騾駒”。

記得小時候,有個老婆婆經常叫我老爸“阿桶”,我知道我爸的名字不是這個,然後我問他,四奶為什麼叫你“阿桶”,然後媽媽說:叫阿桶的人都是小時候“醜陋”,多病,或是他們的兄弟姐妹多夭折。老爸說:他小時候叫“屎桶”,因為奶奶有七個孩子,只有三個長大,而且只有他一個男孩,爺爺奶奶怕他不好,然後起個最賤的名,這樣夜叉,太歲,鬼怪之類的就不會來纏他了。然後,我發現,我們村裡叫“阿桶”的人都是“獨生子”(那時候我們粵西一般人都是兄弟越多越好)。然後,我妹妹小時候,看到四奶叫我爸“阿桶”,她覺得好玩,也經常跟著叫,然後被我老媽臭罵了一頓。那些不好的名字,一般是小時候叫的,我鄰居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是叫,阿貓,阿狗,老牛,豬仔……這些的,但是長大了,如果關係不是很好,最好別再叫別人的小名了。

另外,我們粵西起名是很講究的,比如五行缺什麼就起一個關於它的名字,比如水龍,木勝,土福,金旺,楊燊等,同時還要拜契,有的拜比較有福的人做乾爸乾媽,有的拜土地神,也有拜康王,車爺的,還有拜河,田,樹的……

但是這些名字有時候也只是叫一段時間而已,而結婚或入族譜的時候則按輩分來起名,所以在粵西,以前一個人一般都有好幾個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