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高古玉的真偽?

舞羽流雲


瓷器鑑定真知堂;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玉器,古代玉器和現代玉器有什麼區別,什麼是高古玉。讓我們抽繭剝絲,一步步來解答。

玉器,分為真玉和假玉,軟玉和硬玉。中國玉器有真假之分有軟硬之別。所謂軟玉就是新疆和闐地區所產的透閃石陽起石質玉,硬度一般為6-6.5度,所謂硬玉指的是緬甸地區產的翡翠,硬度一般為6.5-7度。軟玉是相對於硬玉而言的。硬玉一般認為出現在清朝,清代以前翡翠極少出現在我國玉器界。所以高古玉沒有硬玉。

那麼高古玉是不是都是軟玉呢?也不盡然。所謂真玉和假玉,就是古人針對我國古代玉器而命名的。玉器,狹義的說法就是和闐軟玉,廣義的說法就是玉石,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石之美者。

我國遠古時期的玉器文化,內蒙的紅山玉,浙江的良渚玉,湖北的石家河玉,都是本地產玉石,並不是軟玉,但它們都是高古玉。最早的軟玉應該是商代出現的,是商人貿易的產物,殷墟婦好墓就出土了不少真玉。所以,不論真玉,假玉都屬於高古玉。

有高古玉,就有相對應的當代玉器和明清玉。當代玉顧名思義,就不用解釋了。明清玉指的是明清兩代玉器。但是不是明清之前的都是高古玉呢?也不是,所謂高古玉約定俗稱指的是漢代以前玉器,晉唐宋元玉器,都不屬於高古玉。

搞清楚這些,鑑定高古玉難度就小多了。高古玉分為史前文明,商與西周,春秋戰國,東漢西漢這幾個主要年代,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時代特徵。

良渚玉器有玉琮,玉璧等典型器,紅山文化有玉龍,玉勾雲佩等典型器。商代玉器有臣字眼,西周玉器有半面坡,漢代有漢八刀。所有這些都屬於專業鑑定知識。面對一件疑似高古玉器,首先看出土痕跡,其次看時代特徵,再次看工藝細節。這幾點仔細看下來,就能大致瞭解此器的真偽,當然這需要你首先對高古玉有一定的研究和專業才行,普通人沒有對此有過了解的,還是無法鑑別高古玉的真偽。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不限於瓷器,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瓷器鑑定真知堂


高古玉第一看是否是玉。究竟是石頭、乳化玻璃、等。首先確定是否是玉。不論玉的沁色有多深,它都有露出玉質的地方,叫氣門。第二看器型和紋飾。器型是否附合時代特徵;紋飾也是否附合時代特徵。如:高古玉圓雕動物,它的器型特點一個字:萌。如果感覺不到萌,那它真不了。第三看沁色。清朝未期斷代,主要看沁色。每一種沁色的形成,年份都不一樣。現在有些書上也有介紹。如:水銀沁形成最短需千年。而千年之上看水銀沁老嫩之別。黃土沁形成需兩千年以上。不過,少數玉質豎硬者,也不入沁。第四看包漿。古玉的精光稱包漿。(古玉辯)之語。玉不入土,無瑩亦無沁,亦無包漿。傳世之高古玉,不可能有。

總之,高古玉是古玉的制高點。也是玉器的制高點。高古玉的辯真假,也是玉器鑑定的制高點。它需要的知識量是巨大的,除了此,還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

下圖一圖二是一戰國螭龍佩,很好鑑定。上面有十幾個字,金文。戰國時期文字。玉質是和田玉,用料也附合。包漿沁色也附合。圖三是西周玉虎,萌萌噠的伏擊獵物的瞬間神態。





玉之王


漢以前的屬於高古玉。高古玉多為


帝王皇家貴族達人用玉,從用料、製作工藝、文化氣息上有著厚重深奧的內涵!

高古玉是一種很有收藏價值的玉石!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玩玉的朋友
不認識,甚至不敢認!一味否定!一談高古玉就色變!



究其原因就是很多朋友沒有見過真正的高古玉,更沒有上手盤玩的機會,或是對高古玉看法不一,認為買舊不如買新!再有就是高古玉是國際認可的高端藝術品,國內外藏家爭相收藏,導致市場一玉難求!再一個就是造假嚴重,贗品氾濫,藏友屢屢受騙!確實如此,市場古玉真品不足千分之一,不敢涉足也是情理之中的!


那麼,怎樣鑑別高古玉的真偽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鑑識:


一、看材質。高古玉大多是神玉和王玉,在選料用玉方面特別講究!從商代開始,大多使用新疆的和田玉,大多取材於河床的籽料或山流水料,密度大,硬度高,份量重,擺在手中有壓手感。而偽古玉通常使用那些質地很差的俄料、青海料、韓國料,甚至是乳化玻璃、阿富汗玉,亦或是巴基斯坦玉,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賺取最大的利潤!特殊時期的用玉也要區分辨別,如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齊家文化時期,大多就地取材,儘管是地方玉,選料仍舊很講究,大多是岫巖玉、馬寒山玉、藍田玉或是以透閃石、陽起石、蛇紋石、葉臘石為主的地方玉。


二、看加工方法。高古玉在不同時期有著獨特的加工方法。大多是使用砣具加工,少數使用鑽石、瑪瑙或硬石或鐵質刀具刻劃。不管是哪一種,都是精雕細琢、不惜工本的,與現代人急功近利、急於求成截然相反的!仿古做舊從宋代開始就有了,現在仿古做舊的高古玉大多用酸咬、煙燻、火烤、油炸亦或是醃、蒸、餾、漿、染……市場仿古玉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不勝枚舉!防不勝防!

三、看打磨工藝。高古玉大多用青銅砣或鐵砣加工,拋光用解玉砂,獸皮輪、棉、麻


、布輪砣具等。成品完成後大多會經過精細打磨,在10倍或20倍放大鏡下仔細觀察粗細不均,但較為順暢的細凹線,間或也有雜亂無章的細凹線,區別於機械拋光或仿照古法拋光的細密均等較為平行的細凹線。這種工藝是鑑定高古玉真偽的重要方法之一。大家在收藏過程中要多觀察實物,多比較,必要時用放大鏡觀察鑑定。

四、另一個就是看孔洞。
高古玉打孔通常使用管鑽或珵鑽,直孔或喇叭孔📣,亦或是對鑽時由於誤差偏離中心留下痕苔後產生的蜂腰孔。孔內壁留下大小、粗細、長短、高低、間距不等的旋紋,旋紋大多清晰可見,密而淺如髮絲,間隙無序!歷經數千年的高古玉,孔內包漿和孔外的包漿一致。


高古玉鏤空雕使用的是拉絲工藝,這種立體形樣的鏤空雕,不僅注重表層,而且注重體塊內部的底紋造型處理。仿的一般無法把各種紋飾表現得那麼淋漓盡致。人工拉絲較慢,較細,而且拉動的方向不穩定,常常出現不規則的、錯疊相加的拉絲痕跡。而機器拉絲速度快,非常容易形成排列狀的、垂直於玉器表面的磨痕。


、看陰刻線。高古玉陰刻線砣刀技法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掌握這個砣刀技法的特徵,對高古玉辨真偽大有裨益!高古玉砣具陰刻線主要有直砣和斜砣,刀法有單刀、接刀和跳刀。



由於各個時期的制玉工具和工匠水平參差不齊,砣出的線條是有差異的,同一個紋飾,在不同地方下砣,刀數也就不一樣,不要爭議這裡砣得多幾刀,那裡砣得少幾刀,轉角處大多數刀完成,接刀痕跡較為明顯。陰刻線底部是非常平整的,邊緣一般不會崩茬,或許可以允許有少許崩茬口,因為砣具有大小粗細厚薄不等,砣線也有所區別。


一般情況下,
砣線簡潔大方、剛勁有力、一氣呵成!砣線中部寬而深,兩端尖而淺,大多呈V字形,就像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兩頭尖!玉器完工後會經過精細的打磨,砣痕不那麼明顯了,但解玉砂打磨的痕跡起碼要存在,如果連光澤或打磨痕跡都不存在,那麼有可能被酸咬了,可以定為偽古玉。


六、看沁色。看沁色是判斷高古玉是否開門的一個重要標誌之一。沁色是指玉器長久的埋在密閉的墓穴或土壤中,受土壤、地溼、坑內物質的影響,玉器本身分子發生質變、結構水散失,使其孔隙變大,土壤中的各類顯色雜質會慢慢沁入玉質內部,就會產生各種沁色。

常見的沁色有硃砂沁、水銀沁、鐵紅沁、水沁、黑漆古、土沁、銅沁、釘金沁等……一般情況下,玉器的陰陽面受沁不一,陰面受沁程度、沁色變化較陽面厲害!真古玉的沁色絕非浮於表面,而是深入肌理,呈不規則分佈,顏色有深淺過渡的,有層次感的!


通常沁在玉質比較疏鬆的、有綹有裂的部位。具體鑑定時要心細如髮,配合一定的工具,如聚光燈、放大鏡等,謹慎觀察,並結合古玉器的材質、器型、紋飾、雕工綜合判斷。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更不要隨便否定別人的藏品!

特別提一提的是紅沁色。紅沁色非常珍貴!行話裡頭說得好,“古玉


掛紅,價值連城!”玉器久埋於地下,玉器疏鬆和綹裂處發生質變,二價和三價鐵離子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鐵或四氧化三鐵深入肌理,所以呈紅色,而不是真正的血沁!


七、看包漿,即氧化程度。包漿是一層皮殼,是器物表面因氧化形成的自然保護層,與人類後天盤玩形成的包漿是截然不同的。自然包漿是一種物質經氧化作用轉化為另一種物質的蛻變想象,是自然質變層,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是不可偽造的歲痕。真正的高古玉,歷經了數千年,即使用溫水泡上幾個月,包漿依然那麼厚重古樸,極具強烈的時代感、滄桑感和真實感!


八、看形變和質變。高古玉發生形變、質變(比如玉裂、氧化凸起,局部變形和生成次生物等)
。由於地張作用,加上玉器內部要發生應力反應,漲縮比不一樣造成的。一般會出現地彎或下凹。



部分高古玉會出現土蝕、蟲蛀、鈣化、雞骨白、飯糝現象!這些都是開門的特徵!是一種自然現象!所以,很多高古玉的表面都呈現橘皮紋,呈失水狀態,凹凸不平,還有很多“汗毛孔” ,被稱為會呼吸的古玉!

一般出現地彎現象的古玉多為片狀玉器。有地彎現象的古玉必須有鈣化或者明顯玉質疏鬆的現象產生。

九、看神潤感。高古玉大多是器型端莊、紋飾精美,用料和工藝都非常講究!看一件高古玉,首先要遠觀,察它神潤,也就是藝術性。神形兼備、古樸厚重、質美工精、形奇色巧的古玉大多是真品,而且是珍品!


偽古玉大多做工粗糙急就,缺乏精、氣、神!偽古玉大多經過化學處理,是不能佩戴和收藏的,對人體有害,甚至造成失眠、低燒、飲食不振,嚴重的可以導致中樞神經受損!

綜上所述,鑑別高古玉真偽還需要多看,多思、多悟、多比較、多總結、多盤玩,只有掌握一定的高古玉鑑賞知識,收藏才能得心應手!到處找磚家鑑寶,到頭來兩手空空!搞古玉收藏,要想無師自通,唯有學習,再學習!不學習,交學費是遲早的事!


最後,我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家庭幸福!一切順利!


廣州廖成文


對認定真的及認定假的要上手或實見,讀懂過萬件領悟出來的東西,另外要多跟高手學…一言難盡,總不外乎知今識古,如識人,演員雖扮偉人,但不是偉人,何也?無非其形其質其神




謝亞鐵


玉的沁色一定要自然。



古玉青花1


謝謝!

1、鑑別高古玉的水解與風化

水坑環境對玉質的影響主要是水解,即礦物質本身會含有結晶水,而且很穩定不會今天多了明天少了,也不會今天溼潤就多明天干燥就少,但是千年以後就不同了,水環境的玉質結晶水有明顯增加,這就是水解,玉質明顯透徹,硬度也會有不同成度的提高。而乾燥環境的玉質千年後就會失去結晶水,留下蟲蝕孔,玉質會有不同程度的鈣化,硬度明顯變軟,這一過程叫風化。不僅如此,有的玉質本身還會出現衍生礦,衍生礦成分來源於原礦但又不同於原礦故稱為衍生礦。水解--風化--衍生礦,這些都是不可模仿的,所以可以科學地判定古玉的真偽,更何況古玉的地下環境比我們所認知的要複雜得多,是造仿者所不能的。

如今那些頗有話語權的古玉研究者們,以館藏品論英雄,聖化古人,神化製假者。在枝節上煞費心機,吹毛求疵,要麼器型不對,要麼功也錯了,招搖過市,結果不是從真品裡找仿品就是從仿品裡挑真品。不是從科學角度出發,認真分析影響古玉的環境和條件,而是把片面性與普遍性相混淆。好比說穿花衣裳的是女的,扎小辮的也是女的,然而遇到男扮女裝立馬傻了,這樣不僅不能自圓其說,也誤導了更多古玉愛好者,還是上帝偉大,即使男扮女裝再像,一看喉結立刻知真假,古玉也有同理。

2、鑑別高古玉的沁色

由於古玉長期埋藏在地下,玉質本身與地下環境的物質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顏色稱沁色。地下環境十分複雜,沁色也多種多樣,有硃砂沁、水銀沁、銅沁、鐵沁、衣料沁、泥土沁等等。但沁的顏色以及所沁在玉器的位置著實對古玉價值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這也是賦予古玉第二次生命的客觀所在。常言說“玉有五色沁,貴如十萬金”不無道理。沁色是環境造成的什麼樣都有,看沁色就要選沁得乾淨,沁得美麗,沁得活靈活現才是上品。沁得乾淨是指該沁的地方要沁上,不該沁的地方不能沁上,追求色與形配、色與物配,就好比大自然用畫筆重新在玉器上填了一層色彩,可為巧奪天工。相反如果沁得髒兮兮當然就不是首先了。

3、鑑別高古玉的玻璃光

談到高古玉好像總會談到玻璃光,玻璃光是指古玉的玉質看似像玻璃一樣的質感和光亮,有人說古玉初級收藏者看功,中級收藏者看沁,高級收藏者看光,懂得看光後兩米遠可辨真偽,可見古玉玻璃光的重要性。前面說過古玉用料主要是和田玉籽料,而和田玉籽料是以溫潤不透明著稱。玻璃光是像玻璃質感光亮,具有一定的透明度,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一方面是古玉環境使古玉形成水解,透明度確有提高,另一方面則是古玉長期埋藏在地下密封的空間沒有氧氣。當打開墓室的瞬間,氧氣與玉器表面形成一種光亮的氧化膜,就是說就有高古的玉質再加上瞬間形成的氧化膜才是古玉玻璃光形成的真正原因,二者缺一不可。這種瞬間形成的氧化膜並不牢固,尤其怕水溼,所以古玉絕對不可以用水洗,對高古玉的盤磨也不可以用手直接來盤,一定要用棉布盤磨才能確保玻璃光不會消失。

由於對古玉的認知還不夠充分,加上贗品的充斥以及文化市場對古玉還沒有徹底放開,古玉價格始終沒有大幅提升,一般三五萬就可以買到較好的古玉,正是收藏的好時機。當然也有一些不瞭解市場的人把本來幾萬的古玉炒到幾百萬或幾千萬。然而對古玉的鑑賞靠的是文化積澱,靠的是對藝術的感悟,這就是不唯館藏定真,不以專家論假。物兮兮對人能語,人兮兮對物可識,大江春水東流去,日出日落永不息!



量子收藏


說不清楚,瞎說害人!



賞玉軒收藏鑑賞



老沈說玉


如果你有收藏經驗,你不會這麼問。

設定你不懂任何,上來就要收藏古玉還是高古~九成幾率你會被騙。玩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麼自己學習,循序漸進,要麼借眼。



石專25760586


明清玉器一般年代較短,只有到元代時期玉器會產生牛毛紋,有土沁入,《在地下,或墓穴中》到唐代玉器在土中有少許入沁,顏色根據墓穴或土裡的物質受長年地表擠壓,形成,到了漢代以後就是我們所說的高古玉了,只有達到千年以上玉器才會產生沁色,顏色多樣,靠近銅器會有綠色沁。靠近木材或松香等會有黃色等等,有的玉器時間久了玉質疏鬆,需擺放多年方能甦醒,玉質慢慢能恢復過來,一下子也說不完,就簡單說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