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唯美《蝶戀花》,一往情深深幾許?

蝶戀花,詞牌名,出自唐教坊曲。分上下兩闋,共六十個字,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的內容。

自宋代以來,產生了不少以《蝶戀花》為詞牌的優美詞章,像宋代柳永、蘇軾、晏殊等人的《蝶戀花》,都是成為經久不衰的絕唱。


七首唯美《蝶戀花》,一往情深深幾許?


1.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採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

這首詞妙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裡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調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迴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詞的最後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迴盪,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2.

《蝶戀花·春景》——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上闋描寫了一組暮春景色,雖也有些許亮色,但由於缺少了花草,給人一種衰敗和蕭索之感,下闋寫人,描述了牆外行人對牆內佳人的眷顧及佳人的淡漠,讓行人更加惆悵。

綜觀全詞,詞人寫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後者也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景觀。詞人意欲奮發有為,但終究未能如願。全詞真實地反映了詞人的一段心理歷程,意境朦朧,令人回味無窮。


七首唯美《蝶戀花》,一往情深深幾許?


3.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賞析:此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上片寫少婦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迴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

4.

《蝶戀花·春暮》——南唐·李煜

遙夜亭皋閒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賞析:時節已過清明,桃杏芳香依然。小雨之後,淡月朦朧。信步亭皋,忽聞鞦韆架上,笑語輕盈,勾起了心中的萬縷相思。詩人把惜春、傷春與懷人的思緒,融為一體。全詞寫得輕柔纖巧,婉麗多姿。

此詞通過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時所見的景色,表達了詞人起伏揚抑的傷春、相思情懷。全詞以清景無限來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變化,營造出一種深婉優美的意境。寫景鮮明,抒情真摯,語言淺近,讀來委婉動人,藝術上確有不凡之處。


七首唯美《蝶戀花》,一往情深深幾許?


5.

《蝶戀花·出塞》——清·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賞析:詞的上片寫眼前之景,景象廣袤空闊,荒涼淒冷,下片抒發自己的報國志向無法實現的幽怨,景象氣勢磅礴,縱橫馳騁,情感婉約深沉。

這首詞從整體上來說,景象博大磅礴,情感悽婉幽怨,自然流暢。面對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而上篇寫眼前之景,下篇寫從前之志,虛實形成對比。

6.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宋·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賞析:此詞上片描繪室外風和日暖的春景,渲染一種令人陶醉的環境氣氛,抒發懷春之情思;下片意脈承前而來,著重刻畫詞人具體的閨中寂寞生活。

全詞從白天寫到夜晚,刻畫出一位熱愛生活、嚮往幸福、刻骨銘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婦形象。


七首唯美《蝶戀花》,一往情深深幾許?


7.

《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清·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賞析:作者以花暗喻妻子,通過寫忍受離別的煎熬後回家看到的境況,表達了作者心中愧、悔、愛、憐齊集的複雜心情,抒寫了作者對光陰易逝的的感嘆。

這首詞一改前人寫重逢之喜,而抒重逢之苦,富有濃厚的悲劇色彩。通篇寫花即寫人,上下片都有透過一層的轉筆。但上片明用“不道”字面,下片卻是暗轉,匠心獨運,甚是高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