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公元前575年,晉國準備出兵伐鄭,與楚國爭霸。為增強自身實力,晉厲公向各諸侯國派出使者,請求助陣。說是“請求”,其實就是下命令。作為長期跟隨晉國的“忠實小弟”,魯國也接到了出兵的命令。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得到晉國通知後,魯成公絲毫不敢怠慢,積極地準備出征。可就在這時,魯成公家的後院卻起火了。

魯成公母親穆姜與“三桓”家族的叔孫僑私通,為了幫助老情人,她居然慫恿魯成公驅逐“三桓”家族的孟孫氏與季孫氏,好讓叔孫氏獨霸魯國國政大權。魯成公正為晉國之事忙得不可開交,母親卻在這時候節外生枝,這讓他很是煩惱不已。見魯成公試圖敷衍了事,穆姜居然威脅要另立國君!

魯成公頓時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無奈之下,他不得不延後出兵時間,先留在魯國佈防,以防止母親作亂。這一耽擱,就誤事了:晉人鄢陵之戰都已打完,魯國軍隊還沒趕到。

7月,晉人戰勝楚國後,又在宋國沙隨(河南寧陵北)舉行盟會,準備再次伐鄭。魯成公不敢磨磨蹭蹭,趕緊前往宋國參會。可就在這時,叔孫僑卻賄賂了晉國下軍主帥郤犨,向他誣告魯成公:“鄢陵之戰時,魯國軍隊之所以遲遲不出發,就是想看看誰能最終獲勝!”晉厲公聽了這番讒言後,盟會時氣得連魯成公面都沒見!

在叔孫僑背後慫恿下,9月的苕丘(晉地,今地不詳)盟會上,晉人一度扣押了魯國執政卿季文子。最終,還是士燮替魯人主持公道,才讓季文子回了國。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這一年,對魯成公來說,真是流年不利啊!

不過,隨著季文子的回國,叔孫僑與穆姜的陰謀也就徹底破產了。10月,魯成公與季孫、孟孫兩大家族合力趕走叔孫僑,徹底取得了這場內部權力鬥爭的勝利!


戰勝了母親和叔孫僑,不過是魯成公這年的喜事之一。

還在魯成公參加沙隨之會時,家中就傳來了一個喜訊:兒子姬午出生了。魯成公執政十六年,子嗣一直不多。現在增添了一個兒子,當然算是喜事一樁。

兩年後,魯成公過世。沙隨之會時出生的姬午,隨即被立為魯國國君,是為魯襄公。

魯襄公正式繼位為君時,不過才三歲,完全是懵懵懂懂的孩童。不用說,此時魯國的國政大權就落在了魯國幾位卿士手中——尤其是“三桓”家族成員。不知世事的魯襄公,對於“三桓”而言,在有意無意之間就成為一個任由擺佈的工具。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公元前570年,孟獻子帶著才五歲的魯襄公訪問晉國。在見晉悼公時,孟獻子居然讓魯襄公恭恭敬敬地行起了稽首大禮!稽首禮是屬於臣拜君的禮節;晉國雖然強大,但晉、魯都只是諸侯國,兩國國君在政治地位上應該是平等的。可孟獻子卻讓魯襄公對晉悼公行臣禮——這是怎麼回事?

俗話說,“無事獻殷情,非奸即盜!”

魯國卿士們此行,是期望晉國能答應魯國收鄫國為“小弟”,好從鄫國身上瓜分一些“保護費”。既然有求於人,孟獻子才有意策劃了這麼一幕大戲:我們魯國都自認為晉國之臣了,晉國是不是也得給魯國一些好處?

被魯國人捧上了天的晉悼公礙不過情面,只得答應了魯國的請求。

可惜,魯人想當“山東分堂堂主”的心情雖然迫切,奈何實力委實太弱。在接下來的兩三年中,在莒國和邾國兩面夾擊之下,鄫國居然被滅了!

魯襄公放棄了國家尊嚴的後果,換來的卻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魯襄公長期不能親政,被魯國大臣隨意牽著鼻子走,終於讓人看不下去了。這人不是別人,恰恰就是晉國國君晉悼公。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公元前564年10月,晉悼公組織諸侯伐鄭。這次伐鄭,諸侯軍隊擺出了三面圍攻的強大聲勢,迫使鄭人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11月,晉國在戲(河南登封嵩山北)與鄭國舉行了結盟儀式。可在盟會過程中,心有不甘的鄭人卻喊出了“唯有禮與強是從”的誓言,明顯是對晉國霸權思想的公開挑釁。

為此,在12月,晉國又再次組織諸侯國討伐鄭國。

這次伐鄭回來後,出於禮節,魯襄公將晉悼公送到了黃河邊。見魯人這麼殷勤,為表謝意,晉悼公在船上擺下了一桌酒席,來宴請魯襄公。宴會過程中,晉悼公突然問起魯襄公多大了。魯襄公還沒來得及答話,一旁作陪的季武子就搶先道:“沙隨盟會時,敝國國君剛好出生!”晉悼公一聽,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十二歲了!國君十五歲就可生子,生子之前加冠,這是常禮。您可以舉行加冠禮了!大夫為何不準備加冠禮的用具?”所謂“加冠禮”,就是古人的男子成人禮。加冠之後,就意味著男子長大成人,可以正式參與政事了。

晉悼公回國之時,也才十四歲,所以他深知幼年國君執政的困難之處。

如今魯襄公已經十二歲(虛歲),可在與晉悼公會見時居然還插不上話,連自己年齡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得由大臣代為回答,可見他被魯國大臣控制到了什麼程度!因此,對於這位幼年起就被大臣們當作執政工具的魯國國君,晉悼公隱隱生出了一絲同情之心。作為“帶頭大哥”,他當然不好直接干預魯國國政。晉悼公催促為魯襄公舉行加冠禮,好像是無意起興,實際上是暗暗在幫魯襄公忙,讓他儘快親政,不要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霸主一發話,季武子自然也不敢怠慢。在經過衛國時,就向衛人借了舉行加冠禮的用具,為魯襄公舉行了加冠禮。


晉悼公雖然是好心,但像他本人這樣的少年英主,並非人人都能當。魯襄公雖已經舉行過加冠禮,但無奈“三桓”勢力龐大,在魯國樹大根深。那些已成年的魯國國君,都不得不依靠“三桓”家族施政,何況是魯襄公這樣的少年國君呢?

公元前562年,季武子突然提出將魯國軍隊擴充到三軍。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按《尚書·費誓》記載,魯國在立國之初,就有“三郊三遂”。所謂“郊”,就相當於周王室的“鄉”。鄉隧制度下,“鄉”人有服兵役的義務。每一“鄉”中的每家出一人,共12500人,組成了一軍。魯國有三“郊”,那麼早在立國之初,魯國應該就有三軍。

為何季武子到現在又要將魯國軍隊擴充到三軍?

魯立國之初,就是周人第二次東征之時。那時山東一帶還是東夷之地,殷商遺族、東夷、淮夷勢力都極為龐大。為了征討叛亂分子,魯國必須得保持強大軍隊,才可能在山東半島邊緣站穩腳跟。但經歷了數百年的太平日子後,保持這麼多的軍隊已毫無必要,所以後來魯國軍隊也就慢慢減少了。

《詩經·魯頌·閟宮》是歌頌魯僖公之詩,此詩中有“公徒三萬,貝冑朱綅(音親)”之句。可見,在魯僖公時魯國軍隊才不過三萬。如果魯國此時是三軍,那麼魯國軍隊總數應該接近四萬;只有三萬,說明此時魯國才兩軍,再加上其他軍隊,合計大約是三萬人。因此,可以得知魯國從春秋初、中期時起,一直保持著兩軍的規模。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然而,齊國實力壯大後,頻繁威脅魯國。為加強軍事實力,魯宣公十五年時,實行“初稅畝”增稅;魯成公元年時,又“作丘甲”增賦;到了今年,又順勢將軍隊規模擴充到了三軍。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擴充至三軍,是魯國在國防領域一而貫之的延續政策,不足為奇。


可是,季武子之所以要把魯國軍隊擴充至三軍,卻還存有別的心思。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在確定了擴軍計劃後,季武子找到叔孫豹,對他說:“增加到三軍之後,我們三家各領一軍。”聽到這個計劃,叔孫豹大吃一驚:“魯國國政遲早要由你掌管,這樣的話,你後續執政可就麻煩了!”自從季友平定慶父之亂、將魯僖公扶上魯國國君之位後,季孫氏就世世代代位居上卿。季武子之父季文子才剛死,魯國國政現在是由叔孫豹掌控。但是,鑑於季孫氏的地位,叔孫豹遲早會將國政大權交到季武子手中。所以,聽到季武子要三家分別統領魯國一軍的做法,叔孫豹才會如此吃驚。

可是,季武子卻堅持要實施擴軍計劃。見季武子鐵了心,叔孫豹就提議道:“要麼我們盟誓吧!”隨後,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魯僖公廟門舉行了盟誓,又在五父之衢詛咒不守盟誓之人。如此慎重其事,是三家都生怕對方會反悔,以致大事不成。

公元前562年1月,魯國正式擴充至三軍,“三桓”家族每家各領一軍。既然已接管了魯國軍隊,“三桓”家族也就毫不客氣地將魯國公室之田分成三份,每家各領其一!魯國的三郊三遂,從此成為魯國“三桓”的私人領地。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三桓”家族三分公室,這麼大的舉措,卻從未與魯襄公商議過一句!在衛國舉行過加冠禮後,已經過去了兩年,魯襄公也已經十四歲。可這麼重大的議題,魯襄公卻根本沒有發話權,足見魯國國君已被“三桓”家族架空,成為傀儡!


然而,私分魯國公室雖然魯襄公無法阻止,但“三桓”家族還要面臨另一大挑戰。

三分公室是“三桓”家族私下達成的協議,魯國國民不一定會認可。為了讓魯國國民認可此次“分家”,“三桓”家族也採取了不同的方式。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季孫氏對所屬領地之人,加入季氏家族的則免徵稅收,不加入者則加倍徵稅。季孫氏並不強迫民眾一定要加入季氏家族,但卻採取經濟手段施壓:要忠於魯國公室可以,可你家稅收翻番。為了免去稅收,民眾自然紛紛加入了季氏。

孟孫氏對屬地之人,要求每家子弟中一半加入公室,另一半加入孟氏家族。孟孫氏這種做法,算是給魯國公室留下了一點情面,並沒有徹底斷絕魯國公室的活路。

叔孫氏對屬地之人,要求各家的兒子和弟弟加入叔孫氏家族,父親和哥哥則加入公室。叔孫氏的做法,顯得更為陰險,留給魯國公室的盡是些老弱病殘,青壯年則都攬入了自家之門。

二十五年之後,季孫氏主導將魯國三軍縮編成二軍。為此,三桓家族重新將魯國公室領地一分為四,季孫氏獨佔其二,孟孫氏與叔孫氏各佔其一。這次三家都統一了思想,把屬地民眾全部納入自家,然後再上交貢賦給魯國公室。

魯國國君,從此徹底被架空了。

公元前517年,魯昭公試圖攻打季孫氏,卻反而被季孫氏與叔孫氏聯手打敗,被迫逃離魯國,恥辱性地死在了異國他鄉!

周公旦的“親親尚恩”,近五百年後,終於成功地讓子孫瓜分了魯國

雖有霸主晉悼公的暗助,魯襄公仍然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傀儡;他兒子試圖發動反擊,反倒是被趕出魯國,百般折騰仍然回不了國。魯襄公父子的遭遇,足以見證魯國公族勢力的強大——周公旦的“親親尚恩”,在經歷近五百年後,終於讓子孫成功地瓜分了魯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