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華文明正是因為這種包容性的特點,才能不斷地吸引外來文化,綿延千年,這種包容性也正是中華民族充滿自信的象徵。儒、釋、道三教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也體現了這種包容性。然而在對待酒的態度上,三教卻是決然不同的。這是為什麼呢?

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

儒家對酒是極其尊重的,因為酒是糧食釀造的,所以極其尊貴,古時候主要用來祭祀神和祖先用的。然後人才可以飲用。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就是一個喜歡喝酒的人,而且還說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人喝悶酒很無趣,不如大家一塊兒暢飲。據說他的酒量也是很大的,他的後代裡喜歡喝酒的人也不少,比如讓梨的孔融。他們的家族因為在歷史上要接待的貴賓太多,還打出了自己的家族酒的品牌。

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

在儒家思想裡,酒成了人際交往的必備之物。以酒待客是敬禮之道。中國的文人們喜歡喝酒的也很多,李白寫道:"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北宋文學家歐陽修也愛喝酒,然而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

儒家雖然對酒很尊重,然後卻提倡飲酒不過量不亂性。西周時期,周公就頒佈詔令嚴禁私自飲酒,認為上天造酒,並不是給人享受的,而是為了祭祀。並制定了酒禮:"時、序、數、令"。即嚴格掌握飲酒的時間,只能在冠禮、婚禮、喪禮、喜慶典禮時飲酒;飲酒時遵循先天、地、鬼、神,後長、幼、尊、卑的順序飲酒;在飲酒時不可發狂、適量而可;在酒宴上要服從酒官的指令,不能隨心所欲。

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

道教對等酒也很尊重,呈現出一種比較寬容的接納態度,把酒叫做玉液、瓊漿,認為"神仙不禁酒,以能行氣壯神,然不過飲也。"道教中連神仙都可飲酒,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酒可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道家提出,飲酒不可過量,需要節制,也就是說要適量飲酒。同時道家在修道過程中有時還要借重於酒。道教飲食中很看重酒的養生保健功效,認為酒能調節人體生態平衡,可以避穢、助藥力,適當飲用有益健康。

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

確實現代科學了證明了,少量飲酒可延緩動脈硬化、預防部分心臟病,但是大量飲酒則會損傷肝臟。說明道教飲食很講究科學道理。同時道家還提出一些飲酒方法,認為飲酒宜緩,不可劇烈;宜暖,不可飲冷酒;忌空腹飲酒;忌酒後在風裡坐臥,併發明瞭多種藥酒治病。

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

然而和儒、道不同,佛教則是完全禁酒的。佛家戒律是自己不能飲酒,也不能給別人飲酒,家裡也不要藏酒。酒戒可以算是佛門重戒,破戒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佛教禁酒,並不是說酒有什麼不好。而是認為多數人們酒後會亂性,犯殺盜淫妄之罪,所以要預防。

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

然而佛教裡卻又把酒叫做"般若湯",般若是梵語的譯音,意思是"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實理解一切的智慧,與一般的智慧不同。般若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智慧。為何把酒叫做"般若湯"呢?這是因為有的僧人犯戒偷飲,為了避諱,才有這樣的稱謂。僧人們喝酒後為了求個心安理得,又要對佛祖有個交代,於是就想到了這一出。確實,在佛教裡,也確實有些僧人不戒酒,卻一樣能修得正果的,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

儒、釋、道為何在酒的態度上決然不同呢?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本土宗教對酒的態度是接受的,而外來的佛教則對酒很排斥。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教義的區別,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思想,融入世俗生活中的,享受酒也是一種世俗的樂趣。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老,所以對酒也不會排斥。而佛教則不同,佛教講究修行,要清心寡慾,不能沉醉。所以對酒就比較排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