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羈糜,清的羈糜區算主權領土,漢唐宋明的卻不算,這是為什麼?

砂壺技術


這個問題提得很沒有水平,因為提問者根本沒有搞清楚羈縻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羈縻統治,是一種非常鬆散的統治,指中原王朝通過軍事威脅和利益施捨,來控制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情況。其特點包括以下幾個:

第一,中央政府在羈縻地區不設流官,羈縻地區的管理者均是少數民族的首領 這就意味著羈縻地區具有獨立的稅收,任免官員以及軍事權。

第二,羈縻統治的隨意性很強。羈縻統治的力度與中原王朝的強盛與否有很大關係,當中原王朝衰落時,羈縻地區便名存實亡。


因此,在計算實際疆域時,羈縻地區是不會算進去的,因為這些羈縻地區本質上不屬於中央政權。通俗來講,羈縻就是胡蘿蔔加大棒,讓周圍的少數民族政權消停。而唐朝的羈縻地區就是北方的回鶻,因為回鶻雖然向唐朝稱臣,但其擁有自己的軍隊,並且戶籍管轄權歸自己的可汗而不歸唐朝,也不用向唐朝繳納賦稅。自然,這並不算唐朝疆域。至於西域地區,可以說算唐朝疆域,因為唐朝在這些地區有駐軍和一定的流官。

搞清了羈縻的定義,那麼來看清朝有哪些地方屬於羈縻?答案是基本沒有。如果廣義來看,南方的土司也屬於羈縻地區,但由於中國古代政權一直不把南方少數民族當自己的威脅,故而羈縻多指北方。至於南方,明朝開始改土歸流,清朝最終完成。

再說清朝北方,清朝對於蒙古實行了盟旗制度,將蒙古納入齊民編戶,並且設立流官專門管理蒙古地區,同時在蒙古地區也有駐軍。因此,清朝時期,蒙古已經不是羈縻地區,而屬於朝廷直接的管轄區

最後,領土主權這個詞不要亂用。這是國際法上的名詞,出現於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建立後,在此之前,世界上不存在"領土""主權"這些概念。中國最早接觸這些概念就是在尼布楚條約簽訂時,尼布楚條約從近代國際法的意義上確立了中國對於蒙古高原的領土主權。

因此,如果抖個機靈,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清朝的主權經過了國際法的確認。


庭州行者


這個問題讓人相當無語。

在今天的網絡上,清朝不僅成了明朝的宿敵,還成了所有漢家王朝乃至所有封建王朝的公敵。尤其是關於領土的問題,總能讓人吵上三天三夜。

眾所周知,清朝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例如徹底解決了困擾中原王朝數千年的遊牧民族問題,奠定了今日我國版圖的基本框架。

清朝時期,我國的疆域面積最巔峰達到了1316萬平方公里,這是我國曆朝歷代實控疆域的最高峰。

不過在這巨大的國土中,清朝實施的統轄方式並不單一。在長城之內的漢地18省,清朝設置流官,建立省州府等地方行政體制。而在長城之外的東北、蒙古高原,西域及青藏高原地區,清朝則採取盟旗制度,土司制度,達賴班禪制度等一系列羈縻統治措施。

這些羈縻措施在清朝之前的王朝中也有很多運用。不過有人指出,同樣是羈縻統治,清朝的羈縻區算主權領土,而漢唐宋明的羈縻區卻不算,非常的不公平。

真的是這樣嗎?靜夜史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原因如下:

1、羈縻統治區是古代王朝疆土

今天的各類歷史文獻中,從來沒有否認過古代封建王朝對羈縻區域的主權歸屬。

事實上在清朝之前,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沒有現代國家概念,所以不可能以界碑作為疆域的邊界。

在古代的東亞地區,中華帝國是名副其實的天朝上國。以中華帝國為中心,周邊的朝鮮,越南緬甸等國家和地區,作為中華帝國的藩屬國,構成了以中華帝國為中心的龐大朝貢體系。

在這樣的環境下,但凡中華帝國進行過軍事征服、設置過軍事機構的地區都屬於中華帝國的羈縻統治區。

在羈縻統治區內,中華帝國實施不同於內地的治理策略,不設置流官,而是任命當地的少數民族首領因地制宜進行統治。

這些少數民族需要定期向中華帝國朝貢,獲得中華帝國的賞賜。同時充當中華帝國內地核心統治區的外圍屏障和戰略緩衝,而中華帝國也為羈縻統治區內的少數民族提供軍事保護和仲裁等。

按照這樣的條件,漢朝的西域都護府,東漢的西域長史府,唐朝的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都屬於中華帝國的主權領土。

明朝時期,帝國在邊疆地區設置了奴兒干都司、朵甘都司,烏斯藏都司、關西七衛等一系列羈縻統治區域,這些地區都屬於帝國的主權領土。

同樣屬於羈縻統治區的還包括清朝之前的雲貴高原地區,這些地區實施土司制度,中原王朝在明朝之後進行改土歸流,才逐漸納入帝國核心統治區。

因此說漢唐宋明羈縻統治區不算主權領土的說法,是典型的無稽之談。

之所以會產生這些羈縻統治區不算主權領土的說法,是因為羈縻統治從來就不是一個穩定的統治方式。在我國古代,羈縻統治區能夠維繫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中華帝國的綜合國力。

在中原王朝國力鼎盛的中前期,少數民族樂於向帝國臣服。而一旦中原王朝國力由盛轉衰,這些羈縻地區的少數民族就會紛紛脫離控制,自立為王。

所以這導致了無論漢朝唐朝還是明朝,其疆域在王朝前後期變化相當劇烈。

2、清朝是與眾不同的王朝

清朝和之前的王朝最大的不同就是:清朝之前的所有王朝,都是典型的古典王朝,而清朝的後半期已經跨入了近代,所以清朝面臨的問題也更為複雜。

清朝時期,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也屬於清朝的羈縻統治區,在清朝時期稱為外藩蒙古,各部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但是在清朝國力由盛轉衰時,這些羈縻統治區卻沒有選擇背離清朝而去。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清朝對羈縻統治區的控制力度前所未有,這些地區即使在清朝國力由盛轉衰時也無力走向分離;另一方面,由於清朝時期,近代意義上的主權領土概念已經形成,清朝無論核心統治區還是羈縻統治區,都獲得了國際上的承認。

而近代意義上的主權領土概念形成標誌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合約

什麼意思呢?在清朝之前的各個中原王朝,有關羈縻統治區域到底屬不屬於帝國的一部分,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帝國的實際統治者,二是羈縻統治區內的少數民族首領。

前文說過,王朝強盛時,帝國統治者有能力維護和控制羈縻統治區,這一時期,帝國統治者說了算。而到王朝衰落時,少數民族首領背離中原王朝而去,他們決定了羈縻統治區的歸屬。

所以總體而言,這些羈縻統治區到底算不算帝國領土,內部人說了算。

而清朝時期,當近代意義上的主權領土概念形成,羈縻統治區到底算不算帝國領土?就不光取決於內部人的意見了,更取決於外部國際社會的意見。

而在清朝國力由盛轉衰時,國際社會的意見顯得更為重要。

那麼清朝是如何確立對羈縻統治區的主權的呢?答案是清朝前期猛烈的領土擴張。在清朝平定北疆的過程中,清朝不僅在不斷地將蒙古區域納入清朝的統治範圍,更通過和沙俄簽訂一系列的邊境條約,將領土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

其後無論清朝的國土是進是退,都有相關的國際條約等法律依據支持,這是清朝和之前王朝最大的不同。

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承認清朝對羈縻統治區的主權擁有時,清朝也在無形中完成了我國所有王朝都不曾達成的成就,那就是在王朝末期保持了超過1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奠定了現代中國疆域的輪廓。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清朝對於邊疆的控制和以前朝代的不一樣

僅僅以西藏為例,西藏1751年西藏善後章程

1794年欽定藏內善後章程

這兩次作為標誌,西藏實際上成為了高度自治的中國領土一部分,而不僅僅是所謂縻鎖控制

另一個標誌就是英屬印度提出通商,建立關係等條件,這些要求在古代縻鎖政策時期,西藏有自主權利答應與否,而清朝西藏失去了這些權利,必須當時中央政府同意和安排

清朝對以前歷代縻鎖地區的控制,超過以前的朝代,這裡面最重要的是軍事

為什麼外蒙最後獨立,而內蒙新疆西藏還在

就是幾個重要的事件,內蒙新疆地區核心就一個,噶爾丹,打敗噶爾丹不光是清政府的渴望,也是恐懼被其統治的內蒙諸王的渴望,所以只能被迫答應清政府對其進一步控制的要求,同時因為打擊噶爾丹,清政府軍事力量進入新疆,為什麼今天很多小說電視劇裡面出現了漢人幫助維吾爾反抗清朝,核心就是清政府軍事力量進入後不願意走了

西藏也是,英屬印度18世紀中期入侵西藏,西藏抵抗不了,只能求助於清朝,結果同樣也是賴著不走

也就是和歷代一樣清政府最初對於西藏新疆內蒙青海,都是縻鎖統治。但是因為噶爾丹,英屬印度等原因導致清朝軍事存在進入這些地區,實際上加強了對其控制,不然清末這些地區更大可能

最後很多提到了清政府和當時各國簽訂的條約,實際上清末左宗棠和趙爾巽,收回西藏新疆,也就是說,實際上沒這些首付行為,可能就算到民國,民國也繼承不了,民國繼承不了,今天


風中小草59


羈縻,《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解釋說:“羈,馬絡頭也;縻,牛蚓也”,引申為籠絡控制。實行羈縻政策的地區名義上從屬朝廷,實際由當地原住民首領自行統治。唐朝對西南、西北等少數民族採行羈縻政策,承認當地土著貴族,封以王侯,開放貿易。宋、元、明、清稱土司制度。

以史記我們可以得知,只要不是朝廷直接統治,並以原住民首領自行統治的地區,都叫羈縻地區,只是名義上屬於中央朝廷。比如明之前雲貴雖然名義上屬於中國,但中央一直沒有直接統治,一直到萬曆二十八年(1600)十二月,播州世襲土司楊應龍之死徹底宣告了雲貴土司制度徹底廢除,雲貴才徹底併入中國版圖。

同理看滿據時期的西藏,蒙古,新疆(清前稱西域)這些名義上屬於滿清的地區,實際上是由當地原住民首領統治。滿據時期西藏青海內蒙均有活佛,都是由活佛直接統治,本地人生活習俗也沒有和所謂的漢地十八省一樣剃髮易服。所以對於滿清來說,除了漢地十八省和東北其他地區均是羈縻,和中國曆朝歷代區別不大。


史前巨炮


本來這個問題我不屑回答,因是好友邀請所以就簡單說兩句。漢唐宋明是我國曆史上的正統王朝,這幾個朝代在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其在歷史上的影響力也很深遠,並且都具有其鮮明的亮點,強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盛唐,萬國來朝,富宋,兩宋剛明時期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富裕的朝代,剛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幾個朝代在其歷史上的羈縻區當然是主權領土,至於滿清就算了,它就是野蠻的、醜陋的異族殖民政權,不屬於華夏文明序列。


皇漢民族


因為這種評價是韃糸標準,凡是不利我大清者……


華夏漢魂


清朝對邊疆控制時間是最長的。另外漢唐的西域誰不認的?是你不認嗎?宋明就沒有多少羈糜土地(別跟我說明朝地圖開疆到北冰洋的那塊叫羈糜),你就故意過來混淆視聽,挑起民族矛盾的吧?


素月墨羽YH


在我看來,垂直的行政權是主權最有說服力的象徵了,漢唐之強大世所共知,可他們對於西南東北的偏遠政權基本都採取了羈縻政策,大多不駐軍不派官吏直接管轄,而是通過對當地統治者施加影響來保持存在,並不牢固。主權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而清庭既學會了漢人的權謀又留有落後民族的狠辣,通過與少數民族地區或是利益捆綁,或是武力進繳達成了直接的管轄。軍權和政權都得到了直接體現,自然不是羈縻。評價歷史時我們應該更多的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


永無劫


羈糜制度在漢唐宋明時代是符合當時國家政治經濟利益的制度。羈糜區域與中原漢地不僅經濟水平差異大,語言文化也有很大不同,不宜採取類似中原漢地的郡縣制或行省制度。諸葛亮在平定孟獲叛亂後,有人勸他建立郡縣,諸葛亮說南中地區剛剛經歷戰亂,當地人對漢族極度仇視,如果派遣官吏就必定要留駐軍隊,當地經濟落後就要加大中央的開支。因此諸葛亮選擇任用當地首領以夷制夷的策略。

現在羈糜還是設立行省直接統治,取決於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漢化的程度。東北和臺灣原本都是羈糜地區,但由於經濟發展,漢族移民大量湧入,就具備了行省治理的基礎。反之朝鮮和越南由於經濟落後,漢族移民減少,原來的郡縣也變成了羈糜地區。

到了近代,西方列強在亞洲的擴張逐步瓦解了羈糜制度。中國原來的軍事政治優勢不在,對羈糜地區的控制力大大減弱。但如果這些地區被列強佔領,勢必對中國本部構成威脅。因此晚清時代中國傳統的羈糜地區新疆和西藏等地,都變成了行省。

如果沒有列強入侵,很多羈糜地區也會變成行省,比如雲南,但外部威脅加快了羈糜地區的行省話。到民國時期,羈糜地區要麼被列強控制,要麼變成中國的行省,已經不再是中國的緩衝區了。


熊眼看歷史


因為通古斯滿人操控了文化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