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如何創作之意象創作空間和書品人品

書法如何創作之意象創作空間和書品人品

書法藝術的意象創作空間

中國漢字從古文發展演變到隸書之後,也就是發展到方塊形文字之後,越來越遠離了象形的成份,而走向了抽象的境界,同時,書法家面對這種抽象的方塊文字,有了更加寬廣的意象創作空間。

有些書家寫一個草書“龍”字,就會將心中想象的一條雲中飛龍的形象用筆墨表現出來;有些書家寫出的“黃河”二字,使人通過作品彷彿看到了壺口瀑布,奔流直下……

我們在創作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 雪》書法作品時,不妨先想象毛澤東當時站立在高塬崖畔,傲視一望無垠的冰天雪地、旁若無人、雄視天下的情景,在這種意境下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便會更好地表達詩詞的意蘊。

我們在創作大字書法作品時,應想象到自己置身於高山之巔或太空之中,在這種意境下寫出的字才能達到氣勢磅礴,耐人尋味。

有些書家在創作之前喜歡飲酒,在微醉的狀態下,拋開了客觀物象對自己創作意識的影響,飄飄欲仙,似夢似幻,為所欲為,放浪形骸,這時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有一種令作者本人事後也難以置信的逸氣和神奇,真是妙不可言!

難怪懷素會有“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欲書書不得”的狂顛之舉。這就是“酒”壯了書家的膽,是“酒”激發了作者的創作激情。古人有言“玉壺買春”,他們把“酒”比作“春”,像春天一樣使萬物充滿了無限生機!

書法如何創作之意象創作空間和書品人品

書品與人品

書法藝術是一門綜合內容頗豐的學科,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它不僅僅是人們常說的寫字,而是做學問,做人。

因為在中國傳統藝術中,始終貫穿著“儒、釋、道”三大文化的哲學思想,它的思想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是“與人為善,清靜無為”,是“中庸和合,道法自然”,更是“以人為本,自強不息”。

所以,許多卓有成就的書法家,他首先是一個學問家;亦有許多學問家,雖然他們在書法學習上沒有花費多少功夫,但能寫出精彩可人的書法作品來。這正是這個道理。 宋代的秦檜、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王鐸,他們在書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堪稱獨樹一幟的大家,但由於政治上或人格上因素的影響,秦檜所創的書體並沒有以“秦體”譽之,而稱作“宋體”,趙孟頫和王鐸只因身為二臣,即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樁”上,受人卑視,難以獲得歷史的“正名”!

當今,有一些著名書法家,字寫得當然很好,有許多人喜愛,但是,當愛好者報以對藝術摯愛的、虔誠的心情上門索求墨寶時,時常會遇到書家本人所造的“天價照壁”,只能碰壁而歸(當然,有的書家是不堪應索之勞,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他們其中的一些人是否深刻地思考過“藝術”是孤芳自賞的,還是為大眾服務的?藝術是用來求名求利的,還是繼承和弘揚民族先進文化的?

當代著名書法家張興斌先生,被人們譽為“德藝雙馨”的書法家,他曾對我說過:“一個書法家一天能給人寫多少幅字?一生又能寫多少幅字?中國有十三億人,世事大得很!”。

于右任先生晚年,每天要寫五十幅字,一生中創作出了數以萬計的書法作品,大多數都散了人,到如今擁有于右任書法真跡的人有幾個?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如今,我們時常還會遇到一些走江湖的書家,他們並不是以書會友,弘揚祖國文化,而是唯利是圖,動輒就侃侃而談,炫耀自己的書法作品有如何如何好,有多麼多麼珍貴。有的甚至枉費心機,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利用電腦合成技術,使其與高層領導、藝術大師合影,其目的還不是為了“自我吹捧,自作廣告”,我們稱這類人為“書法騙子”、“藝術混混”! “德藝雙馨”這個桂冠,不是隨便可以戴在任何人頭上的,它需要以人格和品德為衡量標準。

書法如何創作之意象創作空間和書品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