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少年冷靜弒母背後,就是無知、推諉、不願承擔責任的家庭教育

12歲少年冷靜弒母背後,就是無知、推諉、不願承擔責任的家庭教育

圖片源自東方IC

前幾天看到12歲少年冷靜弒母案件的始末,本就有些心情沉重,尤其是這個孩子(姑且還稱之為“孩子”),在手刃母親於血泊中之後,還能夠平和的對著自己的姥爺說著謊話,帶著弟弟去爺爺家吃飯,放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甚至還能夠接聽母親電話、微信,甚至用母親的手機給老師發信息請假……

我是打心中發出的陣陣寒意,這是怎樣的深仇大恨?又是怎樣的陰暗心理作祟?本該12歲的陽光少年,在學校正是青春年少好時光,亦可以在家庭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怎麼就會走上這樣的“不歸路”?

12歲少年冷靜弒母背後,就是無知、推諉、不願承擔責任的家庭教育

圖片源自東方IC

媒體報道說:這個孩子從小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其父母一直在打工養家餬口;直至媽媽生下二胎不得不呆在家中,才和媽媽一起。也正因為此,孩子和媽媽的原始情感並不深。

之後就是生活的種種瑣碎,做媽媽的自然想要管教孩子處處好,但12歲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以自我為中心,再加上沒有之前的親子情感基礎,矛盾在所難免。

出事當天,大約就是孩子在家中抽菸,引起媽媽不滿,從而產生爭執,最終爭執升級,悲劇發生。

其實更讓人覺得可怕的是,悲劇發生之後這個孩子的所作所為,如此冷靜、殘酷,讓人不寒而慄,真的不像是一個12歲孩子的心智。

12歲少年冷靜弒母背後,就是無知、推諉、不願承擔責任的家庭教育

圖片源自東方IC

事後,還有一個細節的報道,說有親人指出,這個孩子在幾年前曾經出過車禍,當時傷及到頭;出院後性格就有些變化;隨後又因為和同學打架,被推搡撞到牆,腦袋再次受傷瘀腫,好久之後才痊癒。

兩次的創傷讓孩子的性格發生很大的變化,包括會常常一個人自言自語,做出莫名其妙的一些動作等等。

無從得知,這是一個被誇大了的事實,還是確有其事。

12歲少年冷靜弒母背後,就是無知、推諉、不願承擔責任的家庭教育

圖片源自東方IC

12月11日,這個孩子因為未到法定年齡,這個案情清晰明朗的案件結案。孩子被警方釋放,交於家長監管。

今日,孩子的父親發出一份“家庭情況說明(求助聲明)”。大意是說,孩子出來了,但是一家人的生活無法回到從前了。民憤太大,孩子無法返回過去的學校,也無法回家;生活來源也有很大的困難……等等

總之,這封歷數自家的種種困難和堅信,卻獨獨忘卻了自己需要且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的求助說明,讓我頓時明白,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而孩子的教育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

換句話說,倘若這個孩子依舊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不但家庭矛盾依舊,而且孩子的未來也將看不到任何希望。

12歲少年冷靜弒母背後,就是無知、推諉、不願承擔責任的家庭教育

圖片源自網絡

這種觀點當然不是空穴來風。

1、以孩子父親發出的求助信中,沒有任何對孩子母親的不幸的悲傷,以及為什麼會產生這種不幸的愧疚與反思。倒是相稱出孩子那句“我殺的又不是別人,是我媽而已”的經典,有異曲同工之妙。

2、哭訴孩子的學校不再接納孩子。

這本就是人之常情啊!倘若孩子真的像之前某親戚所言,是腦子有問題了,那麼在學校裡無疑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指不定什麼時候爆炸,多危險。

倘若孩子並沒有任何精神上的問題,那麼小的年齡,這樣“冷靜”的處理人命相關的事情,任誰家也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和這樣的孩子在一起啊!

3、哭窮。

自己的家庭支離破碎,卻不去深究為什麼會支離破碎,只是想要得到相關政府、社會人士的關注、幫助和理解。

……

可以想象,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遇到困難,只想逃避和推脫,反覆糾結的是自己的矛盾、痛苦以及別人對自己的不理解,卻從未認真的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如何讓孩子有健康的土壤去生存?一個無知、推諉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家庭氛圍躍然紙上!

12歲少年冷靜弒母背後,就是無知、推諉、不願承擔責任的家庭教育

圖片源自東方IC

一個家庭縱有千難萬難,事已至此,作為孩子的家人來講,也只能讓自己想辦法面對、度過,而不是要求別人怎樣這樣。

畢竟在社會道德的前提下,這個孩子犯下的是難以寬恕且惹出眾怒的錯,有違我們傳統幾千年文化的傳承。

所以作為孩子的父親,在這個階段,與其想辦法讓周圍的人接納孩子,倒不如自己先帶著孩子,寸步不離。打工也可以帶著孩子,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父母掙錢的辛苦,以及生活的艱辛。

等孩子真正有所感悟的時候,再回頭讓他繼續自己的學習。不過,最好為孩子徹底換個環境、換個生存狀態。

社會的福利制度,也許本就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改正自己錯誤、修正自己靈魂的空間。但古訓本說:養不教、父之過。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想辦法負責,社會總有一天就會替父母好好給他一個深深地教訓。到那時,一切就真的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