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馮保為什麼要打死周雲逸?

崔硯澤


以下一切內容均基於電視劇分析,和明史無關——事實上電視劇本身和明史,也沒多大關係,我們大可以將它當成一部架空電視劇。

馮保打死周雲逸的背景,是嘉靖39年。這一年國庫虧空,又一個冬天沒下雪,裕王和徐階把這些爛事告訴了周雲逸,周雲逸上書進諫,被杖死。這也就是為什麼嚴世蕃能說出“還有一些人(徐階:別看我別看我)就是去年臘月二十九周雲逸誹謗朝廷的後臺”的原因——嘉靖的態度一向不站在倒嚴者一邊。

嘉靖的態度:嚴嵩能替他“遮風擋雨”,能替他服務,揣摩心思,安排政事,但又不覬覦權力,不干涉皇權。所以誰倒嚴,他倒誰。當然,最後嚴黨的倒臺也不是因為什麼君明臣直,而是因為嚴嵩做不到“遮風擋雨”了。

嚴世蕃的態度:趁著皇帝不信任徐階,徐階等人又扣了工部的預算,索性趁機發難一鍋端了。(這就是嚴世蕃不如嚴嵩的理由,在劇裡他的智商只能屬於二流)

嚴嵩和嚴世蕃不一樣,他知道徐階的背後是裕王,裕王再小心謹慎,有朝一日也是要繼承大統的,所以對徐階,除非嘉靖恨毒了他,不會痛下殺手——因為他背後是裕王(這就是嚴嵩說出那句“內閣沒有周雲逸的後臺”的原因,如嚴世蕃一樣說出後臺是徐階,他也死不了);但是徐階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因為裕王(目前)只是裕王。“我大明朝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那就是皇上”,皇帝不會願意將權力分給任何人,包括他兒子。

徐階的態度是倒嚴,這自不待言。徐階為什麼敢在周雲逸被打死的情況下接著在御前會議上倒嚴?因為那邊裕王妃懷著孩子呢(就是小萬曆),老兒子大孫子,老頭的命根子。只要這孩子一生,再大的劣勢局都能往回翻——事實也是如此,一向以修道為名不見裕王的嘉靖都來了裕王府抱孩子。

最後,太監們的態度。用楊金水的話說,“我頭上只有一片雲,這片雲在宮裡。”他們必須無條件地忠於皇帝,但是司禮監內部的升遷拔擢也是有次序的,馮保揣測上意打死周雲逸,之後又搶著報告祥瑞,導致被“前輩們”好一頓挖苦,原因就在於此。


直江信綱


  

  馮保是東廠提督、皇宮中的太監頭目,頂級大太監呂芳的乾兒子。此人在皇宮之中權力極大,一心想著往上爬。但是,他年紀尚輕,修為不夠,做事情還比較急躁。

  電視中重點用了兩件事情提醒啊馮保還不夠成熟。

  其一,奉命對周雲逸廷杖二十,結果一頓亂棒打下,將周雲逸活活打死。

  其二,嘉靖孤身齋戒祈雪,後來,大雪終於降臨,馮保嚴令各小太監、小宮女不得喧譁,搶在司禮監六大太監之前,去給嘉靖皇帝報喜。

  總之,在為官上,馮保比一般人有造詣,懂得一切以領導意志為上,但是,還沒有領悟政治的終極奧義。即大太監馮保與浙直總督胡宗憲都一再提到的為官三思。

  所謂為官三思,是指思危、思退、思變。

  電視劇中,1565年,因為嚴嵩一檔把持朝政,嚴世藩濫用權力,打著為嘉靖皇帝修建宮殿的旗號,大肆侵吞公款,以至於年終結賬時出現了將近一千四百萬兩的虧空。那一年整個明朝的國庫收入不過是三四千萬兩。因此,此舉引得嘉靖皇子裕王以及裕王師友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的不滿。他們便想找機會彈劾嚴世藩,將禍國殃民的嚴嵩一黨扳倒。

  那一年從入冬以來,京城附近一直沒有下雪。沒有下雪,來年便會出現蟲災。在古代,天象往往與帝王德行關聯。入冬不雪,被欽天監官員周雲逸引申為上天警示,於是他公然上書,斥責戶部濫用錢糧,以至於天怒人怨。

  “天怒人怨”這個帽子太重,這無異於指著嘉靖皇帝的鼻子大罵。嘉靖皇帝大怒,區區一個欽天監官員,竟敢妄揣天意,並且連戶部錢糧也管起來了。嘉靖皇帝認定背後必定有人指示,於是下令廷杖二十。

  馮保經常跟隨在大太監呂芳身邊,對嘉靖皇帝的心意倒也能猜上幾分,他逼問周雲逸背後主使之人是誰,只要說出,便可保周雲逸無事。周雲逸就說,自己是大明臣子,出於公心,並無指使指認。周雲逸既然不認賬,那馮保就無法去討好嘉靖,於是二十板子下去,周雲逸就被打死的。

  被打死之後,嘉靖皇帝后悔了嗎?在後來,嘉靖皇帝下令呂芳,要優撫周雲逸加人,並且找出將周雲逸打死的太監。於是馮保被呂芳丟在雪地裡,差點跪著凍死了。

  其實,嘉靖皇帝根本沒有後悔。當時他就是要通過嚴懲周雲逸,打擊周雲逸背後的人,他要告訴周雲逸背後的人:這天下還是老子的天下!

  馮保只看到眼前利益,看到嘉靖當時的怒火,卻沒有看到嘉靖與裕王,與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複雜的關係。

  比如說,電視劇中提到一個細節,裕王慨嘆:我還不如你們,我見父皇還是兩年前的事情。今天若非因為皇孫,我還不能見到父皇。

  裕王是嘉靖皇帝第三子,在當時幾乎是鐵板釘釘的皇位繼承人。為何嘉靖一方面喜愛這個兒子,一方面又故意冷落這個兒子呢?

  因為裕王註定是嘉靖的掘墓人。

  為了鞏固自身的皇權,嘉靖皇帝必須立太子,可是,立太子之後,便會圍繞太子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這勢力一旦掌控不好便會凌駕於皇權之上,對皇權形成巨大危害。

  換言之,裕王既是嘉靖的繼承人,也是嘉靖後期的最強大政敵。

  且看內閣會議散會之後,嚴嵩、嚴世藩留在皇宮,伺候嘉靖,徐階、高拱、張居正歡歡喜喜前去裕王府恭賀皇孫誕生,就可以看出,嘉靖對兒子,對皇孫的心情很複雜。

  生了皇孫,兒子裕王的權力就更穩固了。這對於嘉靖帝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也是一件滿是危機的事。

  嘉靖就能居安思危,目光長遠,能穩中求變,馮保則要單純地多。

  當然,後來在呂芳一番苦心點撥之下,馮保進入裕王府做了皇孫的大伴,修為境界明顯提高,漸漸就有了大太監的架勢。


葉之秋


馮保打死了周雲逸的之前,一直在逼問周雲逸的幕後主使。但是周雲逸還是寧死不屈,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後面的裕王,周雲逸是這麼回答的:

我是大明的官員”“儘自己的職責

結合後面的劇情,不難推斷此時的馮保對朝廷中的情況一無所知。他只是一味的揣測嘉靖皇帝的意思,為了往上爬而不擇手段的迎合皇帝,所以才打死了周雲逸。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都知道周雲逸的上書嘉靖皇帝肯定是裕王和徐階高拱張居正在背後策劃的。

此時的馮保卻在強行逼問周雲逸,“是誰教你對皇帝說這些話的”。

馮保之所以這麼問,肯定是想逼周雲逸說出他的後臺是誰,這樣自己就可以向嘉靖皇帝邀功了。從這裡就可以暴露出他的急躁以及不知死活,他這麼做是完全不考慮後果的。

第一點,此時的周雲逸如果扛不住了,把裕王等人給供出來了,那整個大明朝立刻就亂了,他自己小命肯定就沒有了。

第二點,呂芳後來跟馮保談心的時候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你二十九打死了周雲逸,還有周雲逸那麼多同僚,他們會放過你嗎?”最要命的一點明朝的太監可以不用怕大臣,但是不會不怕皇帝,他們只有宮裡這個家。嘉靖只有裕王這一個兒子,以後他是要繼承大統的。等他當了皇帝,你這個打死他大臣的小太監能有活路麼?

後來,他還為了邀功,壓制住眾人,自己搶著去給嘉靖皇帝報祥瑞。可以說,馮保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是無所不用極其了。即使呂芳大度不和他計較,但是宮裡面這麼多人能不記恨麼?可以說馮保今天這兩件事情基本上已經把自己給葬送了。

不過,他幸好有個好乾爹。呂芳和他的那一段對話,已經意味著呂芳已經開始站在裕王這一邊。畢竟裕王誕生了皇孫,派馮寶過去是押寶皇孫身上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馮保為了上位做了三件事:認呂芳為爹;打死欽天監官員,積極表現;繞開乾爹,趕緊報祥瑞。步子邁的太大,扯了蛋,又得從頭做起。

1、認乾爹

電視裡沒有交待這個細節,但在人身依附關係特別濃厚的宮裡,沒有乾爹肯定沒機會上位。胡丹博士的《大明那些九千歲》裡面說的很清楚。

馮保有了司禮監首席太監作為乾爹,自然前途不會太差。他前面就是在浙江的楊金水。按著擬血清也可以叫楊金水一聲哥哥。

(乾爹既是貴人也是導師)

但馮保沒有那麼多耐心等待。

2、殺欽天監官員

周雲逸是欽天監的,屬於伎術官,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專業技術崗”。議論朝政大事是政務官的事,和他是沒有關係的。但總有人心憂天下。

(純粹的人純粹的做法,但所有的一切也不純粹)

而裕王與他的三個導師也要不惜代價扳倒嚴嵩,就借天變的理由(畢竟沒下雪)來說事。

嘉靖皇帝自然知道背後的這套操作(大致就像監堂老師看下面學生作弊一樣),非常震怒。要廷杖。

急於上位的人並不會那麼明確的體會到意思,直接把人給打死了。皇帝陛下不能背鍋,乾爹覺得你太狠,太子和他的導師記下了仇恨。

3、報祥瑞

沒下雪就引發了政爭,下雪凝聚了太多政治意義,這時候下雪就是祥瑞。

馮保和小宦官們在那發現降雪了,讓所有人不動,自己去報祥瑞。在天子眼裡,他真的不重要,都沒親自接見。

(馮保太急了)

但這次繞開乾爹的事,不僅是乾爹不滿,更得罪了司禮監其他大佬。到這時候,可以說馮寶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都得罪了。

他估計也會想“怎麼搞的”。

欲速則不達嘛。

4、乾爹也是導師

父子倆在門前的談話極有水平。乾爹給他指明瞭出路,宮裡都得罪了,太子也得罪了。皇帝也不待見你。可以說,活著的都沒和你玩了。只能投資未來。

未來在哪?李妃的肚子裡,小王子是王道。

馮保當時也不理解,10年後就明白乾爹的判斷力了。

(呂芳是明白人)

急於上位會導致不發紊亂,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經過此次鍛鍊的馮保之後就改變了好多。畢竟有高人指導。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雲在青天水在瓶

堂兄朱厚照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了,沒有留下任何繼承人,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商議後,把作為遠方宗親的我定為大明帝國的第十一位主人,我與謹慎的父王一直遠離朝堂處江湖之遠,只想每日在武當金頂之上,一注清香,一盞清茶,參悟道法,養身養心益壽延年,自由自在做一個平安王爺。




接到朝廷的通報,我被皇帝禮儀的車駕迎到京城,楊廷和說了很多規矩,我都忍了。直到他說我爹不再是我爹,我不能忍了,按照朱家的族譜和周禮,我與百官懟上了,我告訴他們不讓我親爹親媽受封皇帝皇后,我就撂挑子不幹了,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楊廷和走了,百官還是暗潮湧動。

不問蒼生問鬼神

矜矜業業的做了二十年賢明君主,天下開始萬象更新,我卻感覺不到快樂,我不像自己堂兄一樣喜歡採陰補陽,我喜歡道法自然,我是萬壽無量壽君,朝堂之上的事情可以有嚴嵩父子操持,夏言,徐階,高拱,張居正幫襯著,東廠錦衣衛這些奴才監控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簡陋的宮殿無法供奉神靈,我需要建築一個道場,為了一個修煉的地方,這是一個簡單的願望,按照朝廷規定需要欽天監算出黃道吉日開工及竣工和入住,這是天朝的禮制和氣象。欽天監的監正周雲逸卻危言聳聽,今年冬天沒有瑞雪迎春,是因為朝廷開支無度,官員貪墨橫行,我不理朝政,民不聊生!



真是豈有此理!周雲逸你當你是袁天罡還是劉伯溫,朕是天子,朕是萬壽帝君,天下都在掌握之中,你敢借蒼天來諷刺朝政,簡直是罪大惡極。自太祖朱元璋開國廢除中書省丞相制度以來,就沒有什麼所謂天子座江山,丞相理朝政大權的說法了,朕親自統領百官公卿大夫將帥不容質疑!

周雲逸後面是不是有人指使呢?是嚴嵩父子還是徐階或者司禮監奴才,裕王?防微杜漸,消滅結黨營私,維護天子威嚴,控制九州萬方,需要雷霆手段,周雲逸該死!司禮監奴才馮保奉旨詢問周雲逸,為什麼上天不降瑞雪?周雲逸堅持說法天怒人怨,天子不理政,官員貪墨,民不聊生,天降警示。錦衣衛執行了廷杖,周雲逸沒有行賄,馮保錯誤會意了聖意,周雲逸死了!

周雲逸代表的是翰林學士們的清高和忠臣,我需要他們的忠誠和才能,既然給了他們教訓,接下來需要安撫一下受傷的心,於是司禮監奴才馮保成了替罪羊,雷霆雨露莫非皇恩,撫卹周雲逸的家屬,鼓勵忠臣之心,陰陽平衡滴水不漏!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寒徑。我來問道無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周雲逸為何而生,為何而死,一切都是道法自然,皇權森嚴!


唐俊龍55398571


馮保作為當年的東廠提督,打死周雲逸主要是因為周雲逸背後的人,周雲逸背後就是裕王,之所以周雲逸會誓死保衛裕王,就是因為當時的朝政是參嚴黨把持。一旦裕王受到牽連,這樁罪名可就大了,搞不好周雲逸就是一個滿門抄斬。而且裕王作為嘉靖唯一一個兒子,日後是要繼承大統的。

所以逼問周雲逸的時候,馮保很明顯沒揣摩透聖意,當時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周雲逸的上書背後肯定是徐階、高拱、張居正所為,這三人都是裕王的人。所以這件事情可大可小,說到底就是皇帝想要裕王收斂一點,再有就是皇帝認為周雲逸不會招出裕王,最多就是把徐階等人拉下水。

可是偏偏馮保就把周雲逸給打死了,所有的事情一下子沒有了眉目。嘉靖雖然心存不滿,但還是不得不選擇接受這個事實。周雲逸上書很明顯是在暗諷參嚴黨把持朝政,造成國庫空虛、天怒人怨。這雖然是事實,但是周雲逸不該在參嚴黨權勢正盛的時候出手,此時嘉靖還沒有心思來處理嚴世番。

馮保打死周雲逸是因為他對朝政看的不透徹,心想打死馮保可以向嘉靖表忠心,又可以賣給嚴黨一個人情。但是他忽略了裕王在這場事件中的尷尬位置,然而問題就是裕王將來要是繼承大統,那麼馮保一定是必死無疑。不得已最後在呂芳的提醒下,馮保不得不選擇繞開呂芳去上報祥瑞,開始了倒向裕王。


小司馬遷論史


神劇《大明王朝1566》可謂百看不厭

而周雲逸事件又是第一集的背景劇情,可以說是全劇的引子,由此引發後面無數劇情。


也是裕王黨和嚴黨政治鬥爭的開始。

嘉靖39年,年末一個臘月都沒下雪,而這一年整個大明王朝有三百萬兩銀子的虧空,各部開始為此爭鬥不休。

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小閣老嚴世蕃。也因此,裕王黨認為這是倒嚴好機會。

可是我們要知道,政治鬥爭最重要的,一個,規則叫做身份對等和身份避嫌。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說就是,你要辦一件事情,但是作為主導者一定不能出頭,因為你出頭了,這個事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局,沒有任何迴旋餘地。

裕王黨所有人,都有心去做這事情,但卻沒有一個人去出頭,原因簡單,他們如果出頭,這個事情就成明面上的事情,那就是不死不休。


於是一個悲劇的棋子就擺上了棋盤,而這個棋子就是周雲逸。

裕王黨將嘉靖三十九年各項財政開支告訴了周雲逸,這個周雲義就是典型的明朝諫臣,俗稱硬骨頭。不過他有點不對等就是,他不是言官,是欽天監官員。這也是他最後悲劇命運主因,有明一朝祖訓就說過諫臣不得妄殺。

關於為何鼓動一個不是諫臣人去做這樣一個要命的事情,我以為是謀略中的一環而已。被打屁股和被殺,性質不同造成的影響也不同,最後能給嚴世蕃及其黨羽造成的結局也不一樣。


天真的欽天監官員周雲逸以一個臘月不下雪是天象示警。為由上書言事。

造成的結果就是,嘉靖皇帝震怒,我們都知道,嘉靖皇帝最大的愛好就是修仙,修仙之人最忌諱的就是跟天鬥氣。好吧,你哪壺不開提哪壺,居然說嘉靖皇帝得罪了上天,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不僅如此,這段話的另外一層意思還有,引申含義,我們都知道,皇帝俗稱天子,天子是什麼上天的兒子。你說上天都在警告皇帝,警告天子拿這個皇帝的合法性還有嗎?


於是雷霆之怒開始,周雲逸悲劇了。

由之前的敘述和鋪墊,還有劇情我們都知道,周雲逸本人是裕王黨之一。

按理說,作為太子身邊人,皇帝應該是給面子的,他一般情況下不會下令棒殺。是為何這件事情讓嘉靖皇帝龍顏大怒呢?深層分析就是,嘉靖皇帝在警告裕王黨不要結黨營私。直白點說就是,老子我還在,你這小屁孩別得尺進尺

那麼為何會一打就死?這就跟嘉靖皇帝態度有關。

我們都知道,明朝的廷杖是非常有講究的,打,狠狠打,往死裡打。這三種說法代表這個人三種不同命運。(具體大家百度我不說了)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再回到問題本身,為何馮寶要打死周雲逸?

這個問題就相對非常好回答因為馮寶自以為猜出了嘉靖皇帝的心思。在看到嘉靖震怒,並且不管是不是裕王黨人都下命往死裡打之後,他就明白嘉靖皇帝是要殺雞給猴看。

於是忠誠的馮保完美的執行了這個任務。原因很簡單,在馮保看來,普天之下皇帝最大,死一個周雲逸不比死一隻螞蟻重要。但是如果讓嘉靖不高興,是絕對不行的。


於是馮寶就狠下心來打死了周雲逸。

分析已經完了,下面我們再說一下這件事的後續影響。

劇情中,嘉靖在內閣兩派爭論不休時,曾經表示後悔打死周雲逸。那麼我們能相信這是真的後悔嗎?其實並不是,作為一個有極強自控能力的皇帝他有著非常強大的內心。這一點從他後來,對海瑞都不下殺手就可以看得出來。那他為何還要說這樣的話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他需要平衡補償,各派關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安撫裕王黨的核心徐階等人。

反正人都死了,說兩句話而已,算得了什麼,把一個太監推出去做替罪羊又算得了什麼?

這時候把馮寶推出去犧牲的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棋子罷了,最終能夠平衡雙方勢力並讓他們繼續鬥下去才是關鍵。


而且這不過是目的之一,目的之二是嘉靖皇帝把馮堡安插進了裕王府。

馮保在打死周雲逸之後,得意忘形,以為是爭取到一個上位的機會。在劇中馮寶先是打死周雲逸,接著又以天降瑞雪為名,跳過頂頭上司呂芳直接去和皇帝報祥瑞妄圖獨佔功勞。

越級上報為官場大忌,他也因自己的行為得罪了司禮監不少大佬。唯一慶幸的是,馮保發現錯誤後,在雪地裡一夜長跪,總算平息了乾爹呂芳的怒氣,換來了一線生機。

不過我個人認為,這一線生機無非是呂方和嘉靖皇帝聯手玩的一個小花招

嘉靖皇帝需要在裕王黨中安排一個內線,但是始終沒有合適的人選,這個時候馮保跳出來展現了自己專研和上進的勇氣與決心。

嘉靖皇帝一看,這小子還不錯哦,懂事乖巧,吃了這麼大的虧,還能屈能伸,有培養價值,好就你了,你就跟我去裕王府做釘子。


於是馮寶因禍得福,成為後來萬曆皇帝的大伴,權傾朝野,和張居正一起促成了明朝的中興。

最後最重要一點就是,嘉靖皇帝用周雲逸的死,讓嚴黨和裕王黨都得到警告。生殺予奪接在帝王給你們的你們可以拿,不給你們的你們別搶,我要做的事情,輪不到你們插手。都跟老子聽話一點。

所以最後總結就是。

第一,人吃虧不是壞事,吃虧長記性吃虧,受教育吃虧才能成長。(馮寶)

第二,該表現的時候必須表現,別縮著,該屈服時候必須屈服別挺著,能屈能伸方成大丈夫(馮寶)

第三,身份不對的,別傻了吧唧去做棋子,棋子的命運就是周雲逸。

第四,爭為不爭,不爭為爭做事要有眼力勁。明白緊跟誰很重要。(呂芳)


阿斗不傻


周雲逸被廷杖至死,其實這是他巴不得的榮耀!

《大明王朝1566》是目前最難懂的一部電視劇,在豆瓣上也是上升到了第一位的位置。

但是即使這麼一部神劇,很多人並沒有耐心看完,並不是它的劇情不精彩,而是實在是晦澀難懂,看起來很累,沒有現在的偶像劇看起來歡天喜地。

當然,誰也不敢說自己看懂了它,也沒有人敢說自己的看法就是正確的,所以,本篇文章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群眾意見。

一、

一部電視劇一開篇能不能吸引觀眾,這是一種藝術,而《大明王朝1566》一開篇就解釋清楚了整部劇的主線,後面的劇情基本都是在這個人物框架下和主線的指導下展開。

第一集有非常多的內容,不仔細看根本看不懂!

這裡主要講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周雲逸之死,第二件事則是太監之間的爭鬥,第三件事是御前財政會議,第四件事則是裕王妃生子。

如果我們全部展開的話,一篇文章的篇幅是絕對寫不下的,所以我們一件件的來談。

先簡單介紹一下背景和事件經過:

那是嘉靖三十九年冬,而且時間已經到了臘月二十九了,還有一天就是除夕夜了。

可是京師遇到大問題了,這個問題就是京城和鄰近數省幾個月來沒有下雨或者下雪了。如果一冬天沒有雪,那麼明年必將是一個災年,到時候蝗蟲滿天飛,莊稼顆粒無收,預示著老天爺要收人了。

這還不算,大明的國庫也空虛了,許多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出來,同時相對應的嘉靖帝修道的萬壽宮被燒了。

於是民間傳言如風,一場由天象引起的政潮已經暗流洶湧……

這時候,周雲逸出場了。

二、

天象久旱無雪,作為最高權威者的嘉靖帝也是坐不住了。

其實自古如此,在皇權社會,皇上代表的就是天意,他是上天在民間的傳令者。當然,這些話都是忽悠老百姓的,對於做官的人來講,皇上只不多是利益集團的代表而已。

但是皇權的基礎就在於天意,如果天象出現異變,那麼就由兩種可能:

一種是祥瑞,一種是災難。

比如過去皇帝最喜歡看到的天象其實是五星連珠,這是大吉,歷史上劉邦即位的第二年就出現了五星連珠,後來的呂后稱制之時,還有武則天稱帝之時,都出現了五星連珠的異象。其實所謂的五星連珠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排成一條直線,通過我們現代科學的推算,以上三次五星連珠確實屬實。

當然,我們只能認為這是一種巧合。

回到我們的話題,所以古代有一個職位,那就是專門觀天象的,不過這種職位很少會用上,畢竟異象不是那麼容易看到的。

顯然,劇中的欽天監監正周雲逸運氣爆棚,遇到了這麼一次好機會,那就是嘉靖帝派人來找他了,讓他找出三代以來盛世無雪的例證,來證明今冬無雪與人事無關。

可是周雲逸的回答卻徹底觸犯了天子的威嚴。

三、

周雲逸的回答很尖酸:

“我已經說了,宮內開支無度,閣衙上下貪墨,國庫空虛,民不聊生,這是上天示警!”

周雲逸之所以會這樣回答,其實裡面包含著一種抱怨。

因為在這之前嘉靖帝是做了好幾壇羅天大醮祈雪,所謂的羅天大醮其實是道教的一種儀式:

“八方世界,上有羅天重重,別置五星二十八宿。”

也就是說對於嘉靖帝來講,他其實對道家已經走火入魔了,平時從來不會去聽欽天監天象分析,自然也不會接受民間關於京師無雪的緣由流言。

其實歷代皇帝都明白,所謂的天象都是忽悠人的,最多能分析出下不下雨的規律,但是拿久旱來抨擊朝政,這是歷代皇帝所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而周雲逸卻牢牢咬住京師久旱乃“上位者無德引發天怒”所致。

於是周雲逸被嘉靖帝下令廷杖二十,行刑者是馮寶。

馮寶太監這裡演的尖酸刻薄,其實他代表的正是嘉靖帝,從他心中也是不願意打死他的,所以才不止一次引導他: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你的家人都在等你過年吶,你就不能改個說法?”

周雲逸卻閉上了眼睛……

四、

為什麼是廷杖?

廷杖其實並不是正式的刑罰,在歷代法典中也沒有正式記載,它更像是老子打兒子一樣隨便,今天老子不高興了,就要打你這個兒子。

尤其是明朝,廷杖使用頻率之高,手段之狠,歷代少見。

由此可見,周雲逸並沒有犯什麼法,嘉靖帝打他,完全是為了洩憤,洩自己的憤。

明朝皇帝因為廷杖打死的大臣也是數不勝數,單就我們文中的嘉靖帝,就創下過記錄,同時廷杖一百三十四人,其中十六人當場死亡。

至於哪些會死,哪些不會死,除了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以外,也跟皇帝的態度和行刑者的態度有關。

比如打法分兩種,一種是“著實打”,一種是“用心打”:

如果監刑官他的雙腳尖是張開的,行刑者就明白,這是要“著實打”,那麼這個被打之人,最多落下殘廢,但不會死亡。但是如果監刑官雙腳尖是閉合的,那麼行刑者就知道,這是要“用心打”,那麼被打之人,必死無疑!

劇中的馮寶太監說出“廷杖吧”的時候,雙腳尖就是閉合的,只不過電視劇中沒有給一個鏡頭,書中記載是有的:

“兩隻呈外八字站著的腳尖突然向內一轉,站成了內八字:“廷杖吧。””

很顯然,馮寶太監只是執行嘉靖帝的命令,他沒有權力決定周雲逸的生死的,其實他一再引導周雲逸,只要改口,就能活命,可惜周雲逸就是不改口。

明史中有這樣的記載:

“明之廷杖雖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為至榮,終身傾慕。”

所以,明代也是一個奇怪的朝代,很多大臣就是願意跟皇帝作對,皇帝越氣他越高興,最好能打幾廷杖,這反而成了最高榮耀。

周雲逸知道自己被罰廷杖二十,按照當時的刑罰力度,二十廷杖還不至於要命,只是沒想到,嘉靖帝要他死的決心是強烈的,於是二十廷杖,次次都落到了他的腎臟之上,擊碎的都是內臟,必死無疑。

周雲逸並沒有犯罪,他的死,是他挑戰皇權的一次必然結果,但也正式拉開了眾臣於嘉靖帝競爭的序幕。

只是作為嘉靖帝來講,周雲逸死並不重要,關鍵是他身後是誰指使的才更重要,既然不想說,那麼也不能留下禍害。

後來的嘉靖帝自己也說:

“周雲逸被打死的事,朕現在想起來也有些惋惜,他也沒有私心,只是他的話有擾朝政,朕也就叫打他二十廷杖,沒想到他就……”

一句也就二十廷杖,把自己的責任撇的一乾二淨,隨後裝模作樣的要追查是誰下手重了,還要給周雲逸的家人送錢,也說明周雲逸之死,死得其所了,最起碼周雲逸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這就是皇權,永遠不會出錯,就像他從來不表態,只是敲一下鐘磬一樣自然……


楊角風發作


周雲逸是徐高張拿出來倒嚴的,就如劇中嚴世蕃所言,一個欽天監的官員,能把大明一年的用度說的那麼明白,那些數據只有徐高張能整到。表面上是諫臘月不下雪,實際上是參嚴黨把持內閣朝政,國庫空虛,天怒人怨。所以內閣和嘉靖開會哪天,裕王緊張的要死,但是不是緊張自己王妃生孩子,是緊張自己會不會因為周雲逸受牽連。

周雲逸被打死是個意外,主要馮保這個山驢逼揣摩聖意揣摩錯了,本來尋思打死周雲逸皇帝會覺得他衷心,還能跟嚴嵩嚴世蕃賣個好。但是馮保初期政治智商還太嫩,然後呂方不就教他了麼,文官三思,和武官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去伺候了萬曆朱翊鈞,後來變成無敵大太監。


道里老李賊不講理


《大明王朝1966》開頭,周雲逸因誹謗朝廷,被太監馮寶活活打死。周雲逸死於誹謗罪。下面,先談一談誹謗罪。

在周王朝:執政者對人民有敬畏之心。執政者忠於人民。人民沒有絲毫奴性,言論自由,批評政治,罵天子者無罪。

秦朝創立了這一惡法——誹謗罪。450名儒生,因罵秦始皇,而被坑殺。就是死於誹謗罪。

漢文帝時,重用儒家大師張倉為丞相,廢除暴秦夷租連坐等惡法。放開言論,廢除誹謗罪。鄙人謂之——張倉廢法。

漢武帝時,重用法家酷吏張湯重立誹謗罪。張湯認為,大夫顏異欲罵天子,不言而入腹。便以腹誹罪之名,處死顏回十世孫,儒家大師顏異。鄙人謂之——張湯立法。

隋文帝時,制訂《開皇律》,再次廢除誹謗罪,放開言論。

明代重立誹謗罪。

儒家認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子產不毀鄉校。孔子盛讚其大仁。

法家認為,君主必須擁有絕對的權威。誹謗天子,有損天子威嚴。韓非還認為: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用於禁言的誹謗罪,是法家愚民思想的必然產物。

此外,周雲逸被活活打死——梃杖。以及明代的詔獄制度。也體現了韓非之言: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張——主而誅臣,焉有過!

漢文帝時,儒家道家占主導地位。漢武帝時,法家黃老占主導地位。隋唐宋——儒家思想佔主導。明清——法家思想佔主導。

《大明王朝1966》開頭,周雲逸被梃杖打死。以及後來海瑞舌戰群臣。都詮釋了明朝是以孔聖人哄天下,以韓非子治天下。

漢武帝和明清兩朝,為何用法家思想治國時,要批上儒家的外衣?

《淮南子-道應》有曰:盜賊之心,必託聖人之言,而後可行。故曰:絕聖去智,民利百倍。聖人不死,大盜不已。

為何大盜作惡時,必託以聖人之名?在《淮南子-泰族》中有一言,可謂一針見血,精闢之極:當今之世,醜必託善以自解。邪必蒙正以自闢。

梁啟超說過:中國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奴性。明清兩朝五百多年法家思想的統治,孕育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奴性——周雲逸居然罵天子,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必須打死。

法家是民主、法治、憲政的頭號死敵。法家思想不滅,中華民族不興!

諸位仁兄,若贊同。請關注、評論、點贊。三者缺一不可,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