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常溫酸奶,維維股份還沒“玩”夠嗎?

維維股份在最開始只是一家買豆奶的企業,在市場上也一直很暢銷。但是自從其2000年登陸資本市場之後,一切似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維維股份開始對業務發展方向舉棋不定,陷入多元化“魔圈”,相繼挺進白酒、房地產、礦業、乳業等領域。

而多元化跨界並沒有帶給公司好處,反而拖累企業業績,因此其從2016年加快“瘦身”,處理不良業務,希望重回主業。

可維維股份似乎不太耐得住性子,在迴歸主業的路上又開始跨界造酸奶。

1

迴歸主業仍在路上

維維股份最近一次處理白酒業務是在12月11日,公司公告顯示,擬以2.75億元價格將貴州醇酒業55%的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維維集團。

酒水分析師蔡學飛認為,維維股份出售貴州醇的根本原因在於後者多年業績不佳,且短期內改善無望,拖累上市公司。

事實上,在去年年報中維維股份就提出聚焦“大農業、大糧食、大食品”戰略,準備迴歸主業。

跨界常溫酸奶,維維股份還沒“玩”夠嗎?

今年7月2日,維維集團也曾在官網發文稱,維維股份剝離貴州醇“印證了維維股份以往多次宣稱迴歸糧油食品主業的決心”。但業內認為,這實則反映出維維股份多元化戰略的失敗。

此次剝離貴州醇完成後,維維股份白酒業務板塊剩下枝江酒業,近年業績表現也欠佳。財報顯示,受白酒行業調整期企業產品結構優化等影響,枝江酒業自被維維股份收購後業績就開始下跌,至2017年首度出現虧損,虧損額為193萬元。

業內認為,如果枝江酒業2018年業績繼續下滑,將成為上市公司負資產,影響維維股份利潤表現,或也難逃被剝離命運。

2

耐不住性子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維維股份想涉足植物蛋白飲料,雖然提出的戰略相對聚焦,關聯度也有所提高,從整體上看有助於企業發展。但關鍵在於戰略運營能否真正的落地和執行到位,這也是維維股份目前較為欠缺的部分。

跨界常溫酸奶,維維股份還沒“玩”夠嗎?

2018年半年報顯示,維維股份“動植物蛋白飲料”產品銷售收入2.59億元,僅佔營業總收入的9.4%。

事實印證了朱丹蓬的看法,維維股份似乎耐心不夠,在宣佈迴歸主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媒體又曝出,維維股份推出一款常溫酸奶果汁,預計12月下旬開始生產,將於2019年1月開始在市場鋪貨。

據瞭解,維維股份這次推出的新品是定價6元-8元的常溫酸奶果汁,聚焦在低溫冷鏈、自動售賣機、麵包房、高檔便利店等,目的是吸引更多“80後”、“90後”、“00後”的目光。

維維股份客服表示:“熱帶雨果常溫酸奶果汁會在全國市場進行鋪貨。”在營銷方面,為了提高產品的互動感,在產品上市前期,維維股份還將推出“一元換購”和“維維返樂多”兩大促銷活動。

跨界常溫酸奶,維維股份還沒“玩”夠嗎?

業內人士表示,“多元化分散了"力量",不僅維維豆奶的銷量沒有提升,也造成了業績的欠佳。即使維維股份選擇迴歸主業,但也面臨著伊利植選豆奶、達利豆本豆、六個核桃等的競爭”。所以維維股份跨界酸奶或是想尋找新的增長點。

3

常溫酸奶市場競爭激烈

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常溫酸奶的市場份額超過200億元,2018年有望突破300億元。維維股份這款產品無疑是瞄準了國內常溫酸奶市場。

其實進入酸奶果汁市場,維維股份是有一定品牌和優勢的,其不僅在一二線超市渠道有佈局,在四五線城市以及鄉鎮也有渠道佈局。

但對維維股份來說,或許挑戰大於機會。據瞭解,目前國內生產常溫酸奶的企業有40-50家,品牌多達上百種。除伊利安慕希、蒙牛純甄、光明莫斯利安外,還有皇氏摩拉菲爾、衛崗弗瑞希、聖牧全程有機酸奶等。

並且,酸奶的口味也很多。拿安慕希為例,伊利在原味的基礎上先後推出香草、藍莓、草莓、百香果、黃桃+燕麥等口味,產品包裝也從基礎款向康美包和飲用型PET瓶升級。據券商分析認為,雖然2018年已經是安慕希產品上市的第5年,但預計仍有40%以上的高速增長。

跨界常溫酸奶,維維股份還沒“玩”夠嗎?

數據顯示,安慕希2017年全年銷量高達129億元,如果按照40%的增長來算,2018年或將達到180億元。

此外,2017年蒙牛純甄銷售額也達70億元,光明莫斯利安銷量接近60億。就算整個常溫酸奶市場有300億元的規模,留給其他企業的空間也不是很大。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目前酸奶行業並不簡單好做,維維股份只是看到了常溫酸奶市場的宏觀增長,但是其他大企業市場控制能力以及升級進步能力很強,雖然酸奶並不是“高精尖”,但是企業需要不斷去研發酸奶菌種,只有用更好的菌種,營養和口感才會好,“維維股份作為一個新進入者怎樣去跟其他企業進行抗衡或者如何尋找差異化是其亟待解決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