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市公司董事長炒自己家股票爆倉的故事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悲慘的放槓桿增持因股價下跌被平倉的故事:

2016年初,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看好,同時根據公司現有業績,公司現在的股價已經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擬在合適的時間增持累計不超過公司2%的股份。

2016年2月至6月,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通過基金公司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方式以均價15元增持股票146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86%,成交金額2.2億。

2018年2月1日,公司股價7.63元,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持有公司股票的資管計劃即將到期且無法續期,因此將被動減持公司1466萬股(1.86%股份)。

這就是今天發佈公告的和佳股份(300273.SZ),悲劇故事的主人公,是該公司董事長。

所有有時候有人說,跟董秘炒股,虧一半;跟董事長炒股,虧完。話糙理不糙。

一個上市公司董事長炒自己家股票爆倉的故事

最近這兩天,很多在2016年/2017年增持股票的資管/信託計劃觸及平倉線,這些資管/信託計劃或多或少都有些槓桿,有的槓桿還不低。就算是股價不下跌,這些計劃都要賣股票了,更談不上因為股價下跌提前清盤的。

其實,在2016年7月,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起,市場就有預期,一些高槓杆的(股票和混合類產品槓桿倍數不得超過1倍,之前上限為10倍),合同到期前槓桿倍數不得提高,不得新增淨申購規模,合同到期後予以清盤,不得續期(原文)。

我們稍微留意下,就會發現,受到上面影響,不得續期,被迫賣股票的比比皆是,比如:

圍海股份:實際控制人2016年增持了1.8億股票,2017年年底不得續期,大宗交易賣出了。1.8億買了2年,賺了100多萬,感覺還不夠付利息的。

維維股份:2017年10月,股東安信乾盛持有6.9%股份的資管計劃(槓桿比例1.49:1)被迫協議轉讓

青島金王: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25元/股買的股票,截至2017年11月27日全部出售完畢

剛泰控股:2016年員工持股計劃以15元/股增持的3943萬股,截至2017年7月26日出售完畢,出售價格11.2元/股

高槓杆就彷彿埋在股票中的炸彈,遲早是要拆除的。只是沒想到,有的是時間到了自然拆除,有的是股價下跌觸發提前拆除。但是,拆除的結果都是股民很受傷。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莫相信上市公司增持就能拉動股價,就算是董事長增持也不行,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沃爾核材(002130.SZ)。控股股東、董事長周和平,通過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在2017年7月花了約5億,增持了76,345,288股,這麼一算均價6.55元。

今天收盤價5.37元,相當於增持價格的82.6%。也虧了不少。幸虧周老闆資管計劃沒放槓桿,不然的話,已經預警接近平倉線了。

A股太可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