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航母甲板有多厚,為什麼較難擊沉,魚雷打不動嗎?

爾瀾依依


首先現在航母的甲板確實以後的但是遠沒有大艦巨炮時代動輒數百毫米的裝甲厚。

至於有些人說什麼美國號被狂轟濫炸了25天才沉沒,這種說法是完完全全的扯淡。

畢竟美國把美國號炸掉是為了獲取至關重要的抗損傷能力資料,而不是僅僅為了炸沉它,


第二美國航母在水線以下兩舷各設有4道隔壁的防魚雷結構(固液固),沿艦長方向又設有23道水密隔壁,(防止因為左舷進水,結果海水一路蔓延到了右舷,限制進水量,儘量防止平衡進水,導致一報廢報廢一大群。)

外加10道防火隔壁,(防火的就不用說了吧)

這麼一整套體系下來,美國航母的水下部位整個船體又被分成了2000多個水密隔艙。

相鄰幾個隔艙進水,對於這些動輒十七八萬噸,10萬噸的龐然大物而言,不算多大的事兒,就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一發魚雷就能摧毀2到3個相鄰的艙室。

第三美國對航空母艦擁有著非常高的抗損傷要求,需要承受5枚重型魚雷的打擊,或者是15枚戰斧巡航導彈的攻擊,但是如果被命中的數量超過了這個上限的話,照樣得沉


美國號航空母艦在被炸沉的時候,首先是炮彈,近防炮和mk47,127毫米火

再下來是導彈,反潛導彈,反艦導彈,反艦戰斧,都給他往上扔。

發現沒反應,然後再來兩發魚雷。怎麼還沒解散呢?上C4吧。

蘇聯,哦,我們大力出奇跡,果然是對的。看見了沒有?看看美國那群弱雞反艦導彈砸上去的都沒效果。
甚至於蘇聯的表示,要不要我幫你打,免費的,甚至於我們可以出錢的哦。

兩天時間絕對夠了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用魚雷來擊沉航母在現在看幾乎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

我們來看一個航母的截面圖。

現代航母在水線部分是有裝甲和隔艙的,首先水線帶狀裝甲的厚度最厚處達到2米多,並且在裝甲的後面還有一層注水的減震隔艙。隔艙的後面還有一層更厚的裝甲。以目前的重型魚雷是很難穿透航母的水線裝甲帶的。

另外航母的內部會分割成大量的隔水隔間,結合現代的損管措施航母即便在某船體位置出現破損也可以通過隔間進行隔離,使水不至於在整個艦體內蔓延。

因此單一的一枚魚雷或者數魚雷打航母還真的類似於題主說的——打不動。

目前對於航母的攻擊,我國利用彈道導彈直接從上方甲板進行攻擊的方式還是較為靠譜的。

利用彈道導彈撕裂航母的飛行甲板,在航母內部引爆彈頭造成破壞,是可以使航母喪失戰鬥力的方式。但依舊是不能擊沉。


軍武數據庫


眾所周知,航母是現代海上的霸主,它不僅僅是一項武器,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因為航母的建造和維護,同時需要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作為現代海軍的艦隊核心,其不僅僅需要戰鬥能力,更需要防護能力來避免被擊沉。美國就曾有一項實驗,用多種武器對一艘退役航母進行了狂轟濫炸,而這艘航母竟然堅持了25天才被擊沉,這聽起來令人難以相信。那麼,現代航母的甲板到底有多厚,它為什麼那麼難擊沉呢?

其實航母的甲板厚度並不是很厚,這主要是為了降低其中心位置,而其厚度大概在80毫米左右。雖然航母的甲板並不是很厚,但卻都是由特殊的鋼材製成的,這種鋼材硬度很大,比一般的鋼材大的多,因此其防護能力也會大的多。而航母難以被擊沉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甲板,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要說的是航母的水密倉,水密倉一般位於航母的底部以及外側,它是許多個彼此不相通的密閉空間。每個水密倉都有一定的承受壓力的能力,所以當航母受到魚雷攻擊的時候,即使幾個水密倉受到了破壞,其餘的水密倉也不會受到影響,能把水擋在外面,同時水密倉中也有氣體,它可以防止火勢蔓延,和海水發生反應產生的填充物也能阻止海水進入。

而另一點要說的是航母參與行動時,一般都是以航母戰鬥群的形勢出現,同時現代航母擁有強大的數據共享功能,它能夠把航母、預警機、護衛艦、巡洋艦、核潛艇的數據共享,從而實現如臂使指般的控制。不論是導彈、戰鬥機還是核潛艇,要想突破重圍去攻擊航母,都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認為,航母這麼難擊沉,那麼不是無敵了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航母的強大就在於它能形成以航母為核心的戰鬥群,能夠遠離國土進行作戰,所以它的補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航母的後勤能力通常較差,同時航母雖然不容易被擊沉,但是如果甲板被擊中的話,會短暫的失去作戰功能,失去核心的戰鬥群也容易陷入尷尬的局面。由此可見,縱使航母難以被擊沉,也不是完全無解。


利刃巨透社


首先肯定的一點就是現代的航母的抗擊沉能力的確比想象的要強很多,

2005年美國海軍曾經用退役的小鷹級CV66美國號常規動力航母進行了一次航母擊沉實驗,作為靶艦的美國號航母在經歷了長達25天的狂轟濫炸後終於沉入了海底,而且在實驗的後期,美國海軍還在航母上引爆了大量安裝的烈性炸藥才完成了擊沉任務。此次擊沉試驗讓人們清醒的知道擊沉一艘現代的航母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美國號在沉沒)

現代的航空母艦是移動的海上基地,也是艦隊的核心,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大的象徵,他不僅造價昂貴而且具有戰略意義,是最重要的戰略性武器。航空母艦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強大海軍不可缺少的作戰武器,更是一個國家對外態度的一種表達,一種威懾,他承擔了一個國家維護大洋權益的重任,更是一個國家不能被擊沉的尊嚴,所以航母從設計之初就十分重視抗沉性。

(航母艦隊)

他的抗沉性能簡單來說就是依靠甲板和船體裝甲、隔艙化的水密艙設計和強大的損管能力來保證。如果要詳細的解說,那麼我們就用美國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來舉例子吧。美軍“尼米茲”級航母為了能有效抵抗導彈、魚雷的進攻,降低被擊中後的傷害,其兩舷從底部到機庫的甲板使用了雙層船體設計,雙層船體之間焊接了大量的“X”形構件,當艦體被魚雷、導彈擊中時,船體的外層和中間的“X”形構件會產生嚴重的變形,迅速吸收魚雷或者導彈戰鬥部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能量,並且用優質的高強度合金鋼製成的艦體和甲板,,能有效地抵禦反艦導彈上的半穿甲彈頭的攻擊。“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飛行甲板採用完全封閉式設計,艦體兩舷水下部分防魚雷艙能承受300千克炸藥爆炸。艦內除設有多道縱隔壁外,還設有二十餘道水密橫隔艙和多道防火隔艙,由這些縱橫艙壁構成2000多個隔艙。因此,即使少量艙室被擊中進水,航母仍能保持極強的生存力,不至於沉沒。

(航母的剖面圖)

現代航母難以被擊沉,其實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它作為艦隊的核心,作為艦隊的指揮中心,依靠自身攜帶的預警機和戰鬥機以及艦隊其餘艦隻的相控陣雷達和近千枚防空導彈為組成了嚴密的防空網,在空襲中其很難被擊中。而反潛直升機和艦隊中的潛艇以及艦隊所有船隻攜帶的球鼻艏聲吶和拖曳聲吶以及反潛導彈又為其構成了潛艇難以靠近的反潛網,大大減小了被魚雷攻擊的幾率。其實不被打中比抗擊打能力強更為重要。


兵器次元


現代的大型航空母艦都擁有異常堅固的艦體,加強的多水密艙結構,抗沉性能非常優異。現代航空母艦的甲板和船體鋼板其實並不厚,但它的抗壓能力和抗衝擊能力卻非常強大。如果一顆魚雷打過來擊中航母,航母也是不會沉的,原因是現代航空母艦所採用的甲板材料優良,它的抗壓能力和抗打擊能力非常強,小小的一顆魚雷是不能夠對它產生威脅的。

現代航空母艦的船體設計非常獨特。採用多水密隔艙設計,例如尼米茲級核航母在水線以下兩舷各設有4道隔壁的防魚雷結構,沿艦長方向共設有23道水密隔壁,外加10道防火隔壁,整個船體又被分成了2000多個水密隔艙。這種設計其實就是將航空母艦的船體底部分隔成無數個隔艙,即使其中的某一個隔艙或者多個隔艙受到打擊破損,也不會影響船艙的整體佈局,這種設計將航空母艦甲板的破損度降到最小,從而保證航母的正常運轉,確保各系統正常工作。

有資料顯示,我國在70年代裝備的魚二型高速噴氣反艦魚雷,由轟-5轟炸機投擲,魚雷口徑450毫米,水下航行速度75節,水下射程2000米,戰鬥部重量250公斤,需要8枚才能擊沉一艘5萬噸級的美國中途島級航空母艦。而美國現役10萬噸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抗沉能力更加優異,能夠抗擊5枚以上威力更大的533毫米口徑重型魚雷的打擊,或者15枚反艦戰斧導彈級別的反艦導彈的命中,而不沉沒,這種抗沉能力是無以倫比的。

另外,

航空母艦作為軍事強國的海上利器,擔負著保衛國家領海安全的重要使命。現代航空母艦的安全度是極高的,它之所以強大不是依靠於航母本身,而是依賴於它所搭載的先進戰鬥機和大型武器,另外在航母的周圍有驅護艦和潛艇為其保駕護航,可同時對抗數十個甚至數百個來襲目標的飽和攻擊。在現代戰爭中想擊中航母是非常難的,更不要說將航母擊沉了。

要想突破航母戰鬥群的防禦圈,連續命中5枚重型魚雷或15枚重型反艦導彈,需要出動數十艘潛艇和數百架戰術飛機,發射幾十枚魚雷或數百枚反艦導彈。

目前,在一次戰術任務中能發射數百枚反艦導彈的國家,地球上還不存在,所以理論上,美國航母是無敵的。


科羅廖夫


現代航母確實很難擊沉,但絕不像有些人想象中的那樣需要“狂轟濫炸持續25天,才能擊沉”,這是嚴重的誤解。更不可能像有些人說的那樣,“美國的航母根本無法擊沉”,之所以會有這兩種說法,都是源於美軍的一次試驗:驗證航母的抗沉性等。


航母的抗沉性就是指它在遭受到打擊、破壞,使得船艙進水後還能夠保持不沉沒、不翻船的性能。也就是說,航母的抗沉性越高,越不容易沉。現在的航母追求的不是憑藉裝甲防護來擋住導彈、炸彈、魚雷等的打擊,追求的是在遭到導彈、炸彈、魚雷等的打擊之後,航母還能夠保持不沉的性能。

題中的說法存在著一個誤區:“航母的抗打擊能力、抗沉性能高,是因為航母的裝甲防護能力強,導彈、炸彈、魚雷等對其無法造成大的破壞或者是說根本就打不動”。這種想法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航母實際上並不是“全身裝甲”,並且即便是全身裝甲也無法使航母具有“金鋼不壞之軀”,航母的裝甲防護主要集中在飛行甲板、艦島、彈藥庫等這些容易遭到攻擊的區域,採用的是在重點部位加強防禦的措施。


先來回答題主的第三個問題:魚雷打不動航母嗎?

答案只有一個:魚雷當然能打得動航母,航母根本無法抗得住魚雷的打擊,但是卻不會輕易沉沒。即便是美國最新的福特號航母,如果遭到一枚重型魚雷的攻擊,照樣給它炸個大窟窿出來。

就拿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來說,它是目前世界上裝備最多的大型核動力航母,排水量達到了十萬噸級,美軍現役共有10艘。它的抗沉性指標相當高,在設計上就要求其:需要承受5枚重型魚雷的打擊,或者是15枚戰斧巡航導彈的攻擊,而不致於沉沒。從它的指標上來看,美軍的航母一樣會被擊沉:5枚重型魚雷無法擊沉,那麼10枚呢?答案只有一個:去見龍王。


再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現代航母甲板有多厚?

現代航母的甲板實際上並沒有多厚,至少沒有想象中的厚。現代反航母作戰追求的也不是擊沉航母,而是“使航母喪失戰鬥力”,比如說攻擊其飛行甲板、艦島、彈藥庫等。而航母在這些重點部位都採用了防護裝甲,這些防護裝甲大大的提高了航母的抗打擊能力。航母甲板各部位的厚度、使用的材料根據實際需要,並不一樣:比如前甲板要求的強度就要比後甲板的強度要低,使得甲板厚度不一。


就拿尼米茲級航母來說,其飛行甲板採用的是航母專用的特種鋼,平均厚度在500毫米左右,外加一層凱芙拉複合裝甲,厚度為50毫米左右。在其它易受攻擊的部位,除了憑藉特種鋼自身的防禦能力外,也都有凱芙拉複合裝甲。

實際上題中說的“甲板”,應該指的是“裝甲”,攻擊航母的飛行甲板只是打擊航母的一種手段而已。通過這些數據來看,航母甲板等部位的防護裝甲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厚。

航母為什麼這麼難擊沉?

航母不容易被擊沉,主要依靠三個方面:甲板和船體裝甲、隔艙化的水密艙設計和強大的損管能力來保證。前面已經說過裝甲了,再來說說航母為了提高抗沉性所採取的措施。提高抗沉性,主要還是體現在設計上:比如說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在水線以下兩舷各設有4道隔壁的防魚雷結構,沿艦長方向又設有23道水密隔壁,外加10道防火隔壁,整個船體又被分成了2000多個水密隔艙。


在遭到幾枚導彈,或者是兩、三枚魚雷的打擊後,使得部分船艙受損、毀壞、進水,這時候水密隔艙設計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關掉各水密隔艙間的閥門,對其它艙室就沒什麼影響了,能夠確保航母不至於沉沒。至於航母是否還有戰鬥力,那就得看受損的具體情況了。如果是遭到了飽和攻擊,那就只能祈禱了!

在2005年4月19日,美軍拿退役的小鷹級中的“美國號”航母做了一次試驗,轟動全球:抗沉性試驗。總共花了25天的時間,到5月14日才被炸沉。根據美國軍方的說法:這次試驗從空中、水面、水下對該航母進行了實彈攻擊。關於試驗的其它關鍵的信息,比如導彈、魚雷的使用數量等,美軍並未公佈。


媒體的報道就變成了“狂轟濫炸持續25天,美國號才被擊沉”,這真是讓人無語了:人家是為了驗證航母的抗沉性,要的是試驗數據,不是為了直接擊沉它。讓美軍發射10枚重型魚雷試試,美國號直接就去龍宮了,還用得著25天?狂轟濫炸,某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可真是一點底線都沒了。換句不好聽的話就是:沒長腦子。

在戰爭中,航母是否容易被擊沉,主要得看航母是單兵作戰,還是編隊作戰。如果是編隊作戰,首先應該考慮的不是擊沉的問題,而是如何找到航母、如何能突破層層防禦打到航母的問題。
美國號沉沒


儒道之主



一般來說,現代航母是不可能被擊沉的。航空母艦問作為海上霸主,由於其具有優秀的制海權與制空權,因此備受世界強國青睞。但同時由於其體積龐大、作用重要,也很容易成為敵方的攻擊目標。二戰期間,全世界共有280艘航空母艦,其中123艘航母因受過攻擊負傷或失去戰鬥力,其中有42艘航母被擊沉。因此,各國非常重視航母的生命力設計。

美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的打擊能力和防禦能力異常強大,所以面對美國的航母,不能指望一兩件所謂“殺手鐧”就能將其擊沉,必須要打造一個適合本國軍事戰略和武裝力量現狀的大型海防體系,才能與美國這樣強敵的航空母艦對抗,並在戰時將其擊沉。幸好,中國已經有了這種反航母體系。

中國能夠擊沉航空母艦的武器很多,下面就逐一說。一是導彈,特別是彈道導彈(反艦導彈),不容易攔截。二是潛艇,特別核潛艇,潛水深、噪音低,聲納難發現,水下攻擊。三是戰機,特別是對於低空、超低空飛行的戰機防不勝防。


冷雨故鄉


首先,從航母的建造上來看,對各種剛才要求很高。由於甲板上幾十噸重的飛機頻繁起降,發動機噴口溫度很高,所以對甲板鋼的強度和韌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航母甲板厚度通常在50毫米左右,屈服強度在800兆帕左右。飛行甲板是航母上使用屈服強度要求最高的鋼材。

至於航母為什麼難擊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水密艙的設計。現代軍艦在設計時十分重視水密艙的設計,尤其是航母水密艙每個之間都相互隔離,這樣即便水下部分受到攻擊進水,只要關閉相應的水密艙即可。

二是船體結構設計。航母設計時就在水下關鍵位置採用雙層甚至多層船體,當某一層船體受到攻擊破損時,內層船仍可以發揮作用。很多航母設計時就對多層船體抵禦魚雷攻擊有專門的要求。而且,在近代海戰中,除非魚雷命中關鍵位置,否則很難將航母擊沉,通常能使航母癱瘓已經很好了。

最後,航母難擊沉也源於其作戰平臺的防禦能力強大。航母自身攜帶有預警機、戰鬥機、反潛直升機等各種作戰飛機,同時還有眾多護航艦艇。可以從海上、空中、水下多方位提供各種保護。

在茫茫的大海上尋找、追蹤航母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要對航母發起攻擊,必需要躲開海上、空中、水下的層層防護網。如果想使用魚雷攻擊航母,就必須讓潛艇提前進入航母的航線,在發射陣位預先潛伏,而這對潛艇來說太難了。


霹靂火軍事


這個問題並沒問到航母內部抗沉結構設計,而僅僅是對航母的外裝甲提問,小編收集的資料顯示各國航母的甲板厚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驚人,為了降低航母中心位置,現代化航母都儘可能的降低甲板厚度,尼米茲級航母的甲板主要是一層幾十釐米毫米厚的特種鋼,再加上一層鋁製合金裝甲焊接而成,其目的是為了增加防火性課抗腐蝕性。還沒有資料顯示哪一種航母甲板使用了“複合裝甲”,甲板不同部位的厚度和鋼材質量也是不一樣的,航母前甲板主要是進行常規的艦載機起飛作業對甲板強度要求不高,而後部是艦載機降落的作業區甲板需要較高的強度,因此不同部位的甲板厚度和材質也是不一樣的。

意大利再設計加富爾號新概念航母時充分考慮到經濟性,甲板不同部位使用不一樣的鋼材,在鷂式垂直起降戰機降落的部位使用貴重的耐高溫鋼材,為了承受撞擊甲板得的厚度也更厚,同樣的設計在西班牙巴贊造船廠為泰國建造的“差克里·納呂貝特號”上也有體現,這艘滑躍起飛的航母甲板重點在於中後段的降落區,這裡的甲板鋼厚達80毫米,也有鋁合金材質的隔熱層保護甲板不被鷂式戰機降落時的高溫灼傷。而所有的航母甲板的升降機都是非常薄的,一方面是為了減小升降作業中電機的負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節省機庫中的空間,方便戰機拖拽到升降機上。

航母甲板其實施航母最脆弱的部位,出事故的飛機拍到甲板上或許不能損傷甲板鋼,但是高空襲來的航空炸彈甚至是彈道導彈絕對可以穿透任何航母的甲板,而航母之所以很難被擊沉和他多層次的裝甲防禦有關,現代化航母從側面到船底都是用雙層鋼板保護的,側面襲來或者船底爆炸的水雷都很難造成毀滅性破壞。而上部甲板在洞穿之後機庫上的甲板也可以承擔二次防禦,機庫以下還有多層甲板防護,像二戰日本航母那樣甲板中彈燒到船底動力艙的事情基本不會發生。小編還了解到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后期型號在船體上還加裝了幾萬噸的凱夫拉裝甲,對魚雷和水雷爆炸的防禦力進一步提高,航母排水量也進一步增加到10萬多噸。


利刃軍事


現代航母不是因為裝甲厚才能如此的抗擊沉,而是現代航母多采用了更多的防沉技術和設計,而且排水量更大,預留的浮力也更多,擊沉航母也就變得更難,但擊沉航母並不是不可能的!



美國曾林用退役的航空母艦供自己的海軍進行打靶測試,美國海軍東用了自己幾乎所有的常規攻擊手段進行輪番攻擊,也不能將這艘航母擊沉,據說長達二十五天,最終是在定向爆破的手段下才勉強將這艘航母“擊沉”!

這從一個方面說明航母的確難以被擊沉,但另一方面也說明美國海軍配置的常規攻擊手段無法擊沉現有的航母!



航母從二戰前誕生,逐步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的主宰,其從最初的商船或軍艦改裝,到獨立的成為一種單獨的艦艇種類,一直是繼承了軍用艦船的抗沉和自己獨特的設計,也是經過戰爭的檢驗而不斷完善的,

獨立的水密倉設計,確保一個或者多個被擊中漏水,也不至於沉沒。



較厚的多層裝甲,雖然沒有戰列艦的厚,但是多層設計和現代技術的和特殊的複合裝甲也可以抵抗一般的穿甲彈的攻擊。

以及安全的彈藥倉,甚至彈藥都是都是高度的惰性彈藥以防止被擊中殉爆,因此現代航母都比較有完善的抗沉性!



不過戰時敵方航母是不可能是不可能放到哪裡讓敵國攻擊的,他的艦載機、護衛艦以及水下的潛艇都是他的防護措施,例如我們的帶刀護衛一樣的艦艇,就是主要擔負這樣的職責!基本上航母的艦載機攻擊半徑以內就進入了航母戰鬥群的防禦範圍!

而美國的航母一般都配備3-5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1-2艘導彈巡洋艦,一艘大型補給艦,水下有2-3艘核動力潛艇,而航母自身也會有80架左右的作戰飛機,自己本身也配備近程防空導彈和火炮,具備非常強悍的防禦能力,一個航母戰鬥群的防空導彈數量基數就在300枚以上以兩枚攔截一枚來襲導彈的方式,要達到飽和攻擊也需要150枚以上的反艦導彈!這還是不計算其飛機對反艦導彈的攔截能力!



蘇聯和現在俄羅斯是冷戰時期與美國各大洋對峙的海上強國,對應的也在攻擊航空母艦的技術和方式上有最強的能力,例如蘇聯和俄羅斯的反艦導彈都相對西方的反艦導彈裝藥量更多,確保一枚擊中就能夠達到足夠的損傷效果,並且導彈更強點射程,同時代的美蘇反艦導彈,蘇聯的一般的都比美國等西方的射程更遠!強調速度、低彈道和末端的機動規避能力,這些設計無疑都是為打擊航母戰鬥群量身定做的!



而進入新世紀,在超高速武器和彈道導彈打擊航母方面,技術的進步是明顯的,彈道導彈可以打擊移動目標和超高速武器末端速度超過八倍因素,這些已經超出了現有的防空導彈的攔截能力,因此打擊航母戰鬥群這兩個方向是未來各國研究的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