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F University),是浙江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农林类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获批浙江省属高校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七年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更名为浙江林学院,1970年7月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1979年2月恢复独立办学,2000年创办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

学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截至2018年5月,该校有东湖、衣锦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逾2.3亿元。现有各类在校生近25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4000余人,研究生1900余人。学校有18个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文化传统

校徽

1、校徽于1987年由该校教师自发设计并被该校有关部门及师生广泛使用。2003年,该校对图案进行了修改,并认定为官方的校标。2010年,由于该校更名,再次对图案做了些许修改。

2、校徽以绿色为主基调,由浙江农林大学的中英文字样、银杏叶和该校的建校年份构成,采用绿色和银杏叶表示该校以林业为特色,以培养绿色科技人才、致力于环境建设为目标。

3、校名由书法家陆俨少书法。

校训

求真: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要教育学生求真,教育学生做真人。

敬业:教师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职工要爱岗,学生要敬学业、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26人,高级职称617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6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3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农业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千人计划”7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政府特聘教授(钱江学者)9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及一、二层次培养人员3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创新团队9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2人。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5月,该校设有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文·茶文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集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农林干部管理学院)、体育军训部等16个学院(部),建有一个独立学院——天目学院(绍兴市暨阳校区)。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5月,该校建有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3个,授权领域15个。

博士点:

竹资源与高效利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林学)。

一级硕士点:生物学、生态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农业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林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植物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林业经济管理学科。

省“重中之重”学科:林学(一级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园艺学(一级学科);林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土壤学(二级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二级学科)。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5月,该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优势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项目2项,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建有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园艺、林学、园林。

国家级精品课程:森林经理学、土壤学、动物生物学。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校联动共享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与实践。

省级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广告学、植物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园艺、林学、园林、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生物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林业经济学、平面构成、植物学、花卉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林业财务与会计、微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木材学、动物学、环境科学概论、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学、设施园艺、无机及分析化学、大学英语、园艺植物栽培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机械原理、广告学概论、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林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林科类专业改造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多校联动共享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与实践、基于“两园合一”的植物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5月,该校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各1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6个。建有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非洲农林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林业智能装备与物联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竹业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林木种质资源保育与利用公共基础条件平台、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发展历史

天目林学院

1958年,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创办一所高等林业院校,定名“天目林学院”。当年6月,以省林业厅为主,建德地委抽调党政干部,一批知名教授和留学归国学者共同参与筹建。当时确定专业设置为林业、木材采伐与运输机械化、木材机械加工和林产化学加工工艺专业。招生规模400名。

1959年7月,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温州林学院与天目林学院合并。

1960年2月,省委决定,浙江农学院、天目林学院、舟山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农业大学。

1962年2月,省委决定,天目林学院从浙江农业大学划出,归省教育厅领导,党委工作归省高校党委领导;原属省农科院领导的林科所划归省林业厅和天目林学院双重领导。

浙江林学院

1966年9月,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天目林学院”改名为“浙江林学院”。

1970年7月,省革委会决定,浙江林学院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

1978年4月,省革委会决定,浙江农业大学林学系改为浙江农业大学天目分校。

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浙江林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gricultural & Forestry University)

1981年12月,国务院批准浙江林学院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7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浙江林学院由省林业厅主管改由省教委主管。

1997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委对我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2000年7月,浙江省林业干部学校整体并入浙江林学院。

2000年12月,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同意浙江林学院扩建。

200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该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7年5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浙江农林大学

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浙江林学院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

2013年1月,浙江农林大学申报的“竹资源与高效利用人才培养项目”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为林学。

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签订共建浙江农林大学协议。

2017年6月,浙江农林大学举行动物科技学院揭牌仪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