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古滋味 “龍筋”黃瓜幹 傳統民間製作工藝


平定黃瓜幹原產地後溝與河頭兩村,這裡獨特的地域氣候和醇美水質,滋養著肥美的菜蔬瓜果。河頭村64歲的郄孔林和60歲的趙轉林做黃瓜幹有三十多年了,如今他們家二兒媳婦楊貴芳繼承了他們的手藝,每到做黃瓜乾的季節就忙前忙後。為了保證黃瓜幹色香味正,他們一直堅持傳統烤制方法。|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蘇航|本期攝影:白英

郄師傅表面上不修篇幅,幹起活來卻是氣定神閒,粗中有細。緊倚院子大門的烤房,是個不足十平方米的小磚房,還未到門口,一股熱浪就滾滾而來,小房子裡除了一溜過道外,就是連成一片的五個大火口的烤爐臺,烤爐和村民做飯的爐子很相似,用磚砌成,火口呈圓形。火臺上面,就是蛛網似的烤架,烤架用木椽和木杆搭成,分了好幾層,每層上都密密匝匝的掛滿了正在烤制的黃瓜幹,在高溫烘烤下,郄師傅汗水連連,而黃瓜的香氣更加濃郁。

幾個小女孩兒帶著小圍腰在“刮‘乾兒’”,其實就是刮皮,刮子初看和家庭常用的刮皮器一樣,但細看縫很窄的,原來,這樣刮掉的皮比較薄。


“破‘乾兒’”是烤制黃瓜幹前的準備工作,這是由婆婆和二媳婦帶領孩子們在忙活,剛採摘的黃瓜是暗綠色的,經過清洗後按瓜條的長短分類,半米左右的長度最合適做黃瓜幹。

郄師傅說一天要幹“一火”,“一火”其實就是烤黃瓜乾的一個流程,需要一晝夜。

黃瓜乾的成型離不開全家人的辛苦勞作。

壘火就是個技術活,現在外觀看到的只是個火口,其實,裡面有很多講究,爐膛須呈喇叭形,下寬上窄,爐條至爐口深不能超過半米,灰坑挖在地面下,烤“乾兒”所用的煤炭必須是本地區的無煙煤,同時要摻和紅土打成煤糕後方可使用。每次瓜幹上架前,要把爐火添足,等瓜幹上到架上,就不能添火了,否則沾上煤灰會影響品質。

二媳婦貴芳有自己的夢想,她正在計劃藉助互聯網讓古老的產品拓展更大的空間,讓傳統民間製作工藝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涼拌黃瓜幹,盤中瓜幹皮肉鮮嫩欲滴,顏色翠綠可愛,表面光潔無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