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孔孟之道”是害人的?

逛逛微文化


要回答你的问题,就要先搞清,“孔孟之道”究竟是什么。

“孔孟之道”讲“仁义”,这应当是举世公认,毋庸置疑的吧?这是进行以下判断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对此先有共识。否则,就无探讨本话题的意义了。

何谓“仁”?仁者,善也。曾子曰:“止于至善”,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仁”是孔孟之道的核心。

何谓“义”?义者,宜也。就是能最适宜、最大程度地体现“善”的行为、思想和方式等。

现在,有谁会认为以上的“仁义”理念是害人的呢?我相信,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为什么后世有“许多人认为孔孟之道是礼教吃人”的呢?

这当然是由于误解。而误解产生的原因,就是专制权力对于孔孟之道的肆意歪曲。

大家都知道,中国自秦以后两千多年专制社会所行的并非真正的“孔孟之道”,而是“外儒内法”。也就是说,专制统治者虽然对外宣称“独尊儒术”,但只是借用儒家的仁爱思想伪装自己,其真正奉行的却是法家的驭民五术(出自《商君书》),即:

壹民:用忠君爱国统一思想。

弱民:使国强民弱。国强则可制民;民弱则无力抗暴。

疲民:为民寻事,使民疲于奔命,而无暇顾及他事。在现代,就是用游戏、影视等使民娱乐至死。

辱民:使民无自尊自信,并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在高压恐惧之中。如此,则民无勇。

贫民:使民时常陷于贫困。人穷志短,只能仰官家之鼻息而生。

《商君书》还说:“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其邪恶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真正吃人的,并不是孔孟之道,而是披着孔孟之道外衣的法家这头恶狼。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说武王伐纣是“诛一独夫”都曾令朱元璋大为光火,想要将孟老夫子从孔庙中赶出去,还编了删节版的《孟子》。这些都说明,主张仁义、至善的孔孟之道,是不能真正见容于专制统治者的。

要了解真正的孔孟之道,一定要回到先秦,看孔孟到底说了什么,而不要看后世那些对于孔孟的曲解之作。

所以,问题的答案来了。“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认为孔孟之道是礼教吃人”,这当然是他们的误解。孔孟之道原本并非如此。


善氏


孔孟之道的真正价值,只有在历史的情景中进行对比才能发现,抽象的说一个思想或理论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也说不清楚。唐代中国文化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禅宗兴起了,禅宗强调个人体悟,教导人们体会佛理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因此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简易自由、生动活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这实际上是大众文化兴起的标志,禅宗最初兴起于民间,禅师最初产生于一批依赖游民阶层的游僧阶层中,带有强烈的大众文化的反智主义色彩,“不立文字”从根本上消解“知识”的意义,禅宗使大众文化类型上升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禅宗在唐宋之际得到大量士大夫(知识精英)的喜爱,谈禅成为士大夫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禅宗不但征服了佛教,也使大众文化征服了精英文化。禅宗强调佛性即人性,平常心是道,这是佛教的速成法,崇拜的是聪明,轻视逻辑论证,讲心不讲理。而佛教本来讲求思辨、修证,证道之路,千难万难,人生难得,闻法难得,持戒难得……,所以勇猛精进且不可得,因此道才难能可贵。一旦行住坐卧都成了道,道就唾手可得了,谁还在乎道的可贵。偷懒取巧是中国文化(大众文化)的大害,坏就坏在自作聪明上。禅宗消解了知识的神圣性,瓦解了理论的深刻性,长此下去必然造成中国文化的整体平庸。禅宗崇尚自由,推崇自然而然、行云流水的状态,这种自由强调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是任性。这种“自由”崇尚不守规则,越自由就越不守规矩,大家都来搞这种自由,结果就是不得自由,因为没有规则的自由,就是乱来,这种情况下,做任合事情都必须去斗智斗力,必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这个时候,孔孟之道被程朱理学重起拾了起来,收拾中国的人心,孔子讲“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才是真正的自由,理学的价值在于树立起一个绝对的规则——“理”,通过理给大家定了个规矩,使人人不敢乱来,确立起一个有秩序的自在状态,这才使人人都可以享受到“自由”,对自由的追求才有意义,否则追求自由就成了追求权力、追求金钱了。理学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英文化)的最高成就,在观念系统上它思考精密,气象宏大,从理论上说,具有两个特点:结构完整,思辨深刻,克服了中国文化中简单粗暴的东西。

理学一反禅宗的反智主义倾向,树立起儒学的知识主义取向,强调“理”的获得,有学习的过程,提倡“格物致知”、“穷理尽性”,这样才能掌握到至高无上的“理”,这样建构起一个上至天地宇宙万物,中至国家社会生活,下至个人生活的庞大的哲学体系,给中国文化建立起了知识的神圣性和理论的深刻性,这一过程就是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吸收和提升的过程。无极生太极,太极动,产生阴阳,阴阳结合五行,生成万物。建立起了儒家的宇宙论,规模一下就大了,以前是只论人事,现在是有比人间更大的宇宙万物的规模。这里面既有道教的,也有佛教的东西,是一个综合。人是在这个宇宙生成过程中产生,但人得天地万物精华之所在,这就是人之性,就是道德(仁),称为人极,从太极发展出人极,太极、无极、人极同源,因此道德就具有根本性,这样道德高尚的圣人就是可学的了。为什么么呢?因为天心人心相通,人心决定人性,人性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性。所以理学家讲“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天地之理。”朱熹讲“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又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理变非常重要,获得理有什么方法呢?理学家对理的获取采取了“知识主义”的路线,这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突破,“穷理尽性”,强调的是把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知识的追求统一起来,明理,也就是知识的追求成为道德实践的前提,把对知识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中国传统的心性论的一个突破,可以说具有改造中华文化的重大功能。但这努力可以说在理论上非常成功,而在实践上并不成功,理学越到后来却越受到各种的批评,到了现代,更成了反动的象征了。人人都说“以理杀人,存天理灭人欲”,跟着也连累了孔孟之道成了害人的东西。这恰恰说明了有些人非常害怕“孔孟之道”,他们在怕什么?这也恰恰说明了孔孟之道的真正价值所在。


只爱潘多拉


孔孟之道害了中国两千年。为什么?一,改变了孔子重教思想和孟子君轻民重的论述。

二,对人民进行了愚民教育,我们看到的是无原则的忠和虚假的孝,父母去世,辞职三年,将尸体放在家里几年不入土,还有忍,礼,不犯上,墨守成规,维护封建制序。排斥其它学说,独尊儒术,连探索新的世界都不行。医学界想解剖尸体都要杀头,女人更是失去自由,所以中国人变得没创新斗争精神。而对入侵者还在谈仁,义,爱,忍,和。

宋朝以后,歪风日盛,中华彻底变成最无能软弱的国家。新文化运动的目地就是打倒孔家店。美国没有孔孟之道,建国不过两百年,为什么这么强大?因为他有创新思想和没有旧的,落后的,反动的思想的约束。

抗日战争是靠孔孟思想指导打赢的吗?


赵曙光教授



孔孟之道,是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论体系。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有“至圣”之誉;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儒学,有“亚圣”之名。


孔孟两位圣人虽然在时间上相距近200年,但是在思想上一脉相承。孔孟之道传承千载不衰,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孔孟之道是害人的?有书君认为,这和我国现代与当代两次大规模的批孔运动有关。


第一次:


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激进青年认为孔孟之道是封建思想。当时的反孔代表人物是易白沙,他归纳出孔子的四大缺点:


1、孔子只尊君权,漫无限制,容易形成独夫专制。


2、孔子讲学不许问难,容易演变为思想专制之弊端。


3、孔子重视作官,人们为了功利摒弃廉耻。


4、激进青年急于在中国传播民主和科学,而他们断章取义的孔孟言论与民主相悖,与科学相左,因此,就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第二次:


1974年,“四 人帮”打着“批林批孔”的旗号,动员全国各界干部群众搞大批判。这次批孔的真实目的是批“党内大儒”,是“四 人帮”的一次政治阴谋。


他们不批林(彪)、假批孔,以批周公、批宰相来影射攻击德高望重的周恩来总理。


客观地看,这两次批孔运动是都是政治所为,本意是批判孔孟之道中落后的、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封建的东西,但是两次运动一个通病:


即在批判的同时,并没有对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分析,因而在客观上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全面否定,因而把批判封建东西和某些个人的政治行为演化成了否定文化的行为。


这里说的文化具体是指思想、哲学、政治、道德层面的文化,这些文化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内容中可见。


从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语汇可见,从全社会表现出的道德风尚可见,从人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可见。



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危害极大,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本中断。文化资源的断裂,导致文化文明的精神世界缺失;文化资源的混乱,导致精神世界的造成混乱。


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十年来,我们民族整体道德素质下降,官贪屡抓不绝,奸商屡禁不止,黄、毒、赌严重,行业不正之风蔓延,这就是中华文化文明的精神世界断裂甚至崩溃带来的恶果。让人痛心疾首!


下面,让我们再次认识孔孟之道的内容:


从儒家文化的角度看,其精髓是“仁者爱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正确的,是其精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人合一”,“知其不可而为之”,“参天地之化育”,这些观点在今天同样有积极作用。


这些思想不只是在中国,在东南亚,甚至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也广为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孔子位居榜首,孟子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可惜,孔孟之道被别有用心的人及愚忠君国的人篡改、误解,而以“忠恕”、“孝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一些糟粕所掩盖其精华。



我们承认,孔孟的思想有局限性,行为有妥协性,但是瑕不掩瑜,我们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与时俱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倘若没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中国将不成其为中国,中华民族也将黯然失色。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起码的敬畏,反倒给予批判、排斥,甚至认为孔孟之道害人,这种颠覆思想意识的言行,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荒海拾书


原因诸多。可以肯定的说说这句话的有三类人。一类是根本不了解孔孟之道,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另一类是可能懂但是自己需要,这个需要基本上是投机需要,不一定是真心的,但是这种人最可恶;第三类人是过于自私的人会说,因为孔孟之道很讲修身,修身往往对个人的欲望限制很大,还有许多礼教的约束。

对孔孟之道的认识大部分人还停留在新文化运动、文革期间的批判上,先以为主是不可避免的,加之除了最近几年来原来基本没有氛围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只有原来的意识形态。

我们看看原来批判“克己复礼”等等的文章,真是啼笑皆非,写批判主章的旗手是真的不懂还是什么,不得而知,其码是投机分子。

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个人价值和享受放到了很重的位置,这个位置越重就越反对孔孟之道,因为孔们之道处处是约约个人私欲的。


宸175863


孔孟之道讲的是仁义,实际上求的是利益。《二十四孝》血淋淋,不可效仿。尤其是郭巨埋儿,为了让老母亲有肉吃,郭巨决定把儿子活埋。这是深受孔孟之道所害的非人道行为。为的是什么呢?朱元璋看的很清楚,为的是“惊世骇俗,希求旌表,规避徭役”,做这些事,就是为了当个“网红”而惊天下,从而达到受到“宣传部”的表彰,以后不再纳税服役的效果。所以鲁迅说孔孟之道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化运动要打倒“孔家店”。

其二、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尊的是什么?尊的是君权神授。树立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这是一套强调整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尊贵者利益大于低贱者利益的制度。强调遵从等级制度,易使英雄气性、血性消失,人人变成跪爬的奴才,和珅再有钱,成为富可敌国的贪官,满嘴里也是奴才和珅。满国都是奴才,八旗子弟演化成纨绔子弟,不被八国联军打败才怪。

其三、孔孟之道很虚伪。建国后出土的《竹书纪年》表明尧舜禹禅让是假的,古时候的人并不比现在的人更有道德。禅让的历史都是假的,就别提儒学倡导的其他伪道德了。士大夫们分明是喜欢钱的,却总是不肯承认;明明是喜欢美女的,却道貌岸然。虚伪的道指导社会实践,造成人人说假话,不诚信。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春秋史社


我们现在之所以认为“孔孟之道”是害人的,完全是受20世纪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自1840年以后开始被西方列强打开了大门。于是,很多开明的文化人开始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有些人就将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

比如,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易白沙等人就直指孔孟是害人的毒药,是让中国变成腐朽的罪魁祸首。

易白沙更是在《孔子评议》中提出要打倒孔家店。当然,我们现在重新反思孔孟之道,我们必须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什么事辩证的眼光呢,就是孔孟之道有好有坏,否则,它也不可能成为中国文明的主流思想。

好的方面,就是孔孟之道强调仁和义。我们有句话叫“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生在春秋末期,当时诸侯国礼崩乐坏,所以孔子为了能够挽救颓危的局势,就提出了“仁”,任就是爱人,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父母。只要世界充满一点爱,世界就变成了美好的人间。

孟子呢,则强调义。什么是义?孟子所说的“仁义”其实是对诸侯说的,其实主要就是希望诸侯们可以任用贤能的人,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不要因为一己私利,造成老百姓大量的死亡。因此,孟子可以说开创了中国伦理学的基础,孟子的思想也为后来宋明理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下面再来说孔孟之道不好的一面。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等级制度。当然,孔子所在的时代,提出这样的说法,其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秩序来恢复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但是,到了大一统时代,这样的思想就成为了阻碍。

孟子也是如此。孟子的仁义思想其实过于理论化,所以后来宋明理学大多沿着孟子开创的方向去发挥,于是就成了一群袖手谈心性的无用之人,他们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不再关注外在的器物,由此,中国就慢慢落后于世界。


兮兮说事儿


这个问题上,孟子是被冤枉的,因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有巨大的差异。下面我们来看看孟子的思想和主张,把他们粗暴的捆绑在一起看待,孟子是不是有点冤枉的死不瞑目了?


一,亲民主张。孟子认为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孔子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实际上身份地位的尊卑有序也是客观存在,但是孔子更是以尊卑有序来安排一切事情,谁权力大谁就是正确的,这是什么逻辑?(哥不猜想作品,原创不易,手下留情。)


二,用人唯贤。孟子说:“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不以己悲,不以己喜,而认为得到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才是仁;“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希望统治者能够真正尊重贤人,使用有真正能力的人,把有才能的人放在主要岗位,人尽其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大家好好看看,孟子要求有才能者上,没有才能者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而孔子只是一味地主张“为尊者讳”。一味地维护地位更高那一部分人利益,让人们逆来顺受,帝王的封建统治得以天长地久,以此阿谀奉承,希望自己的主张得到采用。


三,超级早的提出了尊重社会大众。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子看见这样的话,肯定会大惊失色,手足失措了!他们都生活在封建社会,不自然的都有浓厚的封建思想。但是孟子在那个时候就提出让老百姓有尊严的活着,实在是难能可贵了。


四,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主张对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处罚。有一个成语叫吊民伐罪,意思是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这个成语出自于《孟子·滕文公下》里面:“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孟子主张诛杀、铲除无道的昏君,安抚深受其害的人民,救民于水火之中,老百姓就会高高兴兴的(拥戴)。吊的意思就是凭吊、慰问的意思,这里是安抚的意思。孟子还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说: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下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大众,贻害一方。孔子敢提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主张吗?把孔子和孟子捆绑在一起实属抬高的某人。某女讲师也是靠解读孔子才大红大紫的。


五,体恤民情。“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孟子主张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杂草。有这种体恤民情的好人,我们舍得胡乱啃他吗?“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再次主张减轻税收,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女讲师,你怎么不解读孟子?

孟子也生活在封建时代,他身上也不可避免的有通过保民而延续帝王统治的一面,但是他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在那个时代提出来,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就是今天的我们看来,也是大快人心的。(哥不猜想作品,原创不易,手下留情。)

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没有人解读孟子了吧?大家清楚谁在靠解读孔子而中饱私囊的了吧?大家知道谁在用仁义道德害人了吧?大家知道鲁迅的伟大了吧?大家知道女讲师在字正腔圆的说什么了吧?


哥不猜想


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是愚民邪教文化,绝不是单纯的文化,汉武帝为其个人目的,巩固其位,急需一种治国,治人的理论根据,废他学,行儒学,派专人断章取意,加以润色,杜撰而成,积极推广达到愚民目的,孰不知他的这一决策,是达到了一定目的,众生是乎顺溜规矩了些,但是对众生的毒害非浅,致使人们忘记思想,忘记原则,甚至失去自我,整个躯体都不属于了自己,行尸走肉一般,任人摆布,原有汉人的强悍,智慧,天性,创造力完全被腐蚀化为乌有,所以说孔孟之道是误国,误民的歪门邪道,更是精神鸦片,也是套在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受其束缚,民志丧失,国运停滞发展,尤其近代荒唐更甚,总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究其原因,孔孟之道,儒家思想种下劣根,害国害民锢步自封,狂自为大,虚伪,愚昧,无知,野蛮,荒唐,窍喜,内讧,冷血所有这些并不是国人于生带来的“专利”,而是后天接受虚伪的儒家文化,熏陶教化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发展,必将循着传统文化思想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必将受益甚多,反之受害更加甚深


鑫挺83563181


我看了一下,叫得最凶的,喊得最厉害的,越不知道孔孟讲得是什么,就那几句,愚民,封建,禁锢,等级,虚伪!妈呀,你们看的是盗版吧?我看是他们根本就没看过。就是人云亦云,道听而途说。我看了儒家几本书,从没在这里面看到这些。都是让人爱人,礼人,容人,信人,智人这些东西。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能繁衍至今,这和我们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虽然孔孟不能全部代表中国的文化,可也站了相当多的一部分。一个曾经做过一国高层的当时最有学问之人,周游列国到处碰壁,他是为了什么。像他那样的人,完全可以在鲁国享清福,别说在古代那种交通不便,处处动乱的时代。就是如今这个年代,你让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坐着车子到处跑,还处处碰壁!还几次遇险,险些丧命。一个曾经做过大官之人,在当时也是一位名人。这样去做得需要多大的毅力。而他这样做又不是为了自己,一位名动天下的,曾经做过高官之人。还有什么能让自己动心的呢?更何况他已是超脱之人,和佛祖,老子,耶稣一个层次之人!他这样做很明显就是为了天下苍生啊!为了让施政者对人民好点,为了天下的百姓都能有信仰,为了世界大同,一生奔波!如果不是以孔孟儒家为首的中国文化!中国根本不可屹立在东方至今,而你们的祖先不是被别国统治,就是被别族杀之!你们还在这里大言不惭,侮辱圣人!有何面目见你们的列祖列宗!必糟天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