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一直被当成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廉颇当主帅,结局会如何?

山高有峰


结局就是赵国被吃穷了,廉颇军无粮草不得不全军退兵,然后秦军夺占上党城。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赵国会败,这是赵国自己从国家战略上的失败。实际上这场战争的谋划人就是白起,只是他在战争前期故意不出场而已,怕的是让赵国重视起来,等到白起出场的时候赵国才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早在阙与之战时秦军被赵奢击败,几万秦军伤亡,此战过后白起特地带人考察了战场,了解了秦军战败的详细经过,白起就已经意识到赵国是秦国最大的威胁。所以从公元269年之后,白起便开始准备对赵国大战的物资,白起征调所有河西的役夫民工向前线搬运粮草,所有秦国对外战争全部放缓。而同期的赵国则仗着击败秦国的余威洋洋自得,还在向燕国派兵打仗。所以,可以看到赵国在这场战争中准备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看,秦国攻打韩国上党本身也是给赵国做一个局!秦赵接壤的土地那么多地方,为啥偏偏要选上党呢?就是因为打上党对秦国有利。上党濒临秦国河西,在秦国一侧转运粮草十分方便,而反过来在赵国一方面则是一条350里的山地,这是太行山脉的一个谷底,道路十分难走,车马不行全靠肩挑人扛。太行山脉有两个谷口,一个在邯郸出口一个在上党长平出口,秦国当时的计划实际上是想夺占上党锁死赵国,然后一点一点吃掉赵国。但赵国肯定是不愿意了,假如秦国占领上党赵国就没法向西伸手了,然后赵国这时候才开始准备战争,前后总共差了6年时间。所以,赵国全国从朝廷上到平民百姓对这场战争都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打败仗是早已注定的事。


优己


廉颇上照样败!!!

首先要了解一个最重要的事实,长平之战一共打了3年,而赵括领兵时间不足三个月!

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

长平之战超过90%的时间都是由廉颇领兵,那么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廉颇的战绩如何呢?

看下面:

我们都知道,当时秦国第一名将是武安君白起,打败赵括的也是白起。这次大战一开始白起是没有挂帅出征的。率领秦军的是第二梯队的将领,左庶长王龁!

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在对阵王龁时每战必败!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廉颇在与王龁作战时,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损失6个尉官,不仅在野战中白给秦军,竟然在壁垒攻防战中损兵折将?此后,廉颇不再与秦军作战,秦军也停止攻击,也就是说,在于秦国二号将领作战中,廉颇只能勉强招架住,所以,假如赵王继续任命廉颇为将,当秦国换上白起后,廉颇肯定就玩完了。

廉颇凭垒坚守的策略遇到王龁还能招架,因为王龁不善于使奇兵,只喜欢在正面猛攻猛打,是一员勇将。白起却不一样,他在长平之战中,除了诱敌深入,还派出奇兵切断赵军补给,这才是对赵军最致命的打击。

廉颇缩在壁垒中不出来,等于作茧自缚,白起只需要派出骑兵军团骚扰赵军补给线,就可以将廉颇逼出来。而在野战中,廉颇连王龁都打不过,在被动的情况下对战白起,会不会全军覆没不清楚,损失个几十万还是很正常的。

所以,赵括的到来算是挽救了廉颇的声誉,否则他一世英名就会毁在长平。


历史风暴


如果廉颇继续做主帅,秦军若能完整地撤回去,就算运气好的。



先纠正赵括粉们的几个愚蠢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长平之战,赵国缺粮

一般赵括粉会拿出这个证据来。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於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

这个证据是错误的,因为齐王建六年是公元前259年,是长平之战后第二年的事,此时邯郸正被秦军围困,赵国缺粮是在邯郸被围期间。原因很简单,秦军封锁了其它方向的粮食运输通道。

请别再说赵军缺粮向齐国借粮的事好吗?



第二个错误:秦国有都江堰和郑国渠,川蜀是秦国产粮区

这也是错误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是长平之战以后的事了,那时候的巴蜀并非秦国产粮区,而是灾区。不要搞时空穿越。

第三个错误:秦国运粮方便

这个从逻辑上就不成立,参考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痛苦,大明王朝覆灭的原因。

第四个错误:秦国君臣都是秦奸。

赵括粉坚信,如果双方继续僵持下去,赵国必亡。但是秦国君臣偏偏不愿意继续耗下去了,而是采取了反间计,挽救了赵国行将覆灭的结局。所以,秦国君臣上下都是大秦的叛徒和内奸。



第五个错误:赵括干掉秦军三十万。

依据是白起曾说过:“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

很可惜,这句话是截取的一段,真实全文是这样的: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注意上文的战况,白起叙述的是从长平开战到邯郸围城的整个战役情况。

即使按照正常人的逻辑,赵括消灭秦军三十万也是极其可笑的。就按正常的战损比,赵军想消灭秦军三十万,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伤亡呢?秦军在围困战的状态下,还要死三十万人,领军大将到底是白起还是白痴?

如果真被打掉三十万人,这种包围圈也就早就被突破了,该被活埋的应该是秦军了。

如果比较缺乏历史知识,最起码,也应该知道诸葛亮大战司马懿吧?在兵力完全占据上风的情况下,司马懿的选择是什么?进攻?

是不是有自做聪明的人想给诸葛亮出主意了?像当年秦国一样,从水路运粮嘛!

水运个毛,当蜀汉都是傻子。



然后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一、长平之战开战之初,白起哪里去了?

秦国放着这么牛掰的大杀器不用,让王龁和廉颇在那里死耗着,为什么不让白起赶紧去灭了廉颇呢?

原因很简单:

①白起有更重要的任务。

长平之战,如果双方主将都没有犯错误的情况下,必然是旷日持久的长期战争。白起之前的战绩大多是从韩魏楚三国身上获取的,韩魏楚对秦国又恨又怕,无时无刻不想着收复失地,报仇雪恨,但韩国无力,魏楚深深忌惮白起的凶名,不敢趁火打劫。白起隐秘的形踪,让魏楚无法判断出其在哪里,也就不敢举兵来犯。如果白起出现在长平战场,被廉颇拖住,魏楚两国就会立生不轨的企图,带兵趁虚而入,秦国就危在旦夕了。 所以,当白起为将,前往长平的时候,秦王下令:“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

②白起去了长平,结果也一样。

廉颇老将,沉雄稳辣,对地形和兵势的运用炉火纯青,几条防线守得滴水不漏。白起虽能,但也得对方露出破绽来,才有机会啊。这样的坚守不出,白起就算有天大本事,也发挥不出来,只能和王龁一样,也许给赵军造成的伤亡会大一点,但于大局并无裨益。廉颇不去,白起计策难以施行。

③廉颇眼毒。

廉颇与秦国对立多年,对秦国将领的作战风格了如指掌,能根据对面秦军的动向和作战特点迅速推断出领兵将领是谁。一旦被廉颇确定了白起领兵的事实,他把这个信息传递回去,告诉了魏楚,魏楚两国马上就壮了胆子。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都是雄才大略之人,这样的良机岂能坐视不见,他们要率军从其它方向攻来,秦国将面临灭国之危。



二、秦赵继续僵持下去,谁更危险?

回答这个问题不难。谁更急着要改变现状,谁就更危险。 着急的是秦国。是秦国为了打破现状而急求变局而去施行了反间计。 秦国当然着急,主力部队被拖在长平,进退两难,进则寸步难行,退则被从背后掩杀。而且,时间越久,局面就越危险,迟早要被魏楚两国看出猫腻来。白起的凶名能镇住他们一时,镇不住一世。空城计被瞧破了,魏楚来犯,白起再厉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兵力,让白起怎么抵抗? 所以,秦国就选择了反间计,让赵国换掉廉颇这个老牛皮糖。



三、反间计为什么选择赵括?

秦国的反间计指向性很强,直接点名赵括,为什么这样? 秦国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①赵括主攻。秦国就盼着赵军早点攻出来,不可能想再换来个死守派,没有一点意义。

②赵括有名,口才好,说服力强,易于成事。

③赵括是赵王室的家族,还有个名将父亲,从传统上,易被赵王接受。

④赵括的战斗力很差。这是必须的,总不能换掉廉颇,来了个更狠的,把白起干败了,秦国君臣还没犯糊涂到这个地步。

综上所述,秦国当时已经泥足深陷,进退两难,进则久攻不下,退则损兵丢地。焦头烂额,十分难堪,十分危险。

如果廉颇继续领兵,仍然死守,他就能从秦军的部署动向中察觉出白起的用兵特点,判断出白起就在军中,把消息传递给魏楚两国,各率兵马,直袭秦国腹地,那秦国不死也得半身不遂。



可惜历史上,大嘴赵括选择了贸然出击,他继承了他爹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是够勇,也进了狭路,就是缺个“”字。白起没有给他这只小壁虎成长为霸王龙的机会。

分析战事,不要把眼睛只死盯着长平一隅,而是要从整个七国的大格局上着眼。

这样才能看得更加全面和清晰。

再说一个事,战争胜负与国力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否则,辽打不过宋,金打不过辽,蒙古打不过金,朱元璋打不过元,李自成也干不过崇祯。


馋嘴肥猫铲史官


会少牺牲二十五万多人的 ,但无法阻挡秦国胜利的步伐。赵括是历史冤案,当时赵国国力在屡战屡败中己经走向有衰弱,还没有打几回大胜仗。赵国的平原君,长平之战始用甬者的赵胜,当时就知道廉颇和白起,不是一个档次,野战根夲不是白起对手,守城免强对付,长平第一道防线廉颇率领军队轻易让秦军突破,前锋被秦军全歼,第二防线又是失败。只有秦军在引蛇出洞,围而不打战略,三年才没有被歼。就是以前,还有希望时代,从完壁归赵后,廉颇和秦打几次战争,其中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元元前二百八十六年丿白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秦襄王三十四年(前274年)白起率军攻打救韩国的赵魏联军在华阳(新郑北)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 斩首十三万 ,又打赵将贾偃溺毙赵军二万人,都是赵国的军队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公元前269年秦军出兵攻赵阏与(和顺)赵将赵奢(赵括父)赵大胜 其后 秦军又攻赵占领了石城杀了二万赵军。赵国一直是在背动捱打局面。,赵括换廉颇为主将,更是赵王要以赵奢的威名,在赵国无粮情况下,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下,向各国借粮都没有借到,再以在长期以逸待劳的方针,根本再办不到情况,赵成王与秦国和谈又没有成功,秦国不答应放回赵军,才最后决定孤注一掷,又派赵括又增加二十五万军队,去要扭转背动局面,结果又落入秦国早就挖好陷阱,引蛇出洞,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绝粮断草。在赵军断粮46天后,赵军在拚命战斗了数次后,从全面战线冲围到重点一处突围,再致鱼死网破,最后赵括亲自率军冲杀。杀死秦国百万精兵中,加国内十五岁以上男人一半以上,而赵国军队到人吃人残酷境地中还能如此消灭秦国军队过一半人以上,使秦国内万巷空荡,万家哭声震川的场面。廉颇能挡住秦国进攻,却也挡不住饥饿的煎熬。更挡不住历史车轮要统一步伐。只是当时不会增加二十五万赵军,再入秦国置好深渊,当然也无会消灭秦有生力量,慢性自杀而已,赵括把秦军从长平之战时百万多精兵,到邯郸之战的三年后秦国最多才只有有总兵力六十万,可见赵括消灭秦国精兵就是40多万,不算没在军队中有十六岁以以男人多少被杀死,弱的死得肯定多于强壮的人,从战略方面讲,赵国阻挡秦国统一时间,延迟三十年,是战略性胜利,也是赵国不可避免牺性,从弱国赵国方面讲,赵括是真正的英雄,不是廉颇屡战屡败。是为国牺牲在所难免,失败在百万虎狼之师的对手,他自己没有坐以待毕,没有为了生路,去全军投降。是何等一往无前,视死如归,难道这种有大无畏精神,不顾母亲万般阻挡,明知不可为而之的人,|而为之的大丈夫精神的人,是小人是坏人吗?虽然历史给了不公正对待,但认真读历史人们,会尊崇这样人物,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错误被了无限放大,使英雄无泪,历史无情。是英雄可悲可惜,随着历史进步会发产改变。赵括被坑杀四十五万真得,不是活埋是流尽最后血之后,但赵括杀死秦军人数更多,秦军半数以成为赵军刀下之鬼,却被历史遗忘。是赵括不幸,是历史的无情。



ww3721


个人认为换不换廉颇,赵国都守不住,如果一直是廉颇为将,可能败的没有那么惨。

毛泽东认为战争胜败主要取决于物质基础的优势,同时还需要主观指挥的正确。

一、秦赵两国长平对峙三年,战争由最初的战略决战变为了消耗战,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后,赵军擅长进攻,不擅长坚守。战争消耗就是对两国国力的比拼,秦国富有汉中之地,同时又有巴蜀粮仓,物质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给。而赵国的地域主要处于太行山地区和黄河中部平原,地域比秦国小,物质产量不及秦国,再相持下去赵国国力必然难以为继,可能会以撤退告终。

二、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长平相持三年临阵换帅给赵国将士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赵军气势渐短。再次在相持过程中,赵国的外交攻势都被秦国化解,其他五国都不乐意赵国坐大不愿插手,导致外交失败。再加上秦国密谋换白起为将,让自己进攻上处于最优势。

综上,个人看来不管怎样赵国都有可能守不住长平,只是廉颇比较稳重,损失会降低到最小


永康太尉


长平之战在进入对峙阶段,且求和失败后,赵国上下分为了出击和死守两派,迫于国内压力,赵孝成王最后也站在了主战派一方。所以,廉颇除非变守为战,否则被换将成为必然。而廉颇一旦主动出战,从长平之战前期的结果看,廉颇也很难取胜,只是不会败的那么难看罢了。

从主和到主战,赵孝成王从来没有站在廉颇一边

自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开始,秦赵双方沿百里石长城一线形成对峙局面。赵国由于没有做好持久战准备,加之秦军不断出兵骚扰赵军粮道,赵国又进入农忙时节,赵国粮草供应方面出现问题,在向外借粮而不得的情况下,国内压力大增。

值此之际,赵国分为了主战和主和两派,赵孝成王没有采纳主战派虞卿等人的意见,派遣郑朱到秦国求和。秦国却利用这一机会,对外造成秦赵双方已经议和的假象,使得赵国彻底失去了其他五国的支援。

此后,迫于国内压力,朝臣又分为了出击和死守两派,出击派提出另遣将领取代坚守不出的廉颇,死守派则提出应该给与廉颇最大支持。而此时的赵孝成王也逐渐倾向于主动出战,值此之际,秦国使用反间计,传出“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的流言。赵孝成王于是找到赵括,一番谈论之下,发觉赵括也是主战派,于是以赵括取代廉颇,即使蔺相如等人相劝也无济于事。

因此,我认为当时的赵孝成王已经倾向于出击派,决意取代廉颇。正因如此,秦国的反间计才能成功,秦国的计策并不能决定赵国出战还是死守,这个问题的决定权一直就在赵国君臣手中,只能影响赵国以谁取代廉颇。

所以,换帅是赵国朝堂博弈的结果,在出击派取得上风的情况下,除非廉颇转变思路同意出战,负责他被更换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正由于出击派取得上风,不论以谁取代廉颇,出战都将成为必然。

从长平之战前期战况分析,即使廉颇依然为帅,战败的结果不会扭转

正如前文所说,即使廉颇能够继续为帅,出战亦是必然,因为如果廉颇不同意出战,他根本无法逃脱被撤换的命运。同样,如果廉颇主动出击,战败也是必然,我们可以看一下长平之战初期秦赵双方的三次交手记录。

第一次: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长平之战爆发,王纥率军向驻守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双方先头部队在玉溪河谷交战,秦赵双方各有损伤,赵军裨将茄被杀,初战失利后赵军退却,在空仓岭构筑第一道防线

第二次:农历六月,秦军对赵军发动进攻,赵军再次兵败,空仓岭防线被秦军攻破,重要据点尉城和故谷城被秦军攻占。赵军再次向东撤退,于丹河一线构筑第二道防线

第三次:农历七月,赵军在丹河沿线构筑壁垒,坚守不出,秦军发动强攻,赵军西侧防线被攻破,两位尉官被俘虏。赵军再次向东撤退,撤至百里石长城一线构筑第三道防线。

廉颇在经历了数次战败后,命令赵军沿百里石长城一线构筑防御工事,坚守不出,疲惫秦军。双方开始陷入对峙当中。

从这三次交手记录来看,如果秦赵双方发生野战,即使赵军主将依然是廉颇,秦军主将依然是王纥,赵军还是敌不过秦军。主要原因有两点:

1、赵军战斗力低于秦军。秦军自商鞅变法之后,战斗力一直极为强悍,作战胜多败少。赵国经历胡服骑射后,虽然军事实力得以大涨,但主要体现在骑兵方面,步兵战斗力提升有限。而由于长平地区地形原因,不利于骑兵作战,因而秦赵双方参战部队以步兵为主,赵军的步兵战斗力是比不过秦军的。

2、白起强过王纥。即使赵国方面没有换帅,可秦国方面却已经暗中将王纥换成了白起,而白起的能力无疑是要强过王纥的,尤其是在指挥野战方面,白起在同时代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如果说王纥和廉颇交战双方是六四开的话,那白起和廉颇作战至少也是七三开,甚至于八二开。


综上所述,在只能出战的情况下,即使主帅依然是廉颇,赵国依然扭转不了战败的结局,只是或许败的没有赵括那么惨罢了。


香茗史馆


我只说一句 坑杀的40万人里有长平百姓19万 因为当地领导来回投降 本来是投降赵国 秦军杀到之后立马换旗 廉颇赶来之后兵少又得不到当地支援 连败两场 在百里关故关稳定之后 这位领导又玩起了不忘初心 再次回归 这时候秦国进退两难 只能玩反间计 赵括带着大批人员物质上任 因为带领的任务是毕其功于一役 消灭秦军占领长平 也就是说当时的赵国是不惧秦军的 只可惜两方的君王对此事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是简单粗暴 另一个却是精心组织认真筹备 白起全歼赵国主力之后对反复无常的长平人也来了一个一锅端 这也是他临死之前后悔的原因 因为他此前所有的战役是不留战俘 唯独这次是把百姓也杀了


卢卡斯文森特


先亮结论:廉颇死守,赵国应该赢不了,但决不会像赵括这样输这么惨。

纠结长平之战,当然要先说大背景:秦强赵弱、六国不合。韩国准备弃上党,上党郡守献城于赵,尽管赵国内有接不接收的争议,但赵王还是利令智昏,选择接收。

上党的战略意义毋庸讳言,这是秦军东进的战略路线,否则他们就只能被卡死在函谷关;而上党也是插在赵国后背的一支利剑,如果秦占了上党,则赵都邯郸都在秦军骑兵攻击范围内……

得,这就是一场提前上演的决战了,尽管赵和秦都没做好准备。

领军的都是两国头牌,一边是武安君白起,一边是名将廉颇,秦军势大,廉颇使出自己擅长的稳守,步步为营,虽然节节败退,但赵军阵脚不乱,最后在长平附近对峙。

我们后来评价长平之战,或者有人为赵括叫屈的时候,总会提到赵国力远不及秦国,所以这种大规模相持,让赵国逐渐力不能支。也的确如此,赵王的惶恐或者说急战情绪也正源于此,尤其是关东六国,都觉得赵得上党占了大便宜,所以危机时刻都选择了袖手旁观,的确是棘手。

但是,战争这东西,从来都如此,国力只是决定胜负的基础,但不是唯一。如果单纯以国力、粮秣、兵戈实力来决定,那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这些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没必要打了,像八年抗战也没必要坚持了对吧……此其一,从史书记载中连赵国到六国借粮的记载都寥寥无几,更少见直接提到赵国力不支的记载,所以当时赵王的处境是不是到山穷水尽,这个还是个未知数。

其二,从赵王的角度,不愿廉颇一直把国力耗费在长平战线,也有他的道理,虽然是战国时期最能打的国家,但赵国西拒暴秦、北抗匈奴,也的确够吃力的……别说家底不够厚,就算家底再厚实,那也不够双线作战这么挥霍……但是呢,从后人分析,廉颇的战略已经是赵国最好的选择,赵国吃力,秦国也不轻快,白起出征时征用了秦国几乎所有适龄的男丁、力求“毕其功于一役”,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当时秦国的压力。

其三,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分析赵括代廉颇,都知道秦在赵括代廉颇这事儿是用了离间之计的,这从侧面也表明,秦军上下也是认为赵括远不及廉颇的,否则他们也不至于死乞白赖一定要让赵国启用赵括,凡是敌人想要的,一定是对我不利的选择,这个逻辑我觉得大家都能理解。如果赵括真比廉颇强,秦军总不至于脑子坏掉了,才想跟赵括对垒,这可都是将士的生命!

其四,就算是赵王猪油蒙了眼,非要用赵括代廉颇,那赵括如果在前线沿用廉颇的旧战略,虽然赵军仍然难免失败,但绝不至于被坑数十万。只可惜,秦军步步为营,赵括步步入壑,丫就是选择了一条对赵国最没胜算的战略,这时想起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将领怒斥友军的那句话:“几万人哪,就算都是猪,共军要一头头捉也得费不少时间吧……”赵括就是这种该被怒斥的友军!

所以,从种种角度分析,长平之战的实战,是对赵国各种最不利的因素集合了一起。这其中,赵国拒收上党、赵括代廉颇、赵括死守等等,都可能成为赵国避免长平之战恶果的契机(要想扭转也不现实)。

最终结论:如果廉颇不被取代,赵军坚持在长平胶着、鏖战,牵制秦军主力,虽然六国不合,但只需坚持一年半载,中线的韩国、魏国和南线的楚国,不来趁火打劫、搞一下秦国,那只能说明他们的国君都是猪头(用赵括替代廉颇的赵王是第一大猪头),如果中线和南线战局有变,长平之围自解。

只可惜,没有如果……


搬不动的小强


秦赵为争夺上党,展开长平会战,作为赵军主帅廉颇,确实不愧为名将,首先向秦军发动试探性攻击,初败后筑三道垒坚守将粮草,水源准备充足。和秦军拖耗三年,使秦军无懈可击,秦王派人散布谣言说他老矣己不能挂帅,准备投降。赵王中计,准备换将,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廉颇,秦王见赵王中计,立马换白起为将,用诱败之计将四十万赵军引入事先设计好的圈套,导致赵军主帅赵括被杀,全军投降,白起见降者众多,恐会反叛,于是趁夜动手,将四十万赵军全部坑杀,制造了战国未期最惨烈的大悲剧。


文舀


问题是廉颇当主帅,什么情况也没发生。长平之战后,还是廉颇当主帅,在邯郸保卫战依然防守并取得胜利。这个问题就是赵括粉们一天想洗白赵括,蛋疼遐想的问题,一天就遐想着廉颇也要失败,真脑残,秦军有能力击败他,早就全面进攻了,何必在长平耗个三年,当真秦国富裕,有的是钱粮让六十万大军在长平耗着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