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說的是什麼?

談美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對人的認識能力的一次深刻反思,所謂純粹理性是相對於實踐理性而言的,這兩個都是康德獨創的概念(純粹理性主要指認識理性,而實踐理性則主要指意志理性),批判就是反思的意思,總的講就是對人的認識理性進行反思之意。

《純粹理性批判》主要探討:究竟有沒有獨立於經驗之外的先天認識形式?康德認為從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人的認識中都含有先天認識形式,它們既不是生理現象也不是心理現象,而是完全先於經驗的(先驗)。藉助它們我們認識客觀世界,但受制於它們我們又只能認識表象世界,無法認識“物自體”,所以與其說主觀符合客觀,勿寧說客觀符合主觀。康德的純批建構了一個大廈,一層層嚴密論證了這些思想。可以說,純批創造了一個夢幻世界,完美的解釋了人的認識,對後來的哲學發展意義重大。


愛智者之舟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三大批判之一。先說說康德其人。

康德,德國哲學家,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集大成者,美學家,自然科學家。



《純粹理性批判》(1)創作背景:康德為何要寫《純粹理性批判》,這實際上是有原因的。德國哲學家大衛.休莫曾提出著名的休莫之問,休莫質疑因果聯繫存在的客觀性,休莫向當時哲學界提出挑戰,要求用理論的方式來證明因果聯繫存在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臆想的。不能實踐方式解決。休莫之問挑戰整個哲學界,當時無人能解。馬克思後來也看到這個問題,認為,用實踐很好解決,理論上很難。康德當時也看到了,他沉默了,沉默了十年,十年之後,《純粹理性批判》誕生。也就是說《純粹理性批判》誕生是回答休莫之問的,同時還有一個目的建立新的形而上學。

(2)《純粹理性批判》主要說了什麼呢。《純粹理性批判》剛剛發表時候,震驚當時哲學界,很多人看不懂,包括康德好友都是哲學家也看不懂。康德沒辦法寫一個簡化版的,還是沒人能看懂。康德沒覺得自己寫得有多難,反而覺得當時人們水平太低了。

《純粹理性批判》出版幾百年來的確以晦澀,難懂著稱。純粹理性批判的總任務是要解決“先天綜合判斷”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擴展知識內容的真正科學知識是如何可能的問題,並將這個總問題分解四個:數學知識如何可能?自然科學如何可能?形而上學作為自然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學作為科學如何可能?

《純粹理性批判》裡有一個重要概念“先驗”,先驗論是康德哲學重要思想。先驗,一種先天就存在的,獨立於任何經驗甚至獨立一切感官印象知識。這與來源於經驗知識相區別。康德把一切與其說是關注於對像的,不如說是一般地關注於我們有關對象、就其應當為先天可能的而言認識方式的知識,稱之為先驗的。


談美


康德在那個時代兩種哲學理論(唯理論和經驗論)都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極致,就是唯理論只相信理性,越來越忽略經驗。經驗論只相信經驗,越來越忽略理性。經驗論得大哲學家大衛休謨提出著名的歸納問題,即歸納沒有必然性,很多理論都是建立在歸納推理上,所以也沒有必然性。例如我們物理規律是建立在某次實驗室的實驗結果,推導出全部物質都有這個規律。從而歸納問題否定了整個科學體系和形而上學體系。康德基於此,寫出了純粹理性批判,這本書主要是關於認識論的,並調和了經驗論和唯理論的學說,把它們綜合起來。

康德認為認得理性重要,經驗也重要,不能孤立的看待某一方。他在此書中提出了三種命題,先天分析命題,後天綜合命題,先天綜合命題。具有突破性意義的是先天綜合命題,另外兩個休謨也提出過。

先天綜合命題是說人之所以能夠認識事物,是因為人有認識能力,這種認識能力就是人所有的先天直觀形式,即時間和空間。就是人在沒有接觸到感覺經驗之前,就有認識能力,這是一種形式,沒有內容的時間和空間。感覺經驗就是質料,是具體的內容,形式結合上具體的經驗內容構成認識。例如,一個石頭經常收到風吹雨打,但是他接受這些經驗並沒有認識風雨,因為他沒有認識能力,沒有先天直觀形式。

在感性認識中,經驗是質料,時間個空間是形式,在理性或者知性認識中 重點介紹了圖型論,感性認識到的成型的感覺材料成了質料。特殊要說明一下的是,康德的認識論是在認識自在之物也有叫物自體產生的現象,那個客觀的自在之物我們是無法認識的,所以有的教科書說康德是唯心主義我覺得也有點不妥,康德的本體論就是自在之物,而且他認為這個是客觀的。但是這個我們無法真正的認識,我們認識的只是自在之物產生的現象。如果要去認識自在之物,就會發生矛盾,比如休謨問題。 他也是不可知論者,但是某些書寫的也有點片面,他是為了應對休謨問題,從而區分自在之物和現象,這樣我們的科學理論在現象界是成立的,並且有因果關係的。他是認為可以認識現象的,所以也不能算一個純粹的不可知論者,休謨全是比較純粹的不可知論者,即除了感覺經驗一切都不可靠,很多理論我們無法確定。

上面是康德的一些思想,我個人認為休謨問題解決不了,我自己傾向於一種約定主義的立場來看待科學命題。


長風追夢晌歡愉


康德,永遠的康德,難以理解、領悟的康德哲學。1.一般康德哲學解釋者認為,康德哲學通過證明“四個如何可能”,言說“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規定理性的邊界。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不是知識適應對象,而是對象適應知識”。2.提出物自體概念,將世界一分為三,劃分為不可知、可感知與可理性把握的世界,對應於人的理性能力,分別是感性、知性、理性。3.提出純粹理性進行判斷及把握概念、範疇的方法。即十二個判斷表、十二範疇表。也即菱形結構邏輯表,言說純粹理性判斷、把握事物的辯證邏輯是進行數量、質量、關係、模態來判斷、把握事物。4.歸根接底,一書,是要回答人是什麼,人能怎麼樣。5.老夫閱讀數年,閱讀中外哲學史及許多哲學專著,期望能很好理解和把握康德哲學,很遺憾,自己還走在閱讀康德哲學的路上。6.如果說可以用兩句話概括閱讀康德哲學的心得,那麼一是:“人,是其所是,能其所能,為其所為”。二是“世界的屬人性及人的世界化”。7.不邀自答,只是因為對康德哲學的膜拜,水平有限,謝絕拍磚。


陝西董雲峰


純粹理性批判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圍繞認識論展開了爭論,誰也不能說服誰。這時,有一個人站出來說:別爭了,你們雙方都是對的,但又都是錯的,雙方都有侷限性,還是讓我來吧!這個人就是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年)出生在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他是一個宅男、單身狗,終身未婚。他一輩子都生活在自己那個小小的家鄉,從不出遠門,生活方式極其刻板,幾近迂腐,作息非常規律,每天準時準點出門散步,雷打不動,以至於鎮上的人只要看到康德散步,就知道現在是幾點幾分了,如同報時鳥一般精準。康德把畢生都獻給了理論上的追求,獻給了哲學,從而使他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

康德是通過三本書來構建他的批判哲學的,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他的批判哲學是一個很大的體系,號稱哲學上的“哥白尼革命”。

他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涉及到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三個方面:真善美,即人類的認知活動、道德意志活動和情感審美活動。


許多人都認為康德哲學是複雜的、難以理解的。確實,德語系的哲學家是出了名的晦澀難懂,他們的寫作非常喜歡用一些晦澀的詞語,還喜歡生造一些詞語和概念,寫作風格也是極度抽象、刻板、乏味的。總之,就是讓人閱讀起來非常難受,一點都不通俗。康德當然也是其中之一,再加上他本身哲學體系的複雜與龐大,就更增加了閱讀和理解的難度。

康德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早年他幾乎默默無聞,也沒有什麼出色的建樹。從1760年至1770年,康德受到了英國經驗主義的影響,先是洛克,而後是休謨,他們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休謨,康德曾說過,休謨“把我從獨斷論的迷夢中喚醒”。

到了1770年,康德已經有了使他聞名於世的哲學立足點,並將之表述在拉丁文論文中。後來他又花了十年功夫發展它。他的名著《純粹理性批判》於1781年出版,隨後又出版了一系列著作,迎來了一個創作的高峰期。

近現代的哲學起源於對人類心靈獲取知識的力量的一種信念,問題在於,用什麼方法獲得知識?知識的界限伸展到何處?也就是說,認識論在近現代哲學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地位也很高。


圍繞著認識論的問題,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從各自的角度出發,作出了認真的思考和探索,也取得了許多成果。他們都認為,真正的知識是普遍的和必然的。但是二者都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有人用批判的精神來檢查和審視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然後提出新的觀點與綜合。這個工作是由康德來完成的。

對於曾經的偶像休謨,康德也開始批判了。對他來說,休謨“懷疑論式”的經驗論是令人無法容忍的,道德和自然科學這兩者的基礎都被休謨破壞掉了。這可怎麼行?

康德給自己提出的任務,是要證明倫理學和自然科學中存在著某種東西,是由我們的理性承認為嚴格必然的、普遍有效的。這就是康德的出發點。

他想要表明的是,理性在休謨思想中所具有的地位太過於寒酸了,與此同時,康德並沒有回到古典唯理論中去,他所探索的是第三條道路。而這個道路就在他的名著《純粹理性批判》中表述,這是一個關於認識論的新看法、新觀點。

康德設法在唯理論和經驗論之間建立某種綜合,辦法就是,要避免在他看來經驗論所具有的懷疑論,以及唯理論所具有的獨斷論。他吸取了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之長,把它們糅合在一起。

理性主義片面強調了人類理性的作用,認為唯有理性才是通往確定知識的道路。而經驗主義則認為人類心靈是一塊白板,在沒有經驗之前,我們的頭腦裡不可能有什麼概念。康德的哲學把它們兩者的片面性消除,並統一起來,這是人類認識論的飛躍。

康德通過他天才的思辨,對人類的理性進行了細緻的考察和批判,終於發現一大秘密,康德為人類的理性劃定了界限!也就是說,純粹的理性不是無所不能的,它是有界限的,出了界限之外的事情,純粹的理性是管不了的。

打個比方,我們如果戴上一個有色的眼鏡來看世界,比如紅色眼鏡。那麼,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片紅色的。我們會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原貌,而昏昏然忘記了架在我們眼前的這副眼鏡。

這副眼鏡就是康德所說的先天綜合判斷和先天知性範疇。這就是康德引進的一個“先驗的”洞見,所以他的哲學也稱為“先驗哲學”。

人為自然立法!並不是我們去適應客觀世界,而是客觀世界來適應我們的先天認知結構。

時間和空間就是康德所說的先天感性直觀形式,這是先驗的。先驗就是先於經驗的意思,我們在沒有經驗這個世界之前就有了時空概念。另外,他還列出了一個先天知性範疇表,其中包括因果觀念、整體與部分、全稱和特稱,等等。這些都是先驗的。

康德構造了一個複雜的認識論模型,他定義了知識的類型。首先,一個判斷要分為“先天的”和“後天的”,也就是一個不依賴於經驗,另一個依賴於經驗的意思。然後一個判斷還要分為“分析的”和“綜合的”,接著就是將它們相互組合起來。

比如說,先天的分析判斷是“單身漢是未婚男子”,先天的綜合判斷是“凡事皆有原因”。後天的綜合判斷是“這個房子是綠的”,後天的分析判斷是沒有的。


康德認為,存在“先天的綜合判斷”是理所當然的,這是一個關鍵點。

換句話說,“先天的分析判斷”對應於唯理論和經驗論那裡的關於概念之間的關係,而“後天的綜合判斷”對應於唯理論和經驗論那裡所說的“經驗”。那麼,唯理論和經驗論都缺了另一條,這也就是康德找到的第三條道路,即“先天綜合判斷”。

意思就是說,有一些命題,它既是獨立於經驗的(先天的),又是將不同種類、不同性質、不同部分的事物或現象結合成一個整體的(綜合的),比如“凡事皆有原因”就是一例。這就與經驗主義針鋒相對了。特別是休謨對於因果觀念的批判,認為凡事皆有原因不是天經地義的。

康德主張,在“凡事”這個概念中,並沒有分析地給出凡事“皆有原因”,而我們為了知道“皆有原因”不需要去考察經驗,因為對因果性的認識是內在於我們的思想形式之中的。因此,“凡事皆有原因”這個陳述就屬於像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一樣的,康德認為這些原理是普遍有效的、必然的。

理性是有界限的,我們不能超越理性的界限去認識超驗的東西,比如上帝存在還是不存在?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如此之類的命題。但是,理性往往有強烈的衝動想去搞清楚這些終極問題,於是就會陷入“二律背反”之中。

二律背反的意思大致是說,從兩個相反的角度出發,都能得出肯定的結論,而這又是自相矛盾的,所以就非常尷尬了。也就是說,兩種相反的可能性皆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斷,只在於我們的選擇。

因此,信仰的問題、倫理的問題,應該歸為人類的實踐理性,而不是純粹理性。使用純粹理性,我們是根本無法知道上帝存在還是不存在的。

正因為我們都是帶著一幅有色眼鏡來看世界的,因此,我們根本無法把握“物自體”。我們看到的東西只能是我們所能看到的,而不是世界本身!這是經過我們的先天認知結構過濾後的世界圖像,並非“物自體”。

“物自體”是康德創造的一個詞,意思是指事物自身存在的本體,或者說是指離開意識而獨立存在的不可知的自在之物。


所以,為什麼說康德哲學是“哥白尼革命”呢?就是因為他把主客體的關係顛倒過來了,這是一種思維角度的轉換,視角的反轉正是哥白尼式革命的含義。康德主張,客體是受到主體影響的。也就是說,我們所認識的客體是由主體的經驗方式和思維方式形成的,這就是康德哲學認識論的核心。

康德哲學的目的,是確立人類自身各種能力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以及整個世界的和諧的先決條件。通過對先驗的反思,給人類理性劃定界限。康德哲學的“哥白尼革命”並不意味著人的意識可以創造出經驗對象,也不意味著“物自體”可以被還原為人的意識構造。先驗理性的積極功能,是使形而上學成為可能。


假寶玉愛零待遇


我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基督教從神學哲學向理性哲學的轉折點,神造人,所以人是否有神人二向性?人有理性動物沒有,所以理性必然是神啟的,反推,必然可以通過理性證明神性,進而證明上帝存在。

科學又是理性之產物,那,科學就將證明上帝存在。休謨之問實際是打到了佛教的七寸,在佛教哲學的四次變遷裡,核心的緣起論就是因果律的客觀性,這就是世親之問,陳那作答,傳中國的唯識宗的唯識無境。

康德認為,獲得知識的途徑是經驗,而獲得知識的主觀結構是“先驗原則”,既純粹理性。包括時空,質量,實體,因果等。人正是通過先驗的主管能力總結了現象的經驗而產生了知識。

現象之外的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

上帝,自由意志,靈魂不朽這些觀念既不是經驗現象,也不是先驗原則。所以就不是理性認識的對象。也不是可以通過純粹理性可以證明的!

康德繞了那麼大一個圈子,最重大的表達是,既然是理性之外的,所以上帝和自由意志不能被證真同樣也不能被證偽,這就是康德的“二律背反”。

這說明康德是要說上帝是不存在的嗎?恰恰相反,康德揭示了宗教屬於信仰範疇,科學屬於理性範疇,把人類情感和理性提到同一高度。打開了糾纏千年的科學和神學死結,終於解開了科學在近代狂奔的神學束縛。

而順著康德的道路走下去,黑格爾把武器全部準備好,尼采最終把矛刺向了上帝,因為上帝死,人類終於掌握了自己情感的命運,所以上帝生。

兩大宗教從此同歸。


閒者知無涯


《純理性批判》整本書不管中文版英文版德文版都沒看完,實在看不下去。但關於康德十二範疇還是有些少理解。大家可以上wikipedia.org查category(kant)詞條。

康德認為存在分為12種,每一種都來源於對應的一種判斷力,因此有兩個對應的表格。

第一大類:數量(quantity),分為三小類,分別對應漢語的三個詞類:代詞,數詞,量詞,三者組合在一起修飾名詞,比如:這一本書。大家可以結合中英文來理解這三個小分類的意思:這(particular,unity),每(universal,plurality),整(singular,totality)。西方語言沒有量詞,而漢語正巧如同康德思考的那樣,將數量分解為三個成分。比如說英語“this”等於漢語的“這一個”。

第二大類:質量(quality),分為三小類,分別對應漢語的三個詞類:副詞,定詞,分詞,三者通過組合修飾形容詞。副詞(infinite,Limitation),比如“很”;定詞(Affirmative,Reality)就是“的”字;分詞(negative,netation)就是“有無是非已未”這樣的字。分詞這個概念不是標準的現代漢語語法概念,因為現代漢語語法是基於西方語言框架的根本不適合於描述漢語的語法規則,所以筆者自定義了這個詞類,用於修飾形容詞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區分狀態。筆者認為,漢語最早根本沒有形容詞,所謂形容詞往往來源於動詞,即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V-ed,動詞+的,的字省略)。另外,形容詞可分為形詞和容詞,形詞可以用分詞修飾,類似於狀態形容詞,容詞可以用副詞修飾,類似於性質形容詞。

第三類:關係(relation),分為三小類,分別對應漢語的三個詞類:系詞,介詞,連詞。這個系詞指的是表示從屬關係的“的”,如:我的父親。介詞用於表示因果等關係,包括因,以,為等,以及一些祈使句中的動詞,實際上介詞來源於動詞,如我叫父親先回去。連詞往往表示並列結構,如:和(我和父親),也(你走我也走)。三種關係詞分別可以作為句子成分內部的連接詞或者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連接詞,往往修飾謂詞(predication)。

第四類:情態(modality),分為三小類,分別對應漢語中的三種引導詞:的,地,得。分別修飾動詞。這個有點難理解,一個個說。“地”引導狀語,表示方式(manner),對應康德的possibility;“得”引導補語,表示路徑(path),對應康德的neccesity;“的”引導主語,表示因果(agent or patient),對應康德的actuality。


總結一下,我們一共提及了12+4=16種“詞性”,是的,名詞,形容詞,謂詞,動詞。漢語裡謂詞往往省略,如“是”字。


迷途中的玖伍貳柒


,早晚的關張。

說的是要仔細考察我們的理性。理性是先天的,理性在人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至少在時間、空間等方面偷偷地做了“手腳”,使得我們必須通過反覆的科學實驗才能夠在感官感覺和理性知識之間建立起諸如“E/m=1/2v²”這樣的聯繫。一旦我們知道了理性是如何在人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偷偷地做的手腳,也就是我們掌握了“理性給自然所立的法”,我們的認識能力將獲得重大的提升,但這都依賴於哲學們能夠成功地發展出“未來任何一種科學的形而上學”(出自康德為《純粹理性批判》所寫的導論的名稱),遺憾的是,康德後來的哲學家們僅僅是在康德眼花繚亂論述中的對某些具體環節展開了長期的爭論,並沒有應康德的號召,就理性去發現某種科學的未來形而上學。說起《純粹理性批判》講的是什麼,人們可以拉出他的一大堆論點,儘管有人會列出他倡導的形而上學,但沒有人真正理解它,更沒有人去實踐它,哪怕是嘗試性的“試圖”去實踐它。


老堪69294438688


看書名!全書就是對人類理性進行批判,弄清楚人類理性的認識界限,能認識什麼和不能認識什麼。

為什麼要對理性進行批判?因為我們的理性有時會陷入混亂。尤其是在形而上學上,我們的理性總是會陷入矛盾衝突中。康德在書中論述四個‘二律背反’。所謂‘二律背反’就是同一個命題,如世界有無開端,正反答案都能被證明。也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為什麼會這樣?康德認為我們的理性不能確定回答超出經驗外的問題。也就說形而上學是不可能的。對於經驗之外的東西,我們不能認識,也無法驗證。

與此同時,我們有一些具有確定性的知識。比如數學,三角形的內角之和一定等於180度。還有自然科學,也具有因果規律。那麼這些知識的確定性如何而來?

康德認為知識的確定性不是來至於經驗,而是來至於理性中的先驗知識和先天形式。也就是人向自然立法!全書主要就是闡明理性的中的先驗形式。

康德把理性(廣義)分為三個過程,感性、知性和理性(俠義)。全書分先天感性論和先驗邏輯。先天感性論中講述了感性的先天形式時間和空間。數學的確定性來自於此。先驗邏輯討論知性和理性部分。知性部分又有先驗分析論(概念)和原理分析論(判斷)。自然科學的因果規律來自於此。最後就是先驗辯證論,也稱先驗幻想。四個二律背反命題,說明理性對超出經驗的東西無法認識。

總結:全書說的就是理性不能認識超出經驗之外的東西。同時知識來至於經驗,但經驗必須在先天形式和先驗邏輯下才可能。


笑看星空


你看了這班引經據典的傢伙的回答,還是一頭霧水吧?哈哈!我來告訴你吧,簡單地說,就是批判所謂的純粹理性一一人類的終極認知能力、判斷力。理性不是絕對可靠的,不是萬能的一一尤其在對世界和真理的認識方面。還有先驗、經驗、直覺等等方面需要考量。在當時以及相當一段時間,理性是被無比推崇的,比如黑格爾就認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康德反對將理性能力極端化,對啟蒙運動時興起的理性主義進行了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