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成本壓力空前 誰還能“躺著賺錢”?

近日,微信方面因為成本壓力,對民生銀行卡提現做出了相關調整。微信支付發佈公告稱,因民生銀行快捷支付手續費收費較高,基於成本壓力,自2018年12月18日起,向民生銀行卡提現或轉賬到民生銀行卡將在0.1%服務費基礎上增加0.05%的附加費。現在,距離民生銀行提現費率調整的期限還有7天。

移动支付成本压力空前 谁还能“躺着赚钱”?

對於支付機構成本壓力的說法,有媒體表示,用戶每天都會有錢先停留在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上,直到用戶確認收貨,或者到了自動付款的時間限制,錢才會打到商家賬上。對於支付機構來說,除了電商,還有發紅包、轉賬等等,每天都有無數筆這樣的資金停留,聚集起來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光是收這筆錢的利息,就可以“躺著掙錢”。如果真是這樣,微信公告內提及的“成本壓力”,又從何而來呢?

支付機構,成本高企

據瞭解,目前,用戶將錢從銀行卡轉到第三方支付賬戶時,相應都會被銀行收取一定的通道費。而且,比較而言,民生銀行所收的通道費費率相對較高。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為了維持用戶的使用度,一直都在補貼這個通道費,因此,移動支付行業的高成本一直是客觀存在的。

再者,伴隨著移動支付用戶集聚,每天交易數量的增加,帶來的銀行通道費用支出也不斷攀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成本壓力變得越來越大,所謂“躺著賺錢”的支付機構,其實只要用戶在使用第三方支付,支付機構“躺著也要賠錢”。

隨著成本壓力越來越大,不堪重負的支付機構,開始考慮將成本向用戶端逐步轉移。這是移動支付行業趨勢。

2013年12月,支付寶開始對PC端轉賬服務收費。2016 年 10 月 12 日起,支付寶對PC及移動端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 0.1% 的手續費。同年3月,微信也開始對用戶提現收取0.1%的手續費。由於支付寶和微信都規定“單筆服務費小於0.1元的,按照0.1元收取”,也就意味著用戶每次提現最少支付一毛給支付寶或微信。

當時,支付寶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收費的原因是“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較快”,調整提現規則是為了減輕部分成本壓力。微信也表示,“並不是追求營收之舉,而是用於支付銀行手續費。”

重壓之下,影響如何

這個成本壓力到底有多大?究竟有怎樣的影響?

在2016年3月,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銀行快捷支付到第三方支付都是有千分之一的成本在裡面,這個成本一個月超過3億。

另外,在騰訊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財報中, 十八腔視頻,我們或許也能夠看到這個壓力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從財報可以看出,微信支付的支付業務攀升,導致了支付相關服務產生了較高的收入成本。

財報指出,微信支付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長已超過50%,其中線下日均商業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200%。同時騰訊第三季度的收入成本同比增長了35%至人民幣451.15億元。而該項增長就主要來自於支付相關服務成本、內容成本以及渠道成本。

這樣看來,對於移動支付機構來說,成本壓力影響巨大。

“通道費”,用戶“買單”?

對於媒體所說的,支付機構“躺著賺錢”,“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問題,用戶評論一針見血。

移动支付成本压力空前 谁还能“躺着赚钱”?

有用戶問,“到底誰才是褥羊毛的人呢?”事實上,“羊毛”是快捷支付給的,這些費用一直都壓在這些支付機構身上,移動支付的最大成本承擔者是它們。賠錢的工作無法持久,無利可圖不是商業機構的長久之計,活下去是硬道理,當鉅虧的壓力無法紓解時,成本傳導到用戶端將會是“別無選擇”。當然,用戶對此肯定會有不滿,畢竟,低成本的使用和便利缺一不可。

中國能夠獲得領先全球的發展優勢,得益於第三方機構和用戶的集體貢獻,但現在,移動支付給用戶和市場帶來的紅利正在“逐漸消失”。

移动支付成本压力空前 谁还能“躺着赚钱”?

有網友表示,如果第三方支付機構因為無利可圖,而收取更多手續費的話,很有可能會殺死移動支付。

很早以前就有媒體指出,移動支付之所以在國內如此發達,是因為用戶敢於嘗試,各個第三方支付平臺也樂於培育市場。所以長期來看,無論是銀行,還是第三方支付機構,若想讓移動支付獲得良性發展,還是得行業各方來合理地來處置費率問題,讓市場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