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注定了蜀国的灭亡?

SFNBN


千古成败隆中对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提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战略计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刘备最终还是没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否隆中对本身就是错误的呢?

隆中对“二分兵力”并没有错

隆中对中提到“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和“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兵分二路与曹操争夺天下。毛主席曾经批评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但我认为:二分兵力并没有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既然荆州益州距离千里,不二分兵力难道还能合兵一处?不荆州益州二路协同进攻,难道要把荆州兵全部调到益州再合兵北伐?那样岂不是多此一举,自己让自己军队疲敝?以益州之兵攻秦川,以荆州之兵攻宛、洛,都是采用的就近原则,粮草供应也要比合兵一处方便吧。毛主席说的“二分兵力”也好,“三分兵力”也罢,指的其实是刘备集团的兵力被逐步损耗。关羽失荆州,导致荆州兵覆灭。刘备兵败夷陵,又导致益州精锐覆灭,最后只剩下诸葛亮孤军北伐。而隆中对的“二分兵力”强调的是协同进攻。又何必断章取义觉得“二分兵力“是错的呢?可是关羽没有等到“天下有变”就贸然北伐,刘备刚刚得到汉中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没有从益州出兵秦川,之后孙权背叛盟约,荆州失守,隆中对才化为泡影。

隆中对的前提之一是“跨有荆益”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孤军深入都打到了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的渭水南岸。如果不是积劳成疾,夺取长安只是时间问题,从而实现法正的汉中策中提到的“蚕食雍、凉,广拓境土”。而理想状态下整个荆州都是蜀汉的,从荆州南阳郡出发,可以直接威胁洛阳,从荆州江夏郡出发,可以直接威胁许昌。不需要蜀汉主动进攻,只需要陈兵于江夏南阳,魏国就不敢出兵支援长安。魏国不敢出兵支援长安,雍州就会划入蜀汉版图。雍州划入蜀汉版图,凉州和中央联系同时被切断成为一块飞地,迟早属于蜀汉。雍、凉划入蜀汉版图,此消彼长下不只是实力差距的缩小。同时可以居高临下俯视关中,威胁魏国统治核心的洛阳。

隆中对的前提之二是“天下有变”

天下有变意味着魏国发生内乱,譬如未来发生的八万之乱那种级别,魏国发生内乱自相损耗,无法集中兵力。荆州益州虽然千里之遥,但是魏国国境更加狭长,除了应对来自诸葛亮的威胁,魏国还得到处分兵抵御异族,羌人经常响应武侯发动叛乱,辽东公孙氏在东北虎视眈眈,占据江东的孙权也非善茬,比起隆中对的二分兵力,魏国兵力更加分散,譬如当诸葛亮袭击雍、凉,难道还指望遥远的青冀幽三州兵力支援雍、凉么?另一方面,全据荆州意味着占据长江上游,类后来西晋沿江灭东吴,“跨有荆益“的刘备集团实力远远超过东吴,随时可以沿江而下先灭东吴,退而求其次,形成与魏国对峙的南北朝之势。

但是,隆中对的前提不可能实现

当然,隆中对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而这个问题导致理想状态不可能实现。“跨有荆益”和“东和孙权“根本就不可能两全。刘备要实现隆中对必须全据荆州。但是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八年之前,孙权集团的战略家鲁肃就提出了著名的塌上策: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

也就是说孙权集团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夺取荆州,隆中对和塌上策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节的程度。即使后来刘备孙权相互妥协,湘水划界,依然没能阻止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刘备一旦跨有荆益,给孙权带来的威胁甚至超过给魏国带来的威胁。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导致隆中对不可能成功。但是这只是隆中对过于理想化,不可能实现,而不是二分兵力的问题。

综述,隆中对的确有问题,但是问题不在于“二分兵力”,在于隆中对过于理想化,导致很多设想不可能实现。但是也不能因此否认隆中对的作用,它的确为颠沛流离的刘备集团指出了一条明路,看到了统一天下的希望。所谓“兼弱攻昧”,除了谋取荆州、益州,刘备集团别无选择。在当时,也没有比隆中对更好的办法了。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


亭殿阁


那个,我想说一句,《隆中对》不是诸葛亮写的,他的作者是陈寿。

首先我们要知道,《隆中对》是文学作品,并不是历史真实纪实,同时也并不是战略构思。而是一个已经知道结果的人,为了推动剧情的进展所编写出来的内容。当然了,也有人说《隆中对》的作者是荆州名士,并且《隆中对》这个名字是后世人取的,原先叫做《草庐对》,反正不管如何,作者肯定不是诸葛亮。



所以说如果你认为《隆中对》注定了蜀国的灭亡,那当然啦,因为写这对的人都已经看到蜀国灭亡了,那还能不注定么?

当然,这其实是有点鸡贼的答法。假如《隆中对》真的就是诸葛亮说的,是注定蜀国灭亡了?答案显然并不是。


诸葛亮在构筑蜀国蓝图的时候就把说了,“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我知道自古蜀道难,难于青天。只要守好荆州,关闭蜀门,蜀国根本没那么快亡,自然机会无限。

但是,有些事就是料不到的嘛,什么大意失荆州,失街亭等。其实当初诸葛亮在说《隆中对》的时候,对于蜀国的要求是如何守,不管是结缘孙权还是窃取荆州,采用的都是守的方式。事实也证明了,曹操以北方士兵攻打南方,会有诸多不顺。


然而实际上诸葛亮却不量力频频北伐,导致将损兵失,国力被极大的消耗,以至于最后连守都守不住了。这其实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以当时蜀国的国力,守守绰绰有余,可惜进攻却毫无胜算。


三观粉碎机


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注定了三国中蜀汉先亡。原因是。

一,隆中对的策略,乍一看,非常有远见,是很好的战略规划。但是,仔细一分析,就决得有问题。这不就是韩信暗渡陈仓,帮助刘邦夺取天下规划重新重合了一下吗?重新组合之计,关健点是占有荆州,并且要建成基地,待天下有变。试想,当初,韩信是如何策划和实施的,他是秘密进行用兵,除萧何和刘邦,没有几个人知道,才暗渡了陈仓。而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没有实施就为许多人知道,战略的隐弊性没有了。这就是隆中对失策之一。

二,在韩信暗渡陈仓成功后,到诸葛亮的隆中对,时间有几百年了。只要是兵家都研究过了,如何应付,才能不重蹈项羽的失败。司马懿就是其中之一,重兵防守,以逸待劳,耗死了诸葛亮。但是,聪明的诸葛亮和刘备,在对手和时间都变了的情况下,死套用一个办法来复汉,岂能成功,这也是隆中对失策之一。

三,在内部和外部条件都变了的情况下,用了一条基本相同的计谋,成功的可能性纠竞有多大,我相信你都会给出答案。我想,它至少算不得是一个妙计。

所以,有人说隆中对就注定了蜀汉国的灭亡,我个人认为,这是主要原因之一才正确。

多谢关注!



续写吾言今生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一出台,就注定了蜀国的灭亡。

类似诸葛亮隆中对这的规划,在当时三国的高级谋士中都有各国自己的策略,例如东吴鲁肃等,诸葛也是根据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初步分析,诸葛亮出台时年才二十七岁,他是人并不是神,有这样的见解己实属不易,理论是论必竟还没经过实战而是否经得起检验。

隆中对只不过是一种想法,得了荆州为门户,进出自如,有益州为大本营为后方,而荆州也是吴国的门户,是蜀,吴必争之地。

诸葛亮隆中对的不足之处是要分兵守护,本来兵马就少还得分兵几处,事实证明后被各个击破,分兵关羽守荆州结果呢荆州城,荆州人马包括关羽父子脑袋都被东吴割了,从此时开始已宣布隆中对胎死腹中。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亮以举国之力,长期连年征战,死伤无数几次北伐劳而无功,理由是要连吴抗曹(魏国)东吴未必一心一意,还发生了更不应该的夷陵之战,其实夷陵之战失败后就已宣告了蜀国灭亡已为期不远了。

在诸葛的隆中对中,有一句最关键的一句,那就是要等待《形势发生大的变化时》蜀国在不失荆州的情况下改变历史,但蜀国没有等到这种机会,那仅是想当然,但蜀国反到发生了灭国之象,失了关键的荆州,五虎上将去其四,刘备在夷陵之战后也亡了,当时的蜀国龟缩在益州已无多大作为了,这跟我国在建国前内战时也有人等第三次世界大战来改变历史,可惜没有如愿,孔明没等到,即使等到荆州已失,再无机会,连出祁山机会都没有,所以军事家们把隆中对有缺陷的地方指出来,让后人总结提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9紫气東来


隆中对,千古第一对,它的出现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也为刘备构筑了一条南据荆州、西取益州克复中原的宏伟战略规划。在刘备投吕布、归曹操、附刘表、寄孙权惶惶如丧家之犬之际,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勾勒出了一幅合理可行的战略蓝图,让此后的他在王者霸业征途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隆中对的功劳可谓功不可没。

隆中对的高明之处在于哪里?

首先,对于敌友关系问题,诸葛亮作出了精准定位。

根据当时天下群雄并起的纷繁复杂格局,诸葛亮给势力微末的刘备定下了“东连孙权,北拒曹魏”的外交策略,作出这种外交态势的依据就在于曹操北据天时,孙权南托地利,而力量弱小的刘备只能凭借人和占领荆、益二州方能徐图霸业。这种对敌友关系的深刻剖析正切刘备要害。

我们知道刘备自中平元年(184年)起兵镇压黄巾军以来,23岁的他因镇压有功被朝廷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由于东汉朝廷害怕武人专权便下令褫夺军功升迁的将领头衔,刘备一气之下将前来传达诏令的督邮鞭笞三百亡命天涯。从他23岁起事到孙吴联军在赤壁之战击败号称80万大军的曹操,刘备王者之资端倪初现,直到此时他整整走过了24年的流荡漂泊寄人篱下的政治流亡生涯,而比至赤壁大战前夕,刘备已经从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47岁的中年大叔了。倘若没有正确处理敌友这一关乎刘备集团生存的根本性战略问题,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赤壁之战了,曹操一统天下的夙愿或许就能成为万古流芳的定局了。

其次,隆中对解决了刘备根据地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支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生存的武装集团,根据地问题首当其冲成为决定着这支力量能否在日后的激烈火拼中存在下去的基本大前提。

刘备早年起兵后有根据地吗?客观的来说,他也一度有过徐州这块根据地,但大凡对三国有过研读的学者朋友们都知道,徐州这块地方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想要守住这块无险可守的平原城市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而当时兵不过千、将只关、张的刘备想要依托徐州这块基地成就自己的王者霸业完全就是白日做梦,虽然刘备取得徐州这个战略要地有几分“狗屎运”,从名义和道义上来讲也可谓名正言顺,但他也明白其实不可能守得住这块肥肉,更何况在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时代,道义在强者面前完全就是一坨“狗屎”,吕布的巧取豪夺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在那个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年代,谁的拳头硬谁说出来的话就是道理,以实力决定道义的军阀混战背景下,仁义成为强者面前不堪一击的“遮羞布”,刘备因此数度流离颠沛委身于各大军阀之间,既要问鼎天下又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铁打的营盘”,根据地问题时刻成为摆在刘备脑子里最为头疼的问题。

然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出现,压抑在刘备心头多年的疑惑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了,当隆中对分析各路人马后首次提出先取荆州,再下巴蜀的战略决策后,彷徨在刘备脑海中久久无法解决的困惑终于迎刃而解了,这从后来赤壁之战刘备借荆州,取西川的战略节奏上来看,完全与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合拍而行,可以说没有隆中对的指引,刘备也不可能有两块稳固的革命大本营,也就更不会三分天下有其名了。

再次,隆中对刘备的身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诠释。

刘备虽从起事第一天开始时时不忘打着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招牌,他这种做法对于帮助其创立王霸之业起到了多大作用,相信当时的各路军阀除了措辞方面为了避免对刘备“织履贩鞋”身份的直呼,大抵以“皇叔”来打口角辞令外,这种表面流于形式的“饭局式”称呼,在讲求实力的东汉末年显然没有给刘备集团带来过任何实惠。讨个口头便宜历来是中国人的习惯,刘备也不另外。

那么刘备“汉室贵胄”的身份在“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情况下有用吗?放在当时如果利用的好还真有用。这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来看,汉朝虽然历经四百余年而大厦将倾,但天下毕竟名义上还是汉王朝的天下,曹操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将汉献帝刘协牢牢掌控于股掌之间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否则以曹操的精明不可能拖着累赘大费周章扩张势力,而袁术在东汉末年过早的称帝招致惨败也从侧面上说明了汉朝虽名存实亡,但其影响力尚在不少百姓,乃至名士中波及深远,荀彧阻碍曹操的王者霸业也很能深刻反应这个问题。

因此,刘备“汉室贵胄”的身份不仅不是他的负累,反而是他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天然政治遗产。但刘备前半生显然没有将这种先天储备的政治遗产最大效益发挥出来,直到隆中对的出现,诸葛亮作了全方位规划后,这种令刘备颇感“鸡肋”的金字招牌才完全释放出巨大的政治动能。

此话又从而说起?其实,我们看隆中对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根据地就能明白诸葛亮的良苦用心。隆中对为刘备集团选定了两块根据地,一块是荆州,而另一块则是益州,对于当时的刘备而言,“刘皇叔”这块金字招牌虽未能发挥无比强大的潜能,但刘备的仁德相较于曹操喜爱屠城的节奏,加持“汉室贵胄”的牌匾,无形中刘备的声望和人气也累聚了不少,因此后来才会发生刘备不惜代价的“携民渡江”的感人一幕。

那么益州呢?益州除了四川盆里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刘璋暗弱、张鲁无能外,还在于当年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时,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就是凭借着这块颇具王者之气的土地倾巢而出杀奔三秦最终击败项羽问鼎天下,因此对于已经秉持汉室血统的刘备,西川无疑是最佳政治地缘根据地,可以说益州乃大汉王朝的“龙兴之地”毫不为过,有了“汉室贵胄”这样一重身份,加持施以仁政之策,刘备想不三分天下有其一都难。

然而,隆中对诸葛亮虽然替刘备集团作出了全方位的深度剖析,但却有一个致命性的问题没有切中时弊,这也导致了后来诸葛亮数度北伐未能克复中原,最终病逝五丈原。

是什么样的问题致使“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临死前发出“悠悠苍天,曷此其极”的感叹?

我认为,隆中对虽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确实为刘备集团定下了前进方向的战略大格局,甚至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三分天下的态势格局。

但隆中对却有一个致命性的弱点是诸葛亮所没有深度思虑过的,那就是群众基础薄弱的问题。

隆中对是刘备与诸葛亮二人在隆中里的一段精辟对话,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并指出了刘邦集团前进的方向,为刘备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的王者霸业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甚至末尾提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出现在了隆中对最后的这段政治意图上。诸葛亮阐述的隆中对虽结合了当下各大军阀混战的局面作出了深度分析,但从他与刘备的对话中看,二人始终以刘邦夺取天下作为蓝本,话语之中时刻充斥着汉高祖刘邦的身影。

那么我们用逆向思维大胆忖度下,秦朝末年刘邦夺取天下的形势又是什么样的?虽然秦朝末年与东汉末年的形势颇为相似都是乱民趁势崛起,但刘邦却有一个政治优势是刘备所无法企及的,那就是刘邦破咸阳后,以“约法三章”的方式彻底拿下了帝都的人心,史载“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也就是说刘邦为了收拢秦地关中民心,让人到咸阳附近各乡县宣传刘邦集团新约定的法律简章,刘邦这种深入基层展开政治攻势的做法收到了奇效,史书更是以“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来描述关中父老的对刘邦的拥戴,要知道在古代通讯极为不便的情况下,拿下帝都收复国中命门百姓的民心不啻于取得反秦斗争乃至为击败项羽奠定了坚实后盾,这也从后来刘邦轻易拿下三秦剿灭项羽足见不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很早就作出了这一著名论断,诸葛亮虽然通过隆中对给刘备集团提供了一条稳健可行的军事战略规划,但却忽略了“天下有变”后外部环境民心的依附问题,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抛开群众漫谈军机的致命性问题,才导致隆中对空有其头,却无其尾的惨淡结局,也为蜀汉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历史侦查处


诚邀。

在我国,诸葛亮被誉为智慧的化身,其智近乎妖,诸葛亮于东汉末年跟随刘备,并向其提出了自己的隆中对战略思想,确立了刘备军事政治集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为后来蜀汉政权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但是隆中对战略思想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不完美恰恰为后来蜀汉覆灭埋下了伏笔。

诸葛亮给刘备提出的建议是分三步走:首先取荆州,其次取巴蜀。最后以待天时,取天下,前两步都成功了,唯独第三步出现了差错。诸葛亮策划的“取天下”是分两条路线进行的。

第一条:“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第二条:“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但这两条路线施行的前提是“天下有变。”人和是可以争取的,地利是可以控制的,唯独这个天时是难以预料的。

天下的确变了,对刘备来说,没往好处变,反而变得越来越糟。孙权暗中联合曹操,偷袭荆州,荆州这条路线算是夭折了。而刘备东征,折戟沉沙,益州这条线也元气大伤。荆州是主力,益州是助力。如今主力没了,仅剩一个助力,想去取天下那就难上加难了。

刘备早年屡战屡败,兵马不过数千,曹操袁绍刘表孙权这些诸侯却无不以礼相待,隆而重之,以其为附庸客将,而不能贸然吞并;正是因为其巨大的政治声誉和号召力,是汉室宗亲的杰出代表,反曹兴汉势力的一面大旗。


攻取益州也是有利有弊的,夺取西川自然让刘备得以从“进退狼跋”到“翻然翱翔、不可复制”,有了一方基业,步入其势力鼎盛期,扭转了此前在反曹联盟中对孙权的实力劣势; 但另一方面,背信弃义,攻取盟友刘璋夺其基业的行径,也让其早先数十年积累的政治信用在相当程度上破产,从原本天下闻名、人人敬重的的反曹英雄和正义化身,沦为和其他割据群雄并无本质不同的一路军阀。

刘备实力的增长,自然导致孙吴不满,为了安抚孙吴,刘备付出了荆南三郡,但是仍不能满足孙权的欲望,双方关系开始破裂。而这段时间,曹操攻占了汉中,给刘备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刘备虽竭巴蜀之力苦战经年夺下汉中,却得其地不得其人,被曹操将百姓尽数迁移,蜀地更因此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精疲力竭数年,只能眼睁睁看着关羽孤军败毁、荆州丢失。


两汉十三州,刘备最鼎盛时只有益州+荆州一部分,取汉中时已让出荆南;自己称帝时更已损失关羽军团,仅剩益州一州。而此时曹魏占据九个州,东吴也占据交州全部、扬州荆州绝大部。蜀吴两国只是从后世版图上看着地盘似乎不小,其实以当时户口和开发度而言,国力加起来也不过相当于曹魏一半多。

诸葛亮说得天下有变,指的是在曹魏集团内部出现动荡局面。但是,只要曹操还活着这种局面就不会出现,因为曹操这根弦始终都绷得特别紧。更何况关羽出兵的时候曹操还活得挺好,曹魏内部并没有出现达到“天下有变”标准。

实际上,《隆中对》从来没有真正落实过,因为刘备一开始就从来没有完全拥有过荆州。荆州最重要的门户屏障襄阳一直牢牢握在曹魏手里,从这一点来讲,孙权和刘备无论夷陵之战之前还是之后是一样的,没有襄阳,就没有荆州。



关羽征襄樊是一场错误时间发动的错误战争,是完全违背诸葛亮《隆中对》的构思的。 刘备征东吴也是一样的,因为诸葛亮的外交思想政策一直以来都没变过,就是东和孙吴。 必须说明的就是:如果之前还有那么一份期望,期望在曹魏内部动荡的时候,荆州将领能够从曹魏手里夺得襄樊,去实现《隆中对》,那么当荆州沦陷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永远不可能再实现。

《隆中对》战略构想本身没有问题,错就错在外部形势不允许,荆州长期以来就是蜀汉和孙吴的矛盾面,双方都不可能舍弃,刘备占据益州和汉中后,实力大增,天下已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是蜀汉缺乏灵活的外交,加之关羽北伐失利,荆州被夺,夷陵大败,蜀汉政权元气大伤,无力东顾的同时,也决定了它只能偏安一隅,最终灭亡也是必然的。


源稚生


有些人真的是在放屁。《隆中对》堪称三国时期的一个伟大战略规划,不仅诸葛亮做过这样的规划,荀彧、鲁肃都做过,这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远见有规划有蓝图的表现。

况且,《隆中对》本身没有问题,甚至是一个特别理想的蓝图,也许它看似是做着着逆天而为的规划,但赤壁之战便给了这个规划成功实施的可能,只不过关羽荆州之失,刘备夷陵之败给这个规划画上了终止符。

蜀国的灭亡是注定的,但若没有诸葛亮,蜀国远没有实力和魏吴三足鼎立,更不可能成为三国中治理的最好的一方。《隆中对》中寄托了诸葛亮毕生的理想,即便知道它已经无法实现,依旧六次北伐,是无奈的呐喊,更是最后的挣扎。诸葛亮不是智慧的化身,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人,谁又有资格指责他?何况蜀国靠了他才能重新恢复生机,有他在一天,蜀国就不会亡。


彧三国


按照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的记载,诸葛亮在《隆中对》分析,曹操一时难以撼动:“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一是兵多,一是政治号令有优势,可以以汉王朝天子的名誉发号施令。

诸葛亮认为孙权不可图:“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孙权家族占地时间较长,民心归服,手下有能人,吴国可以凭籍的险阻固守。

除此之外,诸葛亮认为:荆州西通八达,是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诸葛亮认为刘备的优势: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北上,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诸葛亮认为江东险固但孙权用贤民附则不能图,而益州同样也险阻、民殷国富却能图,从逻辑上是没道理的,实际是靠自己的大体感觉说话下结论。

事后的历史走向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感觉也对。刘备最后也如诸葛亮所愿占了益州。

但是,诸葛亮企图等天下有变刘备一方准备充足再去直取曹魏。这个逻辑也无法自圆其说,事后历史走向也证明这个唯一的生死较量方向是错的。这个感觉不对。

诸葛亮不敢攻打不是很强的孙吴却敢攻打最强的曹魏,连“隆中对”讲得很清楚的“南抚夷越”与孙吴有均等机会并有岭南和越南北部一带的战略之地也不去占,让孙吴垂手而得,本来机会同等的地带与较弱对手争都争不到,指望与较强对手拼生死手,怎么可能呢?



而且,诸葛亮是想等汉室被废除即所谓的“天下有变”而能以汉室继统讨伐逆贼的号令天下。但事后接诸葛亮的六出祁山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光复汉室的旗号完全已没有什么号召力,在汉室未被废除尚且不能利用他们作为围棋上必救的生死“劫材”不断打劫来打活,等这个“劫材”死了再指望他发挥威力,这怎么可能呢?

诸葛亮料定汉室必被废,等到汉室被曹魏废了天下人心会大变,必有利了与汉室同宗的刘蜀,事实上,曹魏敢废汉室必然是已更强大之时,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没有人敢与他争锋,不需要这个没有用的天子令肯定是汉室天子令已经完全没有用,令不了诸侯,不如作废,诸葛亮带领刘蜀却想以一张废牌翻身,寄望以一个废“劫材”击活全盘,怎么可能呢?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没有仔细研究过《隆中对》!我大概的了解是以荆州为根据地,和东吴结盟!夺取益州!等待实际成熟,兵出岐山!夺取中原!

这个规划,存在问题很多!1.东吴对于襄阳的需求,非常迫切!那是东吴的国防命脉!东吴不可能丢弃!2·曹魏也不可能白给机会!自己不会乱!唯一乱的时机就是马超韩遂之乱!不过,很快被曹操搞定了!3.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久的利益追求!谁也不能保证孙刘联盟,不会变成魏吴联盟!偏偏留守荆州的有是,不懂政治的关羽!一味的只知道强硬,不懂得政治手段,比如联姻…不给孙权面子…外交政治就像做买卖,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保持和东吴的和谐关系,比水淹七军更重要!关羽自作主张攻击樊城,为了配合刘备进攻汉中!如果关羽只守不攻的话!吕蒙也没法白衣渡江,偷袭成功!关键是诸葛亮也没办法,当时能够镇守荆襄的人!刘备能信谁啊?所以这是一个天意!


萌大叔来了


「隆中对」不仅是军事战略,更是一个政略,而且首先是政略。诸葛亮本人更是以政略高明而闻世,其遗产也是政治遗泽为主,如西南地区的归化。可以从以下方面检讨得失:

甲:「隆中对」是一个大战略

在现代思想里,「隆中对」相当于「大战略」(grand strategy),是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总体构想。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诸葛亮为刘备集团提供的是一个「汉室复兴方略」,即一个关于建立【大汉第三帝国】的大战略。

复兴汉室,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继承道统和法统,也就是合法性。诸葛亮首先针对的是曹操集团的「权奸模式」,人人皆知,汉室之所以衰亡,主要原因就是权奸太多。其次是孙吴的「割据模式」,这个不符合大一统观念。针对这个情况,诸葛亮认为刘备应该重建一个真正的汉朝,主要根据,一个是继承人资格,即刘备的血统;二是刘备所主张的道统法统,即「王霸杂之」且又以儒家为名的传统秩序观念。应该说,这个政略是没有问题的,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水平。

乙:「隆中对」是一个「边缘地带战略」

诸葛亮用凝炼的语言,准确概括了中原及周边的形势。案现代眼光,这是一种【边缘-中心】冲突分析框架。他建议刘备集团放弃中心区域,转入边缘地带,而后以边缘地带为依托,建立一个「正统汉室」割据政权,再以大规模军事行动摧毁曹操集团和孙吴割据势力。

后世的争议主要在这个环节。有一些人,包括刘备本人,认为应该先吞并同样属于边缘地带的孙吴,而后对中心区域的曹操集团形成战略包围,如此可以有较大胜算。而诸葛亮认为,必须先摧毁中心,建立「大汉第三帝国」,然后孙吴可传檄而定。

这两种思路对比起来,刘备更强调军事形势,是一种现实主义,诸葛亮更强调政略,是一种理想主义,但不是说就没有可行性。但他忽视了一点:同态竞争才是最危险的,孙吴一定会攻击刘备集团,不可能联合,这有点像博弈论的【囚徒困境】。

丙:北伐是军事战略和大战术

诸葛亮北伐的总体路线是对的,分歧在于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在这点上,魏延与之有强烈分歧。应该说,魏延的想法在军事上是更有力的。但诸葛亮似乎陷入了政略而不能自拔,坚持用「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的政治压力,让曹魏集团陷入内乱。诸葛亮的考虑是一贯的,他一向都更看重政治谋略。

所以,隆中对战略是不能简单论定的,它的第一阶段可以说相当成功。如果第二阶段按照刘备的吞吴路线,估计也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