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人能造假聖旨嗎?絕對不可能,光是第一個字就難以偽造

在古代,皇權至上,君無戲言,皇帝說的話就是金玉良言,沒有人敢不聽,而聖旨是皇帝下達命令的載體,聖旨到就如同見皇帝本人。但在影視劇中,總會出現這樣的情節:一個人騎著馬假傳聖旨喊刀下留人、亂臣賊子用假聖旨下命令。那麼真的可以造假聖旨嗎?絕無可能!為什麼呢?

古代有人能造假聖旨嗎?絕對不可能,光是第一個字就難以偽造


首先,在影視劇中,聖旨往往是一個人就可以展開的小小黃布,但其實真正的聖旨,短的有兩米,長的有5米多,三個以上的人才能將其展開宣讀,一個人根本就不能將其展開。聖旨的原材料是十分貴重的,都是用上好的綾羅綢緞製造的,並不是隨便拿一張黃布就可以濫竽充數的。而且聖旨並不只是黃色的,而是五顏六色的,聖旨顏色越多、長度越長,代表官員的級別越高。除此之外聖旨的軸也有十分嚴格的規定,一級是玉、二級是黑犀牛、三級是金、四五級是黑牛角。

古代有人能造假聖旨嗎?絕對不可能,光是第一個字就難以偽造


其次,聖旨的防偽標誌是十分高明的,要想偽造假聖旨可謂是比登天都難,光是第一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第一個“奉”就難以偽造,因為這個字是皇帝親手寫的,而且這個“奉”字的位置也大有講究,它並不是約定俗成的寫在生在的第一行,它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根據聖旨上刺繡的祥雲位置而定,用一種與眾不同的繡法制造而成。

古代有人能造假聖旨嗎?絕對不可能,光是第一個字就難以偽造


除了這個“奉”字,聖旨的背面都會有兩條龍,它們是由專門的人繡出來的,其中暗含各種記號。因此,當臣子們接到聖旨後,都會第一時間找“奉”字和背面的龍形圖案的“記號”,從而確定聖旨是否是偽造的,如果確係是真聖旨,才會磕頭謝恩,執行聖旨上的命令。

古代有人能造假聖旨嗎?絕對不可能,光是第一個字就難以偽造


最後,在皇權至上的古代,聖旨就是皇權的象徵,擁有這麼多的防偽措施,假造聖旨幾乎不可能。即便是有萬分之一的機會能夠成功偽造聖旨,但沒有人敢,因為背後的風險是巨大的,聖旨從皇宮傳出後,要經過一道道的手續,每一道手續都有專人負責,如果讓人看出來是假的,那麼偽造聖旨的人絕對是九死一不生、必死無疑,輕則殺頭,重則滅九族,如此大的風險,任何人都不敢偽造聖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