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做好“四篇文章”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市工商局:做好“四篇文章”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市民在工商局自助终端办理业务。 记者 李嘉斌 摄

作为民营企业经常要“打交道”的重要职能部门,市工商局有哪些措施实实在在为民营企业解难纾困,让民企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

近日,市工商局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民营经济十条”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工商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民营企业发展做好降成本、优服务、扶发展、护公平“四篇文章”,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当好民营企业发展的“保姆”和“保安”,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6.87万户,其中私营企业4.74万户,同比增长23.21%,注册资本(金)2224.31亿元,同比增长41.94%;实有个体工商户20.47万户,同比增长4.2%。个体私营市场主体数量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3.82%。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为民企准入降成本

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市工商部门在湛江全域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今年3月,湛江开发区先行试点复制推广广东自贸区128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11月10日起,全市全面推开第一批全国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的“证照分离”改革。同时,经市政府同意,已在湛江开发区实施但未列入国务院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范围的其他不涉及法律法规调整的31项市、县级事权事项,11月30日起一并在全市复制推广实施,推动了“照后减证”,开办企业的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让民营企业既能便利进得了市场的“大门”,也能便利入得了行业的“小门”,激发大众创业热情。

在时间成本的压缩上,该局也想方设法,推动市职转办出台了关于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争创湛江营商环境新优势的十一条措施,将开办企业环节压缩至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并实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办理模式,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其中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减至2.5个工作日,进一步降低了民营企业开办的时间成本。

其次是实施企业住所“自主申报+负面清单”制度,除负面清单外的住所登记不再需提交住所证明,破解开办企业住所证明材料获取难的“堵点”,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创新便利化服务 为民企发展优服务

市工商局多措并举,创新手段,优化服务。一是推行商事登记“网上办”。全力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100%商事登记事项可网上“无纸化”“零跑动”办理和“不见面审批”。今年来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1.36万笔,占所有办理登记业务量的33%,发放电子营业执照9428户。二是推行商事登记“马上办”“一次办”。创新开展“审核合一”“容缺受理”等服务,落实首办责任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推动工商登记“最多跑一次”。今年以来工商登记事项“最多跑一次”完成率81%。三是推行商事登记“就近办”。下放审批权限,推行“同城通办”,企业和群众可就近选择工商窗口办照。推广商事登记银政通服务,委托银行网点免费代办工商登记,极大便利企业。

实施精准扶持 为民营企业扶发展

该局把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作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目标,针对民营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商标品牌宣传培训,提升民营企业的商标品牌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扩市场、拓空间、增后劲。目前全市有有效注册商标3.21万件,同比增长30%;有马德里商标注册37件,中国驰名商标15件。

在扶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加大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的工作力度,加强政银通服务,为个体户的转型升级和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工商登记和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指导。今年来全市“个转企”3534户。深入开展暖企活动,走进民营企业宣讲政策,倾听企业心声,精准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建立股份公司、组建集团、上市等方式壮大规模、增量提质。全力为民营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股权出质提供便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此外,该局稳步推进“小个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非公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发展。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小个专”领域覆盖面,引导“小个专”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确保民营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目前全市有“小个专”党组织416个,党员3900名。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为民企发展护公平

为减少对企业的干扰,该局首先创新监管机制,加快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全覆盖,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方式,将多头重复检查、随意执法拒之门外,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其次是加强信用监管。强化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公示,增强市场交易透明度,提醒民营企业防范交易风险。建立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多部门联合惩戒机制,今年来依法将275户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实施联合惩戒,提高违法成本,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另一方面是加强公平竞争监管。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假冒侵权、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发展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