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 &PPI漲幅雙雙回落,但為何這次即使降息也難利好樓市?

如果你是買房路上的迷茫者,不知該不該買房,該買哪個樓盤,或是想了解房產的相關資訊,請私信我,邀你進圈聊。

就業問題是今年以來較為敏感的話題之一,在S姐的購房群也常能看到大家的討論和擔憂,可目前國內有多少企業裁員?多少企業倒閉?這是個沒法準確公開的數據。但據同行小夥伴聊房地產行業的確正在縮編,最明顯的就是投拓和營銷部,開始計劃安全“過冬”。

阿里巴巴、京東、富士康等大型公司也被曝出大面積裁員,除了這些大型公司,頻頻暴雷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裁員倒閉的消息更是源源不斷。所有企業的表現都從側面反映了經濟環境。

昨日(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組極其重要的經濟數據:11月份的CPI和PPI,同環比漲幅都出現了下降。

壹丨11月CPI&PPI同環比下降

CPI &PPI漲幅雙雙回落,但為何這次即使降息也難利好樓市?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2%,環比下降0.3%。

CPI &PPI漲幅雙雙回落,但為何這次即使降息也難利好樓市?

2018年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2.7%,環比下降0.2%,創兩年來最低漲幅。

CPI(消費者價格指數)與PPI(生產者價格指數)是與我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兩個重要經濟指標。表面上,CPI是反應下游居民消費價格的情況、PPI是上游工廠定價的情況,但二者結合分析,更能說明上游企業的運營和老百姓對價格的接受度從而體現經濟運行狀況。

拿2017年2月的數據做例子,當時公佈的CPI是100.8,PPI是107.8,二者的“剪刀差”一度創下2008年以來之最。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生產一個商品的成本高了多少,在市場上銷售的價格自然應該貴多少。但2017年2月的數據卻反映出,雖然生產資料成本貴了7.8%,但到了下游消費價格只上升了0.8%,也就是說,企業由於原材料的增加不得不上升成本價,但最終商品到市場後卻賣不上價錢。

為什麼商家不加價呢?還不是因為老百姓不願消費了。而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企業出廠價格一定會下調,所以去年10月開始PPI同比增幅開始回落,在這樣的循環下,

企業、商家和消費者的日子都不怎麼好過,這也是當下經濟全貌的簡單臨摹。

貳丨“降息”或成大概率事件

CPI與PPI是反映經濟環境的兩組數據,央行也往往通過此來判斷是否給今後執行寬鬆或收緊的貨幣政策。

中國最近幾年確定的CPI上限,在3%左右,下限沒有明確過,但低於2%,就會被經濟學者指出有“通縮”的風險。所以,當中國CPI持續幾個月超過2.5%的時候,就會引起警覺;如果持續突破3%,通脹壓力明顯,則可能加息,反之,如果低於2.5%,則通脹警報解除。

而2018年11月,CPI同比漲幅回落到了2.2%,這其實是個還不錯的數據,處於通縮、通脹警戒線之外,在這種情況下,央行有著更為充裕的貨幣政策調整空間,也就是說,受制於外部經濟壓力的影響,央行是有餘地進行降息的。

PPI也印證了這種態勢。可以看出,

“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漲幅已經連續5個月下跌,這說明經濟的確是處在下行的週期。事實上,汽車、智能手機等重要消費品,今年以來銷量都顯著下跌。

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9月汽車銷量為239.41萬輛,同比下滑11.6%。10月汽車銷量為233.4萬輛,同比下降10.1%。1-10月,汽車累計銷量為2282.6萬輛,同比下降0.4 %,這是今年累計銷量的首次負增長。
CPI &PPI漲幅雙雙回落,但為何這次即使降息也難利好樓市?

央行行長易綱10月時接受採訪表示:“貿易摩擦給經濟帶來的下行風險巨大”、“

在貨幣政策工具方面還有相當的空間,包括利率、準備金率以及貨幣條件等,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而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恰好在12月初有個表態,他認為,未來央行有可能降準,但不建議“降低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

盛松成為什麼反對降息?主要是反對給市場傳遞“貨幣政策又寬鬆了”的信號,畢竟由“去槓桿”轉向“穩槓桿”才短短四個月的時間。但他其實是贊成通過軟性方式,引導市場利率下降的。軟性方式包括,降準、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等。

而從2018年來看,央行也的確是在進行著這樣的操作,四次“降準”,向各大行釋放了約2.3萬億的資金,最直接的影響便是銀行錢多了,房貸、企業貸收緊的態勢目前已經有所緩解。

展望即將到來的2019年,因為較為不確定的外圍環境和國內企業面臨的社保改革壓力及融資環境遲遲得不到實質性的改善,明年經濟下行的壓力還是較大,除了降準,降息、減稅都有可能在2019年兌現,不然企業怎麼活?難道還要靠虛體經濟?

CPI &PPI漲幅雙雙回落,但為何這次即使降息也難利好樓市?


叄丨對樓市有何種影響?


我們先來看下如果央行降基準利息會帶來哪些影響:

①去銀行存款,利息變少了。

假設,1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由調整前的2.5%降為了2.25%,那存款的利息必然會減少一部分,雖然現在存銀行的人少,但降息至少在變相促進消費或投資。

②下調商業貸款和公積金貸款利率。房貸壓力自然減輕,一定程度上刺激樓市需求,對行業來說是個利好消息。

③貸款環境寬鬆,有利於減輕房企貸款壓力。經過今年的四輪降準,房企的融資難度已經有所好轉,雖然金融監管對房地產行業重點關注,降準釋放的資金不會直接流入房地產行業,但資金是“狗鼻子”,哪有利可圖,就撲向哪。

事實上,現在其他城市已出現上浮利率下調的情況,甚至迴歸了基準利率,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調控之手更不能放開,因為一旦放開就會給樓市帶來再次上漲的信號。誠然,樓市將會是降息的“受惠者”之一,但在“房住不炒”等觀念下,寬鬆的貨幣政策或與依舊高壓的調控手段完成“中和”,對樓市產生的利好有限度,主要還是穩經濟穩樓市。

更多房產資訊、市場分析、買房乾貨請關注:沈視樓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