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邦是不愿意动吕后还是没能力动吕后?

只发历史


吕后的摄政专权,刘邦生前应当是有预料的。多少年夫妻同睡一个被窝,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吕后是个什么样的脾气性情,混成人精的刘邦能不有所察觉?

只不过汉朝初建,国内外形势、中央与地方情形异常复杂。相比于韩信、彭越等半独立性质异姓诸侯王对中央政府的威胁,以及对萧何、樊哙为首功臣集团的逐渐不信任。以吕后为代表的外戚集团,自然是刘邦最为倚靠的势力。


在剪除异性诸侯王的行动中,吕后果然十分卖力。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相继死在吕后手中。尤其是彭越,吕后杀了他人还不放过他尸体,命人将其剁成肉酱送给各地诸侯王,竟然严令他们当着汉使的面吃进肚子里去!

这吕后可真够阴毒的!以至于连征战沙场杀人如麻的淮南王英布,也被这幅白色恐怖场景吓得惴惴不安。干脆举兵反叛,最后被刘邦亲率大军剿灭。

然而,随着韩信、彭越、英布相继败亡,萧何、曹参等功臣集团也心怀畏惧时。刘邦环顾周围发现,吕后这股外戚势力,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势头。


刘邦活着的最后几个年头,也曾想过削除吕后集团的势力。他与宠妃戚姬策划,用他们的爱子刘如意,取代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从根本上拔除吕氏外戚集团。

但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废立太子的方案一经提出,不仅夏侯婴、周昌等一帮开国老臣提出反对,就连自己最为倚重、信任的张良,也站到了太子一边。

张良的介入,背后还是离不开吕后的身影。在吕后的恳求下,张良献计让她请出“商山四皓”加入太子阵营。刘邦在一次宴会上,看到太子身后站着的这四个老头,顿时明白刘盈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从此闭口再也不提废立之事。

连明哲保身、远离朝廷的张良,以及刘邦三番四次请不来的“商山四皓”,吕后都能调动。吕氏外戚这股强大的势力,怎能不让晚年的刘邦心怀忌惮?


刘邦说话做不了数、皇帝权威受影响的情况,还表现在另外一件事件上。

刘邦临终前,闻听樊哙要举兵响应吕后、刘盈,杀死戚姬和刘如意。爱子心切的刘邦急令陈平杀死樊哙,提着他的首级回来复明。樊哙是吕后的妹夫,执行任务的陈平不敢得罪吕后,于是押着樊哙走走停停,一直拖到刘邦咽气,杀樊哙的命令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张良、陈平等一干跟随刘邦打天下建国的功臣,也都非常畏惧吕后的权势,说话做事一头听着刘邦的命令,另一头也号着吕后的脉,尽量做到细致周全、两不得罪。


当然刘邦生前,对吕后也不是完全没有制约。

对内,刘邦召集大臣杀白马,约定立下誓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对外,刘邦效仿西周分封制度,安排刘氏亲贵到全国各地出任“同姓诸侯王”,防备着中央一旦有变,刘氏宗亲可以举兵勤王护驾。

刘邦的这些布置,可以说是非常有先见之明。

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一帮开国功臣,举兵剪灭吕后生前封王的诸吕,其合法性的来源,就是刘邦的“白马誓言”。

而整个政变过程中,负责举兵在荥阳一带牵制诸吕主力部队的,就是刘邦长子——齐王刘肥的两个儿子:二代齐王刘襄和朱虚侯刘章。


竹山清溪涧


三国时期,曹操在曹植和曹丕两个人之中,选哪个做为世子一直犹豫不决,曹操就去问贾诩,想看看贾诩的意见,我们知道贾诩这个人很低调,这个问题是个很难的问题,贾诩内心是支持曹丕的,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他直接回答的话,曹操可能会另有想法。

贾诩干脆直接来个闭口不言,曹操就很纳闷了,我这个在问你话呢,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呀,曹操就问:贾诩呀,你怎么不回答呀?贾诩回答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呀。我们知道,袁绍因为立自己的小儿子袁尚为继承人。

最终长子袁谭与袁尚打起来了,才让曹操捡了便宜。而刘表也是因为立小儿子刘琮,刘琮直接就将荆州献给了曹操,袁绍和刘表这两个人都是立长废幼的例子,导致兄弟不和,互相攻打,最后将基业给葬送。

曹操听了之后,就下定决心立曹丕为世子,这个例子说明,在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想法深入人心,刘盈做为嫡长子,是有很多的支持者的,如果刘邦废刘盈,而改立刘如意的时候,那么会势必有很多人反对的。

所以刘邦在第一次在朝上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很多大臣都纷纷表示反对,周昌说:虽然我口才不好,但是我知道这个事情是不对的,如果您一定要这样做,我是不会奉诏的。

当时的大儒叔孙通说:太子是天下之本,这个本一动,天下就会跟着一起动的。张良认为废立太子的事情,事关重要,不能轻易的废立,而刘邦建立汉朝并不久,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完善,如果强行废立的话,会发生很多事情的。

而刘邦并没有打消自己的想法,吕后就求助于智圣张良,张良说,刘邦虽然是皇帝,但也有请不来的人,那就是商山四皓,如果太子能将商山四皓请出来,辅助自己,那么太子之位就十分牢固了。

果然,刘邦见到了商山四皓,就知道太子羽翼已丰,根本就动不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汉初的功臣列侯,很多是从丰沛出来的,他们都支持吕后与刘盈的,而不会支持戚夫人刘如意的,其实刘邦见到商山四皓的时候,应该就知道这个是张良给出的主意。


历史简单说


这事,晚年的刘邦,早就以一句深情表白解释了:“吕后真而主矣”。不愿意动吕后?没能力动吕后?刘邦去世后,能撑起汉朝开国家业的,只有一个吕后。那是根本“不能动”!

虽然在汉高祖刘邦驾崩后,独揽大权十五年的吕后,把“情敌”戚夫人砍断手脚做“人彘”。非己出的几位刘邦儿子,也大多被她往死里整。各种血雨腥风,叫好些后世读史者都看得打哆嗦。吕家八竿子打的着的亲戚们,各个大模大样把持王爵要职,眼看就是要改朝换代的模样。嚣张了十五年的吕后,也被后世好些学者,骂做制造“外戚之祸”的“毒妇人”。但是,
倘若没有这位“毒妇人”,初建的汉王朝,恐怕在汉高祖过世后,立刻就是天下大乱。

吕后真这么重要?首先一个原因,就是西汉王朝开国时,那几乎摇摇欲坠的帝王权力。

汉朝虽说是“封建王朝”,但建国时的国情,却离“中央集权”差得远。刘邦弥留之时,西汉国土上有九个同姓诸侯王外加长沙王吴芮,国家体制十分松散,朝中则是一批开国战争时打出来的公侯勋贵们,皇帝的威权其实比后世封建王朝差得远。所以就连“非刘姓不能封王”这类事,刘邦都要召集各路勋贵重臣们杀白马盟誓。如此状况,套历史术语说,就是“脆弱的权力平衡”。

这样的“脆弱权力平衡”,必须是强力人物,才能稳稳压住。汉高祖刘邦当然没问题,可刘邦执政七年就过世,西汉王朝权力真空,这样的权力体制,也就成了火药桶。换成刘邦的懦弱太子汉惠帝刘盈,或是跳舞撒娇很在行的戚夫人,甚至是当时还未成年的儿子刘如意,这几位任谁独掌大权,都要把这复杂局面折腾乱。类似西晋“八王之乱”这样的战祸,基本可以想。

在那个历史关口,能够稳住国家局势的,唯有吕后。

吕后有这么强?且不说能力,可以先看看履历。刘邦开国打天下的征程里,吕氏家族本就是重要助力。比如当年刘邦被项羽揍得全军覆没的彭城大战里,正是吕后的两个哥哥带兵援救,才叫几乎光杆司令的刘邦成功续命。吕后本人呢?一度被抓入项羽的营里,也曾被项羽五花大绑立在阵前做人质,替刘邦受够了苦,也磨练出了坚毅心性。刘邦君临天下后,她就成了得力助手,以司马迁的话说“佐高祖定天下”。权位根基早已扎牢。

这样的情况下,晚年明知吕后手握大权的刘邦,如果要“动吕后”,势必当时就闹得朝野动荡。就算他能稳住局面,待到他不久后撒手人寰,皇权暗弱的西汉,要么是权臣专权,要么是诸侯混战。乱起来?可能性百分百。

而刘邦驾崩后,掌握大权的吕后,也确没辜负刘邦的“好评”。别看“上位”后就是凶相毕露,把刘邦生前的后宫外加诸侯勋贵,家家闹得鸡飞狗跳。但西汉的皇位权力,却完成了平稳过渡。朝堂上下乱,但是国家没乱。接下来汉惠帝在位七年里,更是“天下事皆决于高后(吕后)”。这个汉朝最穷困且风雨飘摇的年代,国家社稷,由她稳稳扛起。

更重要的原因是,吕后,不止是个心机深沉手腕狠辣的女强人,更是中国古代史上能力卓越的政治家。

当时对于吕后来说,最大的麻烦事,就是治国。

就在十五年的“吕后专权”时代,刘邦生前来不及破解的难题,几乎都是她来破局。她独创的“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的国策,以多种地打粮作免除徭役条件,激发全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朝的田租也被她减为十五税一,新型的“戍卒岁更”,令大批士兵每年可以返家生产。每一件,都在给汉朝经济民生松绑。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这位被后世诸多文人骂做“毒妇人”的吕后,废除了秦代起的著名恶政“挟书律”,从此“私藏禁书治罪”“在汉朝成为了历史,大批“焚书坑儒”时代不幸散失的华夏典籍重见天日。汉朝文化从此蓬勃发展,只此一条,光耀千秋。

尤其见证吕后政治家担当的,更有“冒顿致书吕雉”事件:刘邦去世后,匈奴单于冒顿致书吕后,扬言要娶吕后为妻,如此赤裸裸侮辱,叫汉朝顿时炸锅。不少愤怒的官员纷纷表示喊打,但横遭羞辱的吕后呢?这个平日手段狠辣的女人,却是出乎意料的忍了:反而写了一封言辞低下的回书,给匈奴送上粮米礼物,咬牙憋下了这口气。然后厉行马政,出台政策鼓励养马与骑兵建设,数十年后那支吊打匈奴的汉朝铁骑,就是从吕后时代孕育。

为国家民族,能以坚韧的心性,忍下一切羞辱。这样的表现,可见吕后负责的政治家素质。

于是,吕后专权的十五年,这个叫西汉刘氏宗族们连呼暗无天日的年月,却是《史记》上“政不出户,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的繁荣时代。汉朝长安也正是在吕后执政时有了“长安市”,各地工商业蓬勃发展。开国满目疮痍的汉朝,正是在这十五年里,开始振兴之路。虽然吕后去世后,一场“诸吕之乱”,令吕后生前强大的家族灰飞烟灭。
但她十五年的苦心,却终于留下一个初见强盛的汉帝国,给“文景之治”做了好家业。

所以,对于吕后的评价里,也许私生活等各方面,永远都有说不完的争议。但没有争议的却是一条:吕后,是一位以负责精神与卓越才能,为汉王朝实现国家崛起的英雄。


历史风云录


我们在讨论刘邦与吕后的关系时,常常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个误会,那就是以为刘邦生前就想对吕雉动手、想铲除自己的皇后,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刘邦才没动过要向吕后动手的念头呢,他想过要杀樊哙,并且付诸了行动,但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杀吕雉。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者,吕雉是自己的结发妻子,谁会在自己的妻子一没作恶、二没给自己造成伤害的情况下去动手收拾她呢?二者,吕后将刘邦心爱的宠妃戚夫人做成“人彘”,折磨致死,又将刘邦与戚姬生的儿子刘如意毒死,那都是在刘邦去世以后的事情,他不能未卜先知,杀吕后来防范宠妃爱子免于罹难;

三者,吕后篡权和分封诸吕,致使刘氏江山差一点就姓了吕,那也是刘邦死后情势演进的结果,刘盈当了皇帝,吕雉成了太后,皇帝孱弱,太后强势,自然就形成了后宫干政的结果,但这此都是后来的事,刘邦不可能预想得到,何况,那一帮曾经对刘邦死心塌地的文臣武将,后来都成了吕雉的心腹,这既是预料不到的,在当时也是别人左右不了的。

刘邦没打算向吕后动手,还有一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刘邦对吕雉不仅有夫妻感情,而且在刘邦成就大事的过程中,他所有的姬妾,吕雉是受苦最多、贡献最大的,对于这一点,刘邦应该是非常感激的。刘邦以泗水亭长身份押解刑徒去咸阳,路上放了那些刑徒,犯事后他逃了,吕雉却因此受了牢狱之灾,而且在狱中受了狱卒的调戏,也是代刘邦受过,于他不一定有愧疚,但一定会有怜惜;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的父亲刘老太公和吕雉等家人为项羽所俘,成为了项羽手中对抗刘邦的人质,吕雉不但受苦,还要照顾公公,但为了刘邦,她都以超常的毅力忍受了。再说,当年吕雉嫁刘邦的时候,刘邦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人呢,吕雉那么漂亮,家里又那么有钱,而且有县令那么硬的后台,可以说,吕雉嫁刘邦,那是称得上“下嫁”的。更何况,杀韩信、诛彭越,为刘邦剪除心腹之患,那可都是吕雉的功劳。

所以,刘邦在世,不可能有过杀吕后的想法,也就不存在“愿不愿意”或“有无能力”动吕后的问题。


帝国的脸谱


刘邦本是不愿动吕后,因为吕后对他有恩,而且是他原配夫人。后来吕后专政刘邦想动她,但是这时的吕后已经羽翼丰满,根深蒂固,刘邦已经动不了了。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首先,吕后有恩于刘邦。吕后还是刘邦在当泗水亭亭长时,吕雉嫁给了刘邦,并以吕家资产资助刘邦起义。而刘邦在外打事业时,吕雉精心照顾刘邦一家老小,所以刘邦之所以能成皇帝,吕家以及吕雉功不可没。也正因为如此,刘邦不轻易动吕雉。

其次,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在中国古代重长幼有别,特别是原配的地位和身份是与生具来,高人一等的。

再有,吕后深知政治之道。他帮刘邦杀韩信,彭越等,都非常卖力。而且她很聪明,在刘邦建在时到处装可怜。

最后她巴结和联合朝中重臣,得到了萧何,周勃等人的支持。 这时刘邦想杀吕后,但是这时的吕后他已经不敢动了,也动不了了。

这只是我个人见解,请大家多留意见,谢谢!








解读中国历史


后来,又想要废除吕后的亲生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这一系列的举动,将吕雉对刘邦的感情,消耗殆尽。同时,致使吕雉对戚夫人母子怀恨在心。


但吕后先后为他铲除了三大异姓王,稳固了刘邦的统治地位。况且,刘盈是吕后的亲生儿子。刘邦想着:吕雉这个女人,这么有政治手段,肯定能帮助自己儿子,把朕的江山,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所以,答案是:不愿意动。

但令刘邦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死后,吕雉先后将戚夫人母子,置于死地。他心心念念的汉室江山,最终也一败涂地,成为了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尘埃!


简兮的解忧树洞


太子刘盈历阶而上,身后翼卫着一排须发斑白的长者,个个衣冠伟岸,神态飘逸。一步一趋,随太子朝会拜见皇帝。

汉高祖刘邦此时正同戚夫人并坐在宴会之上。与诸臣谈笑风生。抬头猛然看见太子一行人己至殿中阶陛之下。又见四个老人神气清爽地站在太子身后。高祖问道:诸位是谁呀,跟着吾儿左右?

其中有个老人前进半步言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

刘邦一惊:朕曾请过你们,你们躲着不出,今天倒跟着太子厮混,为啥呀?

东园公说,陛下不善儒者,傲慢无理,某等义不受辱,所以不应征辟;今闻太子仁孝,天下归心,某等心甘情愿以供左右驱使,所以就出商山了。

刘邦心中一阵阵寒凉,又杂着一阵阵欣慰。

回头对戚夫人说,你知道谁是天下的主子么?戚夫人摇头说不知道。刘邦长叹一声,你呀,吕后才你的主子!你真是个傻女人呐!

刘邦从此不说换太子这码事了。转而寻找托付赵王,戚夫人母子安全的人选。

吕后杀韩信后,刘邦自北方而回,听说后"且喜且憐之"。这感情复杂,一为吕后下狠手惊讶;二为韩信之死悲叹;三为"大害"己死,可高枕而卧了。

彭越在流放路上,碰上吕后,吕后带着他回京,在刘邦面前力主杀掉以免可能有的"叛乱",刘邦就同意了,让吕后具体操作,吕后找点碴,杀梁王,再做成火锅底料,见侯王有份。看看吕后的手段。

而刘邦己六十余,吕后四十岁左右,正是顶天立地的大好时机。

沛县集团沒有不反对刘邦废长立幼,没有不站在吕后背后的。这说明吕后根基坚固,不能撼动。

刘邦知道吕后手段,也知道吕后做的一切就是巩固刘氏政权,帮自己的儿子也是为大汉的江山稳固。这女人当然就不能 动,更不能随便乱动。

孝惠和吕后共十五年,吕后治国成绩斐然,国富民殷。她也没变刘姓江山。这点看出刘邦也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不早就处置吕后了。





劉一千五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应该是刘邦一开始不愿意动吕后,等他发现吕后的恐怖之后,想动吕后的时候他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刘邦刚开始肯定是不想动吕后的,因为吕后是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嫁给他的,而且吕后家也帮了他很多,于情于理他都是不会对吕后下手的,他对吕后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刘邦称帝之后,他逐渐的对其他女性有了兴趣,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吕后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她从来不去争风吃醋,任由刘邦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刘邦这个时候依然是对吕后很好,只不过吕后年老色衰,刘邦更流连于其她妃子宫中。

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在历史上名气还是很大的,刘邦非常的宠爱戚夫人,整日与其厮混在一起,这一切吕后都是看在眼里的,可吕后什么都没说。一直到后来,戚夫人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她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这个时候吕后的实力才逐渐的彰显出来,也是刘邦第一次认识到吕后不仅仅是手段毒辣,实力更是强劲。

戚夫人整日在刘邦身边吹耳旁风,刘邦本来就不喜欢刘盈,于是他就决定换太子,这个想法刚刚告诉大臣,所有大臣没有一个人支持,因为换了太子就触犯到了吕后的利益,而且太子换了接下来就是换皇后了,要知道所有大臣都是支持吕后的。

很多大臣直接以死相逼,这个时候刘邦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老了,已经无力和以吕后为首的群臣去斗争,这个时候的刘邦完全没能力动吕后,他能做的就是希望自己死后,吕后能够帮助自己的儿子好好统治朝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要从吕后的身世说起,当初刘邦在沛县当一个小小的亭长的时候,吕公为何要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个已经黄土埋半截的老男人?要知道当时的县令也是喜欢吕雉的。难道只是想因为他敢于吹牛?我们来分析一下。



刘邦早年崇拜信陵君,经常行侠仗义,曾梦想执剑走天涯。而吕公到底是谁呢?这时候我们不得不联想到历史上的另外一个人物,那就是吕不韦。吕公是逃难,从单县逃到沛县的,那么是谁在追杀他呢?


真相很可能是这样的,吕公就是吕不韦,他当年其实没有自杀,用替身代替了自己,而自己逃走了。刘邦经常闯荡江湖,通过信陵君得以见到了吕公,而吕公和刘邦一样,其实是一个秘密反秦组织,吕公到单县就是为了找刘邦。

所以,刘邦与吕公一家是老相识,同一根绳上的蚂蚱。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刘邦几经周折,吕氏家族都对他不离不弃的原因。吕家的子孙,都被刘邦封了诸侯,可见刘邦对吕家的信任。


历史密探


吕雉作为刘邦死后汉朝的实际掌权者,在她掌握汉朝政权的15年中,其所作所为历来让人惊骇:

残害刘邦生前宠妃戚夫人,削手断脚,抛入茅厕中做成人彘;

重用吕氏族人,企图颠覆刘姓汉朝。

而刘邦作为4百年汉朝的开创者,虽然并没有记载对吕雉有什么作为?然而就算没有作为,难道就毫无察觉吗?

肯定不会,但是刘邦杀吕后这件事情并没真正的历史记载。但是历史永远是这样,现在就来做一番大胆猜测。

为何刘邦杀吕后或者说曾经想要杀吕后?

第一、吕后老了,用现在的话来说不漂亮了

刘邦作为一个40岁才娶老婆的男人,在攻入咸阳之后也是纵情声色,不过还好手下人劝他不要这样做,刘邦听从了手下人的建议,因此,刘邦是个好色之徒。

刘邦后期特别宠幸一个叫戚夫人的爱妾,她就是刘如意的娘亲,而且刘邦晚年想要废刘盈,重新立的太子就是刘如意,而刘邦也派了一个自己手下比较有能力的人-周昌作为刘如意的谋臣,名为谋臣实为保臣。就是在自己死后预防刘如意不测。这是防备谁呢?虽然吕雉老了,刘邦这时也只是不喜欢吕雉,并没有想要杀掉吕雉。

但是接下的几件事,的确值得把玩回味。

第二、杀韩信

刘邦一生中最大的敌人项羽,就是在韩信的帮助下才成功杀掉,所以刘邦是最了解韩信的能力的。论领兵打仗,当时谁都不是韩信的对手,这点刘邦也是心知肚明的。

从一开始的立韩信为齐王,到后来和韩信、英布相约三分天下,刘邦始终在防备着韩信,可没办法,必须这样。项羽一死,刘邦马上夺了韩信的兵权,更是降职软禁,以致后来被吕后诱骗杀掉。可杀掉韩信,刘邦事先并不知道,虽然这件事情也是刘邦一直想做的,但是念及韩信的功劳,刘邦又不好动手。后来吕雉趁刘邦外出的时候,联合萧何用计谋诱杀了韩信。而刘邦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刘邦听说韩信被杀之后,有2个反应,惊和喜,喜自然不用解释了,惊在哪里呢?

刘邦也是这样,不跟我打个招呼就杀掉韩信,以后你还要杀谁呢?想到这里,刘邦后背也发凉啊!

第三,杀樊哙

刘邦死之前,曾命令陈平杀掉樊哙,可陈平不傻啊!一眼就看出这里面的关系:樊哙的老婆是吕雉的亲妹妹,刘邦是樊哙的姐夫,陈平后来只是抓住了樊哙,并打算带回长安让刘邦发落,并没有杀掉樊哙。因为刘邦一死,陈平要是杀了樊哙,吕雉能放过我吗?后来果然没等陈平到达长安,刘邦就死掉了,吕雉随即掌管朝政,樊哙立马比以前更受重用。这和杀吕雉有关系吗?有,因为万一刘邦自己死掉了,樊哙会投靠谁?樊哙当时手中是有军队的啊!这很有可能是个定时炸弹啊!所以不想让吕后为所欲为,必须先斩掉她的帮手。

第四,刘邦不傻

刘邦一生戎马,当时自己的对手不乏都是人中龙凤,一个个全部被刘邦消灭了,而且和吕雉朝夕相处,早就对于吕雉的手段了然于心。心狠手辣,还喜欢权力应该是吕雉在刘邦心中的形象吧,刘邦这种老油条应该早就能看出来吕雉的野心吧。

之所以最后都没有废掉吕雉,因为自己手下一帮老臣力保太子,母凭子贵啊!想想自己也是时日无多,躺在床上马上就归西了,只能听天由命了。倘若再给刘邦几年命,必定会废掉吕后。

你觉得再给刘邦几年时间,刘邦会不会杀掉吕后呢?

历史吐槽,大话历史!欢迎各位点赞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